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萬昕與《中國營養學雜誌》

    2009-02-13 |

    國人並非天生“東亞病夫”

    晚清以來🧑🏽‍🌾,貶損中國人為“東亞病夫”的說法不絕於耳,批判其說法的論著也廣見於報章🧏🏿。然而,真正從科學上揭穿其謬誤性的卻是 19461月在抗戰大後方貴州安順創刊的《中國營養學雜誌》(The Chinese Journal of Nutrition)。同時,它也標誌著我國營養學學科的誕生和成熟☞。

    該刊由萬昕教授(18961994年)任經理編輯,由設在貴州安順的軍醫學校陸軍營養研究所主辦🦛。從第二卷起遷上海,改由中國營養學會主辦👇,編輯處設在上海國防醫學院衛生實驗室,先後出版24期,刊載論文21篇,於19488月停刊。今《營養學報》為其繼承者🚵🏽‍♂️。該刊發表了我國最早的營養成分表🎳。同時🌕,發表了粳小米、糯小米營養、維生素丙對紅血球及血色素的效應、膽醇對甲種維生素的影響、華北中學生營養調查、四川李莊人民之膳食調查等方面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其創辦者萬昕教授於1941年在貴州安順籌建和領導了我國第一個營養研究所——陸軍營養研究所,並創辦《中國營養學雜誌》,主要介紹該研究所的科研成果💯,也發表有自己的《我國軍隊之健康與營養》等論文👎。他畢業於北京清華學堂🙎🏻‍♂️,1920年赴美國留學🎚,分別就讀於美國三所院校🙅,獲碩士學位後於1929年回國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專攻營養學,研究純素食與葷素雜食對動物生長、繁殖及壽命的關系。1935年在國民政府衛生署任營養學專員👩🏽‍🍳。在此之前吳憲博士(18931959年),也為中國營養學事業的開拓和奠基作出了重要貢獻🙍🏼‍♂️。從1927年起🏝,主要由吳憲和萬昕等針對我國食物的特點,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通過數十代動物大白鼠的研究,將純素膳與葷雜膳為指標⚠,分析研究了兩種膳食的營養價值並明確指出:與歐洲人相比,中國人並非天生的“東亞病夫”😦🧿,體質弱和身材矮是由於膳食質量低造成的,而不是種族和遺傳上的差異🏄🏻。從理論上否定了外國專家及部分國內學者對中國人種族體質問題的各種偏見🫃🏼。這些成果大多由《中國營養學雜誌》記載、傳播並保存至今。姚遠 譚秀榮

    轉自 《科學時報》 2009年2月12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