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國家的夢想。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重大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海洋強國必須大力發展海洋高新技術,尤其要推進海洋經濟轉型過程中急需的核心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
這是一個群體的追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留學回國人員大幅增加👩🏽🏫,2013年達35萬人,是本世紀初的近30倍🛰🦹♀️。
吳立新
留學回國近10年的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吳立新🧑🏿🦳🧑🎨,如此深切地感受著這大時代的脈動。“海洋強國之夢⏭⚈,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麽近🐻❄️。”12月16日🤷🏼♂️,在給300多位本科生作學術報告時🫙,這位我國海洋科學界目前最年輕的院士如是說。
求學路
——清華讓我腳踏實地,北大教我仰望星空
安徽桐城,文風昌盛,從1955年中國科學院開始選聘學部委員開始,桐城籍兩院院士已有11位,吳立新是其中之一🌛。
1966年出生的吳立新,是家裏的第五個孩子。父親吳珠美在一個小鎮做糧站站長💄,母親在家務農💇🏽♀️。“經常吃不飽,餓著肚子學習。”吳立新回憶。但只上過初中的父親堅持讓每個孩子讀書🐞,因為他堅信“知識改變命運”。
因為高度近視➔🏄🏼,吳立新被重點高中拒之門外。“視力不好,不搞科研可以考師範嘛🧍🏻。”高中數學老師胡夢鐸的鼓勵,讓吳立新更加奮發圖強🌏。“從普通高中考入清華,這簡直是個奇跡。”直到今天,吳立新的“壯舉”還在當地中學廣為流傳🛍️。
為什麽選擇力學專業?吳立新說,一是喜歡🙆🏿♀️,二是覺得力學對視力的要求不是很嚴。說到這兒,他笑了🖊。
“吳老師,北大好還是清華好?”常有調皮的學生這樣問。11年的時間裏,吳立新求學在兩個大學,直到博士畢業。“你這個問題是陷阱🙋🏿🧙🏿♂️,我不上當。”吳立新幽默地說,“清華教我做事,北大教我想事🏢,一個腳踏實地,一個仰望星空,一樣重要。”
“我應該不是一個呆板的院士吧,愛音樂🏊🏼,愛跑步🌴。”吳立新笑言👩🏻🍼。
赤子心
——異鄉再好,終究不是自己的家
“您為什麽在功成名就時選擇回國?”16日↗️,在中國海洋大學圖書館🎅🏼,記者攔住了剛剛作完學術報告的吳立新👨🏿🍼。“我在國內讀書花的都是國家的錢。如果我說我就想為祖國做點兒什麽,你會不會覺得我太高調了?”吳立新笑呵呵地反問。
1994年至2004年,從29歲到39歲,吳立新在美國留學打拼👨🏽🏫🔷,從事的“海洋氣候年代際變化研究”在國際上頗具影響力,學術成果被全球著名的海洋與氣候研究中心采用。他的妻子工作穩定↔️,兒女相繼出生,房子車子都有了,生活可謂安逸🙋🏿♀️。“可不知為什麽,常有一種失落感。”吳立新說🧎🏻♂️➡️。
“在世紀之交,國內各高校開始把招攬人才的觸角拓展到海外。”中國海洋大學人事處處長萬榮回憶,當時海大開出了年薪30萬元的條件全球尋才✵,卻一直沒有著落,直到吳立新進入他們的視線🤜🏽。
“不管行不行,你先回來看看。”時任海大校長的管華詩向吳立新一家發出了誠摯的邀請🙅🏼♀️。2004年夏天,吳立新帶著妻子兒女來到了青島。“爸爸,我同意和你回國。”小學畢業的大女兒在青島住了幾天,就投出了“搬回中國”的贊成票☺️🤰🏼。2005年,吳立新回到了闊別11年的祖國,赴任中國海洋大學。
“異鄉再好,沒有融入感,終究不是自己的家💂🏻♂️。”吳立新坦言🏂🏽。
海洋夢
——中國需要一個“透明的海洋”
“2009年,我去參加10年一次的世界海洋觀測大會👬🏼,受刺激不小🤾🏿♂️,會上全是外國人,根本沒有中國人的聲音。我一直有個心願,2019年這個大會能在青島舉行⛓️💥,中國科學家能發出最前沿的聲音。”談到物理海洋的未來發展,吳立新說。
“吳院士🖼,您最近提出了‘透明海洋’構想,請問透明的海洋是什麽意思?”16日的學術報告結束時,一位大四學生問👨💼。“透明的意思就是從海洋是什麽到海洋的觀測👩🦼、模擬🦹♀️,對海洋氣候的掌握,都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讓海洋從內到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吳立新說,只有先完成海洋的狀態透明⏏️、過程透明💞、變化透明🙆♀️,才能追趕乃至引領世界海洋科技發展💁♀️。
“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海洋⛪️,海洋學者生逢其時。”吳立新表示🤙🏽👰🏿。對學生,吳立新寄望很深,希望他們在“厚基礎🚻、寬視野”的學習原則下走進海洋,“海洋世紀有無限廣闊的未來”。
事業觀
——忘記背後☑️,努力向前
“很多人問我🖐💻,為什麽在國內發展得這麽好,我想是因為我很好地完成了角色轉變🖕🏽。”吳立新說,“請你回來前,你是客人,埋頭工作時,你就是主人,回國創業要放下身段、定好位置、管好團隊。”
“我提供支持,不提供指導🥜。”作為一名中西合璧的科學家,吳立新將一些嶄新的管理理念帶入國內的科研團隊🏋🏻♀️,他把這個理念概括為“CORE”宗旨——“合作”“遵守”“責任”“尊敬”。
從“973計劃”項目和科技部創新項目負責人到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負責人,吳立新帶領團隊精誠合作📀、遵守規則、勇擔責任、互相尊敬,在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研究領域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性成果。2010年,吳立新被任命為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並且成為海大首位既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又承擔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的科學家。
2007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9年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2011年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3年當選“中科院院士”……每一步,吳立新都走得堅定而紮實。
“忘記背後,努力向前🏋️♀️。”在海洋科研的漫漫長路上,吳立新最喜歡這句話。
(本報記者 劉艷傑 劉偉)
轉自《光明日報》2014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