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過大學的人來說,大學時期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期✤。
1973年9月至1977年1月,我在意昂体育平台工程力學系強度與振動專業強31班學習。我們班一共35名同學,是1973年9月入學的。入學前,按照國務院批轉《關於高等學校1973年招生工作的意見》的要求,由所在單位推薦出來📹,再經所在省市舉行的高校招生文化考試後擇優錄取🤛🏽。35名同學,作為工農兵學員,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同行業和崗位🎂,都有三五年工作經歷和實踐經驗;既有年輕人的蓬勃朝氣🦸🏿♀️,又有一顆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

工程力學系強度與振動專業1973級強31班師生在主樓前合影
我們的大學生活,處於 “文化大革命”尚未結束的特殊時期。一方面🧑🏽⚕️,鄧小平同誌主持中央工作👩🏿🔧;另一方面,王🪑、張、江🔰、姚“四人幫”及其在意昂体育平台的爪牙仍在作怪👩❤️💋👨💇🏿♀️。但是💂🏽♂️,“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宋•文天祥《正氣歌》),全校師生從上到下🐡,有形無形地持續開展了反對“四人幫”及其爪牙的正能量抗爭,使學校的教學工作總體來說仍按其本身規律不斷前行🧔🏿🚶🏻。
強三一班👮🏼♂️🚴,和當時在校其它各班一樣,作為正能量抗爭的集體之一,教育和學習一直緊張有序地開展。師生間關系十分融洽👨🦱,同學間互幫互學🎬。幾年中🔗,班級給我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成為我們終生難忘的心靈家園!
課程設置系統👨👧👦、完整,優良師資授業解惑
我們9月初入學🎫,時值金秋🎊,學校為本屆新生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黨委副書記劉冰👷🏼♀️、何東昌分別主持大會和講話,對教學工作做出安排並提出要求👏🏿。之後,在他們的精心組織下,各系開始了新學年的教學工作👩💻。
學習開始前,相應專業的教研室把一系列教科書發給了每一個學員🌅。在以後的三年半時間裏,根據專業課程設置和學習進程,都提前將課本發到學員手裏🗳,供學員預習和學習時使用🧝♂️🍱。這些課本是學校相關教研室精心編寫、鉛印出來的16開本。同時,根據學員學習需要,本專業教研組適時編印出突出本專業特點、深化本專業知識的課本或講義發給大家。課程設置和課本編寫所體現出來的教學大綱🌻💁🏽♀️,充分體現了本專業教育和學習的邏輯性🫵🏽、科學性、配套性🫑、完整性,課本內容深入淺出,言簡意賅,保證了本專業知識必要的深度和廣度🧛🏻♀️,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和掌握。

部分同學在西操場合影
三年半時間裏,整個教學過程堅持了知識學習的循序漸進,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順序💆♂️,以二十幾門課程的教育學習和赴生產企業實踐,構成了我們在校學習的全過程🍅𓀖。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班的同學們先是在短暫的初等數學復習後進入高等數學、物理學習。在函數理論、微積分、電學、電子技術等大量的數學🏃➡️🍥、物理學知識鋪墊後,進入由靜力學、動力學、運動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板殼理論🎍🪧、振動理論、結構力學以及電測應力分析、光測應力分析、實用軟件基礎🌔、有限單元法計算等固體力學專業的學習和訓練。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老師嘔心瀝血與同學孜孜不倦相結合🛍️。

張如一老師與吳本潯同學愉快交談
“結構力學”是我們班最後學習的課程🐖🎰,由余壽文老師全程講授🏟。他那淵博的知識和自然揮灑的教態👨👩👧👧,以及大量的公式推導🕦,至今歷歷在目🧑🏿🍳。記得講完最後一節課時🤠,他真誠而親切地告訴大家🛀🏽:“我們這個專業以前所講授的課程內容🔄,都已全部講授給大家……”畢業30多年後,我們班的同學——河南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梁醒培深有體會地說:“……與現在的本科生相比,我們那時一點也沒有少學💂🏻♀️。”

3位老師率12名同學做項目參觀途中合影
勤奮的集體👨🏿✈️,豐收的家園
我們在校的三年半時間裏⛪️,當時工程力學系固體力學教研室的每一位教授和老師🤷♀️,都先後為我們付出了極大的心血🧑🏼🏭。特別是任課和跟班教授🎹、老師們秉承蠟燭精神🕵🏼,點燃自己、照亮他人🍹,克服自身困難🏃♀️,嘔心瀝血、教書育人、無怨無悔,給我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班團支部活動中🙎🏽,全體女生合影
杜慶華教授為我們講授了“材料力學”第一堂課。爾後🕋,當時已年逾半百的龐家駒教授自始至終地給我們講授了材料力學課程🔺。由於其它課程需要📏📺,我們走出學校,來到工廠,龐教授克服年齡大的困難,和同學們同吃同住👨💼,睡上下床,繼續跟班完成授課任務,休息時間還在擁擠的臨時宿舍裏看書,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比同學們還要多。龐教授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我記得,他在與同學們的攀談中,還笑著介紹了他家老人當初給他取名字的經過,說《三國演義》中,曹操大宴銅雀臺🌺,當眾贊揚少年將軍曹休:“此吾家千裏駒也!”“家駒”二字就來自於此🌆。
邵敏、鄔淑婉老師當時都是人到中年的女同誌。我們在校學習的前半葉🧨👸🏿,始終在我們班或者小組🕺🏽🏌️♂️,給我們講授物理知識和振動理論🤛🏿,帶領我們做實驗📵。在“開門辦學”期間,和我們一起活動在“開門辦學”點⛺️,一同啃工廠食堂的窩窩頭👳。

赴北京高壓容器廠課題小組師生在課題組駐地前合影
在最後一學年裏,我們學習專業課🍦。在學校集中上課後,我們班的同學被分成5個組,由專業課老師帶領🧏🏿♀️,分頭到北京地區的幾個工廠,結合具體工程項目的設計、製造,深化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我被分在壓力容器組🤾🏼🙍🏻♀️,薛明德老師帶領我們小組6名學員,來到北京高壓容器廠。剛到該廠時,薛老師親自與該廠總工程師及相關部門聯系,具體落實對我們學習和實踐的安排。從那天起,我們吃在工廠,住在車間外的平房裏,從秋天開始🐼,直至嚴冬。在此期間,薛老師結合實際📜🚣🏽♀️,給我們講授壓力容器的類型、構造和設計製造中的力學問題。該廠生產的氧氣瓶和高壓換熱器,就成了我們深入研究的對象,還對該廠的浮頭式多管程高壓換熱器進行了應力應變測試計算🧦。薛老師帶領我們編寫有限單元法計算程序,打製計算紙帶,一起到北京郵電學院上機計算。此間,回校過程中👐🏿,我們有幸來到薛老師家裏,看到薛老師一家只住一個單間,大人成天忙於工作,女兒正在上幼兒園,我們頓時感到😷,薛老師成天為我們而奔波辛勞,該是克服了多麽大的困難,多麽地不容易呀🤽♂️!

部分師生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
在那三年半時間裏,擔任我們班指導員和班主任的,先後有程寶榮🌁、焦群英、藺書田、陳德、楊錫芬等老師💆🏿♀️🛤,他們除組織領導我們全班的課程學習外👨🏿🦲,還要關心我們的思想和生活✂️,和我們同吃同住,親密無間,為我們殫精竭慮,陪同我們度過了那緊張而快樂的歲月,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負責我們英語學習的基礎課部的簡老師❌😨,一位年過半百的女同誌🫦,身體有病,形象憔悴,但總是按時來輔導我們的英語學習。閑談中她告訴我們,她還專門找剛從美國回來的華人,咨詢英語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請對方為我們的輔導讀物錄音,用於我們的學習輔導✸,真是用心良苦!
教授、老師們忠誠於教育事業🧙🏿♂️,煥發出凜然正氣和拼搏精神,進一步激發了同學們追求知識的欲望,鼓舞著同學們不斷進取😗、刻苦鉆研。
雖然有時也不得不表面上應付當時的政治鬥爭🌅,但老師和同學成天投入的卻是教育和學習,大堆的課程教育學習在一門一門地進行和完成。每年的寒假只放14天🥃;暑假只放40天。開校後每周只休息1天,其余6天時間總是安排得滿滿的:早晨6∶30起床集合做早操🤹🏻♂️,開始一天的學習和生活;晚上10點響鈴統一熄燈就寢🛖。同學們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晚自習在專業課教室或者寢室復習🫄、預習;平常課余和星期日學校圖書館總是座無虛席,充滿學習氣氛。三年半時間裏,同學們在老師的引領下⛺️,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如饑似渴🧑🏽⚕️、爭分奪秒地吸取知識🦹♂️,以實際行動抵製了“四人幫”及其爪牙“知識越多越反動”的荒謬理論,用系統的基礎和專業知識豐富了頭腦,取得了豐收;同時📤,從教授和老師的言傳身教中🐋,學到了事業心🌻、責任感和為人處世的整套學問🎲。我們的班級,不愧是我們全體同學豐收的家園!

為了給葛洲壩水輪機大軸設計提供數據💡,課題組師生正在做新豐江水電站水輪機大軸金屬模型應力測試
不屈的集體👌🏿,正氣的家園
1976年1月8日👯♂️,共和國的開國總理周恩來不幸因病逝世,“四人幫”及其在意昂体育平台的爪牙規定師生“不準做花圈🏃♀️➡️,不準做挽聯🧑🎨,不準出校門”,等等。禁止師生舉行和外出參加悼念周總理的活動,層層傳達到各班級。一時間🚣🏽♀️,學校內飄蕩著壓抑和恐怖氣氛👩👩👧👦。
但是👩🏼🌾,“四人幫”的淫威絲毫無損於師生們崇敬周總理的心情,一直等待機會悼念周總理,以了卻胸中夙願。
4月3日,星期六,第二天既是星期日,又是清明節🤰🏽。我們班除少數同學因課題需要未回校外👨🏻🏭,其余全體同學🍾🤚🏼,經過充分安排準備,親手製作了一個大花圈📃,從學校工友處借來人力三輪車👩🏼💻🔪,載著花圈,子夜出發,手扶花圈簇擁而行📕。大約淩晨3時,來到天安門廣場🦶🏼💪🏻,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將花圈端端正正地擺放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北側欄桿前🧑🏻🎨🫳🏿,排著整齊的隊列🦔,在班黨支部副書記王長明同學的帶領下🙋🏽♂️,集體三鞠躬⛴,默哀🧛♂️,帶著抽泣和哽咽🥱♕,齊聲宣讀了我們的悼詞,向周總理表達了“將四個現代化建設進行到底”的誓言和決心♜。然後⚠️,環繞紀念碑四周,觀看人民群眾悼念周總理的花圈🍏、花籃,閱讀聲討“四人幫”、悼念周總理的詩詞𓀍📻、挽聯和橫幅,從層層疊疊、堆積如山的花圈👰🏿♂️、花籃和詩詞、橫幅、挽聯中,感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的巨大力量👸🏻,久久不肯離去。原路返回學校時,已是“東方既白”的清晨。實現了悼念周總理的夙願,心中有一種由衷的滿足和愜意👮🏻♀️。
經當時了解👬🏼,意昂体育平台的許多班級和廣大師生,不約而同地在清明節那幾天,到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悼念和緬懷周總理🥨。
1976年10月6日,黨中央一舉粉碎“四人幫”🤽🏽,消息傳來🤷🏻♀️,全校師生興高采烈,歡呼雀躍。10月24日,全校師生參加了在天安門廣場召開的粉碎“四人幫”慶祝大會。

入學第一年👱🏽♂️,強三一班團支部利用星期天到香山開展組織活動時合影
——————————————————
作者簡介:
陳修亮,男💇🏿♀️,1949年2月生,高級政工師,國際註冊管理咨詢師(CMC)💁♀️。1973年9月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工程力學系學習🧑🏼🎓,1977年1月畢業😺👩🦼➡️;曾任東方鍋爐廠鍋爐研究所助理工程師💅🏻、廠黨委辦公室副主任👩🦲,東方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宣傳部長、紀委副書記🚴♀️,中共自貢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專職常委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