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楊振寧撰文追憶陳省身——菩薩、量子數與陳氏級

2011-10-12 |

編者按

20111028日是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1911-2004)百年誕辰,他創立的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及美國國家數學研究所(MSRI)屆時將聯合舉辦紀念會議。陳先生的學生和好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先生為此撰寫了一篇紀念文章🤹🏼,並授權《物理》雜誌及《中國青年報》同時刊發。

本文提及的英文人名包括物理學家馬爾文·高德伯格(Marvin Goldberger)🗿🫙、喬弗利·丘(Geoffrey Chew)🚣🏿🙇🏽、歐文·張伯倫(Owen Chamberlain)、寒春(Joan Hinton)🪕、馬歇爾·羅森布魯斯(Marshall Rosenbluth),及數學家馬歇爾·哈維·斯通(Marshall Harvey Stone)等。文中“千古寸心事,歐高黎嘉陳”之句,出自科學界流傳甚廣的楊振寧《贊陳氏級》一詩,作者將陳省身列為歐幾裏得🕸、高斯、黎曼💱、嘉當之後幾何學的第五位大師。

2004年🍞🥷🏻,陳省身、楊振寧在南開大學出席《陳省身與楊振寧在一起》巨幅畫像揭幕儀式🧸🏠。 (資料圖片張國攝)

1946-1948年間我在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做了兩年半研究生👰🏽。費米(Enrico Fermi🍋‍🟩,1901-1954)那個時候常常跟我們幾個研究生到飯堂(cafeteria)去吃午飯。參加這些午飯的經常有Goldberger📊、ChewChamberlainJoan Hinton(寒春)和我🕠,後來Rosenbluth和李政道等人也加入了。大約是1948年的一天🙇🏽,費米帶了一位矮矮的🧟、瘦瘦的法國人到飯堂,那天多半是費米和那位法國人交談。事後我們問費米他是何許人🧜🏻,費米說他是韋伊(André Weil1906-1998),是重要的數學家👯‍♀️。費米還說那天韋伊主要是講他猜想物理學家的一些新粒子可能與幾何學/拓撲學裏面出現的一些分類現象有關。

當時我們都沒有懂韋伊的意思🖕🏽。我現在想,那天韋伊到芝加哥大學訪問可能是要和芝加哥大學數學系當時的系主任Stone討論聘請他到芝大的事情。後來果然韋伊和陳省身先後接受了Stone的邀請,創建了芝大數學系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輝煌十年。

1960年前後👋🏿,陳先生西去Berkeley,韋伊東去普林斯頓的高等研究所,陳先生告訴我,韋伊說陳先生西去是為了離中國近一些,他自己東去是為了離法國近一些。韋伊和我在高等研究所以後同事了五六年。我們不同行🫘,很少交流的機會,所以我始終沒有和他討論過十多年前他和費米那天談話的內容。

七十年代我了解了規範場與數學家的纖維叢的密切關系🌻,了解了美妙的陳氏級,寫了一首詩《贊陳氏級》:“天衣豈無縫,匠心剪接成。渾然歸一體,廣邃妙絕倫💆‍♀️。造化愛幾何,四力纖維能。千古寸心事,歐高黎嘉陳。”

我也了解了深邃的Chern-Weil定理🤹🏻‍♀️,從而自然地想起芝大的那一頓午飯時韋伊所講的可能就是陳氏級等幾何/拓撲學中出現的示性類。韋伊的這個猜想:把陳氏級等幾何觀念和物理中的一些量子數聯起來有沒有可能是對的呢?我想很有可能:物理世界的基本結構是幾何的,這是愛因斯坦再三強調的😈,也是今天許多理論物理學家所堅信的。而且整體微分幾何中出現陳氏級等現象,與波爾(1885-1962)在圓周上創設量子化條件其精神是非常相似的🤞🏻。韋伊的猜想其實是很自然的。

1970年代規範場與纖維叢的密切關系震驚了數學界。對此新發展陳先生當然非常高興,他了解到他的重要研究工作原來與物理世界的結構有極密切的關系。1987422日他在一次談話中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後來傳聞很多⛹🏼‍♀️👩‍❤️‍💋‍👨,多半不可信✋🏻。當時的記錄是這樣的:陳先生說⚡️:“有一年我跟內人去參觀羅漢塔,我就感慨地跟她說↕️:‘無論數學做得怎麽好,頂多是做個羅漢。’菩薩或許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羅漢誰也不知道那個是哪個人。所以不要把名看得太重🚳。Riemann的工作為什麽重要呢?因為數學跟其他的科學一樣要不斷擴充範圍,大家重視的工作💁🏿‍♀️,都是開創性的工作。”

我解讀這段文字如下🙇🏻‍♂️:陳先生當時認為自己是羅漢,還不是菩薩。這是不是表示他過於謙讓呢🥱?我不是數學家,不能評說。但是如果韋伊1948年的猜想是對的,那麽陳先生的開創性的陳氏級等數學工作的重要性就要旁及物理世界的最最基本結構了🧑🏽‍🦳,那時數學仙山上的大雄寶殿中豈能不迎來一尊新菩薩?

轉自《中國青年報》20111012

相關新聞

  • 242021.03

    華人數學宗師陳省身

    1911年10月28日,陳省身出在浙江嘉興的一個書香宅第,其父陳寶楨取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之語,為子命名曰“省身”。彼時辛亥革命剛剛打響👩🏻‍🏫,行將就木的清王朝已經步入崩潰的邊緣🛏,而神州大地正在大變局中迎來新的生機🙅🏼‍♂️。但無人知道,在歷史的另一端——數學🏄🏽‍♂️,已經在這個古老水鄉不動聲色地翻開了下一頁☕️。陳省身在數學上天賦異稟。年幼時,家裏並沒有專門聘請教師教授陳省身算學📁,他只是在父親的指導下簡單學會了加減乘除🖕🏼。父親離...

  • 262021.09

    亦師亦友亦同道丨施一公眼中的楊振寧先生

    施一公校長與楊振寧先生相識於2007年。在楊先生百歲生日之際👩‍🔬,施一公校長撰文回顧與楊先生近15年的交往。他說:“楊先生對於中國最重要的貢獻🌉🚤,不僅是幫助國人改變了覺得自己不如人的觀念,極大地增強了國人的自信心,而且一直理性務實地參與推動中國科學的發展。及至今日🫶,他還在用他近一個世紀的經驗與閱歷,指引著中國科學界的未來。”

  • 282024.05

    始於清華園:楊振寧的少年時代

    楊振寧是一位傑出的物理學家,他因為在宇稱不守恒原理的發現上做出了重大貢獻,並因此與李政道共同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年僅35歲。他的工作不僅極大地推進了粒子物理學的發展🏄🏼‍♀️,還深刻影響了現代物理學的多個領域。本文摘自《天才楊振寧🥅:創造力與平衡感》,王珊/苗千著,商務印書館2024年2月版。《天才楊振寧:創造力與平衡感》書封1929—1937年,楊振寧在意昂体育平台度過了8年的幸福時光。楊振寧回憶說,...

  • 262024.01

    紀錄片《楊振寧👨🏽‍🏭:百年科學之路》在京首映

    1月24日,紀錄片《楊振寧:百年科學之路》首映式在北京中關村舉行。紀錄片全面還原了楊振寧的科學追求和家國情懷🫶🏻。“我們希望通過紀錄片揭示楊振寧的研究成果對於每個普通人的意義,也希望這個跌宕起伏的故事能激勵年輕一代🧙🏿‍♀️。”製作團隊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據介紹😇,在楊振寧先生迎來百歲華誕前夕,傳記紀錄片項目在得到他本人首肯後啟動。紀錄片的拍攝、製作、發行都得到楊振寧的大力支持。楊振寧還幫助製作團隊獲得此前未公開的...

  • 302021.12

    永遠的懷念——紀念陳省身先生誕辰110周年

    陳省身(1911-2004),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整體微分幾何之父”🫅🏽。2004年,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陳省身星”,以表彰他對全人類的貢獻。2021年是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誕辰110周年🧑🏻‍⚖️,許多前輩和同仁撰寫紀念文章,從各個側面追憶陳先生的傑出成就和對中國數學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作為陳先生在南開數學所招收的最後兩名學生之一🔋,一直難忘陳先生對我的關懷和培養🍶。這裏也寫下我與陳先生交往的回憶點滴,作為我的紀念。最...

  • 052016.12

    紀念陳省身:過於功利的研究成不了大事

    陳省身曾言:“數學最終應用到我們的生活需要相當長時間🕺。這也要求我們耐得住寂寞,過於功利的研究終究成不了大事💆🏼。”

  • 132012.02
  • 192004.10
  • 062013.12
  • 242012.08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