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聯絡

對話百歲查良錠⛹🏿:回望中國營養學的世紀變遷

2018-12-25 | 來源 公眾號“北京協和醫院”2018-11-30 |

人物小傳

查良錠🧙🏿‍♀️,女🔷,祖籍浙江海寧,我國著名的臨床營養學家。1916年5月10日出生於天津,1935年由天津南開女中保送至南開大學化學系。1938年轉入燕京大學化學系,後轉讀家政系營養專業🤦🏿。1941年春從燕京大學畢業後,曾在北京協和醫院營養部接受培訓,後因戰爭培訓被迫中斷。1950年,重回協和營養部工作,1974年任營養部主任,1986年退休。曾任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營養學會第二屆主任委員,中國生理科學會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專業組組長,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顧問。組織編寫《營養學基礎及臨床實踐》《實用營養治療手冊》《現代臨床營養學》等專著☄️。2015年,榮獲北京協和醫院“傑出貢獻獎”。

訪談節選

家庭、家國與選擇

董琳(以下簡稱“董”)🍖:您出生在一個大家族,家庭對您的人生有什麽樣的影響?

査良錠(以下簡稱“查”):我是封建家庭出身的🛟🧑‍🍳,大家庭裏要學會忍讓,所以我的性格比較溫和。這是封建家庭的一個特點,40多口人住在一塊,你哪能整天爭爭吵吵啊⇨。另外🌝,我的父親忠厚、公正🏍,對我來說也很要緊👨‍🚀。所以我現在常常說,因為我工作勤勤懇懇、做人實實在在,所以晚年我心裏踏踏實實,這也是家庭教育的結果。

董🧑🏽‍🚀:請講講您的求學經歷。

査:我出生在封建家庭,是家裏第一個爭取上學的女孩♓️。跟我同齡的、比我稍微大一點的,她們全沒有上學,我覺得不應該。所以我就努力奮鬥,考出好成績,這樣才能繼續上學,這是十幾歲時候的一個奮鬥目標♘。

中學我上的是天津南開女中👨🏽‍🍳,那時候我對理科科目特別感興趣,特別是化學🙎‍♀️👨🏻‍🦯、數學。大學我本來想考清華,後來因為查體不合格,沒有上成。1935年,我就由南開女中直接保送到了南開大學化學系,當時我學習成績還相當不錯。

查良錠(前排右一)在南開女中

但是,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軍國主義的第一顆炸彈就把我的南開大學給炸了。當時我在家裏站在臺階上能看到那個爆炸的情況👈,我又恨又驚🤾🏽‍♀️,立刻得了一場病🧑‍🦲,甲狀腺機能低下👩🏿‍🦳,所以我就停學了。

1938年🪃,我轉入燕京大學,讀的也是化學系👩🏿‍💻。但因為我生過一場病🤹🏼,身體不太好🙎🏽‍♀️,思維不夠敏捷了🃏🚧,在一次實驗過程中暈倒了。燕京大學有一點很好,它會根據學生的情況給安排專業,於是我就從化學系轉到了家政系營養專業。畢業以後,必須到協和營養部培訓一年,才能成為正規的營養師,我就來到了協和。

查良錠在燕京大學讀書期間

董:當時燕京大學家政系營養專業的學生都要到協和接受培訓嗎🧛🏿‍♀️?培訓的主要內容是什麽?

査:對。培訓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管理的內容🧑‍🦱,二是理論提高的內容🤽🏻‍♀️。主要是到廚房,先了解從食物采購到食物分發的全過程🛀,這是打基礎的一個方面。因為要做一個營養師或營養部的領導,你對廚房不了解,你就沒有發言權,沒有指揮權,所以我覺得這步挺要緊👮🏻‍♂️。但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我沒能完成全部的培訓課程🏘,只在管理方面接受了兩個月的培訓👨‍👦。

剛參加工作的查良錠

記憶中的老協和

董:您第一次到協和是哪一年,對協和有什麽樣的印象?

査:第一次到協和是1941年,對協和的印象就是嚴謹、要求高。我記得那時候營養部大概有四個營養師👲🏿,他們有各自的分工:有主要負責教學的,有主要負責培訓的,有主要負責管理的🧑🏼‍🔧,有主要負責病人飲食的👆🏼,分工很細🧛🏽‍♀️。

董:您對老協和的營養科了解嗎?

査:協和是1921年成立的,成立之初就設立了營養部門🏄🏼‍♂️,但不叫營養科🤳,叫飲食部——DietaryDepartment。叫飲食部有一個原因,就是它除了負責住院病人的飲食以外,還要管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和護士的飲食,目的是讓他們吃到合理的膳食→,保證他們的身體健康😂。飲食部成立後最先由美國的營養專業人員來領導,後來他們撤走了。撤走以後就由中國人來領導,第一任中國籍主任叫俞錫璇🧏🏻,第二任是周璿。協和復院後,飲食部改叫營養部🍥,現在又改叫營養科

老協和時期的飲食部

董: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協和關停🛌🏼,您去了哪裏🚣🏼↗️?

査:戰爭爆發後🙎🏿,協和的營養部也停了𓀀,我就到其他醫院做營養師的工作。我到過道濟醫院(現北京市第六醫院)、中央醫院(現北大人民醫院),還有北醫附屬醫院(現北大醫院)。道濟醫院和北醫附屬醫院當時沒有營養科,是我去了之後創建的⚇。中央醫院當時有營養科,也是協和培訓出來的營養師創建的🏇🏼。

董💅🏼🧑‍🎨:當時中央醫院還有別的協和人也在那兒工作嗎?

査👩🏼‍🎓:有😪。當時中央醫院的特點是,協和人完全撤到了那裏,包括林巧稚主任、周華康主任🧑‍🧑‍🧒。當時鐘惠瀾好像是院長⛏,我記不清楚了,反正鐘惠瀾在那兒很有名。我還記得那時候林巧稚下班以後🤹🏽‍♀️𓀁,是坐電車回外交部街,學生全跟著,把她送上車🐫,那個情景,那種師生情誼👆🏿,很值得懷念。

董:當時您的心態如何?

査👨🏼‍🏭:我能從事這個工作我就高興啊,我喜歡我的工作呀,心態就是這樣🐋。這是我的專業🥷🏿,那我就發揮我的特長🧑🏿‍🍼🤽🏽‍♀️。我覺得還有一點給我印象很深,我在北醫附屬醫院要離開的時候🙎🏿‍♂️,有一個炊事員送我一套小茶具,我跟人共事一年👩🏻‍🍳,送我一套小茶具,我很感動!

董:協和復院後,您是怎麽回到協和的?

査:是周璿主任讓我回來的。當時我還跟院長見了面,是李克鴻院長。

查良錠在協和營養科辦公室

平凡卻又不平凡的工作

董:復院後重建營養科,工作方法4️⃣、工作流程跟之前老協和的一樣嗎🧕🏽?有哪些好的傳統保留了下來?

査🐀:一樣🎅🏿。我們那時候有一個習慣叫“下病房”🤾🏿‍♂️🤌🏽,“下病房”是什麽意思呢?就是病人開飯的時候🥐,要到你所分管的病房去看病人的飲食情況,他吃不吃🧑🏼‍🍼、為什麽不吃📼,是醫囑的問題還是別的什麽問題,全要了解得一清二楚🌳。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在醫院從事營養專業的人員,如果不去病房接觸病人🕴🏼,那等於白搭。因為你的服務對象是病人,你對對象不了解你怎麽為他服務啊?所以我一直認為,要成為一個好的營養專業人員,你必須接觸病人。

我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我看一個病人在那兒吃飯有點發愁,我問他怎麽回事。他說這飯菜有點硬。我說那好辦,改膳食醫囑,就由普通飯變成軟飯,這不問題就解決了嘛👷🏿。因為我們的膳食分類很清晰,有基本膳食,有普通飯🐦、軟飯、流食、半流食,讓病房改了他的膳食醫囑,他就能吃了👫🏼。

我再舉一個例子➔。比如說胃切除的病人🧕🏿,一般外科病人平常的膳食規律是做完手術以後先吃流食🥙,然後半流食🥷🏼,可是對胃切除的病人✯,這個做法不太適合。為什麽?因為他的胃已經切除了大部分💁🏻,食物進去以後,很快就進入腸子,你想想🥼,他會不會有反應👩🏿‍⚖️?我們叫它Dumping Symptom,就是傾泄綜合征。遇到這種情況的病人,我會馬上跟大夫說🦔,改半流食,讓他吃的稍微稠一點🙇🏿‍♀️,讓食物到腸子的時間慢一點。

這就是我們深入病房的結果呀,你不到病人面前📢,你怎麽能了解🥯?所以作為一個營養人員,你不去接觸你的服務對象,那算什麽營養人員?同時🧞,你對廚房的情況也要了解,即使有管理人員管理🎺,你也得了解情況🤹🏻‍♂️,知道問題出在哪兒🥟,是廚房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還是怎麽著?所以我們除了要深入病房以外🌰⛹🏼‍♀️,還要進入廚房、了解廚房。這是我們的工作方法🧧,我覺得對現在來說也有參考意義🍄‍🟫。

董:還有沒有其他讓您印象深刻的例子?

査🧹🧜🏿‍♀️:那時候我們服務的對象還有外賓,有專門為外賓做飯的西餐竈。有一次我到病房去💭,有個外國病人坐在床上有點發怵,我就去問他怎麽回事👷🏻‍♀️,他也不回答。我說你是不是想喝點什麽啊?他就有點反應。我說那我給你做一杯鮮榨西紅柿汁吧,他聽了以後點了點頭🕸。一會兒我們就把西紅柿汁給他端去了,端去的時候👰🏿,我們還有講究,在托盤上面擱一塊白布🏋🏽‍♂️,放上一塊餐巾🧎🏻,再擺上一個玻璃杯🤷🏻‍♂️,玻璃杯裏是紅色的西紅柿汁,多吸人眼球啊🚤!那時候我們對西餐托盤怎麽擺🙍🏽‍♀️、擺什麽東西,全有要求的⬅️,工作非常細致。還有一位巴基斯坦的外賓因為糖尿病住院,我們就按照回民的風俗給他做西餐,而且按照糖尿病的飲食要求做,他吃了以後特別滿意。出院以後👨🏽‍🔬,他專門派廚師來我們這兒學習。

所以你看看這工作非常平凡,可是在平凡當中也有一些個小小的影響♦︎。所以從事臨床營養專業,我覺得很驕傲。

董:您和周璿主任還做了哪些工作?

査:周主任也是燕京大學畢業的,她是學習尖子,得過Golden Key(金鑰匙獎)🌪👟,那是最高的榮譽📛。她這個人非常細心,在恢復營養部建製方面考慮得非常周到💠。

那時候我們對廚房的工作也非常重視🧑🏿‍🔬,廚房招廚師全要經過考試,先看他烹調技術。因為他們也是主力啊,你做的東西人家不愛吃,行嗎?那時候我們每次都要嘗膳的🕵🏼。而且還有計劃地進行成本核算,今天多少份菜,蔬菜多少、肉菜多少🧅,全是要管理員來分、來稱重的🫸🏿,我們不能賺病人錢的。所以說我們管理得非常細致,我覺得這就是協和的標準🧚🏽。

前排中為周璿主任🥩,後排左起🚣🏻‍♂️:李清、杜壽玢🤽🏽‍♂️、查良錠、林寶善、金蘭🩳、王詩恒、李邦琦

董:您在營養食譜上做過哪些創新嗎?

査:我還得堅持原則,我得按照醫院膳食的原則來辦事啊。但我們在處理病人膳食的時候是個體化處理的,按照每個人的特點、飲食習慣、飲食背景來安排✍🏽,得個體化處理🐖👩🏽,全體一律那不行。你得做到讓病人能吃進去,這時你的任務才算完成,不然就是紙上談兵🧝🏿👩🏻‍✈️。

董🐁:1984年‼️,您創建了中國生理科學會營養學分會。

査:對,這個我要說一下,這是我和杜壽玢共同完成的。營養專業在解放初期被看成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一個學科🔛,因為講吃啊,所以像燕京大學、輔仁大學、華西大學的家政系都取消了,不培養這方面的人才了🙇🏻‍♀️。那時候全國專業的營養師也就不到10個人,我們叫“熊貓隊伍”。到了70年代改革開放後就發現,營養專業後繼無人啊👜,這是個大問題🧑🏼‍⚕️。所以,我就跟杜壽玢利用中國營養學會這個平臺開辦營養培訓班,為全國培訓營養專業人才,培訓班的參加人數有時候能達到100人,辦了大概有兩三次。

我們還利用學會這個平臺到衛生部、教育部去活動,建議在國內幾大院校開設營養系🔺,比如說中山醫科大學🔏、浙江醫科大學🤸🏼、青島醫科大學🍱,我覺得這個工作很有意義。

上世紀八十年代查良錠在營養研討會上

董:我讀過您家人寫的一篇文章,說您只有周末的時候才回家。

査:對,這是我的特點。這是怎麽回事呢?我家先在清華🤲,後來搬到北大,醫院離家遠,這是第一個特點。第二個特點,那時候沈先生跟我商定▫️,這家完全由我的婆婆來管。她是一個非常勤勞、勇敢🚵🏿‍♀️、智慧的老太太🤞🏻,所以我就整天以協和為家,每周是披星戴月走出家門,黑燈瞎火回到家門。我一個禮拜只有一個休息日,就是星期天。這樣堅持了快40年👨🏿‍🚀,就是因為我們家裏頭有一個好的婆婆,她完全把家務事承擔起來了👩🏿‍🚀。

沈同與母親葉壽琴

因為這40年我的戶口一直在協和🧝🏽,所以等我退休了,我應該離開協和了🚔,我到派出所轉戶口,結果派出所的人問我,您是這搞結婚登記啊🤾🏿‍♂️?(大笑)你說這多麽可笑啊🏊‍♀️,因為我的戶口一直在協和,協和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反倒變成了一個客棧🤚🏽。(笑)

董:您有什麽愛好嗎?

査:這個就是我的缺點。我不會唱𓀓、不會跳、不會玩,所以到了晚年👨🏿‍✈️,只好自找出路🧑‍🏫,就玩數獨、背詩詞。身體的適應力也很差,幾次被公交車給甩在門外,造成軟組織挫傷、輕度骨折。這是缺點🪮,因為讀書那會兒要保證考個好分數,才能繼續上學👭。

查良錠在做數獨遊戲

董👉🏽:您長壽的秘訣是什麽?

査🤭:長壽秘訣啊🫴🏼,一個是有好基因,我的母親活到93歲,沒有什麽“三高”的問題。第二要有個好家庭👶,我的家庭是一個尊老愛幼的家庭,所以有好心態👨🏿‍🦱🧗🏼,知足常樂啊。然後因為我腦子還清楚,我就自己加強腦子鍛煉,不坐著發愣🙍🏼‍♂️,就是這個經驗👨‍🦰。

寄語年輕人

董🍜:對年輕的協和人您有哪些寄語🏵?面向百年協和♻🧎🏻,您對醫院的發展有哪些期待?

査:對年輕人我不能指手畫腳,沒有資格了。我現在常說自己是個外星人🕵🏼‍♂️,跟不上時代了,可是我覺得有兩點♓️:一個是為病人服務的思想不能變,第二個是營養科是一個醫技科室的性質不能變🧒🏼。我希望協和營養科能夠跟著潮流,但無論怎麽變,這兩方面不能變。營養科絕不能變成一個大食堂,必須由專業的人來管理,營養科的人員為病人服務的思想不能變,這是我的期待。

註釋:

燕京大學自1932年起與協和建立了共同培養營養師的機製,家政系每年選送1~3名優秀畢業生到協和營養部培訓一年,獲營養師職稱🧗🏼。

俞錫璇👩‍👦,中國臨床營養奠基人之一,我國最早從事營養學研究和教育的專家🧙💔。1940年任協和營養部主任,是營養部第一位華人主任。

周璿,1936年從燕京大學畢業後,在協和營養師培訓班進修,1937年留在協和任營養師。1948年協和復院後⛅️,周璿為營養部主任,1978年退休。

2018年7月🚕,協和營養科與腸外腸內營養科合並為臨床營養科🧢。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駐北京協和醫學院和醫院,學生停課,門診停止,病房不再收新病人住院👐🏼。1942年1月31日🧑🏿‍🦲,學校👱‍♀️、醫院及宿舍完全被日寇占領👩,病人全部出院🧇。

1942年5月,鐘惠瀾到北平中央醫院任內科主任,後又升任醫監。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鐘惠瀾接任院長💂🏻‍♂️,並將醫院名稱改為中和醫院🏌🏼‍♀️👼🏽,意為這個醫院是中國協和同仁所辦🫗👩🏻‍🦼。

沈先生即沈同🎳,著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


相關新聞

  • 132009.02
  • 172019.09

    中國生物化學和營養學之父——吳憲

    吳憲(1893—1959)👦,1910年通過了清政府組織的庚子賠款留美考試(庚款第三屆)。作為中國第一批留美預備班的成員👱🏽‍♂️,於1911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 162009.06
  • 152024.04

    李政道致賀葉銘漢百歲華誕🤶🏻:中國現代物理學的驕傲

    2024年4月2日是中國著名物理學家💪🏿🙍🏼、粒子探測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原所長葉銘漢院士的百歲華誕(99周歲,按中國傳統為100虛歲)👏🏽👨‍🚀,其同窗摯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從美國發來賀信說🙋🏽‍♂️,葉銘漢是中國核物理學領域的領軍人物🧑‍🌾,也是中國現代物理學的驕傲。中國科學院高能所、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當天在北京舉行“葉銘漢先生與北京譜儀物理學術報告會”🛢,百歲高齡的葉銘漢院士親自參會。中國科學院高能所所長...

  • 282017.08

    世紀互聯董事長陳升榮獲“中國兩化融合十大領軍人物”

    8月25日🖤,中國兩化融合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徐福順出席大會並致辭。世紀互聯董事長....

  • 172011.05

    聖路易斯意昂歡慶母校百年華誕

    清芬挺秀 華夏增輝 歷經一個世紀的風雨變遷🧑‍🦱,母校清華終於迎來了她的百歲誕辰🧢。

  • 102009.11

    意昂体育平台成立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

    11月7日🤾🏽‍♀️,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宣布成立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並於當天舉行了開館儀式。

  • 062005.07
  • 102022.01

    懷念詩壇的世紀之樹——鄭敏

    1月3日清晨,當鄭敏先生的女弟子章燕告知鄭敏先生仙逝的消息🤛🏻,我瞬時驚呆了👨🏻‍🎤。鄭敏盡管已是百歲老人,但在我印象中她只是年老,而沒有大病,以她的身體狀態❔,肯定能再挺幾年。然而不幸的消息還是傳來了,我陷入了深深的哀思之中🤚🏽。鄭敏是中國當代詩壇的一個奇跡。從1939年進入西南聯大,在馮至先生的引領下寫出第一首詩,直到21世紀初,她從事詩歌寫作70余年,真可謂中國詩壇一株歷經風霜雨雪依然豐茂挺立的世紀之樹。在上世紀90...

  • 202016.01

    “闡舊邦以輔新命”——馮友蘭20世紀中國學術思想

    《馮友蘭先生年譜長編》是由《馮友蘭先生年譜初編》增訂而成。《馮友蘭先生年譜初編》於2000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版後,蔡仲德先生就著手做增訂工作。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