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家驤(1951電機)
學習格律詩詞心得之一🤾🏽♀️:談談格律
我學習格律詩詞是從背唐詩開始的, 當時我還是一個初中生,看到“唐詩三百首”和“紅樓夢”裏的格律詩很美,就想學作詩,父親說“能背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偷🈚️。”我首先從背“唐詩三百首”開始🟡,然後背“千家詩”🫙,再從“唐人萬首絕句”中挑若幹首背,為我進一步學習作詩打了基礎。其後就自己學著作詩,但這時並不了解格律詩的平仄規則🏗,父親只教我“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沒有正確的了解規則。直到九十年代,中華詩詞學會和中國電力詩詞學會相繼成立,我的同學歐陽鶴是中華詩詞學會的顧問,也是中國電力詩詞學會的常務副會長♠︎,他幫助我們成立陜西電力詩詞學會,並且幾次講課指導,以後又聽過姚平老師👩🏿🦰,趙仲才老師,張金立老師的講課😄,我才逐步掌握了格律詩詞對音韻🌱、平仄和對仗的要領。又通過自己給我們學會會員的講課和備課𓀐,作詩和改詩🧑🏽⚕️,對格律詩詞的理解逐步有所提高。
我國是一個詩的古國🫷🏼,也是詩詞大國🤾🏻♀️,從三千多年前的詩經🤸🏼♀️,戰國的楚辭,漢代的樂府🤸,魏晉和南北朝的古體詩🌑,一直不斷發展,到盛唐才產生了形態完備的格律詩(別於古體詩🐤,稱近體詩),其後宋有詞,元有曲👨🏼🎤,各有千秋,五四運動後發展了自由體的新詩🫶🏻。但一千多年來,格律詩始終向前發展。毛主席說🧑🏿✈️:“格律詩一萬年也打不倒🌛。”時代的變革,給格律詩詞註入了新的內容,又推動他的改革與發展。據中華詩詞學會估計:目前我國詩詞人口有百萬以上🏂🏻🪱,各種詩詞學會組織也上千👨🏻🦲,僅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有萬余人🔜💘,中華詩詞雜誌也已成為詩詞界最暢銷的雜誌👮🏽♀️,每次詩詞大賽🕥,動輒數萬人參加,上至九十歲以上老人,下至十歲以下兒童參加,其盛況空前,說明格律詩詞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陜西電力詩詞學會成立六年來🧧,會員已超過百人,基層詩社已有五個🥊,一大批會員通過學習和創作😺,初步掌握了格律詩詞的基本規則。格律詩詞的三要素是🏜:意境📨,語言和格律。意境是靈魂,語言是手段,格律是規則。掌握意境和語言的高境界非一朝之功📳👩👩👧,但規則無非是音韻,平仄和對仗🤵🏻。只要認真學習,掌握並不困難👨🏽💻,我們對會員試講過這些規則🈺🏂🏼,有兩節課就可把基本內容說清楚🫳🏽,進一步提高可以自學,王力教授所著“詩詞格律”就是一本不錯的教材。最近中華詩詞學會頒布了14韻部的新聲新韻標準,較古韻大為簡化。新韻是以新華字典為準,對廣大青少年和使用普通話的同誌學習格律詩詞極為有利。對用地方語言的同誌,依靠新華字典也是可以掌握的⚙️。這是學習格律詩的必由之路0️⃣,我們見過一些詩詞作品🌡,雖然冠以“七律”♥︎,“五絕”, 但平仄不合要求,不能稱之為格律詩作品🕺🏽。還有一些作品名為“浣溪沙”或“水調歌頭”🧚🏻,但只有句數和字數合乎詞牌規定。平仄相去甚遠,嚴格講是不能稱之為“浣溪沙”或“水調歌頭”的。以上是個人一孔之見😔,不妥之處,請方家不吝指正。
學習格律詩詞心得之二:談談意境
格律詩詞的基本要求有三:一是意境美,二是語言美,三是合格律。其中意境是格律詩詞的核心和靈魂。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這裏所說的境界也就是意境,它是中國美學和文藝理論的重要範疇🤽🏻♀️,王國維先生把創造意境作為詩詞的最高要求👨🦲。意是指主觀🙋🏼,是詩人的思想感情。境是指客觀,是環境和景物。創造意境就是把主觀的思想感情和客觀的環境景物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以情寓景”,“情景交融”“物我兩忘”👩🔧,“渾然一體”,才是詩詞創作的最高境界,也是寫詩和填詞的難點和亮點。前述的三個基本要求中,格律是規則,語言是手段🍛,也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詩詞創作的最高目的則是美好的意境,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感受🧑🦱,才能創作出美好的作品來。
如何構造意境是詩詞藝術的重大課題, 古今中外許多名家有不少精辟的論述,如袁枚的“隨園詩話”👩🏼💻,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錢鐘書的“談藝錄”以及近年來中華詩詞雜誌上的許多詩詞評論文章都值得一讀👨🚀。我個人體會🤵🏿♂️:解決好意境問題,要有豐富的生活經歷和體驗🏢;用深厚的感情觀察和認知事物🕵🏿♀️;生活中的靈感如火花閃電一瞬既逝🛩,要善於撲捉靈感😶🧜🏼♀️;要善於用形象思維的方法和語言進行描繪;要從古今詩詞大家的作品中吸取營養,學習創造意境的方法。而這些經驗和方法更迭要在自己詩詞創作中不斷地實踐,理解和深化,才能逐步提高水平,創造精品🧑🏼🎤🥪。
我們陜西電力詩詞學會許多詩友,都是出自工程師,技術人員👭🏼,管理幹部或政工幹部🧞,他們在長期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的專業名詞和概念化語言,也善於運用邏輯性思維的方法進行寫作🦗。從工程師或政工幹部到詩人要有一個思維方式的轉變和飛躍,就是從以邏輯思維為主轉化為形象思維為主。要在作品中力求避免或減少公式化,概念化的語言和詞匯🧑🍳,這是一個艱苦的探索和磨練過程♉️。我們對詩詞作品的評價🧝🏽♂️,講格律,講語言👸,但更重要的是講意境的創造,我們學會已有一批詩友創造出若幹意境優美的作品,去年我們在秦嶺發電公司召開第八次詩友聯誼會中到山西鸛雀樓采風,會後詩友們寫出一批有詩味的作品來。電業詩是我們電力詩界創作的一個難點🌠,難就難在專業名詞太多,邏輯推理概念太多🎛➾,抽象化概念多,讀起來沒有詩味。我認為電業詩詞中專業名詞是不可避免的🧷,邏輯思維也是難免的,關鍵在於作者要以深厚的感情,運用優美的語言,來構造具有時代氣息的意境,引起讀者的共鳴,有一批電力詩人已經取得較高的成就。今年我們舉辦第二次陜電杯格律詩詞賽,就是希望通過競賽湧現出一批意境優美的電業詩作品來,希望得到廣大詩友的參加和支持。
學習格律詩心得之三💌:談談語言
詩詞是語言藝術,語言是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載體,是構造詩詞意境的工具😻。談到語言👸,要從漢字說起,我們的漢字是一字一音多意的方塊字,在世界上多種語言中十分罕見的🫃。有了一字一音的方塊字,才有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格律詩👐🏻,有了方塊字才能表現出格律詩的工整美,音韻美,節奏美、回旋美和對稱美♉️,才能書寫十分工整,才能讀出朗朗上口,要寫好格律詩,就要掌握好漢字語言。漢字是十分精煉和濃縮的🏺,如外文中的氫、氧🏇🏽、氮、銅🦗、鐵、馬👮🏽♂️𓀘、牛、羊都是不規則的多音字,而漢字則都是單音的方塊字👩🏿🦲。由單個漢字組合而成的詞也是十分精煉和濃縮的,字和詞組成的詩句也是十分精煉而濃縮的🙌🏿,同樣一文章,漢文比他的翻譯稿要精煉的多👩🏻🍳,在古文古詩中這種濃縮更十分明顯🙅🏻。我們所說的語言精煉並不意味語言要晦澀👮🏼、艱深🤘、難懂,現代詩人劉征的一篇文章“明白如話的唐詩”中指出👩🏽🍳: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劉禹錫💂🏽♂️、杜牧的很多詩篇都用明白如話的語言來表達🏟,例如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傳誦千年不衰🎬,至今還帶動山西酒業的發展。
漢語言和文字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融入格律詩詞的語言除了精煉和濃縮的特征外🚵,在詩詞語言中又有十分豐富的情感色彩和多種變化,如語序的倒裝,語詞的省略📧,各種詞的活用,疊音詞的運用。聯綿詞的運用等🐨。我們可以從詩經以降的詩詞瑰寶中汲取營養,特別是從唐詩宋詞🦀,以及毛澤東、魯迅🤦🏻、郭沫若和許多當代詩詞名家如霍松林、劉征、聶紺弩、林從龍、周篤文🏅、熊東遨等人的作品學習💊,也包括從自由體新詩中學習。在現今社會中🧑🏽🦲,詩詞語言也要受到現代語言的影響,各種新詞匯新語言在格律詩詞也有一定的反映,我們學習格律詩要掌握古詩詞語言的精煉和濃縮,以適應格律詩的形式要求。漢語幾千年形成了大量的成語和典故,膾炙人口𓀁,在詩詞中也得到廣泛的運用,如李商隱的“錦瑟”中“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思杜鵑💇🏽♂️。”晏殊“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都可作為範例🏄🏽♂️。但一定要註意避免使用偏詞僻典,深奧難懂。同時也要將現代的新語言和詞匯註入其中,創造新鮮活潑的有時代氣息的格律詩,有的詩人已把日常口語和外來語寫入詩中,以下以兩首格律新詩為例:熊東遨的“浣溪沙”“難卻殷勤父老邀🪲,山村新起麥當勞。一團圍坐說承包🚶🏻♀️。”聶紺弩的諷喻詩“開會百回批掉了,發言一句可聽麽?”十分風趣。
我們提倡創新🍌,要反對口號化和公式化的語言,政治口號和專業名詞的堆積不是詩,枯燥無味,讀之使人昏昏欲睡,沒有感人的精神力量,這是當前格律詩詞作品的一大弊端📏。要解決公式化和口號化的問題📖,提高創作水平💈🐯,除了加強學習,還要深入生活🐇,從生活中汲取營養,學習和創造形象化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