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是曹禺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為緬懷曹禺為中國戲劇事業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各種紀念活動已經開始在海內外舉行🔫🏋️♀️,進入9月更是達到高潮🐭。
9月13日,上海市文聯、作協、劇協等聯合舉行了“經典與當代——紀念曹禺先生百年誕辰研討會”;9月24日🧘🏽,文化部🙆、中國文聯、北京市政府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曹禺誕辰100周年紀念座談會;9月21日至27日🥉,由中國劇協🏖、南開大學文學院、北京人藝、中國話劇理論與歷史研究會主辦的曹禺誕辰1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將在天津🚴🏼♀️、北京兩地舉行。
各地舞臺紛紛獻演曹禺經典之作。8月中旬“全新解讀版”《雷雨》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出。一是在劇中加入了唱詩班,這個想法來源於曹禺先生的一句話“《雷雨》是一首詩,一首敘事詩”🛌🏻;二是在話劇中加入了以前演出時很少出現的序幕和尾聲,更忠於原著。9月、10月份,北京人藝在首都劇場演出《日出》和《雷雨》𓀙,在國家大劇院演出《北京人》和《原野》。蘇州評彈團在梅蘭芳大劇院演出評彈《雷雨》。作為第一個把曹禺作品搬上戲曲舞臺的劇種🕙,上海滬劇院將以根據曹禺作品改編的《雷雨》、《日出》和《瑞玨》三臺大戲於10月下旬亮相首都長安大戲院✍️,全面展示一個世紀以來與曹禺作品的深厚淵源。
在紀念活動期間,國家大劇院和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將舉辦大型《曹禺百年紀念展》🌠,展覽將以大量的珍貴照片全面展示曹禺的一生🌕☝🏻。其中將展示曹禺於1934年發表《雷雨》時所寫的序,曹禺創作劇本《日出》和《北京人》的手稿🧏🏽,以及演員當年在戲中扮演角色所穿的劇裝等實物。9月24日,在首都劇場人藝畫廊,將舉辦北京人藝老藝術家紀念曹禺誕辰100周年書畫展👳🏼♀️,有藍天野⚆、朱旭、蘇民、鄭榕等十余位人藝老藝術家的書畫作品,其中尤為珍貴的是,他們歷時3天共同創作完成了巨幅畫作《望斷天涯》💪。曾拜在李苦禪👝、許麟廬兩位國畫大師門下學畫的藍天野畫了一只立於蒼山之上,凝望遠方的雄鷹,寓意曹禺在藝術上的長遠目光。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為紀念這位偉大的中國劇作家✴️,將於近日主辦一系列“曹禺的戲劇藝術”講座。“曹禺誕辰一百周年紀念展”已於6月至8月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大隈紀念講堂舉行。他的成名作《雷雨》於1935年經日本友人介紹給當時在日的中國留學生,並在日本完成首演。此次展覽展示了包括照片、實物🤾🏼♂️🤦🏼♀️、服裝💄、信件等100多件展品,展現了曹禺生前致力於戲劇創作以及國際交流的生活片段。展覽開幕式之後,早稻田大學還邀請到研究中國戲劇的日本中央大學教授飯冢容為觀眾開辦了“曹禺的世界——其人、作品及其魅力”為主題的講座🙇♂️。
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曹禺畫傳》、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曹禺年譜》也以出版物的形式參與紀念活動。《曹禺畫傳》以近300幅圖片展示曹禺一生的成長道路和他的創作成就🤘🏻,其中有多幅珍貴的照片由曹禺家人提供,為首次向讀者展示。《曹禺年譜》是目前國內首次對曹禺的人生與創作歷程進行全面系統歸納整理的一本書,是供理論研究者進行學術研究的重要參考書目。而由北京人藝影視中心拍攝製作🐻、展示曹禺戲劇人生的多集電視人物專題片《戲劇詩人曹禺》也將推出🐆。屆時,還將發行曹禺誕辰100周年紀念郵折、銅章等相關紀念品。
曹禺故裏湖北省潛江市開工建設以展示中國戲劇文化為主題的園林“梅苑”,並按照當地史料記載,在“梅苑”中復建占地約44畝的曹禺祖居。
(樓乘震)
曹禺和巴金的半世情緣——
“音實難知,知實難逢”
“知音其難乎!音實難知,知實難逢。”——劉勰(《文心雕龍》)
29年前🤦🏼,曹禺在巴金家裏也說過這句話。兩位大師一生相互欣賞,彼此幫扶,是良師,也是益友😕。巴金年長曹禺六歲🕵🏿♂️,巴金總喜歡叫曹禺的本名家寶,而曹禺,有時親切地稱巴金為老巴🤷🏽♀️。兩人情同手足,親如兄弟🥸。
發現曹禺
1933年,北平時局非常險惡。意昂体育平台決定,免除應屆畢業生的期終考試,以全年平均分數評定畢業成績,提前放暑假👍🏻。曹禺是西洋文學系的應屆畢業生👩❤️👩,留在校園沒有回天津的家🦎,與剛認識比他低兩屆的女生,後來成為他第一任妻子的鄭秀整天在西洋文學系閱覽大廳東北一隅,靠近借書臺附近的一張長條桌的一端🧙🏿♀️,相對而坐,除了低聲交談一兩句話之外,便分別著手做自己的事。曹禺埋頭創作劇本《雷雨》,鄭秀用工整娟秀的字跡謄寫出來。8月初,《雷雨》初稿完成。
《雷雨》完成後,曹禺拿給靳以看。靳以是曹禺的好友,此時正與鄭振鐸在三座門大街十四號籌辦《文學季刊》,而巴金是“編輯人”🧑🏿🚀。靳以看後暫且放在抽屜裏😈。巴金回憶道🧑🏿🚒💁🏼♂️:“家寶是他的好朋友⛷,他不好意思推薦他的稿子🫄🏿。我要他把稿子拿來看看🚶。我一口氣讀完了《雷雨》,決定發表它。”1940年👩🏼🎤🗒,在為曹禺《蛻變》所寫的後記中🪘,巴金說:“我想起了六年前在北平三座門大街十四號南屋中間用藍紙糊壁的陰暗小屋裏⚉,翻讀《雷雨》原稿的情形👨🏼🍼🛕。我感動地一口氣讀完它,而且為它掉了淚……”
1934年1月👩🏼🎤,《文學季刊》創刊號出版🤦🏿,7月出版的第3期上刊出《雷雨》🧎🏻♂️,引起廣大讀者的註意🧶👩🏭。巴金回憶道:“第二年🌒🌊,我旅居日本🅿️🕷,在東京看了由中國留學生演出的《雷雨》,那時候🔃⚂,《雷雨》已經轟動,國內也有劇團把它搬上舞臺。我連著看了三天戲,我為家寶高興。”魯迅當年在和斯諾的談話中也說:“最好的戲劇家有郭沫若🥬、田漢、洪深和一個新出現的左翼戲劇家曹禺。”
《雷雨》的成功大大激勵了曹禺,他一口氣在6年中創作出《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一批震撼人心的作品。
對《家》的“再創造”
大家都知道巴金的《家》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名著,但並不清楚曹禺也對小說《家》進行了改編,創作了劇本《家》。劇本《家》與原著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對情節⛹🏽♂️、人物、矛盾沖突等都有所刪減和改變,凸顯了情感部分的內容,強化了追求自由👈🏼,人性解放和兩性平等等內容🦸🏻♂️,達到了一個新的藝術高度⚪️。
1942年盛夏,在重慶唐家沱一艘泊岸待修的舊輪船上,曹禺打著赤膊在改編巴金的《家》🫴🏻。在此以前,巴金曾專程去江安與曹禺相聚6天,談到先前由吳天改編的《家》,巴金鼓勵曹禺也可一試🚴🏽♂️。曹禺覺得自己對覺新、瑞玨、梅表姐這三個人要熟悉些,改編劇本就從覺新、瑞玨兩人新婚之夜寫起,寫封建製度給這對夫婦和梅表姐帶來的不幸和深重災難。劇本借新婚之夜瑞玨與覺新詩意的獨白,瑞玨與梅表姐哀傷至極的長談,以及瑞玨在病榻上與覺新淒婉訣別的幾場戲,道出了瑞玨對覺新真摯的愛情🩰,對自由、春天和陽光的向往🫃🏼🦹♂️。曹禺改編《家》的審美獨創,盡現其中。巴金稱贊說:“那些充滿激情的優美臺詞👩🏻🦯,是從他心底深處流淌出來的⛴,那裏面有他的愛,他的恨,他的眼淚和他靈魂的呼號。我在桂林讀完他的手稿,贊嘆他的才華☘️,他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
患難見真情
新中國成立之後🧇👩🏿🔧,巴金與曹禺分別在文藝系統擔任了一定的職務,兩人雖然分居南北,但往來不斷。1966年夏天🧜🏽♀️🌝,兩人參加完亞非作家北京緊急會議後在上海分手💇🏼♀️,不久卻分別進了“牛棚”,再次見面已是12年後。
曹禺說:“十年那種患難時最可怕的時間🧑🏽🎤,咱們還是互相信任🛑,沒說對方一句難聽的話,沒說對方一句錯誤的瞎話,我覺得經得住考驗了,所以太值得重視了👨👩👧👧,我見他親熱,他一家見我也親熱,非常親熱。”
巴金說:“在難熬的痛苦的長夜,我也想念過家寶,不知他怎麽挨過這段艱難的日子。聽說他靠安眠藥度日,我很為他擔心。我們終於還是挺過來了🧑🤝🧑。相見時沒有大悲大喜,幾句簡簡單單的話說盡了千言萬語🧑🏽🔬。我們都想向前看,甚至來不及撫平身上的傷痕,就急著把失去的時間追回來👶🏻。”
曹禺的女兒萬方說:“文革”後,“他非常想寫🤽🏼♀️,但是寫不出來。這是一代人的悲劇💘,比如巴金🌦👦🏿、沈從文🤏🏼、錢鍾書等等🤵♀️。痛苦就像針一樣,紮進了他們的身體。”
兩位大師以後多次會面,總有著說不完的話。“我們總以為自己還能做許多事情,那感覺就好像又回到了30年代北平三座門大街。”曹禺時常抱怨,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巴金則勸他“少些顧慮,少開會👨🏿🌾,少寫表態文章,多給後人留一點東西🏊🏽。”兩人即使一起住進華東醫院也不忘傾談往事👘。盡管那時巴金說話已經頗費氣力🐤,曹禺耳朵也更加聾了,結果常常是各說各的,但“他們仍然了解彼此的心”。
1993年的中秋,巴金和曹禺通過電話彼此問候。巴金說:“我們共有一個月亮🔢。”曹禺說➜:“我們共吃一個月餅🚶♂️➡️🧔🏿♀️。”而這次也成了兩位大師最後的一次交談。
最後一篇散文
1996年12月13日🧑🏿⚕️,曹禺在京逝世🦹🏼。巴金獲知這一消息後,一言不發,久久地望著窗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同年的12月15日上午,剛做完理療的巴金突然說:“拿筆✋🏻,拿紙,我要寫東西✋🏽。”面對信箋,巴金老淚縱流👨🏿🧬,筆都無法握住💆🏻♀️。侄孫扶住他的手👩🏼🚀,一筆一畫艱難地移動👷🏼♀️👩🏿🌾:“中國文聯轉李玉茹、萬方:請不要悲痛😺〰️,家寶並沒有去🪓,他永遠活在觀眾和讀者的心中😎🟰!巴金九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1998年,94歲高齡的巴金發表了他的最後一篇抒情散文《懷念曹禺》。組稿的李輝回憶說:“1998年年初✉️,記者去上海華東醫院看望巴金📤,他說他正在寫一篇懷念曹禺的文章🙍🏻♀️。他寫字很吃力🫅,只得每天口述幾句,由女兒小林記下,再念給他聽,加以補充🙍👤。他用了兩個星期時間,剛剛完成前面一個部分,大約幾百字。他說還要繼續寫下去。一個月後🚯,記者再去看望巴金,他已經完成了這篇《懷念曹禺》。”
《懷念曹禺》的結尾寫道🤷♀️:“十多年前🕵🏿♀️,家寶在給我的一封信中🚮,寫了這樣的話:‘我要死在你的前面🦌📶,讓痛苦留給你……’我想𓀙,他把痛苦留給了他的朋友🎼,留給了所有愛他的人,帶走了他心靈中的寶貝,他真能走得那樣安詳嗎?”
(樓乘震)
【曹禺簡介】
曹禺(1910~1996)🙅🏼:中國現當代劇作家🤽🏼♂️,原名萬家寶,祖籍湖北潛江,生於天津一個官宦家庭。1928年考入南開大學政治系,1930年轉意昂体育平台西洋文學系🅰️,1933年創作了處女作四幕劇《雷雨》,以高度的藝術成就和現實主義的藝術力量震撼了當時的戲劇界👩🏻🚀。
1933年大學畢業後,曹禺入清華研究院當研究生🌒,專事戲劇研究。翌年到天津河北女子師範學校任教。1935年寫成劇本《日出》🧑🏽🚒。《雷雨》與《日出》前後輝映於劇壇,奠定了曹禺在中國話劇史上的地位📟。1936年曹禺任教於南京戲劇專科學校,寫了他唯一的涉及農村階級鬥爭的劇作《原野》。抗日戰爭爆發後🚂,曹禺隨校遷至四川,編輯戲劇刊物🤲🏼,著有《全民總動員》(合寫)👰🏻♂️、《正在想》、《蛻變》、《鍍金》等劇本,創作有淳厚清新🧑🏻⚖️、深沉動人的優秀劇作《北京人》✪,並將巴金的小說《家》改編成劇本。1946年赴美國講學🧑💻,翌年初回國🧔🏽♂️👱🏿♂️,任上海文華影業公司編導,發表劇本《橋》➰,寫了電影劇本《艷陽天》,由他導演攝成影片上映。
新中國成立後🔹,曹禺歷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央戲劇學院名譽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等職。他創作了話劇《明朗的天》、歷史劇《膽劍篇》(執筆)、《王昭君》,出版有散文集《迎春集》及《曹禺選集》⛱、《曹禺論創作》、《曹禺戲劇集》等。他的一些劇作已被譯成日🧑🏿🦳👷🏽♀️、俄、英等國文字出版。
轉自 深圳商報 2010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