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半個世紀後的回眸

2008-06-23 |

黃昭度*1947土木)

1)值得自豪的四十年代軍樂隊

我們四十年代的清華軍樂隊確實是值得自豪的,因為我們趕上了兩個偉大的歷史轉折,並相應地為這兩個偉大轉折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其一是1945年日寇投降🪯,清華於1946年自昆明復員後🥠,軍樂隊終於在1947年籌備復隊🙅🏻‍♀️🐻。與其說是復隊毋寧說是重建💇,其中樂器的回收🧑🏻,隊員的招募與訓練🌜,導師的聘請都是重起爐竈,困難重重可想而知🧾🤹🏽,我們都為成為重建後的第一批隊員而引以為榮。經過短期訓練與排練後,終於在1948年校慶公演了難度不小的Grand March from Aida”。其二是1949年春北平的和平解放👨‍👩‍👦‍👦,我們以軍樂演奏方式參加了進城宣傳活動達半個月之久。由於當時北京高校中清華是唯一擁有學生軍樂隊的學校,格外引人註目。除了兩次大型戶外活動——22日在前門箭樓迎接解放軍的入城式及212日繞城大遊行以外,在各單位先後演出了十場之多,既完成了任務🧖🏻‍♀️,又擴大了清華軍樂隊的社會影響,還鍛煉了自身隊伍,為今後軍樂隊成長壯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至於以後參加的第一屆全國文代會上的演出及開國大典中的隊列遊行演奏都可視為第二個偉大轉折的延伸🤳🏻,為清華軍樂隊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清華軍樂隊80周年隊慶(1996)部分40年代老隊員與張肖虎先生(右3)合影👲🏿。

2韓德章先生的愛樂精神與敬業精神

韓德章先生的本行是農業經濟學,是當時的清華農學院教授,但是在音樂上有很深的造詣,是位高水平的業余愛樂者。正因如此,梅貽琦校長特地聘請他訓練、指揮軍樂隊。軍樂隊從正式成立經過排練直到校慶公開演出並取得好評*️⃣,不過短短兩個月,皆應歸功於韓先生的循循善誘,教導有方及全體隊員的努力🤘🏽👰🏽‍♂️。特別值得指出的是🏛,Grand March fron Aida”這首改編成軍樂的總譜當時難以找到,先生不得不通過反復聽唱片,記下每個聲部的分譜⛹🏽,並經過移調轉成現有樂器的分譜🧑🏿‍🦱。這件事給我印象極深,先生的聽力及樂理水平,雖專業音樂工作者也不過如此。而且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和勞動並耐心指導這個稚嫩的軍樂隊👨🏽‍🍼,真可稱得上鞠躬盡瘁👩🏻‍🦼‍➡️,這種敬業精神深深感動了每一個隊員💆🏽,至今老隊員們回憶起當年情景,無不充滿崇敬之情。

先生是一位既要求嚴格又和藹可親的長者。為了使軍樂隊循序漸進地提高樂隊的素質🚼🤴🏿,他精心選擇了一些適合樂隊實際情況的曲目並加以適當改編。他盡量選一些能充分調動每個聲部積極性的曲目👩‍❤️‍💋‍👩,如Etude No.1,舊友進行曲等🎮🚄。特別是舊友進行曲輕快活潑,意氣風發,高、中、低每個聲部都有展現自己風貌的機會,受到全體隊員的熱烈歡迎。

1949年春因和隊友王尚真發生口角,我一氣之下退出了軍樂隊。不料這件事引起了韓先生的深切關註,他特地寫了一封挽留信托茅沅轉達我✷,信中大意說:“樂隊中若沒有圓號的美妙聲音,那將是非常遺憾的。”在茅沅👴🏽、姚世求⛷、方學恕等隊友們的勸說下我終於重新歸隊。這件事至今回想起來仍感到愧對韓先生,愧對眾隊友🏋️‍♀️。

3)我們的歷史貢獻

19493月,為了慶祝復隊一周年🦙,軍樂隊編寫了一個紀念特刊👳🏿‍♂️,記錄了一年來軍樂隊的大事和進步。為了將抗戰前的軍樂隊資料也反映進去,特刊編印組鄧頻喜、馬玉璋🧑🏼‍🦰、李世昌、徐大雄四位同學查閱了從1915年至1937年間的清華周刊,編輯了《抗戰前清華軍樂隊大事記》,放在特刊的附錄中。別看不上這小小的油印刊物,這不僅記錄了四十年代軍樂隊復隊一年來的艱苦歷程,而且還記錄了抗戰前22年的軍樂隊歷史資料,這對於研究清華軍樂隊隊史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這份資料不僅發現黃自、應尚能🧘🏽‍♀️、張肖虎等著名音樂家曾是軍樂隊隊員,而且從歷屆隊員名單中還發現了薩本鐵、羅隆基、梁思成、周先庚👐🏼、湯佩松、周玨良🧎‍➡️📂、郭敦仁等各領域中的著名人物(順便提及🧑🏿‍🔧,在這份資料中還發現先父黃大恒不僅是第一批入隊者,而且曾任第二屆隊長,可謂子承父業矣)👷🏽‍♀️。不僅如此,這個大事記還反映了那個時代清華校方十分重視校內音樂教育🤸🏻,投入重金建設軍樂隊🥤,包括先後兩次向美🕴🏼🤟🏼、法等國購買樂器及聘請名家Tonnoff Kupka等人指揮訓練樂隊,還記錄了軍樂隊參加賑災義演👩🏽‍✈️🤹🏼‍♀️,慶祝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結束的遊行,參加“三·一八”烈士韋傑三的追悼會等光輝歷程。現在事隔半個多世紀,這份寶貴資料不僅校音樂室及後來的學生藝術中心沒能保存下來,就是當年我們這一批老隊友也沒能保存下來。幸運的是🚊,鄧頻喜還保留著一份🔻。在2001年慶祝清華九十周年校慶之際,我們十余位老隊友聚會時看到鄧兄手中這份材料時,大家倍感珍貴。為了不致湮沒歷史🫃🏼🧗🏻‍♂️,決定重印下來🤾🏿,是由賀錫德負責復印🧓🏽、配以美觀封面,人手一冊🎵,並贈送母校藝術教育中心一冊。如果說四十年代軍樂隊在挖掘並保存歷史資料上立了一大功,這絕不過份。

4 Etude No.1及清華軍樂隊進行曲

韓德章先生在執教軍樂隊時,曾改編了選自西方管樂曲目中的一首練習曲🏇🏽💖,名為Etude No.1。這首練習曲難易適中🩴,簡潔明快,既有威武雄壯的一面🔃🧞‍♀️,也有優美抒情的一面💆🏼,旋律優美而富有

歌唱性🐓,曲式結構呈現ABCBA

形式🦖,調性變化為 B E B

E B, 而且高、中、低各聲部都

有單獨展示其風采的機會。由於上述這些優點使隊員們都很喜愛,成為每次演奏會中的保留節目👐🏽。就是平時練習時,也情不自禁地練起這首已經能背譜就演奏的曲目。所以大家一致推薦這首練習曲為“清華軍樂隊進行曲”。由於對這首練習曲印象深刻,事隔半個多世紀後🩺,仍舊不能忘記🤴🏼。我曾於2001年根據回憶將其主旋律譜默寫出來,在和老隊友聚會時,在茅沅的鋼琴伴奏下🧿,大家手執樂譜共同唱了一遍🖥。在唱的過程中,當年軍樂隊活動的情景悠然浮現在大家的腦海中,其樂融融,早已忘掉眾隊友都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音樂的凝聚力在此得到充分的體現🔭🕷。

5)軍樂隊與慕貞女中同學的緣份

1949年春軍樂隊進城工作期間曾住在慕貞女中校內🤾🏽,排練節目也借用她們的一間教室進行活動👮🏻‍♂️。由於聲音太響,影響了慕貞同學的學習與工作環境,她們向我們提出了抗議。於是在劉光亞及茅沅的告誡下用盡可能小的音量排練。從此兩家卻“不打不相識”。以後由於一次偶然相遇的機會使兩家熟悉起來,那是迎接北平和平解放的大遊行之前的天安門廣場集會時,她們的隊伍正好安排在我們的右側,在交談、玩笑中加強了彼此的了解🚣。以後舉行復隊一周年音樂會時✏️,我們也沒有忘記請她們來參加,她們對軍樂隊演奏也由好奇到喜愛起來。以後軍樂隊又專門請她們來清華共同舉行了一次聯歡會,軍樂隊少不了演奏幾首樂曲,慕貞同學則表演了一些小節目𓀘。至於茶點招待則因陋就簡🎂,限於每人喝粥一碗。

6)軍樂隊對我一生的影響

入清華後🧜🏽,有兩件大事足以使我快慰平生,一是參加了軍樂隊,一是參加了管弦樂隊🏆,它們給我的感受與影響是終生的🧒🏿。如果說軍樂隊帶給我的是音樂啟蒙,那麽管弦樂隊帶給我的則是邁入古典音樂殿堂的門坎。

畢業後,雖沒有像茅沅🤵🏿⛴、賀錫德那樣放棄所學本行從事音樂工作,但是聆聽高雅音樂(包括音樂會和聽唱片)始終成為我一生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內容的一部分。韓德章先生那樣的高水平業余愛樂者給我樹立了一個光輝榜樣💆🏻‍♂️,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無形中成為我追求的人生目標之一。

直到退休後👸🏽,聽音樂才由“好聽樂,不求甚解”開始轉變為用探索、研討的眼光去欣賞音樂、分析音樂。為此,我自學了樂理基礎、曲式學❤️‍🔥、音樂史🚟、音樂美學等基礎知識以及一些解讀性專著🕟👸🏼,如楊名望的《世界名曲欣賞》、鄭興三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研究》👵🏻、《錢江康音樂文選》等。聽音樂🏄🏻‍♂️,既要註意其歷史背景👩‍🎨⚖️、思想內涵及情感內涵🥑,也要重視作品分析和曲式結構。換言之,我以為古典音樂中既有形象思維也有邏輯思維。所以邊聽唱片邊看解讀性著作、且邊看樂譜實為深入理解之必須。隨著聽樂的不斷深入🧎‍♀️‍➡️,必然要註意不同演奏家或歌唱家的各自藝術風格及他們對同一作品的不同理念與詮釋並進行比較,這對於提高古典音樂的鑒賞水平無疑是很有教益的。

我曾不揣冒昧,以我有限的音樂知識和理解水平舉辦了為期三年的古典音樂講座,內容涵蓋了古典主義及浪漫主義時期的主要作品,對象是一些離退休的老教授們,這樣他們的聽樂水平得到了提高↕️,由於教學相長🏋️‍♂️,我同樣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愛樂精神與敬業精神也在不斷提升。我以為這樣庶幾不負當年張肖虎、韓德章兩位老前輩的諄諄教誨👩🏿‍🎨。

* 作者為意昂体育平台力學系教授。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