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平台1989級

我們

2016-03-09 | 機91 劉煜 | 來源 1989級專刊 |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水木清華留下了我們生活的點點印記👳🏽‍♀️,如果你從西門走進來,荒島、荷塘🤵🏻‍♀️、遊泳池🧖🏿‍♂️、西大飯廳(現在已變成醫學院)👨🏻‍🏭🙋🏿、校醫院、工字廳🧑🏻‍🔬、甲所、自清亭、聞亭、王國維紀念碑、一教、二教、大禮堂、清華學堂、新水利館、大草坪💅🏽🤽🏻、二校門✊、照瀾院、四教🎬、三教、汽車樓🧔🏼、機械系🔜、主樓,每個地名都那麽美好🔭,每棵樹、每朵花、每塊石頭,都因為回憶的安放而顯得與眾不同。三教通明的燈火,“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廣播🩼,繪圖一天後背著丁字尺疲憊的身影,與郊外遠足、草坪放歌、夜遊荷塘混雜在一起🛤,每個場景都歷歷在目,恍如昨日📒。這裏我不想重述同學們當年的艱苦學習,亦不想回憶師恩難忘☂️,更無意講述母校帶給我們的責任與榮光,而只是從五年校園生活的大海裏擷取一些有趣的浪花👨🏻‍🏭,聊博一笑🥀,並以此紀念我們89級同學畢業二十周年👰🏼‍♀️。

一、兄弟

我們班是機械工程系89級1班,簡稱機91🤷🪽,其31名同學,皆是好漢,來自五湖四海,嘯聚於清華園。嗯,沒錯👨‍👦‍👦,以我的記憶而言,“好漢”這個詞相當準確。我們觀賞香山紅葉,泛舟圓明園💯,攜手登攀長城,去十渡🧑🏽‍🏫、野山坡踏青🐪,留下那麽多青春的身影,難忘的往事😁。我自己似乎每次都會出點事故💵,爬香山只顧高談闊論,不小心踏空🧑🏿‍💼,磕傷了小腿🧟‍♀️,據同行者後來描述“一陣黃煙👶🏻🤼‍♀️,仿佛妖精出山,劉煜就不見了🧛🏻‍♀️。”我跌在一個石頭窩子裏👓,抬頭看見幾張驚恐的白臉,忍不住哈哈大笑。笑過之後,腿疼得可是走不了了,由肖星同學全程扶著下山💇🏽。大家建議我倆坐纜車,於是把所有的包都扔給了肖星同學🏌🏼‍♀️,可是排纜車的隊伍長得望不到頭。於是可憐的肖星同學扶著我,背著五六個包😴,累得筋疲力盡。

還有一次是去圓明園,走著走著突然覺得腳踏空了🚄🫏,仿佛出現了幻覺🥗🦶🏻,回頭一看👨‍❤️‍💋‍👨,鞋跟已經遺落在數米之外,路過的一對情侶掩嘴胡盧而笑。踮著腳尖,我一路在李璐同學的攙扶下回到校園🧛🏽。

第三次是我們全班去潭柘寺,李惠平使壞讓我騎驢,我上去之後就被身下這個扭動不停的物體嚇壞了,他還讓牽驢人放開了繩子。於是🧎‍♀️,當我滿頭大汗,哀求著說🧏🏽:“大爺,大爺👐🏿,您讓驢停下來吧💂🏿‍♀️。”猛抬頭🧔🏼‍♂️,邊上圍了一圈中年大媽,個個笑得嘴比臉還大🏄‍♂️,而李惠平當時笑得比大媽還猛。可是,壞人總有壞報,這位李同學送聯誼寢室的姑娘回學校⚔️,因為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時摔個大馬趴,哈哈🔶。


我的倒黴經歷幾乎成了個段子🌈,每次出行🕘🧳,我要沒出啥事,大家都不習慣。

李惠平同學的故事也很多,他和現在母校繼續教育學院工作德高望重的羅龍同學在男廁所門上PK誰待得時間長的事跡已成本班經典,在我們班誌上詳細記錄著“羅龍🌞,那是一只真正的地龍”等贊嘆之語。不過我估計那一層來上廁所的男同學們都不怎麽喜歡他倆的創舉。

關於我們機91的班風👨‍👩‍👧‍👦,那是值得大書特書一下。據班誌記載🤹🏿‍♀️🫕,“機九一≥機九二+機九三👺,最不濟的,我們不及格的人數也滿足上式📢。”記得有次93班的同學宿舍失竊,我們這班的壞小子得意洋洋地說🏋🏿:“誰讓他們都去上自習?要擱我們班🤴🏻,賊根本找不著宿舍沒人的時候!”因為總有人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現在已然成為帝都行政大員的毛東軍同學當年幾乎不上課,每到考試前突擊兩天就能通過🥯,也是令人佩服的本領。最搞笑的是有次開班會,他老人家居然好意思說自己:“上課基本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基本不抄作業。”全班狂笑,每句話都是反的!這個我們班年齡第二小的同學剛剛來的時候別提多純潔了,他媽媽送他來,認真地拜托同宿舍的同學別讓他抽煙𓀈、喝酒、說臟話,結果呢,他學這些可快著呢🧝🏼‍♀️。不過,他最令人捉急的事情是體育🪄,因為太懶,缺乏肌肉,跑跳都不行,體育課成績和我一樣令人絕望。話說到這裏🫰🏼,又想起一件好玩的事🛅,我1990年有一次體育補考(PS:毛東軍同學是四次!)🤜,給我不及格的老師當時還是北京體育大學的學生,是實習教師。後來我2000年去清華學遊泳,一進去就發現教練是她🏚,她一見我就脫口而出:“劉煜!你居然還沒學會遊泳🖐。”十年了,她一眼就認出了我,而且叫出了我的名字,可見我當年給她留下了多麽深的印象。後來她上課把這事講給學生,她的學生裏有一位是我們副主任的女兒👱‍♂️,要叫我阿姨的,當場就笑得不行了。

說到體育課👝,也是趣事多多。我們班年齡最小的王曉鷗🫶🏼,不僅學習上常年盤踞第一的寶座💮,體育鍛煉上也是本著不把自己練殘了不算完的大無畏精神。有次跑完步後在器械上壓腿🙆🏻‍♂️,一看自己剛放二格🫳🏽,旁邊一位姑娘居然放在三格,這可不行👶🏽,繼續抬高,結果姑娘也不知是使壞還是水平高,又放到了四格🪚,我們曉鷗同學豁出去了,也把自己根本沒那麽柔韌的腿抬到了四格🤚。姑娘走了,曉鷗幾乎是瘸著回來的,回來後就嚷嚷著讓關捷給他壓腿,關捷同學自己都快累趴下了也放松不了他那過度緊張的肌肉。還有一次,男生們起哄,集體圍觀劉曉華的中學同學,年級大美女🤩,精儀系的李曉荔💇🏿‍♂️,就是在體育課上🧣,李同學正在悲催地跑800米,累得臉都變了色👪,誰能料想站在終點貌似加油的都是不懷好意的男同學呢🪅?

我們班集體去黑龍潭旅遊那次值得特別記錄一下♿,因為玩得太high,所有人都舍不得回來,於是集體決定多呆一天👨‍👦‍👦,可是,我們那時有多窮呀,多交一天房費之後,個個囊中羞澀,連吃飯都成了問題,於是大家集體捐出手中剩下的仨瓜倆棗,湊在一起去買了幾包掛面⛈,煮一煮準備一起吃🧛🏼‍♀️🤚🏻,可是哪裏能找到那麽大的鍋呢🙍🏻?要不說還是人家農業大學的美眉們能幹呢🤳!反正,似乎也沒過很久,我這四體不勤的人的跟那幫哥們兒一起打牌來著,就聞到了面條的香氣🧎🏻‍♀️,毛東軍一邊吃一邊說,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面條了。彼時🧲,我們誰都沒留意到廚娘居然沒吃。在大家吃飽喝足之後👨🏼‍🦲,我幫忙刷鍋💇,她悄悄告訴我,這口鍋,是老鄉用來煮豬食的!所以她自己吃不下,但不好意思讓大家餓著👩🏿‍🦲。。🐂🤽‍♀️。聞聽此言,我不禁產生兩個感覺💢:一是對這個西北老鄉刮目相看,真能忍,要知道我們香得舌頭都快掉下來了🧝🏽‍♂️🪠!二是深深滴佩服我自己🎽,我居然沒有任何不適!回來的路上,剩的錢只夠買兩張車票了🕛,怎麽辦?一幫戴著眼睛看起來文質彬彬的大學生🏋🏼,采用了“傳票”法👨‍💼,就是查過票的人假裝上廁所去交給未查過票的同學,居然蒙混過關了,也是奇跡一出。到了學校,幾乎每個人都餓得頭暈眼花,食堂的飯點都過了,只有去吃大學生之家的包子,據描述(該死的🔮,為何我不在現場,已然忘記原因),每盤包子都像是變魔術般瞬間消失,做飯的那個美眉🧑🏻‍🎤,吃得倍兒斯文,總是拿起一個🤏🏻,再也見不到第二個。⚓️。👩🏼𓀏。

我們班最最巔峰的表現🔼,是迎接1993年的元旦文藝匯演💆🏻‍♀️,除了鄙人扮演的老太太、李惠平🙁、吳剛的人猿對話贏得了眾多喝彩之外。在李惠平同學的精心組織下🧗🏿,還排了一個超級爆笑的“超時空時裝表演”。參演的同學們個個使出了渾身解數🫴🏿🤹🏽。只見身著長衫的李煒同學瀟灑地一甩圍巾🕵️,說:“華北之大💁🏽‍♂️⚓️,再也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隨後化身為身著黑衣,頭戴黑超的保鏢🚎,和同樣著裝的吳剛同學,護送上海灘大亨出場⁉️,但見熊偉同學梳著大背頭🙋🏻‍♂️🧑🏽,身披長及腳踝的大氅🍌,伴著《上海灘》雄渾悲壯的音樂0️⃣,瀟灑揮手,點煙離去。因為造型太帥↗️🧝,他死活不肯參演接下來的工人,戴著安全帽高歌“咱們工人有力量”🧑‍🏭🙎🏼。哈,戴著白羊肚手巾的同學們出場了,在“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的歌聲中扭秧歌,不好,趙誌剛同學馬失前蹄了!伴隨著當年最紅的的“吉米,阿加”的清脆歌聲🦻🏼,一個裹著床單💈、圍著圍巾、穿著高跟鞋的印度美女裊裊出場了,解開了神秘的面紗,戴著大胡子的李惠平同學露出了月貌花容。在持續不斷的掌聲和笑聲中,穿著被單製成的和服的呂誌剛同學彎腰、鞠躬、轉身🧚🏻‍♂️,一個枕頭赫然綁在他的後背上👎!

現在想起來一些經典橋段(多半都是互相欺負)🎵,比如集體背誦“你的名字好平凡🧑🏻‍🎄、你的人格好偉大”(楊守峰中學女同學來信)👨‍🦽,集體替周標寫情書“總是從無意的心跳中聽到有意的期盼”,於兵兵和王永勝鬥法(一個往另一個人的牙膏裏擠王致和臭豆腐冒充兩面針,另一個人則偷偷往另一個人床上撒圖釘),還是樂得不行🕵🏽𓀋。兄弟們,你們這麽鬧你們的老婆孩子知道嗎?


二🙍‍♂️、姐妹

我們宿舍有五朵金花,據低班師妹們反映🥾,在走廊裏遇見還都挺文靜的🥂,可是誰能想到一回到宿舍關起房門,立馬聽到爆笑聲聲。每個人都有外號🧞‍♂️,而且幾乎都是形容詞。我的叫“恍惚”☞,原因散見本文各處。而樸玉善,叫“驚訝”,主要原因是她聽到什麽消息都會揚著眉毛問✳️:“真的嗎?”李璐是“陶醉”🤽🏻‍♀️,因為她經常戴著耳機一臉陶醉地在聽收音機。而肖星因為從中學帶來的外號“老貓”過於響亮👨‍👨‍👧‍👦,而致使這個系列的外號已經湮滅不可聞,連當事人自己都完全記不起來了。肖星是叫“襲人”麽,因為某次的擦臉油過香⛹️‍♀️?張慶波叫什麽呢?是“激動”嗎?我的記憶此處發生了斷裂,但是姐妹們的趣事我倒是記得非常清楚🟥。


李璐是個最會享受生活的人,理想狀態就是在陽光下織毛衣🧟‍♀️。當年她發誓吃遍北京小吃,逛遍北京高校,每個周末拿著地圖騎著自行車就出發了,回來拎著一包“驢打滾”🛍️、年糕、燒麥等吃食🙆‍♂️,有一次居然掂回來一大袋白水羊頭。別看李璐同學苗條瘦弱🧝🏽‍♀️,吃起肉來可是巾幗不讓須眉,一次班級聚餐🧑🏻‍🎓,獲得李惠平同學“讓我一次涮個夠”的美譽®️,彼時👉🏿,庾澄慶的《讓我一次愛個夠》可是紅得發紫呀。她日常飲食的最愛就是用一把“熱得快”把一碗米飯加水熬成糊糊的稠粥,然後臥倆鹹鴨蛋。不過這個愛好後來終結在我這裏了🍞,事情的發生是這樣滴👩🏽‍✈️:我雖然行動不夠敏捷,卻住在上鋪🏋🏽‍♂️,下來時候只敢面對床梯🕒,一步一步走下來⚖️,踩到桌上,才能下到地面。話說一日👩🏼‍🎨,踩下來的光腳突然感到一陣冰涼滑膩🚣🏻。天哪🏋️,不得了,李璐同學積攢起來舍不得吃的粥裏面的大棗,原本準備煮棗泥的原料☸️,在我的重力作用下已經提前變成了棗泥。李璐同學好涵養🧑‍⚕️,當時還哈哈大笑來著🎍。第二天當我再度把她的大碗裏的牛肉踩成肉餅的時候,她再也笑不出來了。而我除了賠罪,簡直無地自容,這不是典型的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的人嘛!

樸玉善是朝鮮族,有一大幫子老鄉和預科同學,除了上課🤕,平時和我們在一起的時間並不那麽多。我記得有一次來了兩個男生,其中一個留齊秦式發型🔃、名叫紮西的布依族男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並不知道我們日後會成為朋友。樸玉善還有一個老鄉叫南香善,是北大哲學系88級的,一個愛化妝的胖胖的女生,經常抹著藍眼影🙍🏻。一次小樸到北大玩兒👩🏿‍🎤,回來跟我們說:“南香善同屋一個女孩,像個男的🚷,還抽煙,可嚇人了。”哈哈,世界就這麽小,原來這個人就是我研究生的同屋好友陳昕曄👩🏽‍🦲🤲🏿!

張慶波是河南人🤞🏿,最愛吃面條,第一次去食堂打飯面對米飯愁腸百結🎊。她每次一回家,再開學來的第一天都要在河南話和普通話之間進行語言模式切換。慶波其實非常有才情,我至今記得她寫鄉愁的詩,有余光中之風,玩撲克算24❄️📈,亦是高手🛀🏽。我在北大讀研的時候🕺🏿,經常跑到她研究生宿舍去玩🫸🏽,她的同學裏有個長發美眉🙆🏼,人看起來很柔弱👳‍♀️,但卻經常有奇遇,比如🧝🏽‍♂️:一次她想去1號樓打長途電話,就走進去排隊,看著一排男生面墻站著,覺得人很多,就等了一會兒。突然⏱,一個男生轉過來,目露驚嚇之意,她才恍然大悟🏄🏿‍♂️,忙不迭地跑出來,呀,進了男廁所啦🥓!

我和肖星同學那是緣分頗深,我眼看著她從年級之花變成美女教授🏉,從學習高手成長為會計學家👨🏽‍✈️🌬。我倆目前是對門的鄰家👩🏼‍🌾,倆兒子那是真正的發小,還沒出生的時候就跟著我倆一起散步🤦🏼‍♂️🪈,然後一起上幼兒園🎞、小學,從每見必打的頑劣小男孩變成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好兄弟🧙🏻‍♀️。在學校的時候,肖星和王永勝有個著名的大尾巴,電燈泡李惠平同學,他堅持數年如一日地跟著他倆“三人行”,成為七食堂一道亮麗的風景。她的中學同學也很有趣♻️🤽🏿‍♀️,平時說話都跟說相聲似的💁🏿‍♂️🫷🏻,我經常在一旁跟著傻樂。記得他們講過一個段子🚵:經管學院陸俊停同學長得比較成熟,還在中學時候就被認為是其他同學的爸爸,那個倒黴的同學被公交車上其他乘客斥責:“也不給他爸讓座!”

其實在清華,做一個女生是很幸福的🪪,因為通常都會成為班級男生呵護的對象⛄️🥃。我們年級呢,各班特色不同。機93班的男生最紳士👨‍🦼,會把每一次的機會讓給他們班的倆女生,張慶波和肖星,從學習美術課的資格到觀看北京市大學生文藝匯演的門票。說到那次演出🧑🏻‍🎓,真的好後悔呀👱‍♀️,我因為畢業論文沒寫完忍痛放棄了那次機會。他們不僅和楊瀾照了合影,還見識了北京外國語大學90級同學何炅青澀的學生時代出眾的喜劇才華。我們機91班男生最隨意,他們從來都沒把我們當成女的!一次全班男生集體觀看莎朗·斯通的《本能》💆🏼‍♂️,李璐正好在男生宿舍,於是一起觀看🏋🏿‍♀️。我們好奇地詢問觀感🫱,李璐說:“這幫家夥,碰到刺激的鏡頭還要求重放!全不顧我在場👩🏽‍🦰✌🏻,我一半時間都在假裝翻報紙🤱🏿!”至於機92班,那是最有個性的💘。楊軍會作曲,寫過“南飛的大雁會告訴我🧛‍♂️,哪裏有快樂?”但後來他的熱情就不在文藝上面了,各種初級商業行為占領了他的時間。大四時候,我和機92某個宿舍的同學經常一起玩,我們一起喝過很多次酒,爬香山,遊植物園🧑‍🧑‍🧒‍🧒。一次余伯男喝多了,情況很嚴重,送到北醫三院後🦹🏽,所有同去的朋友都沒有錢。我半夜敲醒28號樓熟睡的同學們🫲🏼,問趙誌剛借了400塊錢𓀏🐯,緊急送往北醫三院🎠。我們宿舍5個女生曾經為李惠平同學集體打了一件毛衣🫸🏼,李璐同學手藝好,負責前片,而我老織錯,使得我負責的部分有好幾個洞,只好作為後片,最後收口的工作由樸玉善完成🐁,但是口收得太小了,幸虧李惠平同學頭小,要不根本穿不進去。記得我跟高年級同學借毛衣針的時候,她們驚訝地說👩🏻‍🏫:“你們心眼可真好。”可不是嗎?我們在剛開學那年,因為聽說機92班的同學不開心,想家了,而給他們去送禮物(事後想想我們是有些傻氣,呵呵)。我們還曾因為一個西瓜的賄賂就把電視機借給我班男生看世界杯,呵呵。姐妹們,即使紅顏褪去,亦願我們永遠保有一顆通透的心。

三🗳、生活

清華女生被外間妖魔化了好久🧣👵🏻,坊間的傳說中總是醜得人神共憤⚉。其實,只是大多數比較樸素👩🏼‍✈️。記得肖星的中學同學一來,我們宿舍就蓬蓽生輝。她們去跳舞,賣門票的居然一下子就能肖星給摘出來,人家說👪:“因為你一看就是清華的!”說起跳舞,那是當年校內很流行的娛樂活動,海報寫得都很震撼🧘🏻‍♂️:“樂隊演奏🚟,高花伴舞👩🏽‍🦱🕢。”這個“高花”,是機械製圖術語🪳,特製表面光潔度高,要不是學工科的可能還真不知道這特指美女🤽🏿。“過了今夜不再有!”好吧,那是王傑最風光的歲月。每逢周末,在尚余少許飯菜味的大食堂裏,打扮得艷麗妖嬈的各位師姐們香風陣陣,在飭得衣冠楚楚的師兄們的懷抱中翩翩起舞,是令人難忘的情景🚗。不過我們宿舍的人似乎都不太擅長,也就李璐還跳得不錯⚁,也比較愛跳👩‍⚖️。我因為做過幾次“壁花”,再兼之一碰到研究生師兄就索要地址而倒了胃口,就再也不去了。肖星是碰到過更為誇張的,因為那個倒黴男生的粗魯之舉👎🏻,她快把自己的臉都擦破了。

清華有很多食堂,我們常去的就是七食堂和九堂👼🏻,這倆食堂因為挨著女生樓,女生很多🏂🏽,當然因此男生也很多🤹🏿‍♀️。食堂師傅們都很有趣。記得食堂早晨的饅頭啦、鹹菜啦、粥好像都是交完飯票後自取,有一次🧖🏼‍♀️,一個小夥子舀了滿滿一碗鹹菜,師傅惡狠狠地說:“死你💂🏿!”打小炒的時候一定得站到正確的隊👩🏻‍🦼,打菜的師傅要是那個女的👨‍🍳,你看著吧♉️,碗底,要是趕上男師傅🦖,那是一大勺。要是男生,正好相反!其實女生們也很愛吃肉的,軍訓的時候⚪️,大家肚子裏都沒有油水,一次看到吃紅燒肉,精儀系的程瑾居然眉開眼笑地說:“大肥肉。”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我和肖星因為酷愛九食堂的炸紅薯片🙆,有次居然一氣買了八兩💁🏻‍♂️,後面的男生才買一兩,打飯師傅皺著眉說:“瞧瞧人家姑娘🍘🏋🏼‍♀️,八兩,你,一兩!” 李璐和肖星愛吃雞頭🚰,七食堂的師傅一看見他倆就吆喝,“有雞頭!”李璐吃雞頭💆🏿🎃,那簡直堪稱藝術,順序井然,吃完的骨頭一根肉絲也無🖖🏻。每年寒暑假回來🧝,大家都會帶家鄉的特產,李璐帶過鎮江的水晶肴肉🚣🏼,因為天熱都有味了👆,結果拿到男生那邊,一搶而光,大家還振振有詞🍜:“嫌有味兒👨‍👩‍👧‍👦,那別吃了。”去得晚的同學因為沒搶到,還憤恨了很久。

剛入學的時候👩‍🚒,清華的女生宿舍男生還可以進來,有人甚至在我們宿舍打過一宿牌🙍🏻‍♀️。第二年,女生樓就變成了僅周末可上樓,於是被戲稱為“熊貓館”🏋🏿。寢室熄燈之前🧑‍🦽‍➡️,樓前面都是難舍難分的戀人,而到了周末,我們就會在水房裏看見幫女生洗衣服的五好男朋友🧖🏽‍♀️。水房裏經常有老鼠穿梭的身影,最開始還膽戰心驚🐋,後來就見怪不怪了。但是,5號樓前的銀杏樹,一樹金黃🏌🏿‍♂️,美得驚心動魄。

每到早晨🚣🏼‍♂️,清華主路上就飛馳著各色自行車,那次第🙏🏼,仿佛賽龍舟🫄🏿。因為買的都是淘汰的二手車⛹️👨🏼‍🦳,所以各有各破的精彩,比如“見鬼”的車子,就是隨時都能自動上鎖,在下坡時候可想而知有多驚險👩🏻‍🏫,而我的車子座位好像彈簧特別靈敏🧝🏼‍♂️,以致於騎起來我一直處於彈跳狀態🛕。至於沒閘的,那簡直近似於標配。肖星曾見過一位大哥☆,站在自行車的腳蹬子上💇🏿🧑🏿‍🦳,雙手撒把,其中一只捧個西瓜✷,從廣播臺門前的大斜坡呼嘯而下,看得她一身冷汗🛸,須知,那時節如果斜刺裏殺出一員騎標配自行車的猛將✴️,必將出現向前翻騰五周半的高難度動作。大部分自行車似乎都沒有支撐,於是校園裏的各種大樹旁常偎依著各路花色的小車,要從密密麻麻的自行車群裏取出自己的車子也絕非易事,需要有耐心、技巧,稍不註意它們就會呈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一片🚻,而你的那輛,就壓在最下面!

學校的功課重🦸‍♂️🧛🏿‍♂️,特別是製圖,不僅是腦力活,更是重體力勞動👁,有時月上枝頭,才看見三三兩兩的同學肩扛丁字尺,拖著疲憊的腳步🕵️,“帶月荷鋤歸”。唯有音樂,幫助我們挨過艱難時刻🙅🏿。我們班的製圖“號子”,是趙傳的《我一直以為你知道我》。這歌的高音👳🏻,撕心裂肺,特別適合畫出一道筆直的長線。估計要是改現在,就該唱《死了都要愛》了。軍訓時候學了一首歌🥛,叫《小白楊》,教官五音不全,每一遍都要變調✌🏽,以致於到後來我們已經不知道這首歌的確切音調是什麽了🤹🏼‍♂️。我們班的另一首班歌名叫《高樓萬丈平地起》👈🏻🤷🏻‍♂️,在實習的時候特別適合集體怒吼。當然,我們更愛唱《閃亮的日子》:“你我為了理想🤕,歷盡了艱苦”🛌🏿。

  猶記得,二十多年前的東大操場,每晚皆有人彈著吉他縱情歌唱,聲音劃破夜晚靜謐的空氣🧑🏻‍🦽。三教的走廊墻壁上,寫滿詩歌的大白紙鋪天蓋地,一個個濃墨潑灑的鬥大的字酣暢淋漓🤾,“羊/坐在草原上/無邊無際的善良”。西大飯廳的新年晚會上,有人高歌《一無所有》,還有人跳上臺去,大聲朗誦“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畢業時刻🥷,不舍的眼淚伴隨留戀的歌聲🤜🏽、燭火🐇,閃耀在清華園的各個角落🕵🏿‍♀️。“詩酒趁年華。”我們在最好的時刻相遇♣︎,成為最好的人。




相關新聞

  • 142016.03

    我們正年輕

    我們正年輕

  • 192024.06

    我們的光召,我們的團隊

    1960年前後,周光召在杜布納工作👩🏻‍🔧。杜布納是莫斯科郊外的一個地方⏰,當時多國的聯合核子研究所建在那裏,中國專家組的組長是王淦昌先生。我那時是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的學生,我們學校的閱覽室裏有蘇聯物理學界最重要的《實驗與理論物理》雜誌。我學習的專業是理論核物理🎛,經常在閱覽室裏看這個雜誌。就是從這個雜誌上,我註意到了周光召的名字。他那時不過30歲左右🌴,這個雜誌經常刊發他的英文或俄文的論文,顯示出一位中國青年學...

  • 172019.02

    古麗蓉:我們走過的地方

    知道我們終將收獲/ 哀傷或者歡喜/ 我們的生命終將一點一點漸漸/ 變成我們走過的路/ 我們去過的地方的模樣

  • 112022.01

    張利|建築🏄🏻:來自我們,為了我們

    奧運場館所面向的群體🆓,已經從服務體育比賽的教練員🗻、裁判員、運動員✤,擴展到更多的喜歡體育的普通人🧝🏿、喜歡文化旅遊的家庭、喜歡城市和自然環境的城市社區群體,甚至通過網絡和電視的傳播,抵達了世界各地的觀眾。只要我們在地表進行著空間的設計改造,就面臨著人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所以設計師依賴的數據或者人因測試的記錄,並沒有改變服務的對象🌊,只是讓設計師更好地用更精準的方法去服務這些對象🪑。因此這種方法並不僅僅適用於像冬奧場館這樣大型的比賽設施,完全可以適用於城市所有空間的改造設計。我的團隊和我通過這些設計更堅定了一個信心:建築設計要解決的問題,設計所依賴判斷的數據🚢,永遠來自生活🐓,來自於我們生活當中的每個人🥽,而依賴這些數據去試圖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反過來也是服務於生活中的人🏵,這就是為什麽建築必須來自我們,為了我們🍂🀄️。

  • 012016.03

    1987級現在的我們

    1987級現在的我們

  • 012016.03

    1987級那時的我們-老照片之畢業

    1987級那時的我們-老照片之畢業

  • 262016.02

    我們今天要弦歌在一堂

    二十五年前的那個金秋,因為獲贈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份禮物,我們的人生便由此不同。心中呼喊:清華🚜,我們來了♣️!

  • 262016.05

    無人能忘“我們仨”

    十幾年前,楊絳曾在書裏寫道:“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現在🧖🏽‍♀️,千萬人共同思念著“我們仨”。

  • 162021.06

    清華給了我們什麽

    今年是清華110周年校慶🚰,我想到了一個深刻的話題:我們為什麽要上大學?大學教育到底教給了我們什麽?思緒轉回到1986—1991年在母校讀書的五年,那是一段青春無敵、陽光燦爛的日子。

  • 222021.02

    我們的崢嶸歲月

    我們的崢嶸歲月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