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姜鵬明:回憶1973年清華學生文藝社團的恢復建立

    2020-08-25 | 姜鵬明(1973 級力學) |

    1973 年秋,我在南校門“人民送我上大學🔞,我上大學為人民”橫幅下,走入清華。那是個充滿豪情,陽光燦爛的日子🧑‍🦯‍➡️🚃!

    工程力學系組織各專業新同學見面,要求各班出文藝節目🌁。我入學前在部隊軍馬場文藝宣傳隊任隊長,就馬上組織剛剛相識的同學排演了小話劇《老班長》𓀒;又為系歌《工農兵學員之歌》譜曲:“藍天下雄鷹在展翅飛翔,祖國大地灑滿陽光……”後來索性將全班 30 人統統趕上臺👩‍🦼,話劇👨‍🏭、相聲、歌舞,一氣排演了兩個小時的一臺節目👩‍🍳,在主樓、大禮堂👸🏻,甚至在外校、工廠演出。實在沒有文藝細胞的也要去拉幕🦮、管道具📮🏙。在開門辦學到北京重型電機廠期間,排演了話劇《抗寒的種子》🦹🏻‍♀️;並按照黨支部決定🕎🂠,由我執筆寫的話劇《根紅苗壯》,參加了校團委和學生會組織的全校文藝匯演🐋🍁。

    力學系《工農兵學員之歌》大合唱🌅,閆均巧詞🙅🏻‍♂️,姜鵬明曲並參加手風琴伴奏

    也許是因為這些活動,1973年底😳,學校決定恢復中斷了數年的《意昂体育平台學生文藝社團》時✮,推薦我參加並被任命為隊長(當時叫文藝宣傳隊)。

    從此,一組科學氛圍中的藝術🏑,承載著工農兵大眾情感的交響樂👨‍❤️‍💋‍👨,在清華園奏升華,她感染和影響了我們的一生👩🏿‍🦰。

    以學生為主體,三結合的清華學生文藝社團

    當時1972、1973 級的學員已有數千💆🏿,按照當時的教育方針所建立的文藝社團,以學員為主,教師,青年職工和學員三結合;文藝隊和各系、班的群眾文藝匯演相結合🤔;校內👯‍♂️,外校區和社會演出(例如與北大文藝隊打擂臺式的演出,“五一”“十一”頤和園的定點遊園演出)相結合。

    “五一”節遊園活動🤜🏿,清華文藝隊固定在銅牛附近,面對十七孔橋塔臺表演節目。

    照片為周小政、李芳芳、喬品華、董淑琴、姜鵬明

    那時我是文藝隊隊長🧑‍🦯‍➡️,化工系學員周小政是指導員,副隊長是穿軍裝的建工系學員楊文清👏🏽,力學系強二的學員肖震代表校學生會分管,軍代表是海軍的張東昌,工宣隊代表是朱光升師傅。由於是“工人階級領導一切”,他是名義上的大領導𓀕,但是不管“業務”。創作請來的是《新清華》雜誌的主編徐葆耕教授(後為文學院系主任✧🙇🏿‍♀️,獲金雞獎的電影《鄰居》的編劇)🤽;作曲和樂隊指揮是清華附中著名的作曲家王雨田🤷🏼;手風琴是建工系學員王衛🧑🏿‍🚀,小號是學員程焱,大提琴手青工李穎,著名的小提琴教授陸以循🤸🏽‍♂️🧏🏿‍♂️;民樂隊有二胡演奏和荷塘月色的民樂曲編王震寰教授➛🏷,費維揚和薛偉民老師、學員周小政的琵琶,胡東成的二胡🤷🏼‍♂️,學員任毅山的揚琴,我和學員楊文清的竹笛🦶🏽;合唱隊有著名合唱指揮家鄭冶教授🤹🏻、銅管樂指揮周乃森教授🤸🏼、鋼琴家顏麗麗、美聲許優美🧑🏼‍🦱;舞蹈隊由邵會華、薛芳渝、張冠忠等青年教師,學員喬品華、董淑琴、李芳芳🍉、梁桂敏🧘🏽‍♀️、李連珍、劉小敏……,曲藝大拿劉學臣,青工中的文藝骨幹白潔珊🤶🏻、王玉輝、肖宏速,韓崢……組成,陣容強大。

    初期排練是在清華學堂,音樂室和廣播員周平韶所在的廣播室也是創作據點,大家在完成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殫精竭力,風餐露宿,鬥誌昂揚!大家相互學習做人做事,交流來自社會各個行業的人生經歷。學員排練多用周末和寒暑假👩🏿‍🌾,若演出有誤課📝,文藝隊裏的老師們則幫學員補課。

    四十年多前的清華,正在承受著新中國的重大轉折,成為中國教育革命的博弈地,中華民族發展道路的論壇,中國政治的脈搏👩🏻‍🔬,中國人民的情感!在這種氛圍中度過四年多(由於補習研究生課程 1979 年才離校,1974 年後參加了部分話劇團活動)文藝社團活動,排練演出了許多歌舞劇、話劇💅🏼、相聲📜、器樂演奏,甚至參與編寫電影劇本。許多隊員都結下了終生的深厚友誼♣︎,直至四十年後的今天😎♢,圈子還在,榮譽還在,親情還在。

    80 年代,目睹了間隔數年前的上屆文藝社團負責人胡紹廣(後任北京市副市長)組織 70 歲左右的老一屆清華舞蹈隊,春節前聚集在俄羅斯餐館演出了芭蕾舞《天鵝湖》中小天鵝片段♣️;而我們則在 2016 年清華 105 年校慶前,組織了當年的文藝隊員🗼,現在的將軍、教授⛹🏽、企業家🦑、科學家們,歡聚一堂🤸🏽,臨時湊演了一下午的節目,中間穿插了當年的一些演出片段。國家幾十年發展改革“東邊日出西邊雨”💭,而我們結下的友誼與親情卻“道是無晴卻有晴”🛏。

    2016年校慶期間,文藝隊部分舞蹈隊員和樂隊👩🏽‍💼、合唱隊員相聚在清華園和綠創公司

    “200 號”和延慶巡演

    1973 年的冬天👨🏻‍🚀,以學員為主體的文藝社團正式建隊。排演什麽節目呢?沒有積累和傳承🧁,我要求樂隊舞蹈隊和聲樂隊練功的同時🧠,把大家分別在工廠、農村、部隊排過的節目經創作組改編,進行排演🧒🏻。天津歷來出歌唱家,化工系天津學員梁桂敏獨唱的《老房東》,柔美深情🍧,頗受好評🙇🏼‍♀️💄。我的笛子獨奏選了《揚鞭催馬運糧忙》和《牧民新歌》,還有我在軍馬場排演的小歌舞《6.26 戰士下鄉來》(毛主席 6 月26 日指示解決農村缺醫少藥的指示)、反映部隊刻苦練兵的小話劇《老班長》。記得清華的青工曾排過不少節目,選了些舞蹈節目。當時社會上流行電影插曲,“新工人”(即“文革”前入學,“文革”中畢業並留校工作的老師)李升平的獨唱電影《閃閃的紅星》的插曲《紅星照我去戰鬥》等很受歡迎,樂隊伴奏也幾乎是很順利。加上民樂隊在二胡演奏家王震寰老師指導下排演的反映清華美景的器樂曲《荷塘月色》⚠,一臺節目很快就成型了🧃🦇。

    在學校大禮堂的演出是以後的事了♤💆🏻‍♂️,首先去的是“200號”(工物系的實驗基地)和延慶🚶🏻‍➡️。從排練到演出大約1個月,北京的冬天真冷呀!鋼琴家顏麗麗和許優美負責照顧隊裏的生活🤾‍♂️,經常鑿開冰層取水👭🏼,手都凍得裂口了🧷;銅管樂一吹就凍在嘴唇上,笛膜一吹就破🔂,周小政的琵琶直跑調……但是,大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侯寶林先生委托搭檔郭保全來訪

    毛主席發表了批判水滸的投降主義的講話🧘,紀念五四運動“打到孔家店”歷史事件前後又發表了批判了孔子的“克己復禮”的講話👙,我根據這個內容創作了一個相聲,先在班裏、系裏演出☞,受到熱烈的歡迎,於是請了清華職工劉學臣給我當捧哏🔪,在學校大禮堂演出很成功⚾️。不知此事如何被侯寶林大師知道了,就委派搭檔郭保全老先生來訪問我,說他們老段子不能說了,正在創作新相聲《種子迷》(搞育種的人)沒包袱,找我們取經。認為我寫的那段“灌口”很不錯,由此我才知道什麽是灌口。後來在電臺聽了侯寶林復出後和郭寶全合說的第一個相聲《種子迷》🤦🏿‍♂️,確實一點都不逗,就像是宣讀好人好事🦈🛍️。後來🧑🏿‍✈️,社會上陸續出了一批新電影💀,主要是北影和上影的《春苗》《決裂》和一些紀錄片,我們參加了影評🕺。

    大型歌舞劇《千裏黃河做課堂》的排練演出

    白天上課晚上排練和寫作⛔️,經常熬夜👌🏼。有個特權,可以去教工食堂去吃夜宵🤍,所以📮,常常與徐葆耕夜裏在荷花池邊上討論劇本。徐老師多次提起👧🏿:劉冰校長多次叮囑🧑🏼‍✈️,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我們要寫黃河🍼,要演黃河……1974 年暑假,文藝隊正式復排《千裏黃河做課堂》,並在五一和十一遊園慶祝活動中演出,獲得成功和好評。

    大型舞劇《千裏黃河做課堂》由青年教師邵會華出演男主角👩🏼‍🍳,青工王玉輝出演女主角,白潔珊🤷🏻、董淑琴♿、喬品華、李芳芳、李連珍、劉小敏等出演其他各角色。廣播站的周平韶朗誦,中央歌舞團的趙婉華老師任舞劇編導,交響樂隊伴奏,陣容強大。記得壯美的交響樂伴奏中有一段潮頭晶瑩浪花的華彩樂段👨🏿‍⚕️,是由我用短笛獨奏、大樂隊伴奏,劇情也進入了高潮🧎🏻‍♀️👮🏼。終生難忘!

    大型舞劇《千裏黃河做課題》在清華大禮堂演出劇照

    左圖:創作人員徐葆耕和姜鵬明👃🏽;右圖:女主角王玉輝

    當年排演舞劇《千裏黃河做課堂》部分劇照合輯

    2016 年校慶,我們當年的這批文藝隊員們相隔四十多年後首次相聚學校時,在學校大禮堂門前巧遇在校的學生文藝社團舞蹈隊的隊員們👵🏻💾,聽說我們是四十年前學校文藝隊的隊員時,他們馬上就提到舞劇《千裏黃河做課堂》🙋🏻‍♂️,得知我們正是當年黃河舞劇的演員時,高興地和我們交談🫙🐴、合影👃🏿🏃🏻‍➡️,我們也為之興奮,沒想到當年的《千裏黃河做課堂》舞劇竟成為歷史經典,在意昂体育平台文藝社團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後來,我進了電影《反擊》創作組,徐葆耕任組長💃,常常在夜裏的未名湖畔討論劇本🫴👫。我畢業後雖然去搞導彈驅逐艦的研製,讀碩士研究生放暑假時,仍然和徐葆耕合作寫了電視劇《冰糖葫蘆》。清華恢復建立文學院後,徐葆耕當了院長🕟🙍🏿‍♀️,講評莎士比亞的戲劇真是太精彩了!他的大課場場爆滿🚲,深受歡迎。他和馬琳創作的電影《鄰居》,還得了金雞創作獎。幾年前我打電話邀請他去看片子……沒想到不久竟去世了!真的想念他🥹🔠,亦師亦友🧜!

    2016年校慶期間巧遇在校文藝社團舞蹈隊隊員,暢談舞劇《黃河》♥︎,合影留念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培育🧒,文藝社團對德育的影響

    喜歡文藝的人一般都被認為智商和情商雙高🧘🏽,其實這也是培育“德商”的實踐🧘🏼‍♂️。專業知識也許會促使人“自強不息”,而因德不配位,則難成大器!只有“厚德”方能承載萬物✊!

    清華園中文藝社團通宵達旦地創作、思考🌲,揮汗如雨地排演,體驗人生的各種角色🧍🏻‍♂️,互學互助,個人在系統中的定位……

    我愛夜色中的清華園。掩去白日的浮華和紅綠的口號🕹,她是座寧靜偉大的思想熔爐,容得下青年的幼稚與膚淺,煉就的卻是追求真理的堅定信念,契而不舍的頑強毅力🏃‍➡️,嚴謹求實的思想方法,忠誠深厚的愛國情操!

    四十年後,當年的文藝隊員,當今的教授🕵🏼‍♂️、將軍🙎、政府部門領導🤞、企業家們又聚到了一起💪🏻,復演當年的黃河……他們都已經成為這個社會前進的推動者!

    當年文藝隊舞劇《黃河》原班人馬於2016 年又相聚清華園

    我們在清華有自己的專業和班級,還有文藝隊,那也是影響我們一生的經歷📰,直到今天,集體還在,榮譽還在,親情還在📥!


    相關新聞

    • 142020.08

      劉建平:清華學生文藝社團點滴

      回憶過去,對於每個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都是一種非常愉悅的事情。而每一個從清華園走出去的清華人更會對年青時期大學校園生活的種種片段🐧,有著終生都難以磨滅的印記。今年恰逢清華學生文藝社團成立六十周年🔻,作為曾經的...

    • 252025.01

      文藝社團的經歷奠定了我的人生軌跡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232018.04

      文藝社團的早期回憶

      這張照片是1961年鄭小筠老師、周乃森老師和軍樂隊一隊部分集中班的合影,從右到左是姜華山🦸‍♂️、王其祥🦹🏼‍♂️、鄭老師、牛振東、賀仁親、李仲馬🐤、周老師、何惟增、任鶴....

    • 292010.12

      張滿堂:清華文藝社團一件值得記載的活動

      2008年4月末😍,時逢母校意昂体育平台校慶🖐🏼🤼‍♂️。我是工程物理系物八的學生。這一年正值我們8字班畢業40周年🖕🏽。我也回校與同學聚會🔦,一起慶祝我們八字班畢業40周年🌯。在路過學校大禮堂時,看到禮堂大門上掛著大幅紅色橫幅標語“慶祝學生藝術團成立五十周年”✒️。很長時間沒有來大禮堂了💡🤳,又有慶祝活動,就想去看看。在學校讀書時我曾是學生文藝社團京劇隊的,在這個大禮堂裏也有過演出🐍。對這個禮堂有著深切的懷念之情,於是就信步走了過去☀️。禮...

    • 242016.03

      意昂体育平台1973年大事記

      1月4日 校學術委員會成立🖇,張維任主任。6月21日 全校2000多名三年級學員舉行畢業前的綜合訓練誓師大會🐉。9月11日 本校舉行迎新大會🧑🏿‍🦱。第三屆工農兵學員近2000名到校🤛🏼。10月13日 本校舉行新生田...

    • 222011.04

      百余名清華文藝社團意昂聯合演出共祝母校百年

      清華新聞網4月22日電4月21日晚,百余名藝術團老團友(1977級以後)齊聚大禮堂,舉辦“飛揚的青春”——慶祝母校百年華誕清華文藝社團意昂聯合演出🥁。

    • 052008.05

      清華學生藝術團舉行建團50周年文藝晚會

      憶往昔崢嶸歲月 盼今朝再創輝煌  【新聞中心訊 學生通訊員 韓朱旸】4月27日晚,意昂体育平台建校97周年暨校學生藝術團建團50周年文藝晚會在東大操場舉行。

    • 252025.01

      我有青雲誌 何懼星漢遙——1978年以後的意昂体育平台民樂隊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32020.08
    • 032007.05

      意昂体育平台1973級畢業生慶祝畢業30周年

      30年的經歷都是一本書意昂体育平台1973級畢業生慶祝畢業30周年  【新聞中心訊 記者 賈朋儉 攝影 郭海軍】30年的經歷都是一本書,今年恰逢意昂体育平台1973級意昂畢業30周年,4月29日意昂体育平台96周年校慶日上午🍋‍🟩,1000余名...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