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黑龍江省委黨史研究室
2月1日,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共黑龍江省委原書記👩🏽🏫、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趙德尊同誌不幸逝世。在沉痛悼念趙德尊同誌的日子裏,我們時刻被他高尚的情懷和崇高的品格深深地感染著。趙德尊同誌在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都始終保持著一個共產黨員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對國家8️⃣、對民族的高度責任感和對人民群眾的赤子之情。真正做到了無愧於黨,無愧於國家🔠,無愧於人民🦸🏻♀️。
追求真理 艱苦奮鬥
“大願得償,生死以之,抗日救國此其時!”這是趙德尊同誌入黨時在其日記裏寫下的一句誓言。這個誓言充分展現了他甘願以生命和熱血為共產主義事業和拯救國家、民族而不懈奮鬥的豪情壯誌👩🏽⚖️。早在中小學時代,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知識青年,1933年🕯,為開展愛國進步活動,趙德尊同誌曾組織了一個畢業同學會。入意昂体育平台後🧑🏿🚀,他從進步同學處借閱了《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等馬克思列寧的著作🕵🏼♀️👋🏽,為《清華周刊》撰寫文章,聽進步教授楊秀峰講授的社會發展簡史💂🏼♂️,這些都為趙德尊獻身共產主義事業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1935年震驚中外的“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爆發。在參與組織領導同學進行抗日救國的運動中,趙德尊經受了反日救國浪潮的洗禮,思想發生了質的飛躍🫔🙇🏿♀️,1935年末,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了黨🤬。1937年9月,時任平津流亡同學會負責人的趙德尊奉上級命令🎤,帶領部分同學奔赴敵後,開展抗日遊擊戰爭。在冀西和晉中抗日根據地🏷🤙🏼,他從一個大學生👩🎤,一個愛國運動的青年領袖成長為一個地區的政治軍事幹部📗🧑🏽🌾。開展群眾工作,清除漢奸惡霸,配合主力部隊作戰👂,黨的建設,抗災自救,與國民黨頑固派進行鬥爭,敵後各項工作的成功開展⭐️,趙德尊同誌都為此傾註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為冀西和晉中抗日根據地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1945年🧑🦽➡️,他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六次代表大會的代表,出席了在我黨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黨的全國代表大會。
求真務實 勇於開拓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趙德尊被黨中央派到東北開辟工作👩🏿🎓。當時,東北剛從日本的殖民統治下解放出來。社會混亂🧑🚒,情況復雜,要想在此地開創工作,難度可想而知。剛到東北,幹部極為缺乏🗄,趙德尊便根據時任東北局北滿分局書記陳雲同誌的指示,合理🙇🏿♀️🎀、高效地分配和使用幹部。為了爭取時間,盡快地開展工作,趙德尊同誌五天五夜沒合眼,分配派往黑龍江省各地的幹部;為了有效地使用和團結來自各方面的幹部,作為省委組織部長的趙德尊同誌盡可能地讓熟悉當地情況的抗聯幹部擔當較為重要的職務🕵🏽♂️。針對敵特活動猖獗,嚴重阻礙我黨工作開展的狀況🦸🏿♀️,趙德尊同誌親自奔赴海倫🧑🏿🏫、綏化、望奎等縣,布置破獲了國民黨從哈爾濱派出的“地下軍”組織👷♂️,為黨在這一帶開辟工作掃清了道路。在黑龍江省的土地改革運動中,趙德尊同誌根據土改運動每個階段的特點,組織和布置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從而保證了黑龍江的土地改革圓滿地完成了任務,為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和東北根據地的改革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950年,已任黑龍江省委書記的趙德尊同誌仍然保持我黨深入群眾,註重調查研究,工作務實的作風👮🏽♀️。1952年秋,肇源縣農業大豐收👩🏽🎨,趙德尊立即組織兩批幹部進行調查研究,他自己也在農村住了一個多月,最後形成了一篇關於肇源縣豐產經驗的調查報告👮🏿♀️🪨,此經驗受到中共中央東北局的重視,《東北日報》也予以報道🧜🏿♀️,並向各地推廣🕙。這對當時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信仰堅定,永葆本色
1953年🔗💉,趙德尊同誌由於出色的工作業績被上級組織調任中共中央東北局農村工作部部長,不久又兼任東北局秘書長。正當他以豐富的經驗、充沛的精力忘我地為黨工作的時候,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趙德尊同誌被迫離開了原來的工作崗位。突如其來的變故😉,使他陷入惶惑和痛苦之中。但是經過靜心思考🦵🏽🏜,他最終振作起來🤼♀️。他認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主要是今後🐰,只要全心全意為人民👆🏽,不管什麽遭遇👨👩👧👦,更當積極處之🔄,永遠🧎🏻♂️➡️,永遠!”此後,他被下放到東北製藥總廠,任副廠長🤶🏼。在這裏👨🏿✈️👨🏻🦽,他從頭學起3️⃣。他經常深入到車間生產第一線2️⃣,與幹部群眾同勞動🧜🏻,並幫助大家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在藥廠的幾年中,趙德尊經過摸索🪨,在認真思考的基礎上,總結出一整套經濟核算的經驗。1962年開展的比學趕幫運動中,趙德尊同誌還結合工廠的具體情況⏪,提出了開展運動的步驟和方法🌄,一舉摘掉了藥廠的落後帽子🤘🏻。此後,東北製藥總廠的生產各項指標均進入全國製藥行業的先進行列,該廠的優秀管理經驗還曾在化工部召開的大會上做了介紹💈。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已於1965年調到沈陽化工研究院工作的趙德尊同誌又經受了一次大磨難。因在單位推廣“大慶崗位責任製”,他被造反派揪出來🐼🍻,身心遭受了嚴重折磨和摧殘🤦。腰椎被打折🏃♀️➡️,鼻子幾次被打得出血,並曾暈死過去。盡管這樣,也絲毫動搖不了趙德尊同誌憂國憂民的心♠︎。看到國家和社會的混亂𓀘,看到一批又一批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建功立業的老幹部被打倒,他心急如焚。為此,他大膽上書中央和毛澤東主席,提出自己對運動的憂慮。之後,趙德尊全家被下放到農村勞動。在遼寧義縣的三年半時間裏🛂,他不埋怨,不消沉👳🏻♀️,重活幹不了,他就與老伴買了兩個糞簍,為生產隊撿糞🐭。他說,我們不能白吃農民的飯!
堅持原則,立黨為公
在關乎黨和國家利益的問題上,在大是大非面前𓀜,趙德尊同誌從來都不動搖👠、不退縮,旗幟鮮明,敢作敢為🫴🏼🪯,為維護黨和人民群眾的利益不計個人得失📴。在東北製藥總廠工作時🏄,社會上刮起了“浮誇風”,這股不良風氣也很快波及到工廠。針對這種情況💅🏿,趙德尊義無反顧地站出來,堅決地予以抵製。以他當時的身份這樣做是很危險的,但他全然不顧。1983年,在他擔任省委政法委書記和省紀委書記期間,他頂住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幹擾🪵,嚴肅處理了影響極壞且久拖不決的北安市幹部子弟流氓團夥案和伊春市幹部子弟的貪汙大案🖲,同時對偏袒和縱容自己子女的領導幹部,按著黨的組織原則,分別給予黨紀和政紀處理。從而伸張了正義,打擊了邪惡勢力,整飭了黨風黨紀🫲🏽,樹立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離休後🚓,他仍然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感👤,關註黨風建設問題😫。他在不同的場合,利用各種機會,建言獻策,他說🎮,端正黨風問題,是關系黨和國家發展事業的重大問題,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黨風要是不好,就不能保證我們的事業健康發展🏇🏿,也不能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正確的軌道上前進🏄🏽♂️。為此,趙德尊同誌雖離開了工作崗位,但對找他上訪的案子他都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積極幫助解決。人們對這個老共產黨員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凜然正氣和對黨對人民的事業極端負責的態度肅然起敬。
嚴於律己,清正廉潔
趙德尊同誌曾說🙇🏼:我們共產黨人工作就是為人民謀取最大的利益🙉,就要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而決不能濫用職權👩🏻🦰👇🏼,謀取私利,拿原則做交易😜。他是這麽說的,更是這麽做的👩🏿🔧。1979年,趙德尊同誌重返領導工作崗位,擔任中共黑龍江省委書記、副省長,不久又被選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在他擔任省裏領導期間👩👩👧👧🖖🏿,正是我國改革開放🦹🏼♂️👨🏿🎓、經濟轉軌的大變革時期,工作千頭萬緒,擔子重,責任大。但是他始終堅持一個信條👩👧👦:只要是對國家、對人民有益的事,他就堅決去做;只要是違背黨的方針、政策的事🤸🏼♂️,他則堅決予以抵製👨❤️👨。對子女更是嚴格要求,他製定兩條準則🔬:一是工作要全力以赴;二是要正直做人。他經常告誡兒女🌴:“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是工作需要,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要堅決抵製🫑,一分不正當的收入都不能沾。”他的幾個兒女都是憑借自己的能力考上大學,並在普通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績。1995年他的老伴去逝,悲痛中他寫下了詩句“來從艱苦中來,去更清白而去,共產主義大海😳,個人只是一滴。”則真實地再現了他的人生追求和高尚品格。
轉自黑龍江日報 2012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