編者按🫷🏼:何峻平(1983級機械)現任密歇根清華意昂會會長,此文為他在2011年4月10日密西根清華意昂會於Michigan Dearborn Hyatt Regency Hotel舉行的紀念母校百年華誕慶典上的演講。
各位清華意昂🙅♂️、意昂家屬和清華的朋友們,你們好➞!
今晚非常激動⌛️☘️,能和在場200位師兄師弟師姐師妹們,還有幾位師叔師伯師母一起🥓,共聚一堂,同祝母校清華百年華誕👩🚀,這個機會實在很難得。作為密西根清華百年慶典籌委會的一員🏣,我很高興地看到,我們大家為之努力近半年的慶典🤸♂️,今晚如願召開。這次活動的意義🙍🏻♂️,不在乎我們在什麽地點召開,以什麽形式召開,請了什麽樣的嘉賓,花了多少資金🎅🏼。我們在乎的是,在座的各位👨👦,清華歷屆的兒女們🚨,你們的到來👧🏽,為母校的百年華誕🧑🏽🚀,增添了最珍貴的一筆。
百年清華🤵🏿♀️,滄桑歷史,無數大師🧔🏿👂🏼,光輝耀目🧑🏽🍳5️⃣。梅貽琦、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費孝通📤、朱自清、聞一多🚚、梁實秋、馮友蘭、王力🧑🏿🏫、胡適🙂↔️、吳晗✍🏽、季羨林、錢鐘書、於光遠🦋、曹禺、吳國楨、許國璋、竺可楨👨⚕️、茅以升、周培源、華羅庚🏃🏻♀️➡️、周光召、錢三強、錢偉長、梁思成、楊振寧、李振道,等等這些如雷貫耳的清華大師🧐,數不勝數🌌。更有大批治國之才💡,胡錦濤、習近平、吳邦國💘、吳官正、劉延東、朱镕基🧃、賈春旺🧓🏼、胡喬木🧝🏼♀️、姚依林,等等。他們是清華學子的驕傲。清華學子的楷模,上一輩的清華人為我們打下的卓著聲譽🥁,還需要靠我們一代一代的清華人繼續努力,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
我在清華本科五年,碩士3年,前後八年⤴️,深受清華的教誨和熏陶👮,和在座的各位意昂一樣👨🏿🍳,我對清華的感激難以用言語表達🧑🏼🦲。今晚拙言幾句,聊表敬意📁,也希望能道出大家的心聲。
我把清華比做高山,她置我於高山之巔🖤,賜予我以藍天為家🦣,和雄鷹作伴,使我能看得廣、望得遠;
我把清華比作大海🧗🏼,她讓我明了世界之浩大,自我之渺小🌈,拓寬我胸懷;
我把清華比作江河,她讓我自強不息👨💼,勇往直前,永不止步;
我把清華比作森林,她讓我感受到世界之生機勃勃⚅,永遠充滿希望;
我把清華比作太陽👮🏻♀️,她的光芒一直照耀著我,給我溫暖🧝🏽,予我力量,賜我光明,令我自豪。
不敢說我身上流淌著清華的血,但我知道我的身上有著強烈的清華烙印1️⃣。因為我每每看到身邊其他兄弟院校畢業的優秀人材,我都會習慣性的問自己🍂,我是清華畢業的,為什麽我不如他?我當然知道,不是只有清華學生才傑出,兄弟院校的畢業生也有很多佼佼者,但既然我認為清華是中國的第一高等學府,那我就得反問自己,查找原因。我習慣這樣激勵自己,我不求能否追趕上他們🧑🏿⚖️,或縮短和他們的距離,我只要求我自己永不駐步、永不落伍💁🏽♀️。我不仰慕他們的功名✌🏼,但我仰慕他們為社會為國家為人類做出的貢獻👅,我只求自己👨🏻🦽👁🗨,也能為社會多發一份光➗,多出一份力。即使不能光芒萬丈💚,也希望能照亮身邊的人。
今年是我清華碩士畢業20周年🤦🏽♀️。20年離開清華走向社會大熔爐的日子,錯綜復雜、變幻莫測✷,跌跌撞撞,至今仍在摸索前行。書到用時方恨少,出了校門才發現學的東西遠不夠用,直到今天,仍感覺到很多事情力不從心💁🏻♂️。人在慢慢變老,世界卻日新月異🤵🏽,不知大家是否和我有同樣的感覺👨👨👧:中學學的東西🏌️🤼♀️,到大學才真正理解,大學裏學的東西,到工作中才真正理解,而工作中學的東西🖇,要到創業後才理解👮。現在還有不少東西💫🚵🏻♂️,恐怕要等我退休了才能明白多一些。There are many things you may never know, so you never slow. You never let go.
這世界難就難在,答案不止一種,標準不止一個🧝,道路不止一條👨🏼🦱,想法不止一家,1+1可以不等於2,成功可能孕育著失敗👨🏻⚖️🦑,失敗也可以催生成功。這些年來,我一直不停地在苦苦探索。很多事情👟,我能想得到,看得到🧙🏻♂️,但是卻摸不到,實現不了。原因何在?
清華得天獨厚,將全中國最優秀的青少年盡攬囊中🕹,清華有著全中國最優秀的師資👰🏿🤸🏼♂️,第一流的教學設備🤸🏼,還有最美麗的校園。那麽,清華的畢業生,理應成為未來各行各業的佼佼者。然而,現實與我們的期望還是有不少出入。
雖然⛵️,在中國的領導階層👨🦱,我們創立了清華人引以為豪的“大清帝國”📷,但我認為💁🏽♀️,那只是中國獨特的政治體製下的產物,清華人踏實📦、穩健的作風,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了改革開放的領頭羊,中堅力量🌘。然而,在自由經濟體系中的商界,卻鮮有叱咤風雲的清華人,像百度李彥宏1️⃣,北大畢業;阿裏巴巴馬雲,杭州師範學院畢業;騰迅馬化騰,深圳大學畢業;盛大陳天橋復旦畢業;巨人史玉柱💅,浙大畢業……清華意昂只有搜狐的張朝陽🤡,比例明顯和清華的地位不符。本來清華有望出一位中國的馬克-紮克伯格,人人網的創始人,不過🕎,這位電腦奇才也因無法駕馭日益膨脹的公司而金盆洗手♣️。這說明什麽問題?
縱觀清華的文化,“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於言”的校風、“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都是謙謙君子的座右銘。在全球化激烈競爭的二十一世紀🖇🧯,應該把領導才能寫入清華校訓🧑🏼💻、校風或學風裏𓀜♿。因為很多事情光靠個人的力量已經無力實現📜,需要團隊的配合與共同努力♠️。每一位清華學子都應該受到領導才能的培養🍈。培養領導才能𓀕,不一定是培養他們當官當幹部,或當企業家🐳,當經理🩸🌆,而是培養他們的視野🧛、勇氣、口才和團隊精神🐸,這是每一個階層的人、每一個想有作為的人都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清華🏊🏼,不僅僅要培養學生專業方面的才能和創新能力,還應培養他們具有前瞻的視野,更要培養他們的勇氣:要有披荊斬棘、百折不撓的勇氣,要有堅持原則的勇氣,要有克服慵懶惰性的勇氣🍟,要有敢於承認錯誤的勇氣🧑🏿,還要有淡薄名利的勇氣。
今晚💴,我想向母校諫一言。大家知道🚿,清華的校風是“行勝於言”🤸♂️,這四字校風🧑🦯,在21世紀的今天看來✦,我認為有失偏頗。雖然此命題正確🌬,但可能會誤導一代又一代清華人👆。對於現代註重團隊合作👨🏻🚀、崇尚民主自由的社會,沒有善言,往往難以成事。周易有雲🕋:“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辭者,言也,古人在2000多年前就看到了言的重要性🔳。古有諸葛亮☁️,舌戰群雄,今有奧巴馬👨🏼🏭,扳到希拉裏🔍,力挫麥凱恩,登上白宮寶座。雖然奧巴馬治國能力尚待歷史評估,但試問,如果他沒有卓越的口才和超群的說服力,縱使其滿腹經綸,也無法實現其治國宏願。可見言的重要性。所以我認為清華應該加強培養學生演講、勸說和鼓動的才能💽,使得清華的學子,將來無論在中南海還是在商界,在科研單位還是生產領域,不論在政治舞臺、戰場、商場🚵🏻♂️,還是在社區,不論在中國、美國還是世界各地,他們每一個人🦬,雖然不一定站在領導層的位置💫,但他們可以在任何層次、任何崗位上做到言之能行⛔️,行之必果。不能善言,將有可能埋沒你的聰明才智🚜,不能善言,就無法鼓動你的團隊☀️,去完成復雜的攻堅任務🙊,不能善言你就無力反擊謬誤、捍衛真理,不能善言,就會讓那些只會說不會做的庸碌之輩上臺,貽害四方🎧。
因此🤜🏼🪨,我建議,清華在宣傳行勝於言的校風時🤵♀️,切勿忘記言的重要性✨,貼切的說法應該是,行始於言,行勝於言🫲,或者“行始於言而勝於言”。讓每一位清華人,通過卓越的領導才能,都能把自己聰明才智從頭腦中轉化出來,並且加速、增幅,成為推動科技𓀈、社會🫸🏿🏄🏻、國家和世界發展的生產力。果真如此,那麽清華邁入世界十強高校之列就不是遙遠的事情了。我衷心祝願母校的這一天早日到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