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張朝陽:雪夜撞車讓我明白物理不是唯一

2009-01-20 |

“經濟低迷的情況下,我看到更多的是機會。很多人沒機會出去玩了,更多人上網,更多人上搜狐了”——張朝陽確實是一個“顛覆性”雙面人物,他把狂放、輕松、幽默都寫在臉上,卻將深沉、壓力、謀略都埋於心裏。

適者生存,這是互聯網競爭中顛撲不破的生存法則。它很殘忍,卻很現實。

  張朝陽遊走在這條規則的巨大“陰影”下,一直嘗試著將自己擺在保守的對立面,不斷地調適著自己的更新頻率,用他自己的話說:“不斷地刪除自己”。然而,他始終無法逃離競爭的陰影,有點像高速旋轉的陀螺,一刻也停不下來。

  在央視《詠樂會》,面對大嘴主持人李詠的調侃,略顯尷尬的張朝陽狼吞虎咽地低頭嚼著肉夾饃,繼而又張揚狂放地與美女大秀拉丁舞,引來現場掌聲笑聲一片。他確實是一個“顛覆性”的雙面人物,在他的身上,缺乏CEO的老謀作派,卻有幾分學生的天真氣質。異於常人的是,張朝陽把狂放、輕松、幽默寫在了臉上,卻將深沉、壓力、謀略埋在了心裏,這是抹不掉的中美混血教育“張氏痕跡”。

  面對本刊記者,張朝陽依舊保持跳躍而本真的思維,“要能活到150歲的話,肯定是人的生活質量更高更快樂,能夠活出自然給予我們人類最極限的狀態,這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對我來說,活在當下,活得高興就行。”

  “狐步”,從美國扭到中國

  如果不是十幾年前一次“交通事故”,“有空沒錢”留學生張朝陽的人生軌跡也許將永遠圍繞物理學“鐘擺”下去。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張朝陽對物理專業的興趣發生了嚴重偏移,紮著馬尾辮的他玩起樂隊,將口袋裏為數不多的美元無私地貢獻給了美國電影產業。終於,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大雪夜,無證駕車的他將650美元購來的廉價二手敞篷車很酷地撞在了一棵樹上。這一撞,如同蘋果砸在牛頓頭上,讓張朝陽博士頓悟一個道理——物理不是自己唯一的事情。

  如今,44歲的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已告別懵懂,物理學也仿佛成了模糊久遠的夢,只是當年紮馬尾辮玩搖滾的沖動猶在——永遠一身T恤仔褲的他奉行非主流路線,迷戀戶外運動,不放棄任何一個出位的機會。擁有中國目前最大的私人遊艇,他卻取了一俗名“快樂號”;為了推廣搜狐短信客服號6666,他愣是爬上了珠峰海拔6666,喘到“多一步都不爬”。天安門廣場玩滑板,居庸關長城耍大刀,雜誌上登半裸廣告,看似玩心不改的張朝陽卻是在玩轉營銷策略,用“出格、有趣、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推開了市場之門,稀裏嘩啦地策動了一大批網民。這位被譽為最具娛樂氣質的CEO已經成為一個符號,一種現象,80後、乃至90後的目標與偶像。

  玩盡一切新鮮的張朝陽“把奮鬥當成不奮鬥”,堅持吃素、運動和一切世俗玩樂,並力爭活到150歲,用他的話說“以出世的態度入世。商業競爭就跟打高爾夫球一樣,沒有精神的負擔,就覺得好玩。”

  張朝陽讓很多中國人第一次瞠目結舌地看到,居然可以快樂地創造財富,並從財富中尋求快樂。似乎對於他來說,玩樂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玩樂,兩者並沒有什麽本質區別。

  CEO視角的管理“玄學”

  “生活是追求快樂和整個生命指數的極致發揮。快樂還是來自空性,在自我整體的修行過程中,不斷地達到高純度和無焦慮狀態”,這並非高僧的禪語,而是張朝陽的感悟,這種聽起來有點“玄”的處事哲學也被這位高手套用到了管理中。

  站在CEO的視角,張朝陽把管理撇得很簡單——找到正確的人,放到正確的位置上,讓他們充滿信心跟著你一塊往前奔。在他看來,CEO最重要的事簡約到了兩件,首先是選擇能幹的、聰明的、勤奮的人才;然後是確定大方向、跟人才建立信任,形成團隊文化。剩下的事情,便是手拿一杯星巴克咖啡,倚靠在辦公室的椅子上,用大量的時間來思考,跟著感覺尋找悟性和創意。

  如果拉一張電話賬單,張朝陽的話費少得會讓人大跌眼鏡,他也一如既往地特立獨行著——拒絕跟任何人吃飯,打消一切庸俗的應酬。即便在外面喝咖啡,常遇見屁股一坐下就要跟搜狐談合作的主兒,他也微笑著拒絕——“這是我下班時間,你跟搜狐合作,應該去找相應的部門。”

  張朝陽眼中,中國很多的CEO“活得特別累”。坐飛機在頭等艙等著的時候,每每看到一些老板拿著手機滿頭大汗地原地打轉,“到哪兒去、開什麽會議、幹什麽事,幾點鐘見”,張朝陽常常會很“壞”地“沒事偷著樂”。原因很簡單,壓根兒就沒人找他,找了也沒用。張朝陽每天的工作就像打太極拳,看似慢條斯理,實則氣脈通暢,唯一關心的是競爭力,“很多事大家都在幹,都已經正常運行了,我現在就求個安靜、多多思考,然後主動出擊。”

從“海歸”到CEO的十年,張朝陽引領搜狐挺過了重重風浪,他給出的答案是“等待”哲學,“你學會退讓,贏得的是一種尊重,讓時間來解決很多問題,這就是東方智慧,也可以說是太極的哲學。”

把金融危機“倒”過來

  互聯網僅用十年便重洗了中國人的大腦,讓3億中國人不亦樂乎地觸網落網。這讓中國互聯網領跑者兼見證者張朝陽很有成就感,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張揚觀點:“互聯網使得中國社會的集體智商整體提高。”

  繼而,張朝陽又用略帶幽默的言語挑動了記者的神經,他的“第三只眼”把金融危機倒過來看,“經濟低迷的情況下,我看到更多的是機會。很多人沒機會出去玩了,更多人上網,更多人上搜狐了。”

  與互聯網的優哉遊哉不同,面對金融危機,長三角和珠三角中小企業的日子很難熬。這些中小企業像蜜蜂一樣辛苦地忙了很多年,貼牌為外國企業無私奉獻,最後賺的外匯卻因美元貶值化為烏有,在張朝陽看來,辛苦的勞動被別人以金融危機的方式拿走了,這很殘酷。

  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張朝陽抖出了兩劑藥方——銷路和品牌。中小企業現在真的應該想一想營銷,不能說為了賺快錢,賺點美元,賺點外匯,一天到晚拼命地辛苦工作,而不去研究產品的銷路,不去研究你的品牌是不是建立了。所以,目前這種形勢下,中小企業不要急功近利,要有耐心,一定要規規矩矩地、認認真真地提供好的產品。另外,要多思考,多做品牌,做有價值的東西,真正靠好的品質形成一種品牌。

  “做人是非常重要的,闖事業的時候要有將成敗得失置之度外的自信心,用眼睛中透露出的燃燒激情感動對方”,這是張朝陽送出的寶典,受用者肯定不少,記者也是其中一個。

  大地:作為互聯網發展的見證者和推動者,你如何看待互聯網在中國的巨大成功?有哪些本土因素?

  張朝陽:互聯網在中國的成功,我覺得首先是因為中國互聯網領域競爭非常充分,這樣一個產業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只有通過激烈的競爭才能生存下來,這也造就了中國互聯網的成功。

  另外,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又是一種跳躍性發展,其實是因為歷史上的不發達導致了跳躍式發展。在國外,從報紙到電視,比如美國《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等很多報紙以及傳統的電視,競爭很激烈,發展很充分,所以導致了美國的互聯網並沒有取代傳統媒體,互聯網只是找到了一些新的模式——搜索引擎、電子商務、交易等等,只是搜索引擎做一些工具性的東西,在美國是沒有門戶網站的;而在中國,中國傳統體製內的媒體,競爭不夠充分,而老百姓對信息的需求又極大,所以就導致了巨型門戶網站的快速成長,成為傳播資訊強大的平臺。

  到現在,互聯網在中國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好多方面已經跟美國沒有什麽差別,甚至已經超過了美國。

  大地:中國互聯網的成功給社會帶來一些什麽樣的影響呢?

  張朝陽:主要分兩個方向,一個是在產業內的影響,一個是在整個社會的影響。

  從產業內,我們對互聯網引進風險投資模式的探索,以及我們的品牌宣傳,使全中國都知道互聯網,也激發了很多年輕人都來創業,這是很大的貢獻。

  對業界之外,互聯網使得中國人第一次充分滿足了信息饑渴,大量的信息在舉手之間就可以獲得,使得中國人的頭腦更加豐富了。中國變成了一個知道的民族,社會公正才能實現,媒體監督才能發展,這是對全社會的意義。總結為一句話,互聯網使得中國社會的集體智商整體提高。

  大地: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對於互聯網行業會有沖擊嗎?

  張朝陽:金融危機只會影響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的股價,但對公司的基本面是不會影響的。中國互聯網經濟在相當長時期仍然將保持高速的成長。作為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中國經濟未來能保持8%-9%的增長速度,而只要有這個保證,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基本面絕對可以保持高速的增長。

  目前中國的網民不到總人口的20%,上網的行為還是以獲取資訊以及娛樂、交流為主,隨著互聯網應用廣泛和深入的發展,中國互聯網可發展的潛力還有很大。

  大地:作為IT領域的腕兒,你與一般的CEO不同,不僅在於年齡優勢和學歷背景,還在於你還很會“玩”,你如何看待生活品質?

  張朝陽:人是地球上最精密的“儀器”,進化了幾百萬年,其實我們可以活到150歲,不是為了活那麽長,能活到150歲,是把它的最佳狀態發揮出來。不是為了活150歲,而是150歲是我們快樂指標參數的表述。我們要能活到150歲的話,肯定是人的生活質量更高更快樂,能夠活出自然給予我們人類最極限的狀態,這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對我來說,活在當下,活得高興就行。

  大地:很多CEO其實活得很累,作為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你把工作和生活擺在什麽樣的位置上?

  張朝陽:我覺得管理就是幾件事,做起來不太容易,但是歸納起來很簡單。不斷大浪淘沙篩選出一批能幹、聰明、勤奮、有激情、有信仰的人,把他們放在正確的位置上。每個人都在替我操心、替公司操心,這樣我就不會那麽累,可以省下來大量的時間來思考,跟著感覺來尋找一些悟性和創意。

  包括跟我前些年比較或者跟其他公司的老板比較,我就覺得他們活的特別累。比如坐飛機在頭等艙等著的時候人人都在打電話,說好多話,到哪兒去、開什麽會議,很多人都在說話,活得特累。我就沒電話,沒人給我打電話,很多事大家都在幹,都已經正常運行了,我現在需要安靜、需要思考,主動出擊。

  大地:最後,問你一個大問題,互聯網不可避免地要直面各種利益,你如何看待公共利益、產業利益和國家利益?

  張朝陽:做一個企業的本分,我覺得企業家首先做三點就已經很好了:第一,創造就業機會;第二,給國家上交稅收;第三,對環境不要汙染。以前只有兩個,現在加第三個環保,很多化工、造紙企業的汙水處理是個大問題,汙染環境變成很普遍的現象,所以我覺得要加上這一個。

  如果說給搜狐再加一個,作為門戶網站,又是一個媒體平臺,我們的社會責任感還包括如何做到公正、公平、理性、建設性地來報道和反映我們的社會。我們要知道互聯網語言暴力的特性,要特別謹慎,要關註互聯網不要給個人、單位和組織造成傷害;同時維護公正的平臺,讓它能夠成為全社會晴朗的天空,給這個社會一種進步的力量,幫助社會進步。(陳城)

來源:《大地》 2009年1月4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