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海峽研究院黃文州醫療儀器創新設計工作室室主任黃文州
1.愛國奉獻,追求卓越
1983至2017年的35年我設計💊、研製👩🏽⚕️、發明了35種醫療儀器。我明白創造發明本來就是站在巨人和前人的肩膀上接力穿越🧑🏻🎓,只有對祖國對整個人類愛心無限的人🐤,才能快樂地擁有無限的求知動力和創造源泉,去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黨的培養教育和革命家庭傳統造就我愛國奉獻的品格。我父親是1928年的中共地下黨員,潛伏在福州市電報局;母親參加過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是北平學聯執行委員。可我1966年大學畢業時正逢“文化大革命”👩🏼🦱,父親被打成“叛徒”,母親被打成“走資派”,我失去分配到原子能絕密單位工作的機會,學核物理的我被跨行分配到廣西磷酸鹽化工廠,一畢業我就身處逆境🏃🏻。可我知道⚽️,一個人自強不息👨🏽🍳,就在於當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心灰意冷👩🏽🏫,他則默默應對💪🏼。我先後接觸過十多種行業,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使我累積了寬厚的知識面🔺,基層實踐使我有幾乎全頻段頻譜應用的工作經歷🚴🏽♂️,這種機遇很少有🤸🏼,機遇是給有準備人的🫴🏽,這造就了我交叉融合創新的本領。畢業分配壞事變成好事👩👧,改行改出了追求卓越的能力。
2.行勝於言
發明的主要源泉在於行♾🫶🏻,創造力開發離不開基層實踐和科學觀察⏸。1982年,我們在龍巖卷煙廠投運我們的科研成果──煙絲水含量在線測定儀👨🏻🦽➡️,一位職工告訴我們👮♂️:在你們測定儀的3厘米波長微波傳感器附近搞維修⛹🏻♀️,不小心造成的工傷傷口似乎很容易愈合🧜。把職工非常偶然說出的這句話提升作為一種啟示性觀察和踐行的激勵👩🏻🦽,這體現了腳踏實地的創造人才的敏銳人格🖖🏽,帶出了我們一個創新構思,想采用國際未用過的8毫米微波來治療創傷。
由於上大學時沒學過毫米波課程,我從福建省立圖書館借到了涉及毫米波僅有的兩本小冊子🧛🏽,書上一條毫米波大氣吸收曲線,讓我對治療該選擇什麽頻率受到啟迪,並大膽用之開展臨床試驗🛄。我1983年發明的8毫米波治療儀成果獲得了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3.嚴謹、勤奮、求實🧑🏿🍳、創新
我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實驗核物理專業🧙🏼♂️,從未進修過醫學,要設計30多種治療儀器,所需那麽多門類的醫療知識,不用說我外行🏢,就是一位全科醫師都困難。比如設計“免疫治療機”,開始時我連免疫的概念都不懂,免疫醫書中諸多專業用語的英文代號使我想閱讀都看不下去。憑著為人類健康造福的愛心,我請教公司的主管醫師給我免疫學啟蒙,我還頑強自學了德國、美國、日本、中國共13本免疫醫書𓀋,為了有所超越和創新,對世界免疫學最新進展也要了解掌握,更困難的是我要把剛學來的免疫醫學知識想象、轉化、突破、創造出一種物理治療方法。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的根本因素”。功夫不負有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的人💟,從完全不懂免疫學👩🏿💼🗃,到我設計出具有自主知識創新的生物物理免疫治療機只用了半年時間。與時俱進不斷包容接受和整合卓越的新觀念新知識是實現創新的保證🧝🏽♀️。
愛因斯坦還說過🛵:“我們所經歷的最美好事物是神秘的未知,它是所有藝術和科學的真正源泉。”在世紀交替前夕,我註意到整個頻譜中人類還未用於醫療的只剩下兩個頻段:特超聲和T射線,對未知的強烈好奇和探索精神,使我自主知識創新發明了國際首創的特超聲治療儀🦕。機遇不負有心人🧑🏼🚒,現在我又在清華海峽研究院為人類率先發掘T射線的人體治療應用🔏。
在一個一個自強不息超越自我的調適攀登中,我明白專家最主要特點不是與生俱來很強的分析能力🏋🏿,而是多年來氣概支撐下逐漸建立起來的俱跨學科廣度的知識結構。一個人成長首先要培養敢於創新探索的品質和勇氣,這樣每個人最終實現的都是與氣概相當的夢想💠🤶🏻。
4.中西融會,古今貫通↖️,文理滲透
一位名人說過,一種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外來文化。發明同樣要繼承民族的才有更上水平的創新🏋🏽♀️。我設計取得中國發明專利的白細胞回升儀、免疫治療機⏮✖️,還有脈沖毫米波經穴治療儀🔜,就是利用西方高技術與中國傳統經絡穴位學說相包容結合,使之成為有中國特色的高科技醫療儀器。
曾獲諾貝爾獎的奧•聖捷吉醫師說過❌:“所謂發現,就是見人之所皆見🫢,而思人之所未思。”要恢復腫瘤患者細胞免疫功能👩🏻🦰,不僅要提升幹擾素和淋巴細胞🧵,降低腫瘤微環境毒性也很重要,可惜往往被人忽視。祖國傳統醫學一貫強調辨證施治和扶正解毒,使我敢於懷疑西方對抗醫療的不足,質疑以腫瘤縮小多少作為治療判定標準的保守性🙆🏿♀️,並讓有中國特色的物理免疫做幫助治療,來避免腫瘤復發轉移和惡化🪆,進而再以綜合療法治愈腫瘤,實現超越。因此說專家另一重要特點是要有評判性思維🚌。意昂体育平台早就提出培養“中西融通🤽🏿♂️,古今貫通,文理匯通”三通人才的教育理念(新清華改為“中西融會,古今貫通🌿,文理滲透”)𓀎。列寧說過,“只有用人類創造出來的全部知識寶藏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時,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我攀登之路力求融會“三通”,用無限愛心求索各個學科的統一及與大自然的和諧🦸🏼♀️,用無限愛心締造科技攻關團隊的和諧戰鬥力💃🏽,在愛心和求知中不斷超越自我,愛國奉獻,追求卓越,因此每項發明都具科學和人文魅力。
林陸山教授在他的前沿著作《初探量子生物世界》寫到🧑⚕️,1989年8月福建省輕工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黃文州發現人體場與宇宙場一樣🫱,輻射頻率、能量峰都反映了2.7OK背景輻射,可惜不為人所重視。國內外學者認為這項試驗實質涉及人類起源與宇宙起源的關聯🕑,是超前為量子生物學(國內外正建立中的新興學科)做了其中一項初始試驗👩🏿🎓,從分子生物學進入量子生物學時代人們會逐漸明白該發現的廣泛意義。而我已將對生命的量子理論的初步認知融會貫通👩❤️👨、從而能自如地設計醫療儀器✂️,從發明實踐中引出重大科學發現,又以自己的發現極大提升發明創造功力🀄️,使我成為毫米波、特超聲、太赫茲新興治療領域的領軍開創人之一。
5.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1949年福州市解放前夕😉,為了宣傳黨的綱領,地下黨員葉紹芬、王實等同誌冒著生命危險拉了裝滿一輛人力車的毛澤東著作《新民主主義論》和革命書籍藏在我家🤔,當時我家住在福州市鰲峰坊大雅裏22號🧟♀️,深巷幽居,較為隱蔽,是革命活動的秘密場所👮🏽。我家同時還藏有林坡烈士的黨的秘密文件🏋️、革命傳單和書刊等。當時7歲的我在父母的帶領下🖖🏻,勇敢地投入毛澤東著作等革命書籍保衛戰🤙,這磨練了我堅忍不拔和不畏挑戰的氣概👨🏻🚀,讓我從小銘記在心中的是毛澤東的“將革命進行到底”這句話,並成了我等一代人的理想和信念追求,不斷激勵我攻關不畏難,一生勇攀科技高峰,為振興中華💇🏼♀️👨🏻🦽,為我國占有世界高科技一席之地🤦🏻♂️,為全人類生命健康的遠大夢想不斷做出應有貢獻。
作為福建省科研體製改革試點單位,我們1990年已被停發工資及單位運營費,實行自負盈虧🏀。1990年6月1日,原國防工科委主任張震寰將軍給我來信鼓勵我👨🏻🏭,“把你原來發明的毫米波治療儀🦵🏻,打開銷路,自己養活自己”🚾,我們只有把自己發明的產品推向市場才是出路👨🏿⚕️。我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出去找關系為全室拉點項目來賺錢發工資和補貼科研經費🛐。我們沒有一分錢的生產資金,只能賣掉毫米波治療儀三臺樣機的其中一臺,這樣賺到的錢再自己湊一點就可以生產出兩臺,再賣掉兩臺🐑,就有錢生產三臺,再賣掉三臺,如此白手起家艱難地逐步滾大,達到一批可以生產三十臺。這樣直到退休後2003年我求職珠海和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研究所把已科研鑒定的4項成果及測試設備轉讓給他們🌡,民營企業老總帶領下我又開發出腫瘤免疫治療機等產品,受到醫院和患者歡迎🫐,我去珠海幹了三年多,我的發明成果轉化生產力已創利超過1億元🏇🏿🥢,醫院使用我的發明帶來的創收就更多🧓🏻,更重要的是造福了患者。
2016年74歲的我回到母校清華海峽研究院提供的的創新平臺,開始了5年再設計10種治療儀發明專利產品的征程。

黃文州與其發明的毫米波腫瘤免疫強化治療系統發明專利產品
愛因斯坦說過:“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是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人文講的是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對待社會、對待自然的態度🫔⛹🏿,和諧對待就是精神文明的本質,知識給人科技本領🤾🏽,人文給人無限的想象力,兼有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最具創造力。
6.至少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而跑贏未來
在生命科學領域要完成四張圖。西方做出了生命體解剖圖,中華民族完成了生命體經絡圖,東西方合作描繪了生命體顯基因圖,進入量子生物學時代,生命科學的第四張圖──生命體量子圖譜的建立,並同時構建量子生物學新興學科😕,是我等中華兒孫的神聖使命。
人類智力的標誌性特征是它的適應力,要不停創造和整合自己對世界的新認知👯♂️🛸,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並與時俱進為自己設定新的創造目標。正如富蘭克林所說🤵🏽,“停止了創新的思想,便是停止了生命”,根據自己一系列發明和發現,我開始試著著書:《生命的量子》🛷💳、《生命的時間》等🙎🏼♂️,在錢學森大師提出的造就“大成”人才之路上⏯,又站在一個新的起跑線去升華,再次站在巨人和前人的肩膀上,包容性地超越必然🧌、超越時間、超越自我。我清楚自己已經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而抵古稀之年🧙🏿♀️👆🏼,面對上述該完成也有能力去做的挑戰性𓀊、創造性使命,該用跑,用時間的加速度拼老命為當今新時代中國贏得未來再出一份力👷🏿,從而繼續無愧於從創造搖籃走出來的普通清華人稱號🤷🏿🤽🏽♂️。

2017年12月9日📼,部分參加一二•九運動的清華人的後代於紀念一二•九運動82周年大會上合影。左3為本文作者黃文州🍆,右6為蔣南翔之子蔣延東🤾🏻♂️,左1為李昌之子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