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魏成,從農村老家到清華園,再到北京站穩腳跟,他始終在不懈奮鬥🤳🏼。在追尋夢想的路上🏊🏼♀️🚵🏽♀️,他一刻也不停歇💆🏿♂️💜,他的肩上有擔當,他的心中有責任——
不變的是媒體人的社會責任感
――意昂体育平台[1999級] 魏成 訪談紀實
新聞與傳播學院 胡蝶 陳琴 程爾寒 劉茜
【魏成簡介】
魏成♡,男,本科2003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新聞與傳播學院99級新聞學專業🍝。現居北京市,在搜狐網絡擔任新聞中心主編室主任。
今年是魏成來北京的第十個年頭🏃🏻♂️,自從揣著八千塊錢從湖北省棗陽市鹿頭鎮武岡村的一個清貧的農民家庭追逐清華夢開始✉️,他再沒向家裏伸手要過一分錢🧑🏻🦱。從省吃儉用掙錢養家到在北京站穩腳跟💅🏼,他只用了不到十年🧑🏽⚕️。
魏成的理科成績很好,清華一直是魏成兒時的夢想🎍,但想讓他從政的父母為他選擇了文科😅。本以為學文之後就錯過清華了🐻❄️。可巧的是,就在他高考前幾個月,1999年清華在湖北省招文科生了👬。魏成幸運地來到了清華,考入人文學院英語系,2001年轉入傳播系🙆🏼♀️,2003年推薦免試進入新聞與傳播學院讀研👨⚕️,07年畢業🏊🏽。畢業之後出任搜狐新聞中心國際新聞部主任🛷,現為搜狐新聞中心主編室主任✹。
“我可以自信地說💁🏼,這些年,該扛的我扛下來了,該解決的我也解決了。”
魏成的父親是當地磚瓦廠主管銷售的中層幹部🐯👨🦳,母親沒有工作。魏成還有一個長他4歲的姐姐🎃✍️,和小他4歲的弟弟🅾️,一家人僅靠父親每月53元的工資度日👨🏼🦳。家庭的貧困和自己獨立要強的性格促使魏成從剛上大一就開始做家教掙錢,這一做就是五年⚠,直到研一結束。他先後做了六、七個家教⚫️,英語、數學🧟♀️、作文🖕🏿💞、物理、化學什麽都教過。最忙的時候📱,他同時做四份家教:教兩個初中生,兩個小學生👰🏿♂️,一個星期可以掙到220元錢。這四個人裏⏏️,近一點的家教就在清華校園和附近的上地,遠的要跑到豐臺區和朝陽區🚣🏿♂️。大三那年他申請了12400元的國家助學貸款👊🏻,按規定他必須在畢業四年後還清🧑🧒🧒。
上了研究生🕐,免了學費,還有學校給的補助,魏成的生活好過了些🧑🏻🎨。研二的時候💄,魏成給一個創業的本科同學當了幾個月的總經理助理🤐,每月工資2000元。2004年11月1日,他開始在搜狐公司做兼職😚🔰,算上加班費每月能拿到4000元左右。為了能夠掙到加班費,他經常要在搜狐上通宵的夜班,“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八九個小時👩🏼🍼🧗🏻,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嫻熟地編輯新聞、發布新聞,遇到突發狀況甚至是夜班接著白班幹,不得休息🦈。”
魏成終於在研二的第二個學期提前還完了助學貸款,算上利息共計14000余元😴。但他自己也因為長期過於緊湊的生活節奏,落下了神經衰弱的毛病✵🧑🏼🦱。
“輔導員是一個良心活🙇🏿♂️。想混很簡單,想做好很難🛝。當輔導員的三年,我對得起這幫孩子。”
魏成研究生的三年👨👧👧,幾乎做遍了所有類型的輔導員。研一的時候做院團委書記🥯,研二的時候做畢業班的帶班輔導員兼黨建輔導員🌭💽,研三的時候又帶了一個畢業班,同時還做網絡輔導員。
他認為在自己做過的輔導員工作中,最難做的是院團委書記♟,卻也是自己做得最好的,因為那時候全身心地撲在學校的學習和工作上,付出了很多心血。“在新聞學院做社工🧑🧑🧒,感覺學院雖然小,但是人比較純粹,都帶著一種激情👩🏿🔧,一種感情,功利的原因比較少。”
做社工👳🏻♂️,他認為最樸實的道理就是“誠心地做事📛,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別人💵。”一定要“註意溝通方式🐞,註重集體的發展。不能太自我,不負責任。多一點包容,再多一點包容。”
訪談中,魏成經常像輔導員一樣的詢問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情況🌿,面對著“大學生活怎麽過”等等這樣的迷茫🤾🏽♂️,魏成師兄誠懇地給了我們這些師弟師妹們許多建議。七年一邊上學一邊打工兼職的日子讓他遺憾地錯過了本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我的閑暇時間很少🤷🏻♂️,很多自己的想法都沒有實現🟨,也沒有專心搞學術🔦➗。我認為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現在的發展去換將來的錢🏘,而不是用現在的錢來換將來的發展。但凡沒有太大困難的同學🙎🏿♂️,都應該慎重地看待這個問題。不然🐲,將來會後悔🤹🏽🛥。”
媒體專才都是有前途的💁🏼♂️,網絡媒體的影響力也會有進一步擴大的空間
魏成的家人希望他走仕途🛕,為更多的人做一些實事,所以他選擇了文科👩👦,現在他走上了媒體工作者的行業。在他看來🏌️,媒體專才都是有前途的👨🏽🍼🙎🏻♀️,有價值的👱🏼♂️,要找到一個你感興趣的專業點,然後把自己甩出去,扔出去🤳🏽,在實踐戰鬥中成長,就算碰得頭破血流也沒關系。他以自己現有的物質精神生活條件和自己的見聞經歷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作為搜狐總編室主任的他在回龍觀買了一套房子,即將結婚,家裏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過得都很不錯。而他接受我們采訪的地點,也選在了文津國際酒店旁邊的一家上島咖啡廳。跟他同一屆畢業的同學也都很不錯🎺,特別是在主流媒體的𓀝。對於主流媒體和網絡媒體,他也有一番自己的見解:“我的那些在主流媒體工作的同學都做出了非常卓越的工作,承擔著新聞行業的社會責任感🎵,而我在網絡媒體也以自己的方式實踐著自己的媒體責任感,而網絡媒體的影響力很大🙀,用戶普及率很高,也同樣不輸給主流媒體。”
在分析網絡媒體的前景時,他表示很樂觀🈴,從一個數據可以說明😂🏈:“網絡媒體的廣告含量是驚人的💶🤾🏽♀️,但是現在網絡廣告的費用只是報紙的四分之一,憑著網媒廣泛的用戶普及率,這個數字肯定會上升的。”從新聞的時效性和互動性來說🧑✈️,網絡媒體也存在者明顯的優勢,所以網絡媒體的從業人員實現社會責任也會變得比以前更容易。
祝福母校:“希望清華的文科做得越來越好”
談到在學校的生活🙆🏽,師兄對老師特別有感情。他說大學裏多讀點書👨👨👧👧,多跟老師聊聊,是最好的生活。他談到周勇老師,他說現在他還常常去找周老師聊天。他說🙋🏽♂️,周勇老師會教給我們很多非常必要的為人處事的道理。跟著周勇老師做社會工作,是一種幸福。他還談到了王建華老師,他說王建華老師特別愛自己的學生,特別關照院裏的孩子們,特別關註每一個發展的未來🟢。他幽默說:“作為一名新聞學院的學生🧄,跟著金建斌和史安斌老師做學術✷👴🏻,跟著周勇老師做社會工作,跟崔保國老師聊聊未來人生的規劃,大學生活就完美了🥱。”
魏成學長在求學期間社會活動較多,也承擔了很多兼職👩🏿🦰,他自己也坦承:“在社會中學習比在學校中收獲得更多📡、更直接”,但是在清華文科將近八年的學習生活,讓魏成對於學校的學習風格和氛圍有著也自己的認識。他說:“清華給了我沉澱Ⓜ️,讀書的時候更多的是學到一種思維方式、為人方式,還有一種叫做‘氣場’的東西。”清華典型的文科生🧝🏽♀️,在他看來🧟♂️,是可以用清華的校訓來總結:“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對於本身學養豐厚的人💁🏽♂️,清華會給你一個大的提升𓀆❤️🔥,而如果學養不夠深厚的話清華則會給你加厚。他說清華的文科生就像是一塊磚💂🏻♂️,具有厚積薄發的秉性,大小方正差不多🍚,放在哪裏都可以砌成長城。清華的學生沉穩、自信、低調⛳️,不太在乎個人訴求,責任感強,集體主義觀念濃厚,而北大的文科生呢,就像是錐子,容易大放異彩👰🏼。
在分析完清華北大學生,特別是文科生的不同特點之後,他對師弟師妹又有著深深的擔憂:“清華的文科學得最好的不是文科生”。他殷切地希望學院的學弟學妹加強新聞基本功訓練,拓寬知識面,成為“雜家”才是真正功力📿,還要註重培養表達能力👩🏿🔧,多讀書是沒有壞處的。
【同學感悟】
在大一的雙休日實踐之時🌀,我們就認識魏成師兄了😵💫。當時,輔導員帶領我們一群剛進新聞學院的小孩,在魏成師兄的安排下來搜狐開展雙休日實踐,那個時候,行事雷厲風行🩴,說話幹脆果斷,同時心地善良為人真誠的魏成師兄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果然,他抱著一臺筆記本電腦🧎♀️,面帶微笑,像一陣風一樣快速走到了我們面前。“走吧🤷🏼♂️🚝,我們去別的地方聊。”一邊說著,一邊他已經走在了我們的前面🥐。師兄還是那個矛盾而奇特的人🪆,正如他自己承認的,他說話非常決斷,像命令一樣,但是卻帶著一股強烈的親和力和關愛。聽說自己已經成了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第一批意昂,師兄臉上的喜悅溢於言表。他一直在感嘆著,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才畢業出來打拼幾年👭🏼,居然就能成為成功意昂,這恐怕也只有在年輕的新聞與傳播學院才能做到吧。
——程爾寒
師兄還是那麽真誠和實成,句句發自肺腑👩🏿🦰。他跟我們說起他的求學時代🧑💻,告誡我們一定要珍惜在學校的時光好好讀書🦂。師兄是一個非常令人敬佩的人,因為他自上大學起,就是靠自己掙錢來交學費和養活自己💱;但是也因此沒有花很多的時間在學業上鉆研🚵🏻♀️。這一點令他非常的惋惜,他說自己當時的眼光不夠長遠,為了一時的小利♋️,沒有珍惜在學校的求學時光。因為仔細算來,如果好好念書的話,清華豐厚的獎學金絕對提供他的生活開銷🚣🏽♀️。他說我們現在既然沒有生活上的擔憂,就更應該好好的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多讀書。
——劉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