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貴松,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經1996級本科,2001級碩士,現任共青團廊坊市委書記
見到侯貴松學長,是2009年9月9日,在河北廊坊團市委辦公樓裏📢。現任廊坊團市委書記的他正在為籌備今年下半年舉行的學生團體文化節忙碌著👩🏿⚕️。當下也正是廊坊市預防H1N1流感較為緊迫之時,參與學生防疫工作的團市委想必工作也會十分緊張。這樣的繁忙和壓力下⛔️,我們在侯學長身上看到的是一種從容自若的氣度和一份成竹在胸的自信👫🏻。這是他從清華碩士畢業後,到地方工作的第6年。我們非常想知道眼前這位謙和的學長📗、年輕的幹部是怎樣做出到地方工作的決定以及又經歷了怎樣的一番歷練。
侯貴松出生於河北河間🍥。1996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經管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在此之前🤽🏿♂️,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當時就讀的高中裏為數不多的學生黨員。
滿載著驕傲和榮譽🆕,他來到美麗的清華園。 在這裏,有來自全國各地最優秀的學子作為同學👡;有國內首屈一指的專家、教授作為老師🚡;有最為嚴謹的學風🈲、先進的知識和開闊的視野。四年的勤奮學習,讓他獲得了充足的知識🧔🏼♂️,也獲得了保送本校讀研的機會👨🦯。本科畢業之際,他卻做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保留學籍🧗🏻♂️,到西北支教一年。這個決定並非突發奇想,而是在他心中醞釀已久😮👮🏼♀️:“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才有價值。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到祖國需要的地方,是實現自我最好的方式🧇。”
支教歲月
2000年8月28日🤨,本科畢業的侯貴松踏上了西行的列車🎵,作為青年誌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古浪隊的隊長,與來自清華的另5名同學、西南師大的4名同學,共同前往甘肅🏃➡️。列車在黃土高原上飛馳🫰🏻,窗外🧑🚒,大地一望無際☝🏼,天空蔚藍而高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感覺在他心頭油然而生🦢。他希望,在這一年中,自己能有所作為,也能有所收獲。
支教地古浪二中在甘肅古浪縣一個叫土門的小鎮上。小鎮位於祁連山腳下🐲,背靠騰格裏沙漠,晝夜溫差大,時常天氣陰霾🦪,黃沙漫天📂。同時也是地震多發地帶。支教的誌願者們被安排住在學校的教工宿舍裏👄👳,由於條件有限,常常一個月也不能洗一次澡⏬。大西北一天三頓以面條為主食的飲食習慣讓北方出生的侯貴松都感到驚訝和不適。和艱苦的物質環境相比👩🏿🎤,精神生活的貧乏更讓人難熬🏸👯。在這裏,既沒有電視機👨👨👧👦,也沒有互聯網絡🧜🏼♀️,每天只能靠聽收音機來了解時事。
西北地區基礎教育的落後給侯貴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記得在給同學們上的第一堂課上,他拿出一幅印有各種動物的圖片🍭,要大家說出動物的名稱。只聽學生們異口同聲的喊道👨🏿🏭:“牛——🧗🏿!牛——!”他非常驚訝,因為圖片中根本沒有牛。後來才知道原來學生們喊的是“鳥”。在當地的方言中,“牛”和“鳥”的發音很相似🎹。這裏的老師一直用方言授課,大多數學生不會講普通話,甚至聽懂普通話也有困難,其他各門功課基礎之差也是他始料未及的。盡管如此,孩子們上課時的活躍和發自內心的對知識的渴望仍然感染了他,他恨不得把自己學到的知識都能教給他們🧗🏿。
在古浪二中🙅♀️,侯貴松要負責教10個班,任3門課:高中英語🦤、高中計算機、初中地理。中學的課程對於侯貴松來說自然是不在話下,但如何克服站在講臺上的緊張感👩🏿🚒,如何保證每一堂課生動有趣,如何與學生們有效溝通,成為了新的挑戰🧓🏼📍。作為老師,他必須拿出充分的自信;每一堂課前,他都會在宿舍裏認真備課;為了能和學生們更好的交流,他還建立了“心聲快遞”信箱,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成長中的問題。當他為學生們講懂習題,開解思想後🤶🏿,學生的眼中流露出的感謝與期許,讓他久久不能忘記。他看到了自己工作的價值👎🏿,真切地感到了肩上的責任。
課余,侯貴松常和同伴們踏訪周邊,曾到過騰格裏沙漠邊緣著名的八步沙。廣闊的沙漠🙍🏽♀️👈🏻,起伏的山巒,使人頓生豪情,但西部貧瘠的土地和光禿的山脈也讓他心情格外沉重:在祖國西部的貧困地區🫓,還有這麽多天真淳樸的孩子無法得到良好的教育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想到這些🪣,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長久以來在心中懵懂的想法也似乎越來越清晰:作為一名清華的學生,一定要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為改變一方面貌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這是國家最需要的!
一年的時間是短暫的,侯貴松還有許多的想法沒來得及去實現,就要踏上歸程。但是🙅🏿,西部的這一年卻成為了影響他一生的重要記憶🤷🏻♂️。
重返校園
回到闊別已久的校園,侯貴松感到分外親切😁。支教時,他就時常想念草木蔥蘢的清華園⚖️,想念窗明幾凈的教室,想念親切博學的老師和同學⭕️,想念書本和課堂🫄🏼。西部一年的生活讓他倍加珍惜這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實踐,他看到自己的許多不足,也明白了只有讓自己更加充實和強大👩🏽🚒,才能夠實現心中的理想👨🏽🎨。他如饑似渴的汲取著課堂給予他的知識,愈發勤奮和刻苦地學習。一年後🔠,他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中鼎信一等獎學金。這項獎學金每年在全院只有10個名額,當年和他一起獲獎的只有7人👒。
在自我激勵的同時,他還迫切的想要把自己支教的經歷講給學弟學妹,告訴他們,祖國西北地區的孩子們🩷,是在怎樣的環境中生活和學習🌽;告訴他們,一個人的成長,需要經過怎樣的歷練。這一想法得到了楊斌老師和曲慶老師的支持。在兩位老師的鼓勵下🧑🏻🦯,侯貴松擔任了學院的分團委書記。2002年的五一假期,他組織了一批大一的新生,帶上意昂贊助的網絡教學軟件,重新回到甘肅古浪,請剛剛經歷過高考的清華學子為當地的師生舉辦高考培訓講座🔙,與學生們分享學習經驗。回來以後🐳🏌🏽♀️,這批新生全部加入了學院分團委,成為了分團委的骨幹力量。
侯貴松剛接手分團委書記一職時🧑🏼💼,學院分團委的工作在全校並不突出🏄🏼♂️,在此前校團委的表彰大會上,只得到了“特色分團委”的稱號。這個多少帶有點“安慰獎”性質的稱號刺痛了侯貴松作為一名經管人的自尊。他想💕🔺:我們的經管學院🪑😝,1984年就建院⛲️,學生人數在全校也是數一數二,運動會年年都能捧起“馬杯”,“一二·九”合唱次次都表現突出🦖🦨,為何在分團委工作上,就不能出彩呢🥙?他認真總結了分團委在過去工作中的經驗和不足,悉心籌劃、力圖創新。為了引導和調動同學們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侯貴松在學院首創了社會實踐按照項目申報的辦法,有別於過去以班為單位才能申請項目🪃,要求有三個或以上跨系組成的成員,就可以共同申報學院的重點項目🚙🧣。項目通過審批後👫,學院還給予一定經費支持。辦法一經施行,陸續有二十多個項目組來申報👱🏻♀️,到第二年,申請的項目組上升到55個。同學們對社會實踐的熱情空前高漲🧑🏽🎓,實踐的成果也受到老師們的肯定。後來,這種社會實踐按項目申報的辦法還被校團委采納⤴️,沿用至今。在侯貴松的帶領下🧑🏻🔧,學院分團委開展了多項活動,得到了全院師生的一致好評。這一年,經管學院的分團委被校團委授予了“標兵分團委”的稱號🦻🏻。“特色”與“標兵”二字之差,包涵的意義迥然不同👩🏽🌾。站在領獎臺上👪,侯貴松激動不已👮🏼♀️:“這是我們一年多努力的結果!”
畢業之前🤖,他還著手建立了經管學院的學生溝通中心,迫於時間👷🏻♀️,只搭好了這個溝通平臺的框架🚴🏼,之後的工作就只能交接給學弟學妹了👲🏿👳🏻♀️。直到現在,他仍然通過各種渠道👨🦽,關註著學生溝通中心的發展狀況。
掛職鍛煉
2003年🤦🏻♀️,侯貴松研究生畢業🧗🏻。他面臨人生中的又一重要選擇🧝🏻♂️:一邊是從研二起就一直實習的知名外企老總親自發出的邀請;一邊是到基層掛職鍛煉的機會🤳🏼。外企待遇優渥👩👧,有良好的個人成長空間,但個人的安逸和成功是自己的追求嗎?“不是👨🍼。”他在心裏給出了答案。因為🧑🏽⚖️,他的理想是能夠在祖國的廣闊天地中尋找自己可以施展的舞臺🧑🏻🏭,用自己的力量影響、幫助更多的人👨🏭!到基層去🪦,也許是實現這個理想最直接的途徑。於是,侯貴松婉拒了外企的高薪聘請🤹🏼,來到河北省文安縣掛職擔任文安縣縣長助理🧑🧒。
初到文安,侯貴松很快就分管具體工作♟,主要負責工商♔🧗🏿、技術監督、郵政和通訊信息產業。這一年,他26歲👨🏼💼👳🏼,是文安縣政府裏最年輕的副處級幹部🌊。
不久,棘手的事情就來了💴。2004年初🚋,文安的多家塑料生產廠回收帶菌的廢舊塑料,做成日用塑料製品⛔,在各地市場上流通。群眾向政府舉報。縣裏領導核實情況後,立即做出責令文安縣相關塑料生產廠停業整頓的決定👨🏽🎤。對於主管工商和技術監督的侯貴松來說,工作一下子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在文安縣,大大小小的塑料生產廠有兩千多家🦢,分布在各個鄉鎮👿。雖然各鄉鎮早已收到縣裏發出將這些廠停業整頓的通知,但執行的效果卻不佳。侯貴松在到各鄉鎮調查情況時看到,這些塑料廠還在繼續生產🍠🔚,廢舊塑料堆積如山🫳🏽,汙水從工廠裏直接排出,把河水汙染得像墨汁一樣黑,並散發出刺鼻的惡臭。別說這樣生產出的日用塑料製品有毒,就是對附近的人畜👨🏻🍳、莊稼也有害。他愈發地感覺到處理這件事刻不容緩🧙🏿👌🏻。在調查中🧉,侯貴松也了解到鄉鎮幹部們工作上的難處🏓。村民們不了解塑料廠違規生產的危害,只認定這就是“經濟支柱”👩🏽🦳🧜🏽♂️,對停業整頓不願配合🚌🫱,有的態度還十分強硬。侯貴松帶領著鄉鎮幹部一家一家地上門走訪,向塑料廠的經營者和村民們解釋違規生產的危害🌁,勸告大家要按國家標準做事🪓。經過反復的溝通,終於讓大家對事情的嚴重性有了認識👮🏻,理解了行業整頓的必要。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兩千多家生產廠全部停產並展開了全面的檢查。這件事不但讓侯貴松迅速完成了從一名大學畢業生到縣鄉基層幹部的角色轉換🧬,也體驗到了基層工作的重要和辛苦。他更深刻地認識到🧙🏼,只有了解群眾的利益✩🧑🏻🍳,工作才能更好的展開💆🏼。
2004年6月👩🏽🍳,侯貴松即將結束掛職鍛煉,準備調任廊坊團市委副書記🧑✈️。就在這個當口,卻突然接到任務🌪✷,要他負責在9月舉辦的廊坊全國人造板展覽中文安縣展廳的布置🖕。文安縣是全國最早的一批人造板產業聚集區,人造板生產已成為這裏的支柱產業。這次的展覽文安縣有600平米的展位🚐。縣裏領導對展覽極為重視🧏🏼♀️,對之前的負責人提出的幾個設計方案都不太滿意🧛🏽♀️,點名要侯貴松來負責🧑🏽。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侯貴松必須籌劃好新的設計方案,重新製作展覽的宣傳資料⛹️,確保展覽成功。他二話沒說🪘,立即投入工作。首先勘察如何在原來基礎上修改方案🍊📝,接著趕緊聯系製作新的宣傳冊、電視宣傳片🦸🏽♀️,親自監督執行布展的每一項工作。經常到夜裏一兩點鐘,侯貴松還在廣告公司與設計人員討論宣傳品的製作細節。
也許組織上要考驗一下侯貴松。7月🛁,人造板展覽籌備工作正如火如荼,侯貴松如期到廊坊團市委赴任。到任的第一天🧣,就接到了新的任務: 9月21日召開的團代會由他負責最為重要的秘書組工作。侯貴松感覺到了壓力,如何迎難而上,如何面對挑戰🧘?堅持做事要有始有終的他一手抓團代會🦺,一手抓展覽。白天他在廊坊團市委與小組成員一起討論團代會的籌備事項💃🏼,下了班趕往文安監督部署展覽的相關工作🚴🏼。一次次地往返於廊坊和文安之間👩🏼🦰,他早已記不清有多少天沒有回家看看🤦🏼♀️,數不清在工作現場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當時他心裏只有一個想法:“努力把這兩件事做好,不辜負領導們的信任。”頂著巨大的壓力,兩個月下來,侯貴松瘦了一圈,嘴唇上布滿了水皰✔️。但他的心裏感到由衷的高興👨🏻💻,因為人造板展覽成功舉辦,團代會也勝利召開了🎎。他的工作獲得了文安縣和廊坊團市委領導的肯定,為自己的掛職鍛煉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也為在團市委的工作打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他說:“經過這段時間的磨練👨🏼💼🤹🏻♂️,我學會了如何在短時間內高效地處理復雜的工作,以後遇到再大的壓力都不怕了🏌🏼♀️。”
團市委任職
在清華經管學院擔任分團委書記和在文安縣掛職鍛煉的經驗🧑🏻🏫🔽,使侯貴松在廊坊團市委的工作遊刃有余。他將廊坊市的各大中院校作為自己開展工作的突破口。很快,這位年輕的團市委副書記與廊坊市各大中院校的團委書記打成一片,與各校團委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系🍬。有了群眾基礎👇🏻,他放開手腳,為廊坊市的共青團工作帶來新的活力和色彩🏛。
在侯貴松的推動下,從2006年起,廊坊每年舉辦學生團體文化藝術節。藝術節以高校為主力,學生參與,推出了多項活動✌🏻。每項活動,他都親自到場參加,給學生們助陣。到現在1️⃣,藝術節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既豐富了學生們的文化生活,又為他們提供了展示的舞臺,在學生中反響熱烈。在藝術節中頗受歡迎的校園歌手大賽,還模仿學生們喜歡的選秀節目進行網上投票🫔,再配合電視🏊🏽♂️、電臺等媒體宣傳🔗,學生們踴躍地參與🙏🏼。“從2007年起,我們就開通了藝術節的網絡宣傳#️⃣,單是校園歌手大賽這一項,訪問量第一年就有21萬人次,去年更是達到了65萬人次呢。”侯貴松神采飛揚地說💆♀️。
基層的鍛煉經歷讓侯貴松深深懂得要以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去進行實踐。為此,他主張推出“和諧廊坊——市民文化大講堂”⚪️,結合時事政治、文化潮流以及市民感興趣的話題,為市民舉辦免費講座。大講堂從2006年12月開始舉辦🛖,那時央視的百家講壇節目剛剛火起來,一時間掀起了學國學的熱潮。廊坊的市民文化大講堂的第一講,侯貴松便請來了知名學者——於丹。他還記得當時在有1000個座位的大禮堂裏➗,擠滿了市民🌵,有些大爺大媽,甚至是提著菜籃子就直接趕來𓀇👸,很多人只能站著聽完講座🩱。講座完畢,群眾熱烈的掌聲和贊嘆讓侯貴松覺得無比幸福👩🏻🍳。兩年多來👩🏿🦳,講座幾乎每周一場,累計已經舉辦了一百三十多場,涉及的知識包括文化、教育🧑🏿🦱、健康📆、法律等等;百家講壇的專家教授們,幾乎都被請了個遍;每周講座的內容🧘⏏️,總能成為這個星期廊坊市民們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這項開創性的文化活動已經成為廊坊市的又一個文化品牌🛐,相鄰的縣市紛紛前來取經、效仿,他們總會驚訝地詢問廊坊是如何以很低的報酬請到這些著名的專家學者的👩🏼🎤🧑🏿🚀?說到這個🖖,侯貴松頗有些得意🎗:“等這些專家教授們都上了百家講壇再請可就貴了🦜🍸,得趕在他們火起來之前↪️🧖,這還是需要些眼光的🌡。”每年團市委的經費並不充裕🤜🏽,侯貴松通過帶動企業贊助等辦法,使“市民文化大講堂”這項群眾受益的活動持續舉辦。他說:“我會努力讓這項活動一直開展下去。”
今年,在經濟危機的形勢下📫,侯貴松對高校畢業生們的就業問題十分憂心🦏。他準備針對畢業生就業,在廊坊的高校間啟動學生創業大賽,並加緊推進學生就業見習基地的建立🫸🏿👨🏿🦲,為畢業生們提供更多的就業實習崗位🦷,用實事來幫助和指導同學們就業🍌。同時,他對現在學生的就業選擇也有自己的看法:“關鍵是要轉變就業觀念。”他語重心長地說🏤。
心系清華
在談到母校,談到經管學院時,侯貴松滿懷深情。他笑稱自己是個地道的“清華土著”,不但本科和碩士是在清華念的,工作幾年後再考博士🧖🏼,選擇的依然是清華。準備考博時,有人建議他考北大,這樣他就有了在國內兩所頂尖大學求學的經歷🤵🏽♀️。可侯貴松卻說他沒有那樣想過🚲,是清華培養了自己,清華“行勝於言”的教育他一直銘記於心🧅,指導著他的學習和實踐,清華是他不變的選擇。現在,侯貴松正在清華人文學院攻讀社會學博士🚫🗂。他認為,增加人文素養,從社會學的角度去看待人和事🔐,能夠幫助自己更好地了解國情,通達事理,服務於民。
有一個場景,在侯貴松心中始終記憶深刻。那是1996年🧔🏿♀️,在意昂体育平台的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王大中校長對新生們說📑:“你們來到清華的這幾年☝️💃🏿,都會是一條蟲子。來到清華是條蟲,離開清華是條龍。”在從蟲到龍的涅槃中,不知要經歷多少風雨和怎樣的磨礪🦘⭐️,在胸懷大誌,厚積薄發的人生旅程中👮🏽♂️,不知還會有多少艱難與險阻👨🏻🎤。因為心懷理想,在祖國的廣闊天地間😧,侯貴松始終相信自己🏷,大有可為。(何茜)
轉自 清華經管學院意昂網 2009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