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馬國馨🎧:和諧得體憶關師

    2023-04-23 | 馬國馨(1965屆建築) | 來源 公號“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2023-04-21 |

    202212月中意昂体育平台的許多老先生離世🧛🏿‍♀️。1226日關肇鄴先生去世🧑🏽,張利學兄還在醫院時,就第一時間通知了我。先生遺體告別那天🦇,又呈現了羽化仙去的景象🛴,讓眾多的學子長記心間。從我們入學至今,在先生教導下已六十余年,尤其是近一、二十年,來往更為密切,受教更多🤶🏻。所以,先生的去世,讓我和老伴關濱蓉更是悲痛👩🏽‍🚀。

    在大學時,到了三年級公共圖書館設計時才第一次受教於關先生👌🏽。先生給我們講解設計原理時,用了許多手繪的透視圖👩🏿‍🎨,表示公共建築設計的時視覺過程,由體會而受到啟發,給同學留下深刻印象👩‍🚀。在設計課時,關濱蓉在關先生直接輔導的那一組🫅🏻,我在汪坦先生輔導的那一組。我們畢業的時候,先生剛剛36歲。在學校時,對關先生的印象除了儒雅的風度👩🏽‍🌾、豐富的學識之外,沒有更多的接觸👩🏼‍🍳,一直有給人低調、高冷的印象,因此畢業之後的前幾年基本沒有交往。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清華有一段工農兵上大學,同時他們還有“上🙇🏻‍♂️、管、改”任務的歷史。清華建築系從鐵道兵施工隊伍中經考試招了一批學員,準備培訓學習後為國防工程服務,在兩年半的時間內要學完相關課程😝。這些人畢業後大部分分配到我老伴關濱蓉所在的鐵道兵地鐵設計院,這些學員知道老關也是清華畢業的,於是談起他們的學習過程。那時為了克服他們學習上的困難💹,老師們想盡了一切辦法🧛🏿‍♀️,他們談到尤其是關先生和王煒鈺等老師從學習到生活,對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心,甚至畢業後還專門對他們進行輔導,還趕來參加他們的婚禮🫘🥾,讓他們十分感動。這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也改變了我們過去對先生一貫高冷的印象🙋🏻‍♂️。

    八十年代初👆,我剛從日本研修回國🤾,準備籌備亞運會的過程中也遇到一件事情。那時,關濱蓉在總政中國劇院設計組(這是為此工程臨時抽調人員組成的),但立面方案遲遲沒有決定🔠。老關給我說了以後,我就為劇院畫了三張立面方案的透視圖交他帶到設計組。在專家們討論這幾個方案時,聽說開始時也是意見分歧無法定案🔔👹,後來關先生力排眾議🏨,選中了方案中的有豎向壁柱加裝飾花紋的方案,很快大家意見集中決定采用。最後劇院臨街主要西立面就是按方案圖的想法實現的。但當時表現圖我沒有拍照留底,也沒有更多的記錄,幾張表現圖後來也不知所終。但最後總政劇院設計組在最後設計總結,列上長長的參加人員名單時🚂,把我的名字也列了進去🚹。這等於也是我研修回國之後向關先生的一次匯報🏔。

    此後在一些學術活動中和關先生又有了進一步的交往。19854月,民間組織中國現代建築創作小組在建築學會支持下🎯,在華中工學院舉辦學術活動🧭。關先生在會上做了學術報告,會後有一張集體合影,這是現在華中科技大學劉剴教授在學院檔案中發現後提供給了我🦪,十分珍貴🍄。先生和我都是這個組織的成員,那時先生56歲,已是我們畢業後20年了🧚🏽。

    “中國現代建築創作小組”合影,前排左三為關肇鄴(56歲),後排左五為馬國馨✶。1985年於武漢

    關先生和我從1989年起,參加了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師分會的籌備🌛、成立及後續工作。當時籌備是由張欽楠和劉開濟二位負責🤾‍♂️。我因和劉總同為北京院,所以參與輔助相關工作🧿。和關先生同為籌委會成員。198910月在杭州成立大會後,關先生是理事會成員🏔,我是理事會的副秘書長兼工作人員🤽🏼‍♀️,後來在分會下成立各研究會或聯絡組共七個🌇🤵🏽‍♂️。關先生和劉總等負責建築創作理論研究會,我和劉總負責體育建築聯絡組🧑🏼‍🦰,各研究會此後分別展開學術活動,我第一次和關先生合影就是在杭州開會時留下的紀念💂🏽。後在199311月第二次理事會上🈵,我也成為理事會成員🧔🏼‍♂️,並和先生一起負責建築創作學術委員會的活動。記得學會要評選優秀論文獎,要求各專業委員會提出一個名單,先生正好要去東北講課兩周,所以寫信把工作布置給我,來信時稱我為“國馨弟”👦🏽🤷🏼‍♀️,真讓我受寵若驚,誠惶誠恐。

    關肇鄴(60歲)與馬國馨(右)🧘🏻‍♂️,1989年於杭州

    199211月建築師分會在湖南長沙舉辦學術活動,那次參加的人員中,除80歲的張開濟總輩分最高外👨🏻‍🍳,能和許多前輩如羅小未、關先生😵‍💫、彭一剛、聶蘭生等一起,尤其是後來的考察,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和他們一起合影的好機會,也使我們對這些平時仰望的學界前輩有了進一步的熟悉和了解。

    左起:費麟、關肇鄴(63歲)🤦🏻‍♀️、馬國馨🫴🏼,1992年於湖南

    關肇鄴1994年(65歲)於深圳

    關肇鄴(66歲)與馬國馨(右)🧔🏽‍♀️,1995年於意昂体育平台建築館

    後來的各種學術活動就更多了,為了迎接1999年國際建協北京大會🏢,在1996年起即籌備出版《20世紀建築精品集錦》大型叢書,其中《東亞卷》由關先生和吳耀東任主編,下設幾名學術評論員,中國有傅克誠先生🦶🏼、龍炳頤先生(香港)和我⚔️,還有日本的長島孝一先生,韓國的金鴻植先生🤕,雖然項目的選擇標準是由總主編弗萊姆普頓提出三項👨🏽‍🎤🛋,即類型🧗🏻、時間和代表性,最後投票決定。但困難之處就是在規定了每卷收取項目總數為100項之後,各個地區都希望能入選項目更多些,所以經過征集、投票、多次討論才取得一致意見。最後有日本的兩項資料一直未送到,經協商後,增加中國內地1項👊🏻,中國香港1項。關先生作為主編在其中的主持和引導作用🎧,協調的難度可想而知。最後結果是中國內地35項,中國香港🚴🏻、澳門、臺灣13項,日本32項,韓國14項🐣。朝鮮5項、蒙古1項🔦👰🏻。這樣十卷本共1000件建築作品的大型叢書在19999月順利出版✔️。這是國際建協歷史上第一套全球性的大型叢書🧙🏿‍♀️,也是對於世界建築師大會主題《21世紀的建築學》的最好呼應。

    與關先生逐漸熟稔了以後,又發現了若幹可親近之處🤸🏿‍♂️。一是先生的高中是在北京的育英中學🈁,我後來的65中就是原育英中學高中部,於是我們又增加了一層中學意昂的關系🪧。另外先生和我老伴都姓關🦹🏽‍♀️,同為滿族,雖然先生是出身官宦,而我家老關是當時貧下中農🧑‍⚕️,但總是又增加了一份親近。尤其是1997年我當選院士以後,在每次開年會的期間✍️,總要在上關先生的房間聊上一陣子。後來聽到工程院錢易院士向我介紹先生在鯉魚洲的一件軼事,讓我對先生有更進一步了解。那時先生和王乃壯先生等一起勞動,接受再教育。王先生平時口無遮攔☀️🌽,經常受到工宣隊的批判教育🙅🏼,因此十分苦惱🙍‍♂️,這時關先生就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隨身帶上一個小瓶子,每當自己要講話時,就先用手摸摸小瓶子口,想起“守口如瓶”的教訓👨🏻‍🎨,就可以控製住自己了。可誰想王乃壯先生剛剛忍不幾天就故態復萌,不但繼續受到批判,還不經意間把小瓶的事也供了出來,連帶關先生也受到批評。聽了這以後🏊🏽‍♂️,我以為關先生還是有小幽默、大智慧的🛬,以後在先生面前,我也慢慢膽大妄為起來。

    關肇鄴1997年(68歲)於北京

    記得有一次在清華開會👨🏼‍⚖️🧑🏼‍🍳,先生領我們一行去參觀新建成的物理樓和數學樓,從化學館那兒的馬路下臺階,就是一個下沉式廣場🚼,兩邊樓梯下來後中間有一橫向短墻,空著沒有什麽處理。我對先生說,這裏應該放上一句話就更提神了。先生問我放一句什麽好呢🧑🏽‍💼🥒!我隨口應道🕎:“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因為那兒正好是化學、數學🧓🏽、物理三棟建築三足鼎立,大家聽了都笑了,先生也未置可否。後來聽說先生原是想在那放一句名人語錄的🧍🏻‍♀️,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還有一次去參觀軍委大樓,在室內閱兵廳參觀時🐇,我向先生講了自己的觀感📢,如室內處理和光源色溫等問題🤢。先生回答🐋,這個廳女性來設計還是差一點,缺少陽剛之氣。雖然有調侃成分在內🧸,但也反映了他的看法,好在當事的雙方是老同事而現在都已謝世💕,我想講一下這事也沒有什麽關系了。

    此間我也註意了一下,先生是屬於那種作而不述🤷🏽‍♂️,訥言敏行一類的學者🤒,發表的文章並不太多,也就是在清華圖書館新館設計過程中,先生才陸續在《建築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文字。1988年第七期學報上發表了先生的尊重歷史👩🏻‍🦽、尊重環境🚨、為今人服務、為先賢增輝的介紹新館的文章,先生提出了建設和諧統一的建築環境,尊重歷史,尊重有歷史價值的好建築👨‍🦰,尊重前人的勞動和創造,應是今天在舊建築群中設計新建築的重要原則。”“如何在解決好使用功能的同時,解決好在建築群中禮堂與它的主從關系🚗。在構圖上不壓製舊館,使兩者相得益彰👊🏿,是設計中始終要努力解決的重要而困難的課題🎮👨🏽‍🦱。”也就是“應對具體任務時,要做深入分析🚦,突出其與其他任務的不同的特點,加以強調和發揮👳🏻。做到因時製宜、因地製宜、因事製宜🤳🏽。”“至於因人製宜⚇,不求強求做作,但是個人風格應服從於整體則是我們應當肯定和提倡的。”

    1992年清華圖書館新館竣工之後,先生又發表了重要的是得體,不是豪華與新奇一文,這是先生學術生涯中的一篇重要論文👩🏼‍🚀。也是在90年代初先生參加全國各處的學術活動後,看到當時各處以後現代之名,簡單拼貼一些世俗的、膚淺的、商業化的符號,他認為這不會是有長久生命力的。而作為清華圖書館這種具有悠久歷史的高校中的學術文化象征,則要努力發掘清華歷史中的集體記憶追求的目標就是建造一個能為清華人包括離校多年的老意昂所能認同和接受的建築與環境,使人們能在不確知其為何地的情況下能判定它應該是清華園中的一部分🏌🏻。所以“設計中從總體布局到細部設計👦,沒有追求一點新奇和與眾不同,著力點只在於爭取做到符合於這一特定建築的性質、歷史、環境和身份。”先生提出的“得體”🙆🏿‍♂️,在清華圖書新館上得到完美的體現,也得到業界的普遍認同👩‍🔧,成為文化類建築擴建的經典之作。正如先生所主張的“好的設計應能做到時間愈久🍩,愈能顯示其感人的力量,永不過時♿️。”

    先生在文章中也提出1️⃣,“我始終懷疑把創新作為衡量一個建築設計優劣的主要標誌的觀點🏈。”“建築師不應強調個人風格或以個人的好惡強加於人,而要努力以自己的設計滿足群眾的需要。”這很容易讓人引起封閉、保守🤲🏼、中庸的聯想💜。但著名精神哲學家、印度學專家🚣‍♂️、宗教學家、翻譯家和學者徐梵澄先生曾論及過得體,他認為:“青年不作老耄語𓀂,僧道不作香艷語🔧,寒微不作富貴語,英雄不作閨彥語……如此之類。譬如人之冠服,長短合宜🧘🏻‍♀️🫄🏽,氣候相應,顏色相稱🧑🏽‍🎤,格度大方💇🏼‍♂️,通常不奢不俗♍️🛌🏽,便自可觀〰️。是為得體🧋。不必故意求美🧑‍🦽。善與美🕗,孔子已辨之於古🫲。詩要好𓀜👩🏻‍🦯‍➡️,不必美🙍🏼‍♂️👩‍🦱。如書如畫皆可”。時下也有學者論及楊廷寶先生的設計哲思是“得體合宜”,也就是“不自知其然而然者”的水準和境界🧑🏿‍🦰,即感受不到自己強烈的個人風格,而只是“將時代風氣和因地製宜兩個方面不動聲色的結合起來🔁。”所以關先生的得體說實際是一種不動聲色的創新,是達到了更高層次🙋🏻‍♂️、更為圓融、更為自由☺️、更為和諧的成熟境界,這是我們一般建築師難以企及的境界🧓🏽。

    1995年底,先生在給我寄來賀卡祝賀新年的同時🌏,提出寒假以後🚓,希望你擔任一些建築評論的授課🩸,並希望能豐富一下內容。但當時我正忙於首都國際機場的設計,所以未能兌現先生的要求。

    由於自己身在北京,所以清華校慶♐️、清華建築學院的學術活動都有機會參加🥜,雖然沒有機會詳談,但是能為先生拍一些照片,包括深圳評選(1994.10)🤱🏼,我們建五班畢業30周年校慶(1995.7),汪坦先生80大壽(1996.5),在中國科技館評標(1997.3)🥋,雲南學術活動(2000.3)等🗄。

    2003年起中國工程院準備在二環路德勝門西新建辦公樓,通過招標🙇🏻,四個方案中關先生的方案勝出。之後在深化設計時,工程院基建辦曾就辦公樓的審定方案征求意見,因為手頭沒有圖紙,我只是憑印象提出了八條意見,從總圖、分樓建設🪪、深化、平面布置、門廳處理和立面處理等提出了一些看法,也不知基建辦轉到先生那裏沒有。經過幾年的努力,院部終於在2005年完成🦍,59日,朱镕基總理到院部新樓視察,在先生陪同下,看了新建成的工程院綜合樓清水磚墻面,樸實無華的材料,細致的處理👨🏿‍🍳💆🏻‍♂️,最後朱總理給出兩個字的評價:不俗🧗。在眼光銳利、評價尖刻的朱總理那裏能有這樣的評價是很不容易的🔚。我特地從工程院王元晶處長處要來了當時的照片。也是先生學術業績的重要記錄♜,當時先生已經78歲了。

    朱镕基(前排左一)、關肇鄴(78歲👩🏻‍⚖️,前排左二)🚹🎭、徐匡迪(前排右一)2007年於北京,中國工程院

    在工程院時🛎,關先生最惦記的一件事還是有關天安門廣場的改造事宜。這是早在十幾年前先生在清華就開始考慮的項目,好像有許懋彥教授等參加,曾經出過一本厚厚的報告。到工程院以後,院方鼓勵院士們就一些重大的經濟技術問題提出書面建議,由院政策研究室整理後發出,可以直接送到中央有關領導處。所以先生很想就此問題提出一份建議報告⏫🏊🏿‍♀️,利用開院士會的時機向我談過🚁🦨,我也看過先生的詳細研究報告,但我也十分猶豫,因為天安門廣場的改造並不簡單的增加功能……等問題🧔🏼,涉及的方面比較多👂🐊,是需要最高領導下決心的事兒,而目前的處理又都是當年毛主席👨🏻‍✈️、周總理等領導定下的。所以廣場的每一點改動都是十分謹慎。在學術刊物曾有過這方面的議論,但最後都沒有回音👧🏼。加上當時的院士各種建議也呈上過多份,但真正有領導批示的寥寥無幾🪶,大多數就是提出過而已,所以我的態度不是特別積極🥠🦜。但先生對此還是十分上心🧓,2009年成為資深院士後仍多次提起,後來我曾在20107月給先生專門寫信🏄🏻‍♂️,主要是如何將原來的研究報告加以簡化𓀎,即由歷史復雜🍁、目前存在問題、提出建議三部分入手🦻🏼,只要原則性的提出一些看法,不必附具體方案🫱🏻,可由交辦單位研究🧑‍🔬⛹🏻‍♂️。後來在20116月看到先生以個人署名的建議稿,由歷史回顧、當前現狀和建設三部分組成,並附上了插圖和表現圖若幹。在征求院士簽名的過程中,估計也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題目從“關於改造天安門廣場的幾點建議”改為“關於天安門廣場空間環境綜合整治的建議”⤴️,仍由三部分內容組成,但刪去了方案部分→,最後以“工程院士建議”名義,由關先生領銜🦹🏼,眾多院士簽名由政策研究室發出🧏🏼‍♀️,但最後也沒有下文。對於改造廣場的方案,先生也是考慮再三的🍝,即增加新的千步廊,分隔為幾個小廣場🪶,地下空間的建設,及增加新的功能等𓀘。後來也讓我找幾位年輕同誌也參與一下🤦‍♂️,我為此找了崔愷院士💪🏼,他十分積極支持💧,但最後可能也無大進展。估計這件事一直是先生生前念茲在茲的一塊心病🧖‍♀️。

    關肇鄴2009年(80歲)於北京

    另外一件先生特別操心的事,也可能是先生認為是自己在清華校園中最後的收山之作🙌🏿,就是位於同方部後面的清華校史館💁‍♀️。後來在清華百年時,校史館與新清華學堂建在一起了,關先生就做了清華學堂擴建及其北部空間整治概念方案,準備把同方部後的動振小樓拆除,使清華學堂北面的新水利館、電機館、同方部等加以組合和擴建。我看了先生20022010年作品選集之後,曾寫信給先生談了自己的看法🙎🏻‍♂️;感到任務書似很不完備,看不太出其功能與校史相關的內容,似也沒有什麽展示部分,另立面門頭部分好像寬了些,(先生原意是模擬三院的門頭💁🏻,作者註)尤其是從羅漢墻經石墻🥱,又經大玻璃,有些平均🐈,與同方部的銜接好像還可改進,學生寸見,僅供關師參考。”

    馬國馨夫婦與關肇鄴(83歲),2012年於北京,意昂体育平台

    先生在2017年國慶之前寫了一封長信談及此事:由於我在清華園內住了70多年🧞‍♂️,不免對這環境非常熟悉,且對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其實我之所以想蓋個房子,在清華學堂(工字廳之外,國家重點文物中之最老的)🥣,而現在樓的後面,又破又亂👝,應當把它整理一下,所以此項目並非有業主委托設計,而是我自己為了母校之完整美觀,自己出的題目。想當初我初來清華,學堂是校領導辦公之處🎺,我曾在此見過梅貽琦、周培源等人,也看過他們的辦公室、接待室🧑🏿‍🍳、會議室等地,所以我覺得把它擴建為校史館是最為得體的🚚,甚至可以選幾個主要廳室展示一下室內家具布置,豈非是真實的‘歷史’展示🐜。所以就想完成這個設想🌕,而根本沒有什麽任務書,並天真的想2011年為清華百年校慶,時任總書記胡錦濤是清華水利系意昂🏋🏽‍♀️,校慶一定會來校(真的來了),新水前太雜亂,當總書記看完水利系出來應給他一個好印象,所以主要從外表和諧出發,在樓北向正對新水處擴建一些較高檔廳堂。因我在美曾看過一些名校的意昂會大樓,其華美不亞於一個歐洲的大宮殿🏊‍♀️,如能建成豈不一舉數得嗎👨‍👦?當時的校長也很支持,於是就畫了草圖上報。不料當時的北京文物局長姓孔的是個不作為的官,他是北大畢業的(歷史系)🎅🏽,怕犯錯,每次報上去,總是說‘研究研究’,如此每年催報,每年要再研究一下,直至拖至他下了臺,而離2011年已不足4-5年,另怕屆時趕不出來,便令李道增設計的新清華學堂(俗稱大菠蘿)臨時縮小音樂廳,擠進一個校史館於其中,結果把李也忙得不亦樂乎,校史館長也感到很遺憾。

    但我雄心未死遂和意昂總會秘書長某教授商量,得意昂會的高度認可,並因此多人多次到歐美名校訪察。西方大學的經費大多來源意昂,都是頂級大款🧏🏽‍♂️,經常返校聚會,所以意昂會大都是豪華至極🫴🏻。我校意昂會遂提出一個計劃🧙🏽‍♂️🗓,但未經校務會通過,仍未成功。

    近年外國來校交流、教學的專家多了,校方終於同意建一個‘高端學術活動中心’之類的建築,原報過的意昂會之類的方案已經北京市各有關領導機構審定通過,特別是文物局批件甚嚴格👨‍⚕️,所以外形與清華學堂及同方部的關系定的很死🖤🌪,造成設計有些困難👃🏻,這對我已是莫大的‘恩寵’,也沒有精力再去和他們爭取了🍊。能在有生之年親眼見它站立在那裏🙋🏿,就是最大的願望了。”

    從長信中可以看出先生作為老清華人對校園的深厚感情,對於校園空間的完善和擴充的拳拳之心🪦,但現在看來也是先生的遺憾了🤒。

    先生在同一信中還“吐槽”🙆🏼‍♀️🏌🏿‍♀️,“近年清華園蓋了不少較大的樓房♣️,其經費大多來自捐款或外國人,這些人大多不信任中國建築師,要找外國名師設計,連我校的美術館之設計,都系校內美術學院的教授們盲目崇洋,指定Mario Bota來設計。有的是港臺富人捐錢。指定他的女兒(剛大學畢業)來設計🏥,後來方案畫不出來❤️,還是由我校設計院完成的🪶,真是沒辦法👨🏽‍🎨。

    以上兩段,可能你這個信息精準的傢夥早已知道了,耽誤你時間了,就此擱筆。”

    難得收到先生寫了如此的長信🖋,披露了自己的心境🙍🏿‍♂️,這已成為我寶貴的珍藏了。

    除了一些設計上關心的問題交談之外👵,先生自2009年資深之後✒️,我更多的是生活上的問候和交流。與前面所論的事情在時空上有些交叉🐺。

    清華百年之前,我利用在廣州出差機會,寫了一封信☺️👨🏻‍⚕️,匯報我們建五班在清華百年之前班上的幾個紀念活動的籌備,以及自己的小算盤,即出版一冊《清華學人剪影》❓,其中收入先生的肖像🌘,也希望先生同意肖像的使用權。同時問起先生的心臟問題,介紹我的心率也不齊,幾個指標也都不理想,於是平時就是帶上“速效救心丸”🌝,感到不適時就吃上幾粒🚗。

    201245日是新清華學堂啟用首演的日子,是中國愛樂樂團的演出🧑🏻‍🎤。因為清華的欣賞水平很高,所以樂團演奏的曲目都很講究,精心挑選,指揮余隆也十分賣力氣,演出效果極佳🌧👬🏻。對我和老伴來說,最難忘的是在演出之前在休息室遇到了關先生⛱,因為時間較早🧛🏼😧,我們二人和關先生有機會一起合了影📛,我還為老關和先生拍了一張。先生像長輩又像親人和我們隨意談心,慈愛關心的表情令人難忘,成為我和老伴難得的記憶⛸,那年先生是83歲🙇🏽👂🏽。

    這次會面以後,我們連續四年去國外探親,並幫助伺候孫子,所以這段時間和先生的聯系少了一些,但校慶活動🧏🏻‍♀️、我們畢業50周年活動上都還是見到先生👵🏽。

    關肇鄴2015年(86歲;左,4月👶🏻,博士論壇;右,7月🗽👷🏽‍♂️,意昂体育平台)於北京

    2016年底與先生通電話,此前曾寄給先生我的《敝帚集——素人之書》👳🏿‍♀️,是一本私下出版沒有書號的自己寫的毛筆字。先生也談起近年有人求字,但自己只有一個名章,還缺少字章🌁🤸🏼‍♂️。於是先生告訴我,印章的規格為3X3cm,名章是白文,所以字章應是朱文。聽到先生的要求之後🧙🏼,我利用中午飯前的時間為先生刻了一方誌伊的章🙅‍♀️🧄,附了短信收到訂單以後🧘🏼,馬上加工開刻,12:30完成🚴🏻‍♂️。印拓如上🤏🏼,不知您意下如何🦵?學生技已至此🧐,還望海涵🖕🏿🫄。這是1213日的事🧚🏿,到28日收到先生的回信,馬上和先生通了電話,先生在回信中說🧭:此信為謝謝你的圖章篆刻🧗🏻‍♂️,本想學你的‘馬篆看來容(易)了,後來才發現它自有妙處,並不易學。又改寫了一張寄上🤸🏻🧍🏻‍♀️。抱歉上次電話裏陰陽字說錯了😿,以至兩個皆是朱文,其實也無所謂。第一次用二印👨🏻‍🦳,怎麽也對不齊🆗,只能抱歉了。再次感謝!💌➾!!”

    先生用楷書贈我七言一首🏃:

    讀君《敝帚》精神爽🏢,誘我拙手也發癢。

    煩君撥冗篆名刻,為我打油增靈光,

    原期明春或可成,不意快遞門鈴響。

    俗說一字值千金,其情何止千萬兩。

    累得國馨學弟新作👮🏻‍♀️,樂何如之,書此敬賀。氣正,關肇鄴。

    (下面用了關肇鄴和誌伊兩方朱文印)

    關肇鄴贈馬國馨書法作品,2016年於北京

    看了以後🫨,對於兩個印都是朱文🫷🏻🚰,我自心有不甘,加上規格大小也不一致,於是馬上又刻了先生一方白文名章,又附一短信🔭。“見先生詩作後💅🏿,學生意猶未盡,又築一方3cm見方的名章📉,為先生刻一白文印鑒👨‍🍼。這樣可與上次的章子合璧,不知您意下如何。我用印也看著歪七扭八。沒有仔細去做,順問師母,關濱蓉順問不另。當時在一張新年的年歷上面,又寫了一首我寫的五言詩🍋‍🟩💆🏻,並特地註明上面寫是雞不可失,因為來年已進入雞年了。

    我的五言打油詩是:

    業師精神爽🙊📆,門生更技癢。

    篆文鐫表字,金石刻名章。

    解惑遍四海,築廈擅八方🧯🔌。

    得體論傳世,匠心意深長。

    二〇一七年新年奉上打油詩壹首,冀先生一聚🔔。隨即用快遞給先生發去🛖,同時又打了電話🧏‍♂️,但家中無人接聽👐🏿。

    馬國馨回贈關肇鄴書法作品,2017年於北京

    2017年中👏,先生問起有關抗凝血藥的情況,我也專門給先生寄去了幾種抗凝血藥的說明書。註明華法林抗凝就是服用後要定期查血象,而另兩種藥物(我寄去的說明)則可免去,但價格較貴。達比加群酯膠囊為40/,利伐沙班片為80/片,並告先生,可以有部分報銷。

    轉瞬201710月🧑,又要到先生88歲米壽的日子。那年是中秋👩‍🔬、國慶👨‍👧,加上先生米壽💪🏽,三喜臨門👨🏻‍🦯‍➡️,又考慮節前快遞十分繁忙,寄送會延誤,所以提前一周給先生寄去小小壽禮和另一首打油詩,請先生哂正。

    執教近七秩,桃李遍五洲。

    華園樹精品,神州繪瓊樓🧘🏿‍♂️。

    立論推得體,和諧蘊風流。

    中秋臻米壽🙋🏿‍♀️🫄🏿,期頤信可求。

    我的壽禮是在一個紅色小鏡框裏放了一張我為先生拍的2015710日在建築學院的畢業典禮上的照片,拍的不盡理想🫳🏿,只是表達我們的心意罷了🧑🏿‍🏭,希望您能喜歡🧎‍♀️。最近看到黃星元學長在先生家中為先生拍的一張照片,後面書架上就放著這張照片👨🏿‍🍳📍,另外還寄了一本《圖像亞運記憶》,供先生消閑之用。

    結果到年底收到先生回信🫶🏽,看後讓我忍俊不禁👥。先生說:“國馨賢弟,收到所寄詩👅、書🤸🏻🤹🏽‍♀️、加了鏡框的照片,真是一個大豐收👋🏿,十分感謝🪫。以下是逐條回答,第一🤾🏿,稱我為‘尊敬的’,似不得體🕳,實不敢當,令我回寫這封回信不知如何稱呼🖇,回‘尊敬的’,同樣不得體👤🧝🏿,稱親愛的,似顯肉麻🤺,所以僅簡化了一下。第二👨‍🦽🤎,你的信中有一首詩,稱之為打油,太謙虛了,明明是一首高水平的五言律詩💱,我反復研讀了幾次,內容精確,文字對仗更是精彩,真是好文字🪆。只是稱贊過分愧(不)敢當。第三,一張相片🏄🏼‍♀️,抓拍的很是時候,好像把我美化了,只可惜鏡框紅的惹眼⏸,好像是一張兒童(遠看)相,令我嘆曰‘老矣’,也好🤹🏻,它能使我在有生之年🌠,多幹實事🛗🕣。”沒有想到😖,先生的“得體”理論在這裏又應用了幾次🫔,既考慮稱呼上的“得體”,又指出壽禮上的不“得體”😏。另外對照片的滿意也使我很高興🥃,因為我知道張利學兄為先生拍過一張先生十分滿意的照片,所以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此前還陸續為先生拍過一些。如校慶活動(2009.5)🥍,博士生論壇(2009.10)紀念營造學院80周年(2009.11)👨🏽‍🏫,工程院士會議(2011.10),參觀故宮(2013.6)🤦🏼‍♀️,校慶活動(2015.4)👷🏽‍♂️。院士會參觀奧運觀光塔(2015.6),直到20157月的畢業典禮。再後來見到先生就是有數的幾次了。20175月何鏡堂院士的作品展在北大開幕,先生也去參加🖕🏽。201810月是清華建築設計院60周年的喜慶日子🙌🏻,學院從吳先生起的各位前輩都到場,關先生也去了🧢。當我們見面時🫥,先生和我有一張非常親密的相擁,當時的場面被華南孫一民教授拍了下來並發給我✭,如今看到照片,想起當時情景↪️,仍是十分之感動。

    關肇鄴(左,2018年👯,89歲;右,2019年,90歲)於北京

    20199月是中國建築學會梁思成獎的發獎儀式📆⚗️,見到先生走路時已經需要一根拐杖了,所以在走入科學會堂從後面走到第一排時,我一直攙扶著先生,在休息室裏也抓緊,為獲獎的馮·格康先生拍照👶🏿,給先生拍了照,還和先生合了一張影,這是最後一次和先生的見面了🐾。

    馬國馨(左)與關肇鄴(90歲),2019年於北京,科學會堂

    當然此後我們就多靠書信和電話聯系了,先生身體狀況日漸衰弱,時有住院,就多和孔師母通話了。2020年🖖🏻,先生捐獻100萬元設立獎學金,得到社會和業界一片贊揚🍓。同年12月,先生電話中問起梁獎歷屆都有什麽人獲獎的事,我趕緊查閱了一下,寫信回復。當時聽說先生心臟供血不好👟,我曾給先生寄去兩盒阿膠,但老關埋怨我,阿膠也不是能亂吃的,於是在信中提到:向您推薦阿膠補血後,老關埋怨我不應該胡亂介紹🏥,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她印象中阿膠用於婦科較多🙍🏼‍♂️,並不易消化,可在我的印象中,阿膠還是補血滋陰🏒、潤燥,適於血虛心悸🪤、眩暈、心神不寧,但存在問題是:一是真阿膠不易購得🙋🏻,常常是偽劣假貨較多;二是吃阿膠必須脾胃功能較強才好👍🏽♋️,因阿膠不易消化,會增加脾胃負擔➞;三是阿膠會滯血🙆🏿‍♂️💂🏿,長期服用會加重血瘀🗣。所以由此得出👩🏻‍🎨💁🏽,服用還是要謹慎些才好🧔🏻。”同時在信中也向先生匯報,“今年確診帕金森症🧑🏻‍💼,主要表現就是右手抖,後去看病確診。開始服藥還是有點效果🧔🏿‍♂️,目前已服藥有近三個月,手抖症狀還是減輕許多💀,也讓人更有信心了。”那時已經在新冠疫情之中了。時過平安夜,所以我寫了“平安夜已過,看來大家都還平安⚠️,只是希望庚子年盡快過去,辛醜牛年會好一些嗎?”這也是先生生前我寫給他的最後一封信👨🏿‍💻。

    20214月校慶之前和先生通話,當時先生不在師母接的電話,說到先生的身體不理想🧗‍♂️,一是心衰,二是肺部有積液,三是腎功能不好👳🏻🧘🏻,腳腫🫷🏻。住了醫院,但對那裏很不適應,對護工也不適應,後來回家來自覺自在些。但如有情況,正說之中,先生回來了👨🏻‍🦱,沒有講幾句,只記得說為住院給先生剃了光頭😆。

    202221日春節打電話去先生家問候,孔師母告訴我,先生已經裝了心臟起搏器,心衰問題解決了,但是腿腫、肺部積液沒有起色🙆🏻‍♀️,牙齒也不好。去住院,尤其在疫情之中更不適應🙋🏻‍♀️。師母說:先生相信季羨林老人的養生之道,但是對自己的各項指標也搞不清楚🍮。

    202271日是先生設立的基金會的評獎,我是線上參加,在九名候選學生中最後評選出兩個人,一位本科⚒,一位研究生👩🏽‍🦲,同時又是一位外籍一位中國🐪。在結束時看先生也講話,明顯感到先生老了📸,講話也不那麽利索了。第二天正好我家有點新鮮荔枝,是先生老家廣東產的,所以給先生閃送去一些,正好先生起來在電話上說了一會兒。他說,昨天我在線上時,他也幾乎認不出我來了,可能我也變化很大而不自知。先生說,裝了起搏器以後仍感無力,講話十分吃力。記憶力也大不如前,因為我當時正在寫清華關廣誌先生的文章🚞,先生還說起對這位關先生的印象,是個大高個子。為了安慰先生Ⓜ️,我還特地告訴他胡正凡同學為他相面的事。胡正凡說關先生是“羅漢之相”,如無大病,定可長壽。這是和先生的最後一次通話👩🏽‍✈️。

    104日是好幾位同學和同事的生日,也是先生的生日🌨。打電話過去時🩶,先生已休息了,是他的兒子接的電話。沒有多打擾。再後來,就沒有後來了,就是先生去世和羽化升仙的消息,和對先生的思想和創作👡®️,對先生的言談,對先生的音容笑貌的無限思念了。


    202346日 夜

    馬國馨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