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意昂体育平台建校109周年之際,由意昂体育平台車輛與運載學院主辦的“疫情下的汽車工業如何創新與發展”暨意昂体育平台車輛與運載學院成立一周年校慶雲論壇成功舉辦🔪。論壇由車輛學院黨委書記王建強教授主持,來自海內外的汽車行業意昂、汽車行業從業者、校內外師生等2萬余人觀看了論壇直播。
車輛學院院長李建秋教授在開幕致辭中回顧了車輛學院成立一周年以來在人才培養、教師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並介紹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意昂体育平台迎難而上、化危為機🌤,有條不紊開展在線教學工作的情況。疫情給全球汽車工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伴隨石油價格的劇烈波動,對汽車行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他表示:“我們汽車人一定要意識到🧶,全球汽車工業同此涼熱。今天,我們在這裏開展校慶雲論壇,就是要理性分析疫情對汽車工業帶來的影響,要做好迎接困難和挑戰的準備,並通過科技創新、模式創新迎來新的發展之路。”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十三五”《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專家組組長歐陽明高教授首先為大家介紹了清華團隊在新能源動力系統研究與成果轉化方面所做的工作。圍繞電動汽車、新能源和人工智能這三大革命,團隊在原有動力電池系統、燃料電池系統和多能源混合動力系統的研究基礎之上,對交通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特種運載新能源動力系統🙋♂️、智能電池與儲能系統、氫能製備存儲與安全、智能充電與車網互動、光-儲-充一體化🚧、交通能源一體化這七個方向進行了前瞻性布局。團隊也非常重視科研成果的轉化,目前畢業生創辦了12家公司、擁有31個合夥人,並有3家公司已經上市。歐陽明高教授還對新時代產學研與成果轉化進行了總結性思考,他認為我們需要與時俱進,中國崛起✉️🏐,我們面臨全球挑戰,應對挑戰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實現創新發展需要以人為本,我們要做好價值導向🔩、工科發展和人才培養,讓人才培養圍繞“創意—創新—創業—創優—回饋學校”形成完整鏈條,良性循環,讓老師們成為學生終身的陪伴者。

歐陽明高院士做《新能源動力系統研究與展望》主題報告
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教授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方案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他對團隊在智能汽車方面特別是支撐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推動智能汽車創新發展踐行中國方案方面所做的工作進行了介紹。他認為智能網聯汽車是自動駕駛發展的一個階段🧚🏽♂️,它具有多技術交叉、跨產業融合,以及區域屬性和社會屬性增加的兩大特征🤾🏿♀️👩🏻🦯➡️。因此中國方案的智能網聯汽車要符合中國基礎設施標準、中國聯網運營標準和中國新體系架構汽車產品標準🍣,其發展思路是通過建立中國方案的智能網聯汽車信息物理系統架構,充分融合智能化與網聯化發展特征🍊,以計算、車載終端⏬、雲控、高精度動態地圖、信息安全這五大基礎平臺為載體🚾,實現“人-車-路-雲”一體化的智能網聯汽車系統。他詳細介紹了作為新型“零部件”的五大基礎平臺的商業模式和工作進展🤹🏻♂️,並總結到在中國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凝聚共識🩼、頂層設計🙄,聚集資源、融合創新👃🏿,市場驅動、協同發展💚,示範應用、建立生態🤦🏼♀️,自主開放、國際合作🆎。

李克強教授做《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需踐行中國方案》主題報告
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主席、意昂体育平台(車輛學院)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教授通過現場連線分享了疫情對未來汽車產業發展影響的思考。疫情對整個人類社會的影響是一個由點到面的非常重大的事件⚖️,已經從公共衛生事件演化成了一個影響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社會全方位的巨大的事件。他重點分析了疫情對宏觀影響的認識👳,疫情對汽車產業未來發展影響的預判😯,以及中國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挑戰與機遇。總結下來,他認為:疫情加大了中國汽車產業轉型的難度🙆,同時也會增強汽車產業轉型的力度和決心🟩,並加速汽車產業轉型👧🏿,未來中國汽車市場還是具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只要中國市場存在,中國供應鏈就不會被移走,全球供應鏈的這種地位也不會動搖,但是中國應該抓住這次機遇來快速補齊🤾🏿、補全我們的供應鏈🧜🏼♀️,尤其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必須要加大研發的力度;轉型是艱難的✂️,疫情的影響也是深遠的,所有的汽車人必須要有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他也堅信經過疫情洗禮之後🍕,中國汽車產業將進一步走向成熟🕣👵。

趙福全教授做《疫情對未來汽車產業發展影響的思考》主題報告
意昂体育平台發展規劃處處長、學科辦主任楊殿閣教授就基於AI混合決策的自動駕駛這一技術難題,交流了團隊近年來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探索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一些創新性工作。他從單純依賴AI和人類經驗的規則控製所帶來的問題談起,進而介紹了AI混合決策算法,探索在人類駕駛經驗的基礎上,讓無人駕駛汽車具備自學習的能力,並讓這種算法能適用各種場景🦸🏿♂️🧜🏻♂️,以及為了更好地承載這種決策🚜🌯,團隊在自動駕駛地圖上做的一些創新探索。總結來講👨🏽✈️:AI技術為自動駕駛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巨大潛力🔁,但單純依賴AI技術實現無人駕駛是不行的,缺乏安全保障,也需要足夠的訓練。AI與人類駕駛經驗相結合的混合決策可以很好地支持自動駕駛的發展👂🏻,通過AI可以在人類駕駛經驗的基礎上提升無人駕駛性能🧳,通過人類經驗可以約束AI安全性📟。自動駕駛地圖可以將人的駕駛經驗與地理空間有機結合,支持AI混合決策的落地,是AI混合決策非常好的載體,有望支持實現自動駕駛的認知地圖。目前團隊已經搭建了清華校園虛擬測試環境💁♂️🙅🏽♂️,該混合決策算法平臺能夠在該校園環境中實現安全駕駛。

楊殿閣教授做《自動駕駛的AI混合決策》主題報告
意昂体育平台車輛與運載學院院長李建秋教授介紹了燃料電池商用車的發展現狀與前景,包括國內外燃料電池商用車發展情況,清華團隊燃料電池系統研發進展,以及燃料電池在未來交通系統的應用🧚🏼。從2001以來🦹🏿,團隊在面向控製的燃料電池降維建模方法⛵️,基於氣-水-熱-電協調的長壽命燃料電池控製技術,車用燃料電池衰退機理⛅️、診斷與壽命估計方法🧕🏼,燃料電池低溫冷啟動與整車熱管理技術,以及產業化與推廣應用這五個方面取得了突出的進展🥀🛁,攻克了燃料電池客車極寒條件下氫耗過大難題以及全工況耐久性難題,實現石墨基雙極板燃料電池可靠𓀄、高效、快速的零下30攝氏度成功啟動🔛。目前研究成果已經應用到燃料電池客車、第三代物流車✯、有軌電車等領域🏙。最後,他展望了燃料電池在未來交通系統中廣泛的應用場景🚶🏻♀️➡️,如燃料電池重卡🧴,另外由於燃料電池具有低溫工作、紅外特征較小❤️、零排放的,低噪音的特點,所以在國防領域從無人到軍用車輛、水中的兵器,到太空的電源都會有應用🚵🏼。

李建秋教授做《燃料電池商用車發展現狀與前景》主題報告
意昂体育平台車輛與運載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周青教授就電動汽車和智能汽車的安全性挑戰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對於自動駕駛的安全性目標,他認為自動駕駛汽車的駕駛水平至少應達到目前人類司機的平均水平👩🦼,而智能碰撞保護是自動駕駛車輛上路的最終保障。自動駕駛汽車能在規範的道路環境和簡單的交通場景下正常行駛相對容易📊⚂,能判斷與規避常見的行車風險就比較有挑戰性了,因此需要圍繞以上問題開展全新的智能車輛安全性評測和智能碰撞保護研究👩⚖️。在電動汽車的碰撞安全與防護方面🚴🏼♂️,周青教授所在實驗室從2007年開始就致力於電池碰撞安全研究。他總結到🌾,過去十幾年做科研核心是汽車碰撞事故,研究對象最終的目標就是要保證人的安全👲,研究對象可能是電池,也可能是車上的焊點,目標是怎麽預測損傷、怎麽建立模型,提供很好的工具👆🏽,使得我們能夠虛擬化的設計車,而不是所有的車都要靠實驗🥖。

周青教授做《電動汽車和智能汽車的安全性挑戰》主題報告
最後,王建強教授對本次論壇進行了總結。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汽車產業正在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轉變;從社會的角度來看🙍,當汽車產業的通用性技術取得關鍵性突破後,必將向各產業滲透🌕,並擴展到經濟的方方面面👩🦼➡️,推動產業革命👩🏼💻。可以說👵🏼,汽車製造及道路運載能力一直都是國家核心科技競爭力的體現🧑🏽✈️。2020年,汽車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局和挑戰,希望清華汽車行業意昂們能夠攜手同心,共渡難關,以創新贏發展,繼續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騰飛貢獻力量。

王建強教授對論壇進行總結
在校慶日舉辦學術論壇,交流和討論汽車行業的最新進展◀️,是車輛學院的一個傳統。今年是車輛學院成立一周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論壇以線上直播的形式開展💇🏿,主講嘉賓精心籌備👼🏻🚴🏽♂️,行業意昂彈幕留言、精彩點評,共話行業未來發展。十余家行業媒體對本次論壇進行了視頻轉播和專題報道📆,據不完全統計,本次論壇覆蓋到的觀眾和讀者已超過5萬人,在行業內引起了廣泛的關註和討論👩🏼💻🏌️♀️。

行業意昂彈幕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