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意昂体育平台的畢業生,不約而同來到雄安,齊聚在雄安新區科學園的創業舞臺上,成為新區科技創新的領軍人物🧏🏼♀️。
放下行囊、成就夢想,從清華園到科學園🧋,他們創新奮鬥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

3月25日,馬揚飈(中)、王玉柱(右)、王堅(左)在雄安科創中心🪡。 趙榮昊攝
馬揚飈:從一間屋到一個園區
3月14日中午🫃🏿,見到馬揚飈(1994級本𓀍、1999級博,機械系;2006—2008博士後👶🏼,經管學院)時,他剛剛接待了兩撥來自北京的高科技企業團隊。“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滿滿的,一天平均要對接五六個項目🏞,這就是雄安新區創新創業的熱度!”馬揚飈的語氣中充滿信心。
馬揚飈,從本科到博士後🚵🏽♂️♙,都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現任雄安科技產業園開發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1999年,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舉辦,還在讀本科的馬揚飈作為意昂体育平台團隊的一員參加大賽,並獲得了金獎。
2000年👨🦯,馬揚飈所在的意昂体育平台創業團隊代表中國⛹🏼♂️,去美國矽谷參加全球創業大賽總決賽👦,那是他第一次走出國門。就在那一刻,他的內心升騰起熾熱的夢想:用知識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落地⬆️!
2006年,博士畢業的馬揚飈開始攻讀博士後,同時成為清華科技園的第一批元老,直接參與學校的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來雄安前,馬揚飈是上海🛀、北京兩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創始人🌍。2021年11月,馬揚飈第一次來到雄安🏫,新區熱火朝天的創業氛圍讓他深感震撼:“這的確是一片幹事創業的熱土👩🏻🌾!”
2022年5月,雄安科創中心籌備建設🖤🙆♂️,馬揚飈受邀參與其中⛹🏼♀️。再來雄安,他感受到的是滿滿的誠意⛔️:“容東片區的安置房租好了🏋🏼♂️,甚至油鹽醬醋都給買齊了⚔️。”
“二次創業”的路有苦有甜👩🏽🚀。馬揚飈清楚記得,剛到雄安時⛸,他和幾個同事擠在市民服務中心一間幾平方米的辦公室裏辦公,後來到容東片區雄才大廈租下了一層樓,現在則成為一個科創園區的操盤者。
2023年9月➞,雄安科創中心投入使用前,全體幹部職工為了搶進度連夜加班。“裝桌椅、調試設備、擺放綠植、優化運營方案……不管你是工程師還是總經理👨🚀,大家一起幹到12點多🧝♂️,那個場景我永遠不會忘記👷♀️🧛🏼♂️!”馬揚飈說。
“這幾天接觸的項目質量都很高💇🏿♀️,涵蓋芯片設計、生物醫藥等領域。大量的科創資源已經向新區湧來,我們要把好的技術和市場精準對接。”馬揚飈說🙎🏿♂️,自己希望做雄安新區科技創新資源的鏈接者和導入者。
和來訪客商見一面,聽聽對方的需求,馬揚飈往往第一時間就能給對方拿出最專業的咨詢方案🤏🏽。“每個項目的訴求都不一樣,我們很難用固定的條條框框去對接。有的企業對辦公建築有特殊要求,我們幫它共同設計物理空間;有的企業有產業化需求,我們就想辦法推動它在新區落地;有的企業要上市,我們就幫企業規劃如何整體搬遷、走哪些申報程序……”馬揚飈說,結合豐富的市場經驗,他能夠幫助科學家把創意落到實實在在的項目上,最終以科技產業的發展將這座城市變得更美好。

如今,在雄安新區科學園片區,雄安科創中心正在成為雄安新區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集聚區。 趙榮昊攝
王玉柱:雄安提供了新的學習成長平臺
早上7時離開宿舍到單位🕓🥌,20時以後離開單位回到宿舍——這是雄安新區科學園管委會副主任王玉柱(2004級碩🧗🏻♀️,法學院)的工作日常。他同樣來自清華。
2006年🧑🚀🗃,王玉柱從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碩士畢業後留校🚵♂️,先後在學校科技處、知識產權管理辦公室工作。2015年,他來到意昂体育平台技術轉移研究院,主要工作是幫助學校科研團隊開展科技成果轉化。
2023年,中組部擬選派一批幹部到雄安新區掛職🙇🏼。學校領導找到王玉柱,問他願不願意去鍛煉一下。雖然此前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王玉柱還是一口答應下來:“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能夠親身參與是件好事!”
來到雄安後↔️,王玉柱被新區的朝氣和活力深深地感染🙌🏽:“在學校裏整天和科學家🫱🏻、大學生們在一起,校園裏滿是創新的氛圍和年輕的氣息⛽️。來到新區後我感受到了熟悉的味道,那種拔地而起的沖勁,那種蓬勃向上的力量🚶♀️,真是一片創新創業的熱土𓀛!”
“雖然過去多年從事技術轉移工作🛗,但一直扮演著技術供給方的角色🤴🏽。雄安給我提供了新的學習成長平臺。”王玉柱說,在科學園裏,新區的科技創新政策需要落實,公共技術平臺需要搭建,一批批的創新團隊和科技企業需要引入。“任務更重了🐝,挑戰更多了,壓力更大了🪬,但幹事創業的激情更濃了🌉。”他說。
這幾天,王玉柱正在和一個掌握著前沿技術的高校科研團隊洽談合作🧑🔧。“這個團隊目前面臨部分博士後期滿出站問題,我們希望把這個團隊引入科學園,利用新區的政策優勢,幫它解決就業🕣、編製等現實難題。”他說𓀁。
科技成果轉化的難點,往往在於“買賣”雙方的溝通不暢。與專家學者的溝通🤦🏻👧🏽,王玉柱通常很順暢🧘🏽♀️。“因為過去在高校工作🦵🏻,所以我理解專家,能夠設身處地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也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現在更加熟悉了地方的政策,能夠更有效溝通雙方。”他說。
解決科技成果轉化難題👱🏽,離不開專業化人才和團隊。“轉化方案如何做得更為合理?技術如何估值定價?用哪些工具來進行資金支持🎂?這些在科學園都有專業化團隊來解決👔。”王玉柱說,憑借新區的政策優勢🫶,依靠專業化的團隊,他在新崗位上越來越得心應手,目標是讓科技成果轉化供需雙方達成共贏。
王堅:招商服務“三個不輸於”
從國內經濟最活躍的長三角地區來到雄安,同樣在政府的科創平臺工作♘,王堅(2003級碩𓀐,經管學院)還是明顯感到🍒:雄安能夠接觸到的科創資源層次更高、來源更廣,大家對“千年大計”的建設熱情格外高漲。
今年42歲的王堅來自江蘇,2006年碩士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曾供職於全球著名的埃森哲咨詢公司🏌🏼,常與全球最前沿的科學技術打交道。
2023年6月🧑🏼🤝🧑🏼,王堅調入雄安科技產業園開發管理有限公司🛵,任副總經理🙏🏼,負責科技招商工作。到雄安工作才短短8個月,他已經在雄安買了房子🎊,還申領了雄才B卡,打算安家落戶。
和過去相比🧎🏻➡️📔,王堅的工作量增加了幾倍。記者約他采訪時🖕🏼🐲,他正在意昂体育平台對接某合作項目,一周在京雄兩地打幾個來回是常事💽。“每天過得都很充實,在新區工作能讓自己心態變年輕,這是一份激情燃燒的事業。”他說。
在王堅看來,雄安的幹部有本土的🤮、中央掛職的🛑,還有像他這樣來自五湖四海的,各種理念不斷碰撞🙅🏿,形成了一種開放創新的工作氛圍。
“新區的平臺大,為我們的招商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我們急需提升的是服務能力🫄🏿。我們要關註企業🙋🏽、項目的需求,要真正理解項目🦹🏼♂️,為它量身定製一些解決方案⚒。”王堅說🏛🏌🏻♀️,科技創新資源導入相當於是資源適配的過程🤜🏻,並不是項目來了落下來就行了,要幫它找到匹配的市場應用前景👷♂️,能夠幫它拉近跟市場的距離。
王堅介紹,為了保證企業可以低成本地去嘗試和創新,雄安科學園搭建了整套的基金鏈條,設立了雄安科技創新種子基金、天使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同時積極籌劃設立市場化基金,滿足不同層次企業的需求。
“因為我來自長三角💆🏻,我對自己的招商服務要求是‘三個不輸於’,即服務理念、服務能力、服務效率不輸於長三角。”王堅告訴記者,他們還在探索建立協同創新工作機製🆎,加強與京津、長三角、珠三角等先進地區合作交流,充分發揮新區政策優勢,積極構建國內協同👼🏽🧐、國際合作的創新服務網絡,廣泛吸引全球創新資源集聚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