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鄒重人:一顆微電子人的“中國芯”

2022-06-10 | 鄒重人(2003級電子) | 來源 公號“清華職業輔導”2022-06-09 |

鄒重人,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意昂体育平台2003級意昂。現任國內半導體上市企業紫光國微旗下紫光同芯微電子有限公司副總裁。

積累知識,樹立誌向

2003年,我考入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後來保研到意昂体育平台微電子所繼續學習。回想起在清華求學的時光,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的收獲——首先,我認識到了電子信息產業中芯片的基礎性和重要性,這讓我立誌為民族芯片產業做點事情。其次,我的性格得到了磨煉,我開始不再那麽急功近利。最後,在校期間的一系列學生工作經歷鍛煉了我的組織協調能力,這對我日後的工作也有很大幫助。

微電子所對學生的培養是很全面的。在我的印象裏,每周都有不同類型、不同方向的學術活動,也會請產業界的學長學姐分享市場情況。我覺得這種全方位的熏陶特別好,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了解為什麽學習這些東西,以及哪些東西是自己感興趣的。盡早讓學生了解相關產業的情況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這些是受用一輩子的東西。微電子所的學術氛圍也非常濃厚,大家都爭相做實驗、發論文。如果有誰能夠在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那他就會成為其他同學學習的對象。這種氛圍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堅信:隨著祖國日益強大,芯片產業一定會蓬勃發展,未來也一定需要更多的“中國芯”。但是我了解得越多,越發現我們跟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很大,也越發覺得需要讓祖國的芯片產業強大起來,不能讓芯片一直成為“卡脖子”問題,拖了祖國發展的後腿。為中國的芯片產業出自己的一份力,是我畢業選擇到中國芯片公司工作的重要原因。

磨煉品性,學會協作

在微電子所求學期間,上課以及參加各種學術活動拓寬了我的眼界,讓我學習到了很多知識,但更重要的是對我性格的磨煉。有人說性格改變命運,我深以為然,一個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會左右其選擇,而各種選擇最終決定著我們的命運。

我這個人從小沒有耐心,總想一蹴而就。在培養耐心上,我的導師陳弘毅教授對我幫助很大,從他老人家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我入學時,陳老師已經65歲了,在具體的學術工作方面陳老師對我的指導並不多。但在精神層面和人生哲理方面他給我帶來了諸多啟發,我也很樂意去找陳老師交流。記得有一次,我跟他抱怨自己的工作進展慢,畢業去向也沒有著落。他就向我講起他當年的故事,說自己曾在半導體工廠當工人,也曾在即將拿到博士學位的時候被祖國召喚回來。但是他未曾有過抱怨,無論什麽情況,他都認真對待當下的每一件事,把當下的事做好,慢慢積累,待到機會降臨時我們才有能力牢牢把握。他建議我不要去抱怨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就可以了。

時至今日,每當我在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我都會想起陳老師的教導,不要去抱怨,做好當下。正是陳老師這種教導方式讓我的性格得到了磨煉,讓我能夠更加從容地去面對各種困難,一路向前。我覺得這些精神也是微電子所的寶貴財富,希望能夠一直傳承下去。

鄒重人在中國銀聯認證企業年會作報告

在本科階段我就經常參加各種各樣的學生活動,升入微電子所之後,我更積極地參與到了所裏的學生工作中。微電子所雖然人少,但是學生工作可一點也不含糊,馬杯的各項比賽、學校的文藝活動加上所內的各項活動,把每個學期排得滿滿當當,各種競賽成績在學校也是名列前茅。而我也非常幸運在上學期間擔任了微電子所研究生會主席,在蔡堅老師和姜漢鈞老師的指導下做了研究生輔導員。

在學生工作過程中,我印象最深刻還是2008年的一二九合唱。微電子所學生少,所以要拉上所裏的老師和工程碩士一起。時間緊,任務重,還好有上一屆的研究生會主席馬偉楠鼎力相助,幫忙找來了中央音樂學院的指揮和教練,讓我們的合唱排練有機會得到專業老師的指導。每一次排練我都會打電話問到每一位同學,確保大家都能來。這樣的大型活動很能鍛煉人的組織能力,細細想來這和我現在說服客戶有著異曲同工的地方。為了取得更好的名次,我們還編排了舞蹈,算是對合唱藝術的一種創新。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最終取得了一等獎,對大家的付出有了一個交代。

微電子所的學生活動有非常好的傳承,參與其中的學生得到了全方位的鍛煉,為他們未來走向社會奠定了基礎,讓他們提前了解社會,能夠更快適應工作,更好地和同事打交道。微電子所的學生工作經歷給了我非常大的幫助,讓我不至於在剛步入社會的時候手足無措,讓我能過妥善地處理人際關系。希望微電子所能夠繼續保持這樣的優良傳統,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學生活動中。

齊心協力,目光長遠

2009年,按照學校的就業指導方針,我選擇了和自己所學的微電子專業相匹配的公司就業,進入了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從學校技術發展而來的公司,股東方也是意昂体育平台。當時同方微電子需要一些有技術背景的人從事市場拓展工作,去發掘更多市場機會,我覺得自己經過碩士階段的學習,有一定的專業技術積累,而且性格上願意和人打交道,就選擇在同方微電子做產品市場經理。

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我深刻地認識到中國芯片產業與國外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不過隨著國家逐漸重視芯片產業,我們與國外的差距在逐漸縮小。尤其是我們公司從事的安全芯片領域,經過20年的發展,從最開始與國外芯片差距顯著,到現在基本能和國外競爭對手達到同樣水平,在全球市場上你來我往,充分體現了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20年前,公司創建之初,只能依靠政府項目做一些定向項目,但是我們沒有放棄,相信通過自己努力一定可以趕上國外的競爭對手。後來我們虛心向競爭對手學習,攻克了多個技術難關,承受著低毛利率的經營壓力,經過三代產品的迭代,終於在2021年,我們在通訊SIM卡安全芯片領域,超過韓國三星,成為該細分領域全球市場份額最大的芯片商。

鄒重人在清華集成電路意昂高峰論壇上作報告

工作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我們做CC認證的事情。從2011年開始,中國的銀行卡由磁條卡更換為芯片卡。作為中國本土的安全芯片廠商,我們當然不能放過巨大的市場機遇。但是由於國內芯片商起步較晚,我們的芯片安全等級當時還無法達到國際上通行的CC安全標準,為此公司成立了攻關小組。我也有幸能夠成為小組成員,跟隨公司一起攻克這個難題。當時我們在芯片安全領域積累非常有限,首先要解決的是標準問題,所以2011年我們首先到歐洲學習相關標準,到訪了荷蘭和法國的先進實驗室。了解測試標準之後我們又遇到了新的難題,國內幾乎沒有合適的測試環境,於是我們又開始自己搭建測試環境,過程中我們聯合國內多家相關實驗室,開啟聯合攻關,有些設備從國外采購,有些設備自己研發。我們的第一代芯片邊學習邊設計,國內的芯片生產工藝也不夠成熟,第一代產品出來之後,大部分指標可以達到要求,但是還有幾項測試無法通過。此時國內銀行卡芯片市場已經被進口芯片完全占據,市場局勢非常嚴峻。我們決定放棄之前的構架,開始采用全新的設計構架和製造工藝,從基礎上開始全面對標國外產品。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意味著之前的工程經驗基本不可復用,新的方法又有很多不確定性。但是關鍵時刻清華“自強不息”的精神在支撐著我們,我們分成幾個小組,安全認證組的同事長期在荷蘭出差,白天跟外國實驗室人員學習,晚上指導國內同事做改進。工藝組的同事沒日沒夜的奔波在代工廠和測試廠之間,每出一個新的版本,就立刻進行測試反饋。就這樣我們又花了2年時間,終於在2016年拿到了中國第一個CC EAL5+認證。我們中國的芯片安全等級達到了國際水平,同時也打開了市場。到現在我們的芯片安全等級已經達到CC EAL6+,不但中國的銀聯卡使用我們中國的芯片,美國的維薩卡和萬事達卡也開始使用我們中國的芯片。

對學弟、學妹們的囑托

1.希望大家珍惜在校時光,積累專業知識,增加對產業的認識,樹立自己的誌向。

2.在校期間多多參加學生工作,鍛煉自己的組織能力和協調溝通能力,使自己能夠從容應對未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難。

3.磨練自己的性格,短期沒有成果不要浮躁,遇到挫折不要氣餒,不要去抱怨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



相關新聞

  • 232018.11

    程京:守護“中國芯”

    一枚只有指甲蓋大小的芯片,竟藏有60多萬個基因探針,能預測10大類、近170種疾病……很少有人知道,這枚生物芯片的首功是在非典期間立下的。15年過去了....

  • 252019.06

    龔克:帶著一顆“中國心”奮鬥在世界舞臺

    從南開大學校長一職卸任一年多來,64歲的龔克一直忙碌地奔波在世界各地:赴泰國曼谷籌備2019年科學工程創新論壇,去法國巴黎出席“移動學習周”,到斯洛文....

  • 122021.11

    愛國奮鬥南開人丁守謙:中國第一顆矽單晶的誕生

    丁守謙,1930年出生於湖南攸縣,九三學社社員。南開大學電子科學系教授,美國SID學會理事、中國電子學會會士。1953年北京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1956年北京大學物理系研究生畢業,後被分配到南開大學物理系任助教。1958年調任天津703廠(現中電科46所)技術員。1973年調回南開大學電子科學系任講師,1985年作為訪問學者,在西德圖屏根大學應用物理研究所與著名電子光學專家弗·棱茨(F·Lenz)教授進行合作研究。1986年晉升為教授。...

  • 262010.07
  • 132022.10

    黃培雲:一顆報國心 一世“粉末”情

    黃培雲(1917—2012),金屬材料及粉末冶金專家,中國粉末冶金學科奠基人,中南礦冶學院創始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1917年8月23日生於北京,原籍福建省福州市。1938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化學系,1945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博士學位。創立了著名的粉末壓製理論和燒結理論,研製成功多種用於核、航天、航空、電子等領域的粉末冶金材料;提出了非規則溶液活度系數的計算模型、二元系參數計算三元系參數的方法及模型,以及多級快速...

  • 152020.12

    浩瀚星河有了一顆“唐敖慶星”

    2020年11月18日是“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唐敖慶先生誕辰105周年紀念日。這一天,由何梁何利基金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和吉林大學聯合主辦的“唐敖慶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浩瀚星河中再添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姓名命名的小行星。小行星命名是一項國際性、永久性的榮譽,是世界公認的記載褒獎傑出人士的一項殊榮。該小行星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於2007年5月19日發現、...

  • 092022.08

    楊嘉墀:將生命化為銀河中的一顆星

    楊嘉墀(1919.9.9—2006.6.11),江蘇吳江人,著名自動化和空間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我國自動化與控製技術的主要開拓者之一,為我國航天事業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1941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電機系,畢業後受聘為西南聯大電機工程系助教。1947年留學美國,先後獲得哈佛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任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員和洛克菲勒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研製成功快速記錄吸收光譜儀(楊氏儀器)。1956年回...

  • 252012.04
  • 152017.08

    王恩東:25年堅守只為一顆國產“好心臟”

    獲得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後,51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沒得片刻清閑——眼下,他正帶隊投入AI計算解決方案的研發工作。

  • 192022.09

    於洪宇 | 中國“芯”,世界夢

    真正把科研中的研究成果轉變成實際的社會應用,是南方科技大學深港微電子學院院長於洪宇(1994級材料)的初心和願望。他與集成電路器件打交道已有20余年,回國後著手氮化镓(GaN)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技術研發,希望能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國家當下需求貢獻綿薄的力量。於洪宇20世紀90年代,於洪宇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在材料科學工程系度過了5年的大學時光。那時,校園廣播裏播放的“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的口號,給他留下...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