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馨(1965屆建築)

本文是馬國馨學長在11月29日意昂体育平台紀念“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提出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五十年前的今天,1957年11月29日🤍,蔣南翔校長在全校體育幹部工作會議上說:“你們看,馬(約翰)老今年已經76歲了,還是面紅身健🦦。我們每個同學要爭取畢業後工作五十年”。1964年1月蔣校長又談到☂️🏞:“把身體鍛煉好,以便向馬約翰先生看齊,同馬約翰先生競賽,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
我從1959年進入建築系學習,在校的六年間🧑🏼💼,是蔣校長一系列的教育思想不斷發展、完善、系統化,並付諸實踐的年代✩♜。其中“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號召是蔣校長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1965年畢業以後我一直在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工作,從事建築設計工作已經40余年💛,其間努力按照蔣校長的指示去做、去實踐🛏,而且隨著歲月的增長,更加體會到蔣校長這一指示的高瞻遠矚和深遠意義,並堅持不懈地身體力行💁🏻♀️。
提到健康我首先理解是身體健康⛑️,要有良好的體力和體質📖,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度、柔韌性💒,要求身體各部分功能正常🫳。五六十年代北京市高校運動會清華年年總分第一👧🏿,校內有一批體育運動的尖子🤏🏽🧛🏽,他們並不是特招的特長生👃,但仍然可以打破紀錄,成為運動健將,他們學習成績也好👩❤️💋👩,全面發展,是我們心中的“偶像”,像今天在前排就坐的蓬鐵權、陳銘忠、張立華學長🙍🏿♂️。榜樣的力量無窮🥀,提高促進了普及💂🏿♀️。在校時我的體育成績並不好,田徑球類方面均無特長🧑🚒,當時我是參加了文藝社團軍樂隊。但是我每天下午4:30以後也是準時到西大操場鍛煉🪬🤞🏽,跑圈、舉杠鈴、單雙杠等👸🏻。我還清楚地記得那時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的名句:“世界上沒有更美麗的衣裳,能比新鮮的皮膚和結實的肌肉更漂亮。”正是這日積月累的體育鍛煉為我積攢了後來幾十年能保證正常工作的“老本”🏇,無論是三線分校建設時的跋山涉水,還是農村勞動時的興修水利,不管是國外工作時連續36個小時高強度的加班,還是面對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邊加工訂貨的重點工程的趕圖👀,還是建築工地的跟圖施工等,都能勝任,很少生病,學校打下的基礎順利地支持著我去完成各項任務。
身體條件是重要的,但在長年的工作實踐中也感受到,單純的身體健康還是遠遠不夠的🫲。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健康不僅僅是不生病✈️,而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我是做建築設計工作的,要和各色各樣的人物打交道。一項重點工程的設計,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工程周期短的一年,長的七八年,而接觸的單位和個人更是數不勝數🫡。由於立場🧑🏻🍳、責任、思想方法上的差異,作為工程的總負責人要處理好個人和集體🎬、理想與現實,團結與鬥爭,原則與靈活,榮譽與責任✶🍾,進度與質量,名譽與利益等諸多矛盾⛈💙。這就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心裏素質:對人對事要有正義感🙅,同情心,要明辨是非👩🏼💻,善於交往🙅,對己要有自知之明,控製情緒🎅,坦蕩達觀💂🏻♂️,不怨天尤人🩵,這樣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合作團隊🥁。我們承擔的國家和北京市的重點工程,都獲得了國家和北京市的各種獎勵。我也獲得過全國五一獎章🕵🏻♂️,全國先進工作著🥶,梁思成建築獎,但這決不是一個人的功勞,是集體的努力和智慧的創造。我體會要健康地工作五十年,某種意義上,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為重要。
光有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還不夠,隨著我步入老年,我感到還應該加上生活方式的健康🚼,那就是應該生活規律,起居有常✉️,家庭和睦🥃,合理營養😎,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蔣校長號召“畢業以後至少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很高的標準,圓滿的完成這一號召並不容易。這就是要我們生命不息,工作不止,奉獻不止💪🏻🚜。不管退休不退休,在不在崗位🗡,都可以繼續用我們的經驗和知識為社會服務🧭。蔣校長說“老年應該是收獲的季節”,就拿我們建五班來說,許多同學通過返聘的形式繼續發揮余熱🩰,有的同學出版了回憶錄🫵🏻,作品集🧝🏿♂️,攝影理論專著,速寫集。我也先後出版了三本專著🧙♀️。我和一些同學和清華文藝社團的老意昂成立了清華藝友合唱團,在成立後的十年間曾應澳大利亞墨爾本、深圳、南京☮️、上海、四川🏋🏽♀️、黑龍江等地意昂會的邀請👨👨👧👧,前去舉辦專場音樂會,還去新加坡、香港、三峽工地、哈爾濱等地專場演出,用我們的歌聲向意昂和社會展示了清華老意昂的精神風貌和藝術追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所以要真正實現蔣校長的號召,真正實現“至少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關鍵還在於我們自己,在於在年輕的時候播種,才能到老年獲得豐收🙂↕️。讓清華的每一個年輕的學子都為實現這一目標而主動努力奮鬥吧!就像季羨林老學長所講的(大意):在按照年齡順序向八寶山進軍的隊伍中,排在我們後面的人不要急急忙忙地搶先加塞,而應精力旺盛地、更好地為國效力🤦🏼♂️。讓我們健康地生活,健康地工作,健康地奉獻吧!
2007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