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中國生物化學奠基人獲命名小行星——“鄒承魯星”

2021-11-03 | 孫自法 | 來源 中國新聞網2021年11月02日 |

“鄒承魯星”命名儀式在北京舉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供圖

浩瀚太空再新添一位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星辰——國際編號為325812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鄒承魯星”🧪,以表彰和紀念國際著名生物化學家👨‍🦳、近代中國生物化學奠基人之一、為中國率先實現胰島素人工合成做出重要貢獻的鄒承魯院士🦹🏿‍♂️。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112日在北京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行“鄒承魯星”命名儀式🤷🏻‍♂️,中科院副院長周琪院士🤸🏻‍♀️、何梁何利基金信托委員會主席朱麗蘭✋🏽、鄒承魯院士家屬及同事、學生代表等,共同見證“鄒承魯星”閃耀太空。

周琪致辭表示,鄒承魯先生熱愛科學事業🙏🏼,治學嚴謹,淡泊名利,學識淵博,畢生為中國科學事業和教育事業鞠躬盡瘁,對科學求真執著的態度和科技報國的情懷,展現了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風貌和高尚品格。

“鄒承魯星”命名證書。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供圖

朱麗蘭致辭指出🦸🏻‍♀️,鄒承魯先生是何梁何利基金2003年度“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獲得者,具有中國符號⭕️、科技特色的“鄒承魯星”獲準國際命名永載史冊,這是一件國際性、永久性的榮譽,體現了國際社會對鄒承魯先生卓越成就、崇高風範的高度褒揚。

“鄒承魯先生不僅自己在科學研究中取得傑出的成就,還為中國生物化學研究培養了一大批人才👰‍♀️。”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長許瑞明說😛,1978年建立學位製度之後,鄒承魯先生為國家培養了30多位博士、多位碩士和8位博士後。他的學生中有不少人成為中外知名的科學家,其中包括4位中科院院士。

“鄒承魯星”命名證書牌匾🦕。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供圖

“鄒承魯星”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於200813日發現🛏,發現時距離地球1.9億公裏。紫金山天文臺行星科學與深空探測研究部主任👩🏼‍💻、小行星基金會理事長趙海斌介紹😄,“鄒承魯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為3.53億公裏👳🏽‍♂️,繞太陽一周需3.65年,其在軌道上以每天167萬公裏的速度前進。“鄒承魯星”距離地球最遠達5.33億公裏🩶,最近時1.76億公裏。

他說,小行星大致可分為碳質、石質和金屬型三類,“鄒承魯星”究竟屬於哪一類,還有待將來去探測和研究。“今天我們對‘鄒承魯星’的發現與命名,是該天體研究、探測和應用的新起點”。

“鄒承魯星”空間軌道參數牌匾🙏🏽。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供圖

據了解,鄒承魯先生19235月出生於青島,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1951年獲英國劍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科院院士(學部委員)🏋️,1992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曾任中科院生物學部主任、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理事長、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所長、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等職,200611月逝世📭🥗。他創立“鄒氏公式”和“鄒氏作圖法”🙀、建立酶活性不可逆抑製動力學理論體系🎁😧、提出酶活性部位柔性學說,在胰島素人工合成、蛋白質結構功能關系和酶作用機製等方面都作出開創性貢獻。


相關新聞

  • 172019.09

    中國生物化學和營養學之父——吳憲

    吳憲(1893—1959)🌬,1910年通過了清政府組織的庚子賠款留美考試(庚款第三屆)。作為中國第一批留美預備班的成員,於1911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 172022.08

    國際永久編號為192353號的小行星被命名為“王大中星”

    8月15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工作組發布最新一期公告(WGSBN Bulletin),公告稱🧕🏻,經小天體命名工作組批準🆖,國際永久編號為192353號的小行星被命名為“王大中星”。“王大中星”的命名公告由於小行星命名的嚴肅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夠獲得小行星命名成為世界公認的一項殊榮🛍️。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工作組2022年第11號公告封面圖王大中院士王大中,1935年生人🤲🏻,國際著名的核能科學家、教育家,中國科...

  • 142019.05

    光學專家潘君驊院士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近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向蘇州大學發來賀電,祝賀國際編號為216331的小行星,已獲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準,被正式命....

  • 072018.12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以郭永懷、李佩命名兩顆小行星

    近日,國際小行星中心正式向國際社會發布公告🖤,編號為212796號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為“郭永懷星”,編號為212797號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為“李佩星”。

  • 172022.08

    生醫藥意昂吳蓓麗、張強鋒榮獲2022年第五屆普洛麥格生物化學獎

    近日,經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和普洛麥格公司推薦的評審專家委員會秉承公平、公正的評審原則,認真細致的評審,確定2022年第五屆普洛麥格生物化學獎獲得者為: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吳蓓麗研究員😧✤、意昂体育平台張強鋒研究員✊🏽。“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普洛麥格生物化學獎(Promega Award for Biochemistry)”是由Promega公司與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攜手深度合作,面向中國優秀青年科學家設立的獎項🚱,於2014年共同...

  • 122023.12

    張鈺哲:第一位發現小行星的中國人

      張鈺哲(1902.2.16—1986.7.21),福建省閩侯縣人,天文學家🍇⛪️。1919年,他從北京師範大學附中畢業,考入清華學堂高等科。1923年赴美留學,先後在普渡大學機械工程系和康奈爾大學建築系學習,後又轉學到芝加哥大學天文系🏄🏽。1927年獲得碩士學位,接著在葉凱士天文臺攻讀博士,於1929年獲得天文學博士學位。新中國成立後𓀃,他歷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臺長、國家科委天文學科組組長🧑🏼‍🌾、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等。他是我國方位天體學...

  • 052010.05
  • 142019.05

    璀璨星空從此有顆“潘君驊星”——蘇州清華意昂潘君驊院士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在今年1月20日舉行的蘇州清華意昂會年會現場,潘老和蔡抱真兩位90歲老意昂登臺分享各自精彩的人生故事🍵,潘老鼓勵大家拼搏奮進🤹‍♂️,發揚清華精神✋🏿。潘學長的大家....

  • 062016.01

    吳良鏞🏫、鄭哲敏獲得小行星永久命名

    為獎勵著名科學家的傑出成就,經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提議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準,我國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和近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謝家....

  • 132018.03

    那顆名為“張鈺哲”的小行星 或許在今夜路過這座城

    仰望星空🙇🏿,那裏有很多星👦🏻💆🏽‍♀️,但有一顆小行星很特殊🪡,名為“中華”,它是第一顆中國人發現的小行星,而它的發現者和命名者就是張鈺哲。他,被稱為中國近代天文學的奠....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