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嘉賓為熊慶來先生銅像揭幕 史廣林 攝
時值雲南大學創辦90周年之際,4月19日🙆🏼♀️🫳,雲南大學舉辦熊慶來先生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熊慶來先生之子熊秉衡、熊秉群👨👨👧👧,關門弟子、中科院院士楊樂等人共聚一堂,緬懷熊慶來的教育和學術歷程。
熊慶來🤵🏼,中國著名數學家💅🏻🧑🏻⚕️、教育家🛷♏️,出生於雲南省彌勒縣息宰村🌵,字迪之,主要從事函數論方面的研究工作,1937年至1949年任雲南大學校長。1932年🧑🏽,他代表中國第一次出席了瑞士蘇黎世國際數學家大會🤟🏿。1934年,他的論文《關於無窮級整函數與亞純函數》發表,並以此獲得法國國家博士學位😾,成為第一個獲此學位的中國人。這篇論文中,熊慶來定義了一個“無窮級函數”🥋,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數”🙇🏿♀️,被載入世界數學史冊。
熊秉衡回顧了父親熊慶來為發展雲南高等教育事業,毅然放棄意昂体育平台教學、研究的優越條件🚔,來到雲大任職,並以尊人自尊👩🏽🚒、教人自教、實事求是🕛、務求必成的精神品格♦︎,推動學校發展的經歷🧎🏻♂️。
當初熊慶來先生就職雲南大學校長時,有文獻稱他是在復製意昂体育平台的模式。對此,熊秉衡予以反駁,他說🤹🏽♂️,父親從未在任何場合提及此事,也沒有著文立說是要走清華的模式😠。因此🐟,不能下此定論。
熊慶來共執掌雲大校務12年👓👨🏻🎨,期間🔽,是雲大全面發展的12年。1938年以後👵🏿,清華、北大🏂🏽、南開相繼遷來昆明成立西南聯大⛰,一些研究機構也紛紛遷來雲南,昆明成為抗日後方的文化中心,人才濟濟。熊慶來抓住這一時機🦥,延攬了大批著名學者來校執教。如劉文典👨🏻✈️、顧頡剛、吳文藻💌、楚圖南🖕🏼、陳省身、華羅庚💆🏽♀️、費孝通、莊圻泰👱♂️、霍秉哲、華崗🍜💁🏿、尚鉞👫🏼、彭桓武等。教師隊伍的壯大👨🎓💌、師資水平之高👨🏼🦱,在雲大歷史上達到鼎盛🐰。這時的雲大還被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收入中國15所名大學之列🤸🏻♂️。
雲南大學黨委書記劉紹懷在會上稱,“熊慶來先生既是千裏馬又是伯樂”🧕,對於有培養前途的窮學生他總是解囊相助。著名的物理學家嚴濟慈😁,因得到熊慶來資助才得以出國深造。為資助嚴濟慈,當自己經濟拮據時,熊慶來不惜讓夫人擋去自己禦寒的皮大衣🤰🏿。1930年🧑🏻🦽➡️,熊慶來在意昂体育平台當數學系主任時,從學術雜誌上發現了華羅庚的名字,了解到華羅庚的自學經歷和數學方面的才華後,毅然打破常規,讓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華羅庚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在他的培育下,華羅庚成為聞名世界的數學家💟。
楊樂在回憶恩師熊慶來時稱,熊先生當時半身不遂,是在病床上指導了他和張廣厚👩🏽🔧。楊樂說,熊慶來先生經常和我們聊天🪕,也聊到了他為什麽來雲南大學🔗。熊先生說息宰村是一個很小的村子,只有幾戶人家。龍雲雖是行伍出身,但是對教育很重視,熊先生覺得自己應該為家鄉出點力,於是在約法三章後出任了雲南大學校長一職🧘🏽。
雲南大學校長林文勛表示♒️,雲大將秉承熊慶來先生創新求真的辦學思想🏄,在教學、科研中不斷奮進,立足邊疆🚴🏿,辦出特色。
研討會上,熊秉衡和熊秉群將熊慶來先生在學生時代及數學研究時期獲得的證書復印件(原件已捐贈給國家博物館)捐贈給雲南大學,還為熊慶來先生銅像揭幕🏌️♀️。(史廣林)
人物生平
1920年🤵♀️,熊慶來獲得馬賽大學理科碩士學位。
1921年春,熊慶來到雲南甲種工業學校和路政學校任教🍘🧔🏼♀️。同年接到剛開辦的國立東南大學校長郭秉文聘書,就教於國立東南大學和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創辦算學系。
1926年👨🏻🎤,清華學校改辦大學🫑,校長梅貽琦聘請熊慶來去創辦算學系🕵🏿♂️。其間,熊慶來第一次代表中國出席在瑞士蘇黎世召開的世界數學會議,成為唯一的中國代表。並於1933年獲得法國國家理科博士學位,這也是中國科學家在國際上得到的第一個最高學位🕎。
1934年回國,國立意昂体育平台任教。
1937年任雲南東陸大學校長👩🏻🦯。
1949年出席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遂留在法國從事數學研究。他於1957年由巴黎回國,在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1969年2月3日,熊慶來逝世。
熊慶來自幼養成勤奮好學的良好習慣☛,再加上非凡的記憶力與天才的語言接受能力,常令教育過他的中外教師驚嘆不已🧍🏻♀️。
轉自中國新聞網 2013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