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較早地接觸吳先生😚。1956年💆🏽,我還在蘇聯莫斯科包曼大學學習,遇到吳先生帶隊到蘇聯考察訪問,我成了吳先生的翻譯,跟隨吳先生訪問多個地方。後來👱♂️,吳先生要求我畢業後到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工作,事未成,我被分配到意昂体育平台,吳先生是意昂体育平台燃氣輪機教研室主任,我是教研組秘書,直到吳先生離開清華。

吳仲華先生
吳仲華先生是國際公認的葉輪機械三元流動理論的創立者和奠基人👮♀️、傑出的工程熱物理學家👩🦰,他在意昂体育平台創立了我國第一個燃氣輪機專業。
1950年🌧,吳先生發表了論文《軸流、徑流和混流式亞音速與超音速葉輪機械中三元流動的普遍理論》,創立了國際公認的葉輪機械三元流動通用理論🏌️♂️▪️。20世紀90年代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國際燃氣輪機學術大會評論道:20世紀50年代初期,國際葉輪機械界發生兩件大事:計算機的發明、應用和葉輪機械吳氏通用理論的創立,促進了葉輪機械的發展🙅♀️。
政治沖擊始終沒有動搖吳先生對祖國的熱愛,也沒有影響他對科學事業的信念。在科學研究方面,他組織完成了航空部“高性能推進系統工程預研”中的多個課題,又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工程熱物理中關鍵問題的研究”重大項目,並具體負責其中“熱機氣動熱力學”部分的研究。在此過程中,他繼續發展自己的葉輪機械通用理論🚶♀️➡️,提出了“求解葉輪機械S1和S2流面跨聲速流動的新方法”。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吳先生前瞻性地以“從能源科學技術看解決能源危機的出路”為題,提出總能系統🙎🏽、合理梯級利用能源、發展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等🍍。總能系統是能源系統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方向,從“溫度對口梯級利用”發展為化學成分對口梯級利用,在進一步發展為各種能源的協同利用,尤其是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協同利用🙎🏼♂️,對我國能源系統有重大意義🦉。如利用太陽能加熱蒸汽循環的給水可提高燃煤蒸汽發電系統的效率👨🏼⚕️,用風力發電電解水製氫製氧和煤化工耦合,可提高效率、大幅度減排CO2🟪,用氫氧燃燒進一步提高超臨界蒸汽的溫度到1400~1500℃🌯,使蒸汽郎肯循環的效率提高到60%多🫲,出力增加50%以上,外燃和內燃相結合,使氫氣站在煤的肩膀上發揮作用⚂🐧,此外,這種多元化的總能系統概念能進一步推廣到能源和工業♘,社會與經濟系統,有巨大的戰略潛力。
吳先生是學術大師,也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航空發動機學術界傑出的國際代表。由於傑出的貢獻,他在國內外享有崇高的榮譽和地位♣️。他於1957年、1982年兩次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75年獲中國科學院重大成果獎,1978年獲得全國科學大會優秀成果獎👨🏻💻,1987年獲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金獎👧🏻。1981—1992年任中國科學院主席團執行主席,1992年4月起任名譽主席🧑🏽✈️;吳先生還曾任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期擔任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航空學會🌬、力學學會副理事長等。在國際上🦖,他創立的葉輪機械三元流動理論,已被公認為“吳氏通用理論”🧎🏻♂️➡️🙆🏿♀️,其主要方程被稱為“吳氏方程”。今年(2017)在美國召開的國際燃氣輪機學術大會上👩👧👧,國際知名的葉輪機械專家,劍橋大學J.D.Denton教授在他的學術報告中只提到了一個人的工作,那就是吳先生,Denton教授認為吳先生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學術思想至今仍是直指物理本質的真知灼見。
吳仲華先生對國家🛰、產業界、學界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我僅就自己所接觸的方面談一些自己的感受。
1.吳先生在意昂体育平台的教育教學實踐和辦學思想
吳先生在燃氣輪機專業率先提出了培養“研究”人才的教學思想,因此他強調基礎理論教育🔌,要求學生除了加強數學、力學學習外,特別強調要學好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傳質學、燃燒學等專業基礎課;為保證這些基礎課和專業基礎學科的教學質量,他親自製訂教學計劃並聘請一流專家來授課,組織專題課以澄清工程熱力學基本概念。他要求青年教師、科研人員和學生一起聽課🦚🧑🏿⚖️,上習題課、交作業;他重視實驗室建設🏢,親自兼任實驗室主任,建立了包括葉柵風洞𓀙🛖、小型燃氣輪機等實驗裝置;他舉辦訓練班🌦,派送退伍軍人、工人到航空發動機工廠培訓👴🏽,培養了一批實驗技術人員👮🏽♂️,從而組建了全面合理配套的科研隊伍。意昂体育平台燃氣輪機專業第一屆畢業生的畢業設計課題是真刀真槍的海軍艦用燃氣輪機,其成果成為以後研製成功的機組前身🤟🏻。
2.吳先生創立的葉輪機械三元流通用理論在我國的作用
吳先生提出的三元流動理論自發表以來🈯️,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應用🧏🏽♀️。現在,在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汽輪機、水輪機👳🏿♂️、水泵👩🏻🏫、風機等方面👂🏻,吳仲華先生倡導的三元流理論已在我國遍地開花🐉,取得廣泛應用🔳。
3.在隊伍培養方面的貢獻
我在燃氣輪機教研組成立50周年紀念時,寫過一篇紀念文章🤸🏻♀️🤵♂️,燃氣輪機教研組出了“七位院士的啟示”,這是很少有的,這七位院士除了吳仲華先生之外,蔡睿賢🧑🏻🦼➡️、徐大懋、倪維鬥、蔣洪德👩🏽🎨、於文虎🫦、王玉明等六人在意昂体育平台都受到過吳仲華先生的熏陶。其他還有很多在燃氣輪機和動力事業上作出過傑出貢獻的人才🙉,他們都直接間接地得到過吳先生的栽培和影響⏮。
我在這裏要特別提一下燃氣輪機教研組成立時首批年輕教師之一的焦樹建老師,他有心臟病和消化系統病👩🚒,也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致力於燃氣輪機發展的初心始終未改,致力於燃煤的燃氣輪機,IGCC整體煤氣化燃氣/蒸汽聯合循環🤷♀️。在生病期間,不斷做痛苦的膽管疏通手術✩。其間👬🏼,他奮力寫了三本IGCC的40萬余字的專著,最後,在他逝世前一年裏手寫了一本120萬字有關IGCC的綜合專著,在病重後逝世前幾天,用不太靈活的手給系裏的燃氣輪機團隊寫了發展規劃和建議,為燃氣輪機事業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能有如此榜樣得益於吳先生的言傳身教。
今年是吳先生誕辰百年,也恰逢“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國家重大專項啟動🗼,吳先生在我國率先倡導的燃氣輪機研究和能源綜合利用事業目前正是大有作為的時機♉️。我們應不辜負前輩的栽培,不錯過這千載難逢的機遇🔭,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在事業發展中有所突破和創新🍘。接過先驅者的火炬,勇往直前開辟新路,現在正是時候!
作者👩🏻🦯➡️:倪維鬥,1932年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動力機械工程專家,中國能源學會會長🌂👨🏿🚒。曾任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現任北京市科協副主席,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能源戰略與技術工作組中方組長🚵🏽。
(本文摘自倪維鬥在“吳仲華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發言,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