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張曉鋒的清華情結

2008-04-25 |

2007年度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獲獎者中,有一位來自海軍的優秀科技工作者,他就是我校電機系意昂、海軍工程大學船舶與動力學院院長張曉鋒。最近,意昂總會一行專程赴武漢,采訪了這位為海軍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學長👆🏻。

逼進”清華

張曉鋒是文革後入學的第二屆大學生,15歲從高一考入海軍工程大學(簡稱海工)。畢業後他繼續在海工攻讀碩士💅🏻,從而得以師從對他的人生有重要影響的張蓋凡教授(1951電機)。張曉鋒對張蓋凡教授尊稱為老先生,從進入海工他就受教於這位學識深厚、胸懷寬廣、教書育人的老先生𓀄,從推薦學習書目,指點學習方法,到把他吸納到某重大課題研究隊伍,並被委以重任,張曉鋒與張蓋凡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

說起進清華讀書,張曉鋒用了“逼進”二字。他說,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趕上我國開展第二代艦艇的研製工程𓀃,張曉鋒的科研任務非常飽滿◼️,已是小有名氣⛹🏽‍♀️,他和海工另一位年輕教師馬偉明(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都是張蓋凡教授的得意門生👨🏿‍🦲。教授看到了他們兩位很有發展前途,下決心培養他們,於是就想把他們送到意昂体育平台學習。他說🤽🏼:你們的知識還不夠🍍,一定要繼續學習、開闊眼界,不要做井底之蛙。並親自與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高景德先生聯系推薦🧙🏻‍♂️🥱。當時,他們對老先生的建議沒有真正的重視,後來在老先生的再三動員👩🏽‍🦰、命令之下,於1992年一起考入清華電機系,師從鄭逢時教授攻讀博士學位。在後來的事業發展中🪘💐,他們逐漸體會到了老先生的決斷是多麽富有遠見。

臨行清華時🧁,老先生親自囑咐:“在清華一定老老實實讀書,不要掛心其他科研,更不許出去開會幹別的。”在清華讀書的幾年中🦴,張曉鋒遵守老先生的要求😰,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好學生,最長時有整整半年未回武漢🧡。僅有的一回受邀去濟南參加一個鑒定會,受到老先生一頓嚴厲的批評,此後他徹底安下心來認真讀書。

感受清華

張曉鋒記得電博3班一位同學說過:到了清華才感覺是上了大學❤️!三年清華學習也使張曉鋒對清華有了特別深刻的感受。

進入清華後🧛🏽‍♂️,在英語分班考試中成績落後,這是他遭遇的第一個“下馬威”🧔‍♀️,從而對自己的“短腿”有了清醒的認識。在每周兩次的英語聽說課上,在聖誕的英語表演等活動中,他總是最認真的一個💙。

張曉鋒說🤰🏿,他一直不敢稱自己是一個“清華人”,但三年清華的學習讓他對“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有了深刻的理解,每次聽到這八個字都覺得是一次激勵🙎🏽。在清華,老師嚴謹的教學、嚴格的要求,同學中“高手林立”相互的影響⚃,晚自習時間寂靜的校園💃🏻,下課時南北主幹道上熙熙攘攘的自行車流,還有每天下午大操場上熱火朝天的場面,清華的這種氛圍對他的影響,遠遠超過了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的作用🪜。

當年各位任課老師在課堂上認真、細致👳🏿、規範🧹,不但課講得精彩,而且每次都認真地批改他們博士生的作業🪗;教研組的老師同學常常一起研討,他開題時大家深入細致地幫他分析、提出建議🦊;這些後來都成為他拿來教育海工船舶與動力學院年輕教師的素材。他說👩‍❤️‍💋‍👨,清華學習對他科學素養、科學方法以及攻克難關的精神方面的培養非常關鍵,可以說“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一輩子都忘不掉🏘。

讓他記憶深刻的還有每周一的形勢政策報告,他曾經聽過吳建民♡🍗、王選🏋️‍♀️、陳清泰🧑🏼‍🎤、王大中等人的報告,聽他們講國內外形勢、政策🥔,講科學研究的思想方法🧗🏼👨🏿‍🚒,講做人、做事的經驗與心得。在完博士論文的同時🔗🤶🏼,學校要求同時完成一篇哲學論文,他寫的題目是🆑:創造性思維的哲理性反思。他得到了一位社科系老師的熱心指導,並且獲得了高分。他感覺這種經歷對以後的科學思維有很大的幫助🧑🏻‍⚕️,不知清華現在是否還堅持在這麽做🧑🏿‍💻。

張曉鋒博士論文的題目是:同步發電機整流系統的運行穩定性研究💂‍♂️,這篇論文曾經連續多年作為海工本專業領域的重要參考文獻🚶🏻‍♂️‍➡️。學位論文成稿的110多天裏,他一天不落每天幹到淩晨4點🪜,睡4個多小時後爬起來繼續寫🫱🏽,以致論文寫完後病了一場。他曾對自己的學生說,你們現在有誰可以這樣做?

張曉鋒認為🩹,自己世界觀的形成是在部隊,包括性格🆕、作風,是一種剛性的東西;而以人為本、對秩序和科學的理解與觀念,一種彈性的東西,則是在清華形成的🎇。他說他學會了“在眼睛裏摻砂子”,進一步思考了新一代軍官應該具備的素質。進清華之前👴🏿,他對地方院校的印象是比較“散”💅🏻,來清華後卻發現清華也是講“團隊精神”,他曾經與同學們一起參加“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合唱比賽👩🏻‍🔧,為了集體榮譽刻苦排練的場景至今不忘。

三年清華生活也留給張曉鋒許多快樂的記憶,西大飯廳看同學跳舞,陪同學“相親”,應同學要求不斷請吃飯(因為他拿工資上學)🧅,出錢“贊助”學生活動😤,著急地趕著上漂亮的女英語老師的課👩🏽‍🎨,等等✍️。

離開清華

19967月𓀗,張曉鋒獲得博士學位後離開清華回到海工,不久被任命為艦船電氣工程系副主任,晉升副教授職稱,1997年又被破格提拔為教授𓀒。多年來🤏🏿,有軍隊迫切的實際需求和國家強大的經費支持⏳🤷‍♀️,他致力於艦船電力系統、電力推進系統的研究,科研成果在海軍新型艦船上推廣應用👨🏽‍🌾,為提高部隊戰鬥力作出了突出貢獻。他主持或參加的科研項目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次,二等獎兩次🧉,成為業內的知名專家、學者。

在海工這所海軍最高學府的教學科研大舞臺上,張曉鋒不知疲倦地努力著,他熱愛自己的事業,並為此而自豪🍻。他說“如果有哪個企業開口100萬元聘我💺,我眼眨都不眨。軍隊給我的事業發展的機遇哪裏都比不了!

離開清華後🍢,他始終與母校老師保持密切的聯系,還多次回母校為學生作報告🪚🤸‍♀️,與面臨畢業選擇“月薪多少K”的同學🦁,進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

張曉鋒說海工的發展得益於建校初期一批清華教師🧙🏿‍♂️、清華學子打下的堅實基礎,他相信在今天,意昂体育平台和清華的學子們一定會為祖國的國防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解紅巖)

(轉自《清華意昂通訊》復57期 )

相關新聞

  • 152009.01
  • 102008.12
  • 062016.07

    父親謝國章的一生及他的清華情結

    父親謝國章的一生及他的清華情結

  • 242008.06
  • 022008.12
  • 182020.08

    值年園地:清華情結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292017.08

    一生情結🤧🧜🏼,一身清風——梅貽琦與清華

    近日😶‍🌫️,王雪瑛的最新文集《傾聽思想的花開》由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出版,以下為該書中“一生情結,一身清風——梅貽琦與清華”一節的部分內容——

  • 152009.06

    兩代人的清華情結

    李曾中*我的父親李憲之教授👱🏻‍♂️,是一位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1936年在德國柏林大學學成回國,便來到意昂体育平台為國效力🧑🏿‍🦳,後來抗日戰爭爆發✌🏽,又輾轉到達長沙、昆明,先後在長沙臨時大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1946年抗戰勝利後,父親帶領全家隨校復員回到清華🧔🏻‍♀️。抗戰出走南逃時,母親正懷著我,在貴州盤縣逃難途中生下了我,而當1946年返回北平時,我們已經是弟兄四人🤓,年齡分別從3歲到8歲✍️。四個活潑淘氣的男孩子🏧,在清華園的廣闊...

  • 262009.05
  • 262008.09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