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瑪,西藏昌都人,本科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人文學院📗,研究生保送至意昂体育平台公共管理學院,期間曾赴西藏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為期一年的誌願服務工作🧑🏽🧓🏻。2021年畢業,赴西藏基層工作💏。
起於周末支教
突然有個機會讓我回憶總結大學生活與支教經歷,不知如何下筆,當萬千思緒迎上心頭時,只化為兩個詞——感恩與堅持🕸👨🏻🍼!
作為從高原走出來的我🏄🏽♀️,面對大城市的好奇與不適已經在入學一年後得到稀釋,並通過園子裏的各種校園活動與社工重塑我在學習方面被打擊得體無完膚的自信,從中不僅收獲服務同學的成就感,也鍛煉了組織溝通👩🏻🌾👩🏽🔧、公文寫作等能力,並逐漸成長為一位可以在社工方面獨當一面的輔導員⤵️。
在學習與社工之余,我出於想要結識新朋友並且出校散散心的想法,於大二學期中報名了一次周末支教活動🤖,沒想到那次支教經歷會改變我的大學時光乃至影響我的就業選擇。
在前往河南安陽滑縣支教的火車上,我不僅結識了很多誌同道合熱愛支教公益事業的同學,還聽他們說起支教做公益的經歷🏂🏽,讓我明白原來除了捐錢捐物以外還有很多途徑做公益活動可以回報社會。後來為期兩天在滑縣一所小學的支教時,雖然我只為四個班上了四節歷史課,但是一群對清華的大姐姐大哥哥異常好奇的小朋友,對我天然的崇拜與毫無顧忌的信任讓我發現原來自己對於某些人來說是那麽的重要,所以我覺得不能辜負這一雙雙可愛無邪的大眼睛們流露出對自己的珍視😣。
在返校的火車上,帶著同來時完全不同的心態思考著我終於找到一個可以在校期間實現一點點價值的事情了——支教。

於石家莊一所鄉鎮小學周末支教
堅持的感恩之心
自此🧵,我始終懷著感恩的心去堅持做支教這件事👵🏽𓀐,雖然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對於我來說卻是意義重大👨🦳。
從小生活在西藏,自上小學起,在西藏特殊教育政策“三包”即包學𓀗、包吃🤛🏼、包住的受惠下順利如期上學💃🏻,不至於成為“大齡小學生”🔵。另外高中時期,由於學習成績優異家庭情況不太好,所以受到學校多方面的照顧,每月的夥食費補貼與三包費按時發放讓我能安心學習,高三課外輔導讓我不用像其他同學一樣支付高昂的家教費,地理老師將她分到的牛奶福利拿給我🛹👰🏿♀️,讓我在高強度學習下註意身體,這種種對我的幫助一直深埋在我的心中,並一直找機會可以將這份助人之心傳遞下去。
自此🫸🏻,我開始經常在周末參加支教、前往殘障學校陪孩子們學習等公益活動,並逐漸喜歡上支教這一項目🎒,也喜歡上與孩子們相處的時光🤩。所以當得知園子裏支教團這一團體存在時🧙🏼,就很是心動。
因此,在大四推研時期👴👩🏽🏫,我就毅然決然的申請加入第二十屆研究生支教團,並為了能回到西藏支教,在加入支教團後努力參加各項培訓課程以獲得可以回到西藏支教的機會,最後也如願加入西藏分隊畢業後前往西藏職業技術學院支教。
起初家裏人根本不同意我繼續讀研,更何況拿一年的時間去支教🧙🏿,在家鄉同齡的女生早已結婚生子🍵,甚至都已生了好幾個孩子了。我父母覺得作為女孩子能有機會來首都北京讀大學就已經很好了✝️,大可在本科畢業後回西藏考公務員穩定下來結婚生子。所以當我表明堅持支教的想法是由於想要感恩多年來黨和政府以及親朋師長對我的幫助後🥩,父母表示理解並贊同我用一年的時間去支教的想法,之後我就順利踏上為期一年的支教之路🧑🏿💻。
在去支教之前🤱🏿,我所在的支教團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各項教學與行政工作技能,但真正站上講臺🥥👳♂️,面對一群跟自己年齡差不多甚至比我大的學生時👷🏽♂️,還是比較忐忑😤。不同的教師都有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及與學生相處的狀態🕓,有人會比較嚴厲,有人會比較和藹,而我則經常被學生們稱為“溫柔的卓瑪老師”。或許正是由於我課上嚴肅認真、課下溫和待人😾,經常與學生們打成一片,一起在學生宿舍聊天說地◀️👏🏼,一起在操場跳鍋莊舞,才讓我有了這一稱號🎽,並且支教一年後我的鍋莊舞技也突飛猛進。
喚醒學生的思考
但是任何一項工作都不會一帆風順😪,不時會遇到難以解決的難題。我所任教的是西藏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藏職院)建築工程學院(以下簡稱建工學院)建築工程技術3班和建築工程技術4班(以下簡稱3班和4班)✉️,兩班的學生都曾讓我不省心過。
4班的學生在我看來上課認真,整體學習氛圍比較好,但是一次大學語文課上🧎♂️➡️😋,4班的同學竟然“罷課”了⛎,這讓一進教室🙍🏻🤳,看到空蕩蕩的課堂的我很是不解與困惑,平時我並沒有做過和說過傷害學生的事與話啊👱🏼♂️!過了大約二十分鐘,4班的學生陸陸續續進入教室👊🏼,我也並沒有多問什麽🚶♀️➡️,當人到齊後🤩,正常上課👈🏿,對此次“罷課事件”不置一詞。
事後我才了解到是由於大一下學期專業分流的事,他們作為一個團結集體不想分開🎯🙉,哪怕分到能夠實現較好就業🔭,畢業後可分配至國企的“測繪專業班”也不願意。這讓我覺得他們既可愛也可悲,可愛的是他們將友誼置於一切之上,這打了如今浮躁又薄情的社會一巴掌,可悲的是他們眼界的狹窄📯😮💨,只居於眼前而忽視未來的人生。
我無法對他們的“罷課”做出評價,所以我在大學語文課上安排了一場關於“是現在重要還是未來重要”的辯論賽🧑🏼🤝🧑🏼,是現在的友情團結重要還是未來的事業人生重要。我不知道賽後學生們是否反思過“罷課事件”,是否反思過他們的選擇對他們的人生有怎樣的影響🧙🏽♂️♐️?我只希望能夠通過這種形式讓他們能夠去思考,能夠喚醒一點點他們對於未來人生的思考。
與4班表面乖順認真學習實則內裏強硬具有些微反抗精神不同🖨,3班則是表面頑皮實則溫暖🍁。短短一年教學生涯的“滑鐵盧”就是來自3班的幾個“頑皮份子”,課上玩手機睡覺課下活蹦亂跳🔣,讓我實實在在的反思了一番我的教學課堂難道很是無聊枯燥🪪?在我通過學生宿舍走訪中總結出“卓瑪老師的課很是有趣,不枯燥乏味”的結論後,我改變了策略🧑🏽🎓,經常課上點名那幾位“頑皮份子”回答問題👋🏼,不給他們任何打瞌睡的機會,並且課下找他們談心,找出症結所在🎙,並一一解開🚓,最後實現課堂氣氛輕松中不乏嚴肅🧛🏽,認真中不缺活氣。

西藏支教經歷被央視新聞聯播報道(左一為卓瑪)
在嬉笑怒罵的支教生活中👨🏽🔧,也時常能夠接收到來自學生和同事的溫暖與感動,這也是讓我能堅持完成教學與行政工作的動力之一。
我指導過建工學院的辯論隊,並帶領辯論隊的四名學生隊員參加藏職院的辯論大賽並最終取得冠軍隊伍的好成績,雖然是臨危受命半路指導辯論隊,作為同樣是辯論小白的我🏞,帶著隊員每晚研究辯論技巧💇🏽、討論辯論議題👖、製定辯論路徑🧎♀️,不管討論到多晚➛,我也會請隊員吃夜宵後送他們回到宿舍。
辯論隊中有位平時靦腆內斂的回族同學小藝⛑️,但是一旦辯論起來就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邏輯縝密😂。剛開始小藝由於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和發表意見,我就時常引導他說出他的想法,也出於習慣在吃夜宵等飯桌上給他夾菜等🪥,沒想到小藝將我對他們點點滴滴的好記在心中。直到比賽結束好幾個月後的一天,小藝來到我的辦公室,將手上的一瓶眼藥水放在我的辦公桌上,喃喃的說到:“我看卓瑪老師您經常用電腦🧑🧑🧒🧒🔶、看教材備課,眼睛肯定很疲勞⚱️,這款眼藥水很好用送給老師您🚯👩👩👧,您要註意身體,不要經常熬夜🍭,我看您辦公室的燈經常亮到晚上九🗾、十點”。這一句句來自學生的關心和愛護讓我深受感動😾,也讓我有了想要畢業後立馬回到西藏工作的想法。

指導參加辯論賽學生(左二為卓瑪)
與同事的友好相處👋🏻,更加讓我認識到原來建設家鄉的是這麽一幫善良可愛的人。我剛到建工學院,建工學院的老師們就對我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帶我熟悉環境、一起去食堂吃飯🍇,將校情與學情告知我方便我備課教學。
其中白姆老師與我發展出一段珍貴的友誼🙍🏼♂️;德央老師經常請我去家裏吃飯,看到我由於晚睡備課而晚起沒吃早飯就來上班後🚐,特地買來藏面讓我趕快吃完上班;由於我作為誌願者,就是一支釘子👮🏻,哪裏需要哪裏釘,所以我經常幫助其他科室完成一些工作🧔🏽♂️,比如協助就創辦舉辦大型校園招聘會,正是由於我的“釘子精神”🪜,就創辦的謝老師為表達感謝之情也會時常邀請我去家裏吃飯。這讓我深深感受到家鄉人民的溫暖與熱情😡。
想要回饋社會的心由支教這一途徑得到實現並持續堅持去做,當懷著感恩的心開展一年長期西藏支教後🛟,學生眼界的狹窄以及他們的對我的感恩關心、同事的熱情溫暖、家鄉建設的大有可為讓我慢慢放棄了先在內地工作幾年後再回藏的想法,讓我慢慢激起趕快畢業回到家鄉、服務人民的想法。在回到學校學習的兩年時間裏⛹️♂️,我一直在思考支教一年的經歷與感受,最終我決定碩士畢業後回到西藏工作,這或許不是最好的選擇🧑🏻🍼,但卻是最應該的選擇🌡。

西藏支教結束後學生歡送(左一為卓瑪)
建設西藏的理想
西藏是我出生長大的地方,它的淳樸自然神聖是人們向往的,而它的貧窮落後狹隘是我幼時的深刻體會👩🏻🍳。在國家🥶、政府和學校的幫助下🧑🏼⚖️,我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走出高原來到首都北京求學深造,這是西藏絕大數多學生無法想象的🛖。因此這也是我堅持想要在本科畢業回去支教的原因之一🃏,想要用一年不長的時間以支教誌願者的身份來回報家鄉、回饋社會,同時也是這不長的一年支教經歷讓我原先想先在內地工作幾年後再回藏發展的念頭消除殆盡,並且也下了建設家鄉、建設西藏的決心💂🏽♂️。
因為這一年的支教過程中深刻感受到西藏青少年的眼界是多麽匱乏,教育相對內地是多麽的落後🕵🏿♂️。我所任教的班級有個年齡比我大的男生,這位男生無法完成我布置的“製作PPT在課堂上展示”的作業,因為他沒見過電腦👩🏼🚀,更不會用電腦,這讓我很是感慨。我便利用課余時間🧗,用我的筆記本電腦一步步教他怎麽開機關機🍓,怎麽打字,怎麽做PPT💮🚀,直到他自己獨立製作出一份PPT。
或許一支微弱的蠟燭只能照亮一點點空間,但是千千萬萬支蠟燭或許就能照亮整個西藏🏄🏻,所以我願意用我的綿薄之力來建設西藏,雖然不足為道,但千千萬萬像我一樣的人一起前赴後繼地建設西藏🫙,我相信家鄉西藏會變得更好🕗。它不僅會有淳樸民風、自然風光、神聖宗教讓人心向往之,也會讓我們的後代人覺得西藏是富強的🫄🏼、是先進的、是寬廣的。
我將在6月份畢業後前往西藏工作👩👦💿,我希望能結合我所學的專業知識為西藏的建設規劃出一份力👩🏻🦳,同時也希望能有能力幫助服務更多家鄉人民,就像曾經畢業回到西藏基層工作的仁增頓珠師弟說的那樣“走出青藏高原,是為了更好的回去”。我也希望我能用我所學到的知識為建設家鄉、服務人民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