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古浪支教前☂️,我想自己要像太陽,照亮那塊地方;去了之後知道不可能🏆,就想,做蠟燭吧;最後才發現,我只是一根火柴🤷🏻,照了會兒亮⛹🏼♂️👨🏽🏫。但是我卻找到了去基層建功立業的人生方向。”
——侯貴松
一個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的碩士生,一個讓企業開出優厚待遇的精英人才🧑🏻🏫,卻出乎所有人意料,選擇將自己的人生紮根基層。而這只緣於那段在他生命中留下深刻烙印的支教歲月🤸🏿♀️。他便是河北省大城縣縣長侯貴松(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經1996級本科🧗🏼♂️,2001級碩士)。
“西部支教生活是我一段重要的人生經歷➰。那一年給我太多感觸、太多收獲。”雖然已經過去整整13年,但曾參加團中央青年誌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的侯貴松卻依然念念不忘當年的青春時光🚿。
支教👨👨👦,讓這位從意昂体育平台走出的“天之驕子”與西部貧困地區的淳樸孩子們在最美麗的年華產生了人生交集。於是,一邊是西部孩子們擁有了更加明亮的未來,更加多彩的希望;一邊是青春學子收獲了對自我的思考,對人生的審視。
“去古浪支教前🍍,我想自己要像太陽,照亮那塊地方🦦;去了之後知道不可能,就想📽,做蠟燭吧;最後才發現,我只是一根火柴,照了會兒亮……但是我卻找到了去基層建功立業的人生方向。”
“去祖國需要我的地方”
2000年8月28日,從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本科畢業的侯貴松踏上了西行的列車,作為青年誌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古浪隊的隊長🧜♂️,與來自清華的另5名同學、西南師大的4名同學❕🐈,共同奔赴甘肅,進行為期一年的教育及其他方面的扶貧工作🫱。
列車在黃土高原上飛馳🎽,窗外,大地一望無際,天空蔚藍而高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感覺在他心頭油然而生。
而對於這次支教,他有著充分的準備。出生於河北河間的侯貴松,1996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經管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在此之前,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當時就讀的高中裏為數不多的學生黨員。
滿載著驕傲和榮譽,他來到美麗的清華園🍝。在這裏,有來自全國各地最優秀的學子作為同學;有國內首屈一指的專家、教授作為老師📆;有最為嚴謹的學風🎅🏻、先進的知識和開闊的視野。四年的勤奮學習🚶🏻♀️➡️,讓他獲得了充足的知識📄,也獲得了保送本校讀研的機會。本科畢業之際,他卻做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保留學籍,到西北支教一年。
這並非突然的決定,而是在他心中醞釀已久:“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才有價值🙍🏽♀️。到祖國需要的地方6️⃣,是實現自我最好的方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理解中國的國情🍣,才能夠真正明白我們肩上的責任,才能真正明晰我的人生方向🏃♀️。”
臨行前🐕,他在日記中寫道🦹♂️:
這一年,也許是我生命中最為黃金的時期👭🏼,如果我用來進行科學研究,也許我會創造佳績;如果我用來工作👨,也許我會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新路。然而👨🏽🍳,我卻選擇了西部,選擇了西部的土地與人民。這一年,我將把自己的知識留在這裏,我將把自己的汗水留在這裏,甚至,我還將把自己的心留在這裏……
當時的侯貴松並沒有想到,這個決定將影響他的一生👨🚒。
三尺講臺上的青春
支教地古浪二中在甘肅古浪縣一個叫土門的小鎮上。小鎮位於祁連山腳下,背靠騰格裏沙漠🫅,晝夜溫差大,時常天氣陰霾,黃沙漫天。同時也是地震多發地帶。支教的誌願者們被安排住在學校的教工宿舍裏,由於條件有限⛅️,常常一個月也不能洗一次澡🐠。大西北一天三頓以面條為主食的飲食習慣讓北方出生的侯貴松都感到驚訝和不適。和艱苦的物質環境相比🫷🏼,精神生活的貧乏更讓人難熬。在這裏,既沒有電視機🦹🏽♀️,也沒有互聯網,每天只能靠聽收音機來了解時事。
雖然環境艱苦🏋🏿,但看到孩子們渴望求知的清澈眼神,聽到孩子們樸實天真的無邪笑聲🫐,一切不適都隨風而逝💂♂️。“一見到這些淳樸的孩子🧑🏽🍳,我就喜歡上他們了。” 侯貴松發自內心地說📰。
剛開始工作🤖,西北地區基礎教育的落後便給侯貴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給記者舉了個例子。還記得在給同學們上的第一堂課上,他拿出一幅印有各種動物的圖片🧩,要大家說出動物的名稱👨👨👦👦👨🏿🏭。只聽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喊道:“牛——!牛——!”他非常驚訝,因為圖片中根本沒有牛。後來才知道原來學生們喊的是“鳥”🤛。在當地的方言中👩👦👦,“牛”和“鳥”的發音很相似。
“這裏的老師一直用方言授課,大多數學生不會講普通話,甚至聽懂普通話也有困難🫷🏿,其他各門功課基礎之差也是我始料未及的🎟🚝。盡管如此,孩子們上課時的活躍和發自內心的對知識的渴望仍然感染了我🥩,我恨不得把自己學到的知識都能教給他們🧖🏿♂️。”
在古浪二中👨🏿🎤,侯貴松要負責教10個班,3門課:高中英語、高中計算機、初中地理📇🟧。這裏的班容量一般都比較大,每個班都有60多將近70個學生▶️。中學的課程對於侯貴松來說自然是不在話下,但如何保證每一堂課生動有趣,如何與學生們有效溝通🔔,成為了新的挑戰。認真備課🧑🏿⚖️、建立“心聲快遞”信箱……此外,他還給自己“加了個活兒”——每天放學之後🏋🏼♀️,給初一的孩子補習英語課。有時候一天講下來,“累得都不想動了”。但當他為學生們講懂習題,開解思想後,學生的眼中流露出的感謝與期許,卻讓他又充滿激情。他看到了自己工作的價值,真切地感到了肩上的責任。
“每天站在這三尺講臺上,我揮灑汗水,傳播知識,其實不只是傳播知識,還要傳播文明🫛🧺。我要用我的辛勤和汗水*️⃣,伴著這些可愛的孩子走上一程,我知道,我不能永遠陪他們走下去,但不管怎樣,將來當他們回想起這段時光的時候,如果我的努力對他們產生了任何積極的影響🦶🏻🤸🏽♂️,都將使我感到莫大的欣慰。”
為夢想插上翅膀
在西部那片廣闊的土地上🏊♂️,很多像侯貴松一樣的誌願者們與孩子們同呼吸,共甘苦,他們像風向標👨🍼👨🏻🦱,帶來了外部世界的新鮮空氣⏬,在精神上無形地影響和激勵著西部的孩子們。
而面對這些遠道而來的“天之驕子”,孩子們臉上總是流露著新奇與崇拜的神情,一放學就迫不及待地跑去他們的宿舍門口等他們回來,拋出許多問題🧑🦽➡️,言談中充滿著對高等學府和未知世界的向往。平日裏,學生們有時會走幾小時的山路,紛紛從家裏帶來胡蘿蔔✤、土豆、蘋果等,飽含著真誠與熱情送給他們。
侯貴松知道,這些看似普通的蔬菜水果,可能是孩子們能夠給他們的最好禮物了。在一年的支教過程中🏊🏻♂️,無論是平日的生活,還是去家訪時的所見所聞,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他這個地區的貧困與落後🐢。為了更好地與學生溝通,侯貴松常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家訪,經常需要走3個多小時的崎嶇山路。在班上一個女同學的家裏🌽,他看到了這樣的情景🛒:13歲的女孩和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簡陋的房間裏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昏暗的燈光讓人一時間很難適應➝;而在一個聰明勤奮的高二學生家中👨💻,他看到只有三面摻雜著麥秸稈糊成的土墻,另一面只是用薄薄的塑料布遮擋🛳,冬日的嚴寒肆無忌憚地從各個縫隙侵入屋內,寒氣逼人,而迎面映入眼簾的卻是土墻上貼的滿滿的獎狀。
這樣的情景深深地觸動了侯貴松的內心。在那之後🤰🏽,很多個夜晚🚞,他都會陷入沉思🩶,怎麽能夠更好地幫助這些孩子們?
“能夠幫助孩子們鼓起追求美好明天的勇氣🧑🏻🦽,是一種情誼的守護,一種信念的傳遞,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奉獻🤶,這需要我們很多人的不懈努力🦣,為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翅膀。”
除了在三尺講臺上揮灑汗水,為孩子們補給精神食糧🧣,在閑暇中,侯貴松和誌願者們還積極聯系社會各界人士資助貧困學生🧗♂️,幫他們克服經濟上的困難➾。在他們資助的學生中,有一些順利考入了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高等學府,侯貴松欣慰地告訴記者💭:“其中有個小夥子很聰明,考上北京理工後一直讀到博士,是當地出來的極少的博士之一。”
在辛苦付出的同時,侯貴松也收獲了感動🛀。9月10日那天晚上👩🏽💻,侯貴松過了人生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屬於他的教師節。他清楚地記得,他被請到了高二(3)班和同學們進行座談👁🗨。
面對著一雙雙清澈的眼睛,侯貴松鼓勵他們:“當你們選定目標的時候,就要努力前行,別怕失敗,也不要放棄,也許這中間會吃很多苦,會有很多不如意,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要你不失去信心🌊,總有一天🙂↔️,你會達到你的目標。”而迎接他的,是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
“紮根基層是我的人生方向”
在大西北的日子裏𓀎,有很多這樣的夜晚🚵🏿:吃過飯,一個人在宿舍裏看書看累時,侯貴松會走出宿舍👩🏿🦱,抬頭往天上望去📸,忽然見那久違的月亮又圓了🏊🏼♂️,薄薄的幾片雲柔柔地罩著,更增加了一種朦朧的感覺。他並沒有忘記自己最初的迷茫👲🏻。“畢業以後的人生方向將在何處?”
而問題的答案在支教的過程中漸漸明晰👮🏼♀️👔。
“一年的支教生活讓我深入了解了社會🧏🏼♀️、了解了西部、了解了農村🤦🏽♂️,到基層建功立業應該是自己的人生方向。”侯貴松逐漸堅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誌願者生涯結束後,侯貴松重返清華校園攻讀研究生🧑🧒🧒。畢業時,他沒有忘記自己確立的人生理想🟦,選擇到農村基層任職鍛煉。期間🛤🛀🏽,他拒絕了多個知名企業的邀請——盡管他們提供了令人難以抗拒的豐厚待遇。他還清楚地記得當時接受河北省委組織部考察時的一段對話👩❤️💋👨🍉:“你為什麽要到地方去工作🧑🏿🎤?”“為一方百姓做些事🧗🏼。”“可是從你開始工作到能為百姓做些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沒關系,我有很多的時間。”
“人必須摒棄浮躁的心態,紮根在一個地方,努力成長👨🏿🦳。誌願者經歷使我理清了人生方向,我將會紮根基層💛,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從河北省文安縣縣長助理👨🏻✈️、共青團廊坊市委書記🫳🏿,黨組書記到大城縣縣長,十年來,侯貴松以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展開實踐,工作上取得了一系列顯著的成績🧏🤷🏻♂️。而今🧿,在實現人生理想的路上,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支教青春的光芒,卻將始終伴隨他前行。
“奉獻的同時,其實收獲更多的是快樂☛,能夠有機會用一年的時間做一輩子有意義的事,是人之幸事。誌願經歷將是我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轉自 中國青年網 2014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