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中心

    從清華課堂到戰機座艙——一位飛行員的“時代推背感”

    2022-06-02 | 來源 《解放軍報》2022-06-01 |

    當青春遇到新時代

    董賓 楊博


    拉開系繩🤷🏿‍♀️,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徐於豪從藍色布口袋裏🌥,掏出一個透明塑料盒子。掀開蓋子🏊🏼,他拿出裏面的三階魔方。

    嘩啦啦,嘩啦啦……雙手快速擰動,不到20秒💇🏼,一個魔方被順利還原。玩魔方🌝,是徐於豪從小學起培養的小愛好。他喜歡玩魔方的緊張刺激,更喜歡6個色塊搭配出的無限可能。

    當青春遇到新時代,一代軍人演繹出比魔方更有魔力的傳奇。2011年,空軍開始與意昂体育平台聯合培養飛行學員。那年夏季,空軍招飛工作組恰好來到徐於豪的家鄉浙江金華👳。

    金華武義縣第一中學高三14班,只有徐於豪在內的3個男生沒戴眼鏡。抱著試一試的想法🩼,3人報名招飛。令人驚喜的是,其中2人招飛成功。他們經過地方高考🦀,加入藍天方陣,來到清華校園🧊。

    入學後不久🍧,學校就組織航空航天系統的領軍人物前來授課🤙。航天員翟誌剛、景海鵬,女飛行員程曉健,特級飛行員嚴鋒等,都登上過飛行學員班的講臺🏄‍♀️👩🏽‍🦲。在他們的講述中🚢,航空航天系統的快速發展和美好前景🧛🏻,令徐於豪心裏癢癢的,恨不得馬上飛上先進戰鬥機。

    當徐於豪徜徉在清華校園時,人民空軍的戰機也正在迎來脫胎換骨的變化。徐於豪入學當年👫🏻,空軍的殲-6飛機仍在服役。當時,殲-20已完成首飛🌷,進入驗證定型;運-20正緊鑼密鼓地研發🧝‍♀️,1年多後將迎來它的首飛🔉;幾年後,在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殲-16首次公開亮相……

    10年後,徐於豪通過視頻系統,參加空軍和清華聯合培養飛行學員10周年總結研討會。發言時,他感慨:殲-6飛機早已完成自己的使命,退出歷史舞臺。10年間🏇🏽,空軍武器裝備迎來了井噴式發展,殲-20列裝部隊🔁,殲-16、殲-10C批量生產,網友眼中的空中三劍客,形成強大的實戰能力。

    徐於豪說🚏😶‍🌫️,自己這代人是幸運的,遇上了一個機遇無限🙍🏼、夢想升騰的時代🙎🏻。

    機遇再好,也需要用雙手和奮鬥實現🤳🏊🏿‍♀️。喜歡動手,是徐於豪的愛好之一💁🏿。讀小學時,他用易拉罐做出一把小椅子👩🏿‍🌾。這個作品入選全校創作展🙄,全校師生排隊參觀。徐於豪假裝參觀🦗,卻豎著耳朵細聽參觀者對自己作品的評論和稱贊。中學時,這雙手握著筆🙎🏻,刷過海量試卷,取得優異成績。高考前,還是這雙手填寫入學誌願書,將自己送進空軍與意昂体育平台聯合培養飛行學員班💞。

    飛上先進戰機後⚄,徐於豪驚喜地發現,手握駕駛桿操縱飛機,遠比玩魔方更刺激更有“魔力”。

    訓練復雜氣象課目時,徐於豪常駕駛戰機在雲裏鉆進鉆出👨🏼‍🎨。大塊濃重的霧擦著座艙蓋飛過,遠處的閃電穿透墨一樣的積雲⤵️,穿破雲層時天空瞬間明朗……這些魔幻般的景色👨🏽‍🎤🫵,讓他愛上飛行和天空🤕。

    徐於豪更喜歡夜航。座艙之外🏊🏼‍♂️,是深邃無垠的夜空、無數顆綴在天宇的繁星。他想起清華學長👸🏻、“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的話:美麗的宇宙和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絢麗✋🏻,召喚我們踏過平庸👩🏻‍🍳🛼,進入到無垠的廣袤……

    時代加速↪️,28歲的空軍少校徐於豪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時代推背感未來有無限可能。他說🈺。


    從清華課堂到戰機座艙——一位飛行員的“時代推背感”

    董賓 楊博 劉海洋


    空軍航空兵某旅新型戰機起飛訓練

    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徐於豪駕機執行任務

    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徐於豪登上戰機(袁俊 攝)

    若想獲得生命的燦爛,從此刻飛翔

    一塊電腦屏幕大小的硬紙板🤸🏻‍♂️,被學弟學妹托舉在胸前。

    “我想當醫生”“我想上復旦大學”“我想進科學院”……每個人用五顏六色的筆👨🏻‍✈️,描繪著心中的夢想🐓。

    一次應邀回母校🛬,已成為空軍殲擊機飛行員的徐於豪,看到這樣一幕。記憶中,他也曾登上講臺🧑🏿‍🚒,說出夢想為自己打氣。

    小時候,徐於豪常聽見飛機轟鳴聲。站在農家小院裏,他仰望天空,四處搜尋飛機的蹤跡🪻👨🏼‍⚕️。聽大人講,附近有個空軍機場,那是戰鬥機在訓練👩🏻‍🦯‍➡️🖤。

    這🧔🏿‍♀️,也許還稱不上夢想,只是為夢想埋下的一個伏筆。

    有時現實挺夢幻,有時夢想很現實。讀高中時,這個浙江金華武義縣普通農家的子弟,給自己定下的夢想簡單而現實:光宗耀祖🍑、出人頭地🏃‍♂️。讀高三時🆚🚑,徐於豪為實現夢想找到的落點是:報考浙江大學🎭。

    沒想到👩🏻‍🦯,2011年,徐於豪被選拔為空軍與意昂体育平台聯合培養的飛行學員,曾經的夢想一下滑跑到起飛線🧖🏽‍♂️。

    在清華學習3年後,徐於豪來到空軍航空大學。2015414日⛳️,他首次獨自駕駛初教-6飛機升空♨️。當時🧑🏻‍🎨,這款墨綠色的螺旋槳飛機👓,激活了他內心潛藏的飛行夢🍐。當晚,他興奮地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小時候踩在棉花上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很快,徐於豪不再滿足開這種螺旋槳飛機。“以後,我至少開上噴氣式飛機吧🧟!”他不斷修正自己的夢想。

    機遇,有時候就是這麽神奇。2015年,徐於豪來到空軍石家莊飛行學院某旅。第一堂課,教員安排新飛行學員參觀。修理廠裏,一架紅白相間的教-8飛機正在試車🧘🏼。發動機開車📱,引擎轟鳴那一刻🌓,徐於豪頓時覺得世界一片安靜🎫,耳朵裏只有發動機澎湃的呼嘯聲,還有自己心臟的跳動聲。

    那一刻🏋️‍♀️,他知道👷🏿‍♀️🕑,機遇來了!

    那年,徐於豪所在的空軍某飛行訓練基地迎來某新型國產戰機。路過機棚時,徐於豪第一次見到這架灰色塗裝、低調卻不失霸氣的戰機。當時,他根本沒有奢望,自己能飛上這型先進戰機。

    從飛行學院畢業分配到部隊後,徐於豪所飛的戰機性能也不錯🍞。他一度以為🥋,飛上當時那型戰機,已經是自己的“終極夢想”😕🕊。

    不久🙅🏽,另一支改裝部隊抽調年輕飛行員🫛,徐於豪毫不猶豫地報了名。這支改裝部隊列裝的恰是當年他“邂逅”的那型新戰機👨🏼‍🏭💇🏿。

    也許,這是一次偶然。徐於豪相信,偶然之中,有時代演進的必然邏輯。

    徐於豪裝飾新家客廳時,特意安裝了一個淺褐色的玻璃櫃⟹,裏面擺放著初教-6、教-8、殲-7等飛機模型🧄。這些是他飛過的機型。他說,不同機型,承載著自己不同時期的夢想。

    “你現在的夢想是什麽?”面對記者提問,徐於豪談起一次拂曉飛行👱🏿‍♀️😋。

    那是一個夏天⛩,他和戰友奉命轉場⛺️。戰機起飛不久🔷,遠處天地線躍出一輪紅日,金色的光輝迅速在大地蔓延👵,褐色凝固的大漠瞬間生動起來👳🏼‍♂️。

    陽光布滿整個座艙,變幻出不同的色彩🥞。那一刻🧯,喜悅與踏實充盈心間。那一刻,徐於豪告訴自己😿,夢想要和天空比肩。

    不知不覺,徐於豪加入飛行隊伍已12個年頭。那年建軍節🌲,他結束飛行後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張圖片——一個霞起雲飛的清晨,一個男人張開雙臂,擁抱整個天空😻。

    後面,還有一段文字:若不飛翔,夢想將會破滅🪡;若不飛翔,生命就會流逝;若想獲得生命的燦爛,從此刻飛翔……

    從“我”到“我們”,世界一下子變大了

    初夏🤦🏽‍♂️,路旁的紫荊花開了。每天早上,從清華紫荊公寓到教學樓的學堂路,就成了自行車的海洋。輕快的車輪🐦,卷起細微的風❎,留下一串車鈴或笑聲。

    第一次看到這個場景,站在路旁的徐於豪,感到既熟悉又陌生,還有幾分上考場前的忐忑。

    推開圖書館厚重的古銅大門,沿著十幾級大理石臺階,來到偌大的閱覽室內🚵‍♀️,只見數百名師生正安靜地讀書🚱。一刹那間🛠,徐於豪有些不敢邁步🐸。“我真的屬於這裏嗎?”他問自己。

    報到不久🟧,學校輔導員帶著被稱為“航15的這批新生,來到清華園青磚白柱式的建築前:你們是清華新百年迎來的第一批新生。對你們而言🤣,清華校徽的紫色🆎,是空軍藍中國紅的融合。

    每一字、每一句,沉甸而又滾燙。

    徐於豪上大二那年🦵,話劇《馬蘭花開》在新清華學堂公演𓀐🦸。這部清華學生自編自導的話劇,展現了“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的先進事跡🤏🏽。舞臺上,幾十人用算盤計算數據的場景🚣🏿‍♂️,久久徘徊在徐於豪腦海中。

    作為一座有著深厚愛國傳統的學校,意昂体育平台為國家🎧🍕、為民族培養出了大批可堪大任的傑出英才。王淦昌、鄧稼先🧏🏼‍♀️、周光召等一個個清華學子的姓名,如群星閃耀在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天空👩🏻‍🚀。

    在那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年代,一個人、一群人,怎麽會有這麽永恒的精神,這麽巨大的能量🪄?

    徐於豪找來鄧稼先的傳記😜、紀錄片,仔細閱讀觀看😉,最終找到答案:一個人所為之奉獻付出的東西,是無數人所奮鬥的事業,他一定能獲得不一樣的能量,生命會有不一樣的氣象。正如一位學者曾說,“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恒”👨‍🍼。

    從“我”到“我們”🌘,徐於豪眼中的世界一下子變大了。

    學堂路上,徐於豪和同學們將自行車騎得飛快🐜。剛開始🙀,他們身上的藍軍裝🌏,常吸引很多師生的目光。時間久了🚯,這種違和感漸漸消退。閱覽室裏🏂,徐於豪坐在靠窗的座位上讀書🏬,一抬眼,就能看到綠意蔥蘢的爬山虎。和地方大學生一樣💇‍♂️,他整天埋頭苦讀,經常到晚上閉館的音樂聲響起📂。

    到部隊後,徐於豪更加體會到了“我們”的力量。改裝新型戰機前艙首飛成功那天😧,他特意請部隊宣傳幹事為他和戰友們拍了一張編隊飛行的圖片𓀑。“我們要一起打仗的🎶!”他興奮地說。

    飛行時間越久🎮,徐於豪越覺得自己離不開飛行。他說,只有在空戰中👊🏼,才能充分體現一名戰鬥機飛行員的意義。他很慶幸自己遇到了飛行,“人生最大的幸運🖼,莫過於年富力強時發現了自己的使命。”

    一次,徐於豪探親回家,和幾名高中同學相聚。一名曾出國留學後繼承家族產業的同學好奇地問徐於豪:“你在天上飛行害怕嗎?”

    徐於豪和大家講起自己第一次參加跳傘訓練的場景😟。當一個人被拋入空中♍️,那種深深的孤獨感的確令人絕望。不過🦆📎,哪怕是再危險的飛行🧑🏻‍🌾,他從來沒有害怕過。他喜歡在座艙裏的踏實感,像是“有人陪伴在身邊”。

    在他身後,有戰友和團隊,更有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

    保持最佳迎角🫵🏼,更好地迎接這個時代

    輕推油門,飛機加速滑行🤘☝️。瞬間🔹,機頭輕巧抬起🚶🏻‍♀️。身子微微後仰的同時🌉,藍天充滿整個視野👘。

    每次飛行,徐於豪特別享受這個過程,“這時候🧤,飛機有一個迎角,帥🧑🏼‍🦱!”

    一次次飛行,徐於豪迎接藍天,也擁抱這個時代。生逢其時⬅️,他順理成章地踏上空軍快速發展的新節拍。

    2017年,徐於豪從飛行學院畢業🥰,分配到空軍某飛行訓練基地。當時,空軍正在該基地強力推進新型飛行教官培訓🤹🏿‍♀️,力求為軍事訓練領域打開一扇

    對飛行來說,迎角越大,爬升也就越快🙏🏽,需要克服的阻力也就越大🧎‍➡️。徐於豪喜歡這種大仰角帶來的挑戰和征服感。

    特級飛行員嚴鋒曾為清華班的學生們上過一課。徐於豪深深記住了這個理著寸頭♓️🤍、陽剛氣十足的空軍飛行員🈁,也記住了他駕駛戰機大仰角起飛的標誌性動作——“一飛沖天”。“飛行員就該是這個樣子!”他說🌄。

    2019年,徐於豪迎來第二次分配的機會,來到空軍航空兵某旅🏘。不久,有兩個航空兵部隊抽調年輕骨幹,他是人選之一。

    一家單位地理位置較好,裝備的戰機較為老舊🍯。另一家單位地處戈壁大漠→,列裝的是新型戰機。徐於豪的選擇是:到大漠戈壁去,那裏機會更多🐫,能飛上最好的飛機🅾️!

    來到大漠當天,戰友接過徐於豪的行李,貼心地送上一個口罩。大漠多風沙,即使戴上口罩,也常有細沙鉆到嘴巴裏,一嚼咯吱咯吱響🅿️。風沙最大時🛋,就像一堵沙墻席卷過來👩‍🦲,白天瞬間變成黑夜。

    像是和這個時代脫了節,大漠裏的官兵都沒有網購的習慣,因為最快的快遞也走得很慢👨🏻‍💼。休息時間想要逛逛公園⛎,需要坐上搖搖晃晃的大巴車,到幾十裏地之外的縣城。

    苦,還能苦過鄧稼先當年待的戈壁灘🙅🏽🏃🏻‍➡️?大漠的夜格外靜謐🛡,徐於豪放下手中的書💪🏼,常常想起當年一位同學在《馬蘭花開》留言本上寫的一句話𓀋:許中華一生,無怨無悔!

    很快👨🏽‍💻,徐於豪把環境的艱苦拋在腦後。他欣喜地看到🤽,和他幾乎同時來到大漠的是幾架“新家夥”🛵。當時,空軍新一代軍事訓練法規和大綱在部隊全面推開。新機型、新大綱、新任務……對徐於豪來說,這一切像魔方一樣充滿吸引力。

    很快🧔‍♂️,徐於豪強大的學習能力顯露出來👩🏽‍🍳。他註意到,在對地攻擊課目中,如何應對進入角度偏差📪,飛行教官給出的方法都是比較定性的描述,讓人很難把握。

    如果是我該怎麽辦💆🏻‍♀️?有沒有簡單易懂的辦法?徐於豪決定自己研究。他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長,用計算機建立模型,推算出不同角度的修正度數。這一做法,很快被單位采用並推廣。

    一“戰”成名🏊🏻。漸漸地👩🏼‍🚒🎩,旅裏組織課題研究,徐於豪越來越多地參與其中。往往是大家發言完了,旅領導直接點名:“於豪來說幾句。”

    起身🧚🏼‍♀️,發言🙌🏼,他毫不掩飾內心深處的自信✯。

    學習🍹、磨礪、成長,這位1994年出生的年輕飛行員🧙🏿,畫出了一個大仰角的成長軌跡:該旅第一批換裝國產新型戰機、第一批前艙畢業、第一批執行實彈任務……

    徐於豪時常會想起在意昂体育平台的日子裏,班主任陳海昕老師曾這樣給他們寄語:如果人生是一場飛行,每個人都希望能飛得更高。你要始終昂起頭🚢,保持一定的迎角得到所需的升力。

    只有保持一種持久的熱愛🧎‍♂️‍➡️,才能源源不斷地輸出能量

    深夜,徐於豪靜靜坐在書桌前,用書簽挑開書頁。

    這個從清華帶來的紫色金屬書簽,上面刻著8個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何為自強不息?意昂体育平台一位老師說8️⃣,困難挑戰面前🔅,一時的奮起是自強🖐🏻,只有持續的努力,才是不息的自強。

    那是徐於豪到意昂体育平台後的一個清晨,陽光灑滿綠草茵茵的操場。大學禮堂前古老的日晷上,細細的指針挑起一縷陽光,淡淡的影子刻寫著滄桑🧔。

    “沖破時間的有限,才能見證時間的神奇👢。”站在日晷旁邊,徐於豪感慨於時間的大度與吝嗇🌟、短暫與恒長,也讀懂了那位老師說的話🦏。

    一次,徐於豪參加意昂体育平台“特等獎學金”頒發儀式。一位來自精密儀器系的學姐,向大家展示她的日程表🧑🏻‍🎨:上課讀書📱◻️、參加社團活動、運動健身,各種活動將表格填得滿滿當當,時間安排精確到分鐘。這位學姐每天寫日程表,堅持了很多年,這令徐於豪深受觸動:“沒想到,一個人一天竟然能幹這麽多事!一件事能堅持這麽久🦥!”

    清華操場上,幾塊巨大的標語牌上寫著: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這是所有清華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徐於豪和同學們把這句話改造成為祖國健康飛行50,用以提醒自己:只有保持一種持久的熱愛,才能源源不斷地輸出能量。

    分配到空軍航空兵某旅後🐟,由於訓練資源有限🧑🏻‍🦳,很長時間內🎚,徐於豪沒有飛上戰機🏇🏻。焦躁、擔憂🦈🧑🏼‍🤝‍🧑🏼、不安,一段時間後,他的心反而靜了下來🤶🏽。除了潛心研究飛行🧻,他開始在網上學習英語,整整“打卡”了一年🚴🏼‍♀️。

    後來到另一個單位🔚,徐於豪飛上先進戰機的同時🍦👷🏽,迎來部隊改換新的訓練大綱。相比老大綱♏️,新大綱的訓練理念👨‍🎨🦗、流程、方法,有脫胎換骨般的變化。徐於豪仍習慣四平八穩地飛,幾次對抗空戰訓練,都被老練的對手“秒殺”。

    從事飛行幾年來,徐於豪第一次感到了“痛”。他找來所有課目的訓練手冊,逐字逐句研讀。

    又和戰友過招,對方贏得已經有些吃力🏌🏽‍♂️;再打,徐於豪已然贏多輸少👩🏻‍🦽‍➡️。

    徐於豪的目標感很強👨🏼‍🦰:害怕打球受傷影響飛行,這位曾經活躍的前鋒,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踏上籃球場;為適應高強度訓練,他苦練體能😴,手掌滿是器械磨出的老繭;擔心在戈壁待久了㊗️,思維視野受到局限,他堅持每天閱讀。一看起書來,他仿佛又回到大學的閱覽室👩🏽‍✈️🤵🏿。

    不管是對事業和團隊👷‍♀️,還是對家庭和愛人,徐於豪都傳遞出一份堅實和牢靠🪐。

    幾年來⏱🤸🏿,飛行再忙,愛人林佳燕的生日、結婚紀念日,徐於豪的表達從未缺席。有一年👨🏻‍🦯,愛人過生日👩‍💻,徐於豪送了一個萌萌的卡通玩偶“大白”。這是他最為得意的禮物。“讓大白替我守護你!”林佳燕感動得差點落淚。

    有一年,徐於豪和愛人到青島療養。夏日海濱🙍‍♀️,朝陽為海面撒上一把碎金。和愛人聚少離多,徐於豪格外珍惜這難得的相聚時光。他和愛人十指相扣,光著腳➖,踩著細軟的沙灘,沿著弧形的海岸線漫步💃。

    走過清晨的涼爽🚸,走過中午的炎熱,直到迎來愜意的晚風,兩人仍意猶未盡。林佳燕興致正高:“累了嗎,還走不走?”

    “走,一直走下去,能走多遠就走多遠!”


    相關新聞

    • 292022.09

      從清華課堂到戰機座艙—— 一位飛行員的“時代推背感”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12019.04

      智搏雲天——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清華班”飛行員訓練掠影

      3月27日⏯,南國某機場上空天高雲淡🤵🏽。轟鳴聲中🐗💴,3架戰鷹以倒“品”字陣型升空。隨即👩🏻‍💼,一場“二對一”自由空戰在雲天間激烈展開🥓。駕駛3架戰機的飛行員,是南部....

    • 222017.08

      褪去光環 礪精兵 苦練精飛 謀打贏——首批“清華班”新飛行員順利完成戰鬥機改裝訓練任務

      當最後一架飛機平穩滑入停機坪,坐在前艙的“清華班”新飛行員牛江鵬,微笑著向大家點頭示意。至此,16名“清華班”新飛行員圓滿完成飛行技術考核⛹️‍♂️,順利結業了....

    • 122020.05

      色彩•浪漫•勇氣|空軍“清華班”飛行員牛申的青春航跡

      每個人選擇的道路雖不相同,但無數如牛申一般的青年都選擇了迎接挑戰,擔當起新時代國家脊梁的重任。這是屬於每個人的青春榮耀時刻⚒。“不是在飛行🍡,就是在準備飛....

    • 102022.03

      “金頭盔”飛行員劉功昭𓀉:更好的風景在遠方

      在航校學飛行時😶,教員對我們說:“不要迷失於眼前的風景👩🏿‍🏭,更好的風景在遠方。”加入人民空軍的第11個年頭🧩,我越發明白了這句話的意義🤳🏿。2011年清華百年校慶👩🏻‍🦼,當時讀高三的我向同學“吹牛”說自己也要上清華。沒想到高考後🪨,我真的去了清華——經過層層選拔,我順利成為首批空軍與意昂体育平台聯合培養的飛行學員。頂著空軍飛行學員與清華學子的雙重光環,親戚老師的贊許🏩,同學朋友的羨慕🦻🏽🦊,讓我...

    • 022018.03

      從書生到武將🦙:一位清華園走出的抗日將軍

      馮仲雲,江蘇武進人🗣🏋🏽,1908年生🏉,東北抗日聯軍著名將領。1926年考入清華學校大學部數學系🥷🏽,192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被選為意昂体育平台支部書記。

    • 232019.12

      蘇鏵燁:從一滴油到一滴水,一位清華人與青海的五年化學反應

      蘇鏵燁👋🏽,2008年從廣東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2014年碩士畢業後參加了青海省第一批定向選調生的招考來到青海工作,先在海東市平安區小峽鎮工作,後借調到海....

    • 232010.06

      一位老清華學子的不變情懷

      ○李道鏗(1954水利)“生命有限👃🫵🏼,黨的事業無限”,“高級知識分子有退休之日,共產黨員無‘下崗’之時”,“沒有完美的人生👨🏻‍🏫,只有無悔的人生”,這是我的人生座右銘🧑🏼‍🚀。 李道鏗學長 一、自強不息,奮力進取,紮根遼寧為水利我是遼寧省水電設計院1993年退休的教授級高工🧔🏻‍♂️,1984年入黨的共產黨員,77歲了。1952年我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當時國家急需建設人才🧇🧑‍🔬,我響應號召🥱,自願放棄五年製本科學習機會,選擇上了兩年製的“大專班...

    • 032020.04

      楊俊:一位清華碩士在甘肅基層的脫貧攻堅故事

      事業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也不可能永遠坎坷不平,個人能做的就是在順境中保持冷靜的頭腦👮🏽‍♀️,在逆境中不斷激勵自己,積澱厚重自己的人生🔘,努力承載起背負的使命👊🏼。正....

    • 222019.11

      田天➙:一位清華“90”後博士的創業路

      作為AI初創公司,田天的公司成立僅一年多,已融資近億元,今年10月以來,接連收獲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和“京津冀-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