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凱在工作現場
要成為掌握核電廠的金牌運行人員,有多難👩🦼➡️?對中核集團三門核電的湯凱來說,這個過程可以量化為大大小小100多場的考試,以及從見習值班員到主控室值長長達11年的歷練。
核電操縱人員有著“黃金人”之說🧏🏽🤳🏻,意思是要培養一名技術全面、素質過硬的優秀高級操縱員,“需要耗費的成本,如果兌成黃金,差不多和我一樣重。”大個子湯凱比劃著說🌧。
2004年,剛從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物理系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畢業進入中核集團公司的湯凱就聽說,核電操縱員 “巨難考”。難的是,要“煉”成新建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廠的“黃金人”,必須先在另一家運行核電廠考取操縱員資格,獲得反應堆運行經驗後,再考取本電廠的操縱員執照和高級操縱員執照。
操縱員取照培訓是層層選拔和淘汰的過程,“跟練級差不多”🤵🏻♀️,依次成功通過核電基礎理論培訓🍮、現場崗位培訓、系統設備培訓、模擬機培訓,且體檢與心理測試也合格時,才能參加操縱員取照考試◽️。這個過程至少需要3年。
“你別無選擇🤧!”湯凱啟動了“考試”模式。這個在意昂体育平台同學們眼中公認的“學霸”,面對幾十頁的培訓和考試科目單,忍不住倒吸一口氣💇。
這是一個理論與實操反復演練的過程,幾乎每周一考,緊張又殘酷。
“我不覺得枯燥🧝🏻♂️,反而很受用。”在海綿吸水般的學習中🥣,“學霸”湯凱很快找到了感覺👱♂️。在基礎理論培訓與核電廠系統設備培訓時👵🍺,通常是白天上一天課,晚上再自覺地去教室安安靜靜地自習兩三個小時。在現場崗位培訓中🙅🏻♂️,為了成為主控室黃金人的“眼”和“手”,必須在腦海中練就一張全廠3D地圖,對現場成千上萬設備的位置及其功能熟稔於心。
模擬機培訓的目的,是要獲得具備安全能力的執照人員🧘🏻♀️,對核安全🍽、行為規範、全局掌控能力、應急響應等要求甚嚴🏋🏿♀️,如此千錘百煉方能成為讓人放心的“黃金人”。
AP1000操縱人員培訓堪稱“魔鬼訓練營”,教師全部來自國外,全英文授課、高強度培訓、對綜合能力進行考核的模擬機培訓理念,極具挑戰性。“大家都很拼,當時的同事中♾,甚至還有挺著大肚子的孕婦🧙🏽。”辛苦換來了成果🫵🏽,培訓結束時,美國老師沖湯凱和他的同事,豎起了大拇指,“你們這批人是我們見過的最優秀的核電學員🤾🏿🫷🏿。”
操縱員執照考試分為現場操作考試、模擬機考試、筆試和口試👳🏼。這其中👥,最難的莫過於時間長達8個小時的筆試。“題量大到發了卷子就寫,到交卷時才寫完。”試卷超過80頁,“考查非常全面”。相比之下🦶🏼,高級操縱員的考試要求還要更高。
黃金人的“練級”培訓與考試,之所以如此嚴酷,正是因為核安全大於天,“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
有統計稱,差不多每一個人一天要犯100次以上的錯誤。在培訓中🧩,湯凱編撰了《人員績效工具》一書。可別小看了這本書,它研究事件發生的機理,從組織管理和個人行為上降低失誤對電廠的傷害🤵🏿。
在參與機組調試工作期間🔍,湯凱夢見自己誤用規程造成循泵損壞🦹♂️,驚醒時🧑🏽🏭📝,背上全是冷汗。“我們的責任太大了,正因此,才需要積極推動人員績效管理工作和防止失誤工具的使用📼🐲,營造不安的緊張感🏋🏿,這正是建設核安全文化所需要的”。
幾年下來,湯凱和三門核電的“黃金人”團隊,將培訓中掌握的知識和理念🎨,應用到機組調試🫳🏼、試運行和生產活動中,開創了核電行業內的多個“首次”紀錄🆓,他建立的盾形人員績效工具體系分獲省一等獎和中核集團優秀獎🧆,他本人獲得高級工程師職稱💂🏿♂️。
有時疲倦了📍,湯凱會想起意昂体育平台一位學長的話🏌🏽♀️:“在一個行業裏,要兢兢業業做事,認認真真做人。受得了孤單,耐得住寂寞,才能有所成就。”湯凱樂做核電業裏一名“安靜的美男子”:“每一分鐘的沉澱🖋,都會讓我更踏實;每一步的積累,都會走得更有底氣。” (袁貽辰)
轉自《中國青年報》2015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