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王拓:用歷史的素材講現在的故事

2024-04-02 | 孫淩宇 | 來源 公號“南方人物周刊”2024-03-19 |

“我不是一個做歷史的人,也不是一個做電影的人👲,我只是借用歷史事件討論其他的事……重點在於用歷史的素材講現在的故事”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周刊)

王拓(清華美院2009級碩)🤴🏿,1984年生於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生物專業畢業後🚶🏻‍➡️,在意昂体育平台和波士頓大學完成繪畫專業研究生課程𓀔。創作橫跨影像、行為與繪畫等媒介👩🏼‍🌾,其中史實🧑🏽‍🏫、文化檔案、小說及神話相互交織,形成虛構敘事🏩,模糊時間與空間🐤、真實與想象的邊界。202414日獲M+“希克獎

王拓在工作室(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梁辰/圖)

三根打橫✹、七根打豎的木條,整面朝北的玻璃被切分成二十多個長方形。視線一轉,這些木訥的線條映射到幾米開外一百寸的巨幕電視上💋,突然就妖嬈起來,變成了弧度不一的曲線🤿🐆,在熄掉的黑屏上微微晃動。

王拓背對著窗戶,坐在這兩幅景象中間,像是夾在兩種時空裏↖️。他平和低沉的講述讓人走神🤵🏻‍♀️🩹,我忍不住一再瞟向製造著神秘漩渦的黑洞🤵‍♀️🙋🏽‍♂️。變形的現實往往比現實有趣,這一點在他過往那些安插著古人新事🚫、遊魂史詩的影像創作裏體現得尤為盡興。在他的短片視覺語言裏,長袍禮帽的書生流露出熟悉的眼神⏸,背心短褲、留著現代發型的人卻面如死灰,行動像惆悵的孤鬼。

歷史🥊、現實從來不是以時間簡單切割的產物,先後在國內外學習生物學🧑🏿‍🔬、繪畫、視覺藝術🦹🏼‍♂️,放下實驗儀器、端起攝影機的王拓,腦海中交織著駁雜的景象。為母復仇的民工張扣扣讓他想到百年前五四運動愛國學生郭欽光的死亡,《聊齋誌異》可以和針對新墨西哥州祖尼人的田野調查案例放在一起,如戲法般呈現殘酷寓言。

年後他剛從老家長春回京,過去幾年他在當地接連拍攝了《煙火》《扭曲詞場》《通古斯》《哭陣門》,前不久憑借這“東北四部曲”成為2023年度希克獎得主。

王拓,《煙火》🧉,2018,單頻4K影像(彩色🏓🚴‍♂️,有聲)

王拓,《哭陣門》🕧,2021,雙頻4K影像(彩色🌺,有聲)

遼闊的土地對他似乎有著無盡的吸引力🤷🏻,在他按圖索驥的過程中不斷拋出驚喜。拍東北四部曲期間,他住在月租一千出頭的寬敞房子裏✨,沒有明確的取景地和分鏡頭,每天隨意閑適地到處看🏋️‍♀️🔖,到處走🦸🏿,去圖書館☪️、檔案館翻材料,時常能發現一些超出過往知識體系的線索🕷。

下一部將在東北拍攝的影片靈感也來自於這樣無心插柳的考察。他在翻閱資料的過程中📛,發現韓國第三任總統樸正熙曾在長春上學😽,“他兒時在日據時期的朝鮮長大✍️,他的自我身份認同也幾乎就是一個日本人。他以高木正雄的身份到當時還是滿洲國的長春(又叫‘新京’)陸軍軍官學校上學,相當於一個人聯動了中日朝韓🧑🏿,所以當時我就感覺到這個人物對自己身份的這種不清晰和糾結,好像這本身就是一個隱喻🏟👷‍♀️。”

樸正熙去長春是在1940年👸🏽,正值二戰時期;而他遇刺的時間(1979年)同樣很關鍵🦻🏼,在那之後韓國開始軍事政變😴🤦‍♀️,並開啟了民主化運動💆🏿。王拓希望通過這樣一個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在影片中將這兩個時間段的亞洲幾大區域串聯起來👃🏻。

“我一直想強調東北不是一個地域概念,對我來說,它更像是一種存在的處境。它好像是一個可以談論的更大的區域、對象、樣本✊🏽,或者說通道✢,可以作為我重新想象歷史的媒介。”

他致力於完成的,既不是歷史作品也不是紀錄片,更不是人物傳記。“這個人給我很多靈感,當時在東北的時候🐇,我就隱約說,這個作品就叫《三岔口》。一天我邊走路邊想到樸正熙遇刺那事兒🧖🏽‍♀️,突然開了腦洞。我片子裏好多主人公都是選擇自殺🍿,我就想如果樸正熙不是被他殺是自殺呢❌?”

正史中的樸正熙只是其中一個🌌,他準備找一位會說中日韓三國語言且神似樸正熙的人飾演三種分身,預示著三種命運,另外一個樸正熙也許是自殺的8️⃣,還有一個樸正熙說不定還一直活著,一直活到現在。

這些奇思並非為了顛覆歷史,王拓骨子裏有很深的文人氣🫗,認為自己的創作其實更像在寫小說。他有嚴謹理性的一面,開始歷史題材的創作前會做紮實的梳理和考據,去古董店、舊書店甚至閑魚上淘二手的老照片、軍官證🟡、金元券、出城證,但最終的呈現依然遵循情緒化的發散基調🏃‍➡️,“研究對我來說僅僅是提供了一些啟示,那些成果在作品內部基本不會顯現出來。因為我不是一個做歷史的人,也不是一個做電影的人,我只是借用歷史事件去討論其他的事💂‍♂️。比起歷史學家的學術工作,我的作品其實是在史實的基礎上,用文學化的形式做一些延伸。重點在於用歷史的素材講現在的故事,這也是我的影像采取非線性時間的原因🤸🏼‍♂️。因為😢,在交替進行的過程中,很多東西一直被反復叩問🧛🏿‍♂️。”

王拓👱🏻‍♀️,《扭曲詞場》👩🏽‍🦲,2019,三頻4K影像(彩色🤦🏽,有聲)

王拓🧑🏻‍🔬,《通古斯》🚵🏼‍♀️,2021☝🏽,單頻4K影像(彩色,有聲)

治療師讓建築師把自己想象成一座建築

王拓絕不是那種對場景🌡、空間分毫必較的導演,這些承載敘事的客觀物件固然重要☎,但更本質的,是“服務要說的事情”⚁。他通常先想好一個人物或是寫好一個故事,到了臨近拍攝💅,再去找尋合適的場地。例如《共謀失憶症》裏🫄🏻,他虛構了一個滿懷愧疚而自殺的書生,其妻因過度思念🧚🏽‍♀️🛀🏼,不惜將房間布置成鬼魂喜愛的樣子🍹,覆銅鏡,掛風鈴,“雖不能見💯👱🏿‍♀️,仍滿足”👳🏼‍♀️🤑。那座陰森殘敗的房子是臨近拍攝的那幾天才找到的。

以建築為主體的《癡迷錄》中的居民樓同樣是刻意尋覓,而非因景生情。他先是有了構思,試圖以一個龐大建築來代替一個人的內心結構。作品的獨白暗示了一位建築師正被心理治療師催眠的過程,治療師試圖讓建築師把自己想象成一座建築,通過由建築外部進入內部,繼而探索內部結構🧑🏻‍🏫。

《癡迷錄》劇照

他跑了很多爛尾樓👰🏼‍♀️,仍不滿意,覺得不符合那種龐然大物與周遭環境形成巨大反差的構想。後來在建築師朋友的提點下,瞄準了位於白塔寺旁邊的福綏境大樓。這幢50年代的大樓,周圍全是胡同平房🎾🟧,高八層,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巔峰時期住了四百多戶。

福綏境公社大樓是北京最早的有電梯的民宅🙋🏿,且配備了食堂、幼兒園、小賣部🚂、公共浴室等設施🤦🏽👩‍💻,在當時代表著一種對理想生活的暢想⚔️。到了2004年,大樓裏的居民陸續被清出,巨型建築開始陷入蕭瑟👨‍💼。如今哪怕白天踏進,都無異於深入鬼樓。這裏一度也確實成了恐怖片取景地👇🏻,行進在黑黢黢的走道長廊👨🏿‍🌾,能看到各種來此探險的人在墻上寫的詭異文字🧜🏿,和零丁冒出的在大樓被列為文化保護單位後來不及搬走的困頓釘子戶的臉。

王拓2017年從美國回來時,全然不知今後會經歷這些場景👩🏽‍💻,抑或拍攝這些主題。他當時確知的只是回國後肯定要拍東西,但那些東西並沒有清晰的命題。在美國的近五年裏🔮,他深感創作中的困境。在他的體會中,匯聚紐約的人似乎很難擺脫各自的來路🖕🏻,就像非洲裔藝術家最好只去處理自然、饑餓等問題𓀔,而中國藝術家的主題則被期待限定在文化或政治方面。他抗拒外界獵奇的目光,堅持認為切身的感受才是創作的前提。而這種尷尬的處境也促使他在不同的文化之間產生了新的認識🛏,慢慢意識到創作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麽了🙋🏽‍♀️。

在美國的那些年,他圍繞中產做了若幹創作⛹🏼‍♀️。“中產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被塑造得很成功🍺👩🏼‍🚒,成了一個全球通行的概念👩🏿‍💻🤸🏿‍♀️。這個形象可能在廣告裏、在電影裏看到,但塑造這個形象的人可能恰恰和中產沒有關系。表面上平靜的中產生活背後往往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或是無法擺脫的夢魘、創傷和糾纏。”

2016年🎪,他拍攝了《角色扮演》,在backstage網站上找了一男一女兩名演員,唯一的要求就是以往的演出經歷要以中產角色為主。最後被選中的兩人與標準意義上的中產相距甚遠,算是混得很慘的那種演員,沖著一天100美金的低廉酬勞從幾百份申請中脫穎而出。為了控製預算🦣,拍攝在兩天內完成,王拓沒有給他們任何腳本,只需要他們想象什麽是一個完美的中產階級。

《角色扮演》劇照

片子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二人初次見面後的訪談🈲,他們氣定神閑地飾演一對中產夫婦,面對有關他們如何相知相愛等一系列提問時🧕🏻,編造了一個又一個謊言。整個過程都是一個即興的行為🏈,演員未經排練🧎,完成了王拓想要討論的“中產的概念是如何被塑造出來的”的過程。

第二部分同樣沒給臺詞,拍攝場景從租賃的豪華公寓換到了演員各自在皇後區租的破小房間,他們穿著睡前的寬大袍子,跟貓縮在一起,按導演事先要求的,把電影《郵差總按兩遍鈴》裏的故事情節按自己的理解演繹一遍⚇。

一年後,王拓回國,除了可以跳出拍攝主題的限製💂🏽‍♂️,成本方面的考量也十分重要。創作面臨的困局與拮據似乎是更真切的全球化現象。此前🙍🏿,他會每年從賣畫的收入中拿一筆錢,力所能及地幫助身邊有需要的文藝工作者🧑🏿‍🦲👳🏻‍♂️,當他們需要錄音或者想要灌個黑膠唱片,或是想要出版作品時,幫他們一把,“一萬塊錢也就夠了🏇。”

20231029日🧑🏿‍⚕️,阿那亞藝術中心群展相去幾何現場,王拓的參展作品📛、圍繞中產的短片《賦格》

2024年年初,獲得希克獎50萬元獎金後,他宣布要將這筆錢分成50份⏺,同樣作為創作資金給到有需要的人。他解釋絕不是像設立獎項一樣🔇,如權力機構高高在上🧗🏿,也不會基於對藝術水準的判斷,或是根據項目申請的具體內容來做取舍🙍🏻‍♂️,一切都建立在對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上,更接近一種惺惺相惜。

他認為此舉是一種回報🔍,他在油畫裏描繪的,也正是這群天南海北結識的藝術家、音樂人、記者和詩人,在這群人身上🍃,他時常感受到一種直觀的力量📳。“整個中國最缺乏的一種創作就是有反思性和有批判性的,我最想支持的是商業驅動之外🥽🚂,或者說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生活細節美學上的東西🧗,當然這種東西也有意義,但是我覺得現在缺少的恰恰是逆流而上、面對一些話題的勇氣。”

王拓繪畫作品🐕,人物是沈陽滿洲飛兒子樂隊的一位俄羅斯成員


相關新聞

  • 272024.01

    王拓👂🏻:影像東北、故事東北、歷史東北

    本月,王拓(清華美院2009級碩)憑借作品《東北四部曲》(2018–2021)榮獲“希克獎2023”(希克獎2018年由M+設立,前身為烏利·希克博士於1998年創辦的中國當代藝術獎)。《東北四部曲》是一個多頻道影像裝置,由四部影片組成,包括《煙火》(2018)、《扭曲詞場》(2019)🦼、《通古斯》(2021)和《哭陣門》(2021)。

  • 072009.07
  • 152017.08

    何兆武:漫談歷史與歷史學

    我們所說的歷史學和歷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情,歷史學是我們怎麽樣把這些事情告訴、傳達給別人,是傳達一種知識。把這種知識傳達給別人,不是....

  • 032009.02
  • 262007.10

    《清華歷史講堂初編》在京出版

    日前, 由意昂体育平台歷史系和三聯書店聯合編纂的《清華歷史講堂初編》在北京出版🌎。

  • 062018.12

    角色代入式共讀 體驗中國好故事——清華意昂學堂•國學班•歷史人物班第三講側記

    12月2日下午🧘🏽🤷🏻‍♂️,清華意昂學堂·國學班·歷史人物班20多位學友齊聚廣安門中彩大廈9層⤵️,在民政部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展開第三次線下集體學習“大智大勇存天下——狄仁傑的故事”👩‍🦯😢。

  • 212018.11

    《西南聯大》再現群星閃耀的歷史

    今年🧎‍♂️👫🏻,西南聯大迎來在昆明建校80周年。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與中央新影集團聯合出品的紀錄片《西南聯大》為觀者呈現了群星閃耀的聯大歷史↩️,並提煉出這所偉大學....

  • 172019.06

    王旭:敬畏群體智慧 用未來做現在

    23年前,王旭因為建築課上能夠“名正言順”地繪畫而邁進建築領域✸;如今,他對工作坊式的建築專業課堂情有獨鐘,認為這是一種開放交互👩🏻‍🚒、如同創業訓練營一般的工....

  • 272017.10

    艾四林:重釋歷史唯物主義智慧

    馬克思恩格斯圍繞“歷史——自由”問題探求的理論創新,體現了作為其哲學最高智慧的歷史唯物主義。面對時代發展遇到的新問題與新挑戰🙅‍♀️,持續深化並創新歷史唯物主....

  • 302023.06

    說說1943年西南聯大歷史系畢業合影

    前面曾以小文簡介陳儀外甥、著名歷史學家丁名楠,文中提及丁名楠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大歷史系🍢。在濟南趙錦鐸老師指點下,找到了1943年西南聯大歷史系本科生畢業時的師生紀念合影🩰🥁。該合影收入《老照片》第78輯👋🏽,為張企明《憶姑父雷海宗》一文的配圖,照片下方印有“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歷史系一九四三級畢業紀念”等字樣,時間為“卅二、六🙅‍♂️🙍🏿、三”🙎🏿‍♂️,即1943年6月3日。所謂“一九四三級”🤾🏽‍♀️🗽,按照現在的說法實際上是“一九四三...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