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麟是我國知名的黑格爾和斯賓諾莎研究專家⬆️,他對這兩位哲學家的了解是從奧柏林大學耶頓夫人(1884-1941)的課堂上和讀書會上起步的。他後來坦陳💃🏿:“我之研究《精神現象學》和《倫理學》🏊🏽,以及視黑格爾和斯賓諾莎為我治學的典範和情感上終生崇敬的先哲,耶頓老師確實起了相當大的作用。”(賀麟:《我學習精神現象學>的經過》🙇🏻♂️,《賀麟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耶頓夫人是一位普通的哲學教授,但她對賀麟的哲學生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其中有何奧秘?筆者有幸得到奧柏林大學的資助,在哈佛訪學期間前往賀麟早年就讀的奧柏林大學,瀏覽了一些相關檔案👨🏽🦱🌊,查到賀麟與奧柏林大學校長威爾金斯之間的通信(1945年)和耶頓夫人的課程筆記本,該筆記本上記載有賀麟的部分修課記錄。
1926年9月⚄,賀麟自清華畢業後進入美國俄亥俄州的奧柏林大學學習,直接讀三年級✢,於1928年2月順利畢業,拿到學士學位證書🧑🏼🦱。他在奧柏林大學一共學習三個學期🩻。在賀麟眼裏,“奧柏林大學是美國第一所接受黑人和女學生的大學。可見,這所大學當時是充滿濃郁的民主氣息的”👩🏻🦯➡️,“這裏的學習條件很好,學術氣氛也很活躍”(同前)✏️🫸🏻。1945年,賀麟在致威爾金斯的信裏說🪑🕵🏿:“我是奧柏林大學哲學系1928年的畢業生👩🏫,自從我1931年回到中國後🤸🏻♂️,一直在從事哲學的教學🙋🏻♂️、著述和翻譯。”在此信裏,他推薦韓裕文到奧柏林大學讀書。這一舉動間接表明奧柏林大學對他的哲學事業的深遠影響🤴🏿。
賀麟在奧柏林大學學習期間,遇到三位哲學教授✮,分別是西蒙·麥克倫南、耶頓夫人和卡爾·尼克爾。1945年3月28日,他從西南聯大致信威爾金斯校長,在信中,他請校長轉達他對這三位教授的問候。1945年4月26日,威爾金斯在回信裏指出→,麥克倫南和耶頓夫人均已辭世,尼克爾是當時哲學系的主任。在三位哲學教授中🥇,耶頓夫人給予青年賀麟的思想影響最大。耶頓夫人原名EthelM.Ki tch🌻,1906年在奧柏林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14年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從1908年到1935年,她在奧柏林大學教授心理學和哲學🙂↔️🥷🏿。1914年擔任副教授🙆🏼,1926年升任教授👊🏿🙎。1923年,她和奧柏林大學一位數學教授結婚,成為耶頓夫人。
賀麟對斯賓諾莎和黑格爾哲學的興趣是在奧柏林大學讀書期間培養起來的👩🏿🚒𓀌,直接受到耶頓夫人的影響💦。他說:“在國內時🥛,我就知道康德,但不知道黑格爾和斯賓諾莎♡,更不知道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和斯賓諾莎的《倫理學》。對於這兩位哲學家及其思想🙎♂️🤶,是在上了哲學課和倫理學課之後,才開始了解的。”(同前)耶頓夫人是他的倫理學課的老師👶🏻。據筆者在奧柏林大學檔案館找到的耶頓夫人的一本筆記本的記載,賀麟在1926-1927學年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所修的課程有“道德的進化”,賀麟在這兩個學期所得的成績都是A。賀麟所修的倫理學大概是指“道德的進化”這門課🩻。
在任課期間,耶頓夫人還組織了課外家庭讀書會,幾位在課堂上學習認真的同學受到耶頓夫人的邀請參加這個讀書會,賀麟是成員之一。他們每周聚會兩次,每次討論兩三個小時。在第一學期,耶頓夫人組織大家閱讀斯賓諾莎的《倫理學》🔽。賀麟回憶🌪:“耶頓老師第一學期講的是斯賓諾莎的《倫理學》🧔🏿♂️,共花了兩三個月時間。此間🛩,我們讀了好幾種英譯本。我自己還買了‘人人叢書’的通俗本。每次上課她講不了多少,先是要求每個學生念一兩段🦎,然後她再加以解釋。”(同前)賀麟還回憶🧎♀️➡️:“她講《精神現象學》時🙌🏻,用的是一本德文本,此外還拿了一本英文本。她對我們說,這是一部很重要的著作。講課時,她畫了一個大圓圈🧑🏽🦰🥧,用以描述黑格爾關於精神發展的環節和過程的思想。當時,我並沒有完全理解🖐🏿,只是朦朧地感到這部著作氣度宏大🎅🏻,格調清新,邏輯嚴密🤳🏼,不知不覺中便在情感上與它接近起來。”(同前)賀麟跟著耶頓夫人讀《倫理學》👬🏻,並完成了一篇論文🤾🏻♂️:《斯賓諾莎哲學的宗教方面》,拿到了最後一個學分👰🏻,提前半年畢業。
此次讀書活動給予賀麟極大影響。他此後翻譯斯賓諾莎的《致知論》和《倫理學》,和他在奧柏林大學受到的教育直接相關🧜🏻。他在1929年6月17日的日記裏記載:“食間因談及余之欲譯斯氏書實一種自己擔負的義務,而此種義務之來源,謂之天命可,謂為善於利用過去之訓練與環境亦可👨🏿🚒🕛。如余在阿柏林時學拉丁文一年,又於課外從Yeaton夫人讀斯氏之《倫理學》,此皆促成我譯斯氏書之意外的原因也🤺。”(賀麟:《哈佛日記》🪖,載姜文閔編著👰🤦🏽♂️:《哈佛大學》)
在奧柏林大學求學期間,賀麟對黑格爾哲學的了解主要通過兩件事,一是閱讀魯一士的著作。賀麟在奧柏林上哲學史的課,課程用的教材是魯一士的《近代哲學的精神》🏄🏿♀️。他還參考了魯一士另外一本書《近代唯心主義演講集》。後來他將兩本書中有關黑格爾的內容翻譯出來🦈,編成《黑格爾學述》出版⛹🏿♂️。二是在耶頓夫人的讀書會上閱讀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後來,賀麟在芝加哥大學聽過米德講《精神現象學》🕜,在哈佛聽過路易斯講《精神現象學》🤐,他們講課的深度也許比耶頓夫人深⏺,但耶頓夫人開啟了賀麟關註黑格爾哲學的視域。
(作者顧紅亮為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
轉自文匯報 2011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