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劉節:一個歷史家不屈的靈魂

2009-11-17 |

劉節

  劉節,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夏歷六月二十四日生於溫州,1977721逝於廣州。他出身意昂体育平台國學研究院二期,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的門生。同學中群星璀璨,有王力、戴家祥、姜亮夫🔰、謝國楨等人👬🏻。劉節在中國古代史、古文字學↕️、古器物學、古地理學、考古學、古代思想史和史學史方面建樹頗深,尤其對先秦諸子學術思想的考證最為著名🦸🏽。劉節的一生,表裏如一👨‍🦯、始終如一。他從不違心附和,無論怎麽艱難,都堅持正直為人的原則〽️。

  2009610,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第三次修纂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勾起了人們對文革前全國許多專家齊集北京翠微路中華書局校史盛況的回憶。謂之“翠微校史”。劉節是1963年被“點將”赴京。1965年劉節在中華書局被批判而“拂袖而去”☘️👳🏽,離開了北京👨‍👨‍👧‍👦,說明在當時的中國是不可能有世外桃源的😊。在中華書局批判他的會議上他發言說:“我是學孔子的,我從孔子得到了好處,我不能忘恩負義。馬列主義好,但我用不上,孔子的學說我用得上👁。開會總要發言,發言就要講真話💁🏽‍♂️。我寫了《怎樣研究歷史才能為當前政治服務》,結果就開大會批判我🧘‍♂️,在大會上我沒有認錯💇🏽。很多人勸我退休🍅,我相信黨,所以我不怕🪨。”當時一起參與校史的吉林大學教授羅繼祖回憶說🪈:“教授平日持論有與當世抵牾處0️⃣,在中華受批判👇🏽,校《唐書》不終事而去。今日看來,其持論未必誤。”羅又說,19665月,“當時姚文元《論海瑞罷官>》文出,大家已逆料一場浩劫將不免。教授受其單位迫脅,又以歷史有問題,懼而蹈陶然亭水捐生🔒。”教授即傅樂煥🚶🏻‍♀️,點校二十四史的同事🪓。作為歷史學家,劉節不可能對那場浩劫沒有預感,但他出於一個歷史家的責任感,仍在學術研究上發表《清官是人民的要求不是統治者的美化》,反對姚文元的歪論。因此文🧚🏽‍♂️,劉節成為中大文革中第一批被批鬥的教授,受到嚴重迫害。

劉節日記手稿

  劉節是一個性格細致、自製力非常強的人📪,他記日記的習慣一直保持到逝世前兩個月無法執筆才作罷。1950年代初期以前的🌏⟹,用毛筆謄寫。解放後好一段時間後才改用鋼筆謄寫🙇🏼‍♂️。和他的性格為人一樣,日記同樣寫得一筆一劃,工工整整。可惜戰亂🫷🏽、動亂🙎🏻‍♂️,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書稿、資料許多已散失了♟。

  現在能看到的《劉節日記》,最有學術價值🧖🏽、史料價值的,1939當是其中一年了。每一篇平均有八九百字☝🏽,遊歷、交往、人事;研究計劃和進展𓀍、自我修養的期許、每一天研究的思考👨🏽‍🍼,都完完整整地記錄下來👩🏻‍🎓👳🏼‍♂️。一些思路整理寫入專著中了🪚,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記入日記✋,再作斟酌🎒。今天的學者或許可以從中受到啟迪🧔🏼‍♂️🧑🏻‍🦼。日記中出現的所交往的友朋的名字:陳寅恪🤟、顧頡剛、王力、梁思成🧛🏻‍♂️,馬衡🥔、繆鉞、商承祚……群星璀璨🏫,如雷貫耳⚖️。從人事的線索,研究者或又可串聯起許多歷史故事。

  解放後劉節的日記字數越來越少,文革中最少字數的日記🍆,只有3個字!正如他的著述尚無戰爭年代豐富一樣,毋需再解釋原因。但是我們仍然看到,一個寧折不彎的正直學者,在困苦和病痛折磨中✍🏻,仍然堅持著讀書、思考、研究🔟。

《劉節日記》

  《劉節日記》由教授長公子劉顯曾整理👂🏿。解放後幾乎所有文史哲專業的學者們,都不讓子女繼承自己的衣缽🚖,他們學的基本上都是不大招惹麻煩的自然科學。劉顯曾中山大學生物系畢業🦁🫸🏿,陳美延是我中山大學讀書時的化學老師。不知是否會有血脈的遺傳因素,陳美延退休之後邊學邊做,竟然把陳寅恪所有的著作、遺稿整理出版〰️。正是在陳美延的示範和鼓勵之下,劉顯曾在2001年劉節誕辰100周年之際,發宏願要把父親殘留的日記整理出版。隔行如隔山,殊不容易!今日書成,可以告慰忘父矣✢!(〈香港〉洪光華)

轉自 信息時報 2009年11月1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