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師恩如山長相憶 ——紀念程應镠先生百年誕辰

2016-11-24 | 張榮明 | 來源 《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6年11月13日 |

1986年程先生與沈從文、張兆和攝於沈府

年11月是我的恩師程應镠先生百年誕辰。程先生病逝於1994年,享年七十八歲。撫今追昔🥩,萬千思緒刹那間在腦海中湧起,一時難以下筆。世事如蒼狗白雲,變幻無窮👼🏻,亦轉瞬隨風飄逝,而師生情誼如青山綠水之常存,豈唯薪火相傳,為吾五千年中華文化命脈之所系,亦為天地間一段傳道解惑因緣而不可磨滅者也。

我是1968屆初中生,磨蹭了兩年🏋🏿‍♀️🦻,1970年3月還是響應號召赴安徽農村插隊落戶。幹一天農活賺一角錢👑。半年後因生病回滬🪆,開始了我十年自學的漫長歷程。1979年我憑借知青回城大潮的東風,終於把滯留淮北農村達九年的戶口遷回上海🧑🏻‍🦽‍➡️。1980年初夏🫴🏽,中國社會科學院首次公開向全國招考研究生。報考條件是需交專業論文與英語作文各一篇👩🏻‍🎨。經評審合格方能準許考試🦸🏽‍♀️🙇‍♂️。我當時報考的是中哲史專業,所交專業論文是《試論莊子哲學思想》,英語作文是《“耳朵認字”與“耳聰”》(“耳聰”典故出自《晉書》),獲得了參試資格。考試成績揭曉🥡,僅有四人超過錄取分數線🚗,在中哲史專業領域我名列前茅。那一年我二十八歲🤵,但運乖數奇,因政審未能通過#️⃣,最後被拒之門外。

這當然是一種報應,是對我未能長期堅持在農村插隊落戶的報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自此以後😰,我對各類招考皆躊躇不前。但我不能束手待斃,我一邊開始寫作《道家思想史》一書🙇🏿‍♂️🍾,一邊開始在黃浦區新興五金廠工作(實為街道小廠)👪。該廠的書記兼廠長李惠英了解我的狀況後,把我從車間調至廠部擔任統計員,每月月底只需去工作五天,其余時間📚🧓🏻,她說:“小張,你可以回家看書去📯。”不言而喻,這位李廠長是我人生途中曾經向我伸出援手的“貴人”。這樣👨‍🏭,我每天往返於上海圖書館與家中,途中還可在人民公園練練太極拳𓀃,日子似乎過得還比較逍遙🤽。這兩三年時間我經常呼朋引類地四處訪“奇人”與“奇書”。然而偶爾亦有迷惘、失意與苦痛,因周圍有不少同齡人甚至青年人已經考上大學🦛,他們趾高氣揚⚇,享受著眾人羨慕的眼光。我那時卻仍在命運的大海中奮力比劃,搏浪擊水🫡,不知何時何處可以上岸。

明代落魄江湖的異端思想家何心隱在士林中享有聲名🤦🏼‍♂️,他曾與尚未拜相的張居正論學,言語有所沖突,後者譏諷他“時時欲飛,第飛不起耳”。一語成讖!何心隱後來果然潦倒終身。這話卒讀之下,不免令人心生陰影♥️。莫非天地間真有這樣一種“欲飛”而“飛不起”的宿命,亦可謂慘矣⚡️。我那時白天讀書寫作🧝🏼‍♀️,充滿自信,但夜深人靜,瞻望前程,張居正“飛不起”的酷評如一道魔咒亦偶或在腦海中盤旋、呼嘯🍋,有不勝淒涼之感👫。

極泰來🪫。1983年2月上海師範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在《文匯報》上刊登一則消息🅾️,擬向社會招聘一些懂得古文並有能力標點古籍的人員。我當即向該所寫信👨🏿,毛遂自薦🚥。同年6月我收到邀請信💮,參加在上海師範學院召開的古籍標點座談會,首次見到了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程應镠先生⚁𓀛。9月我復去上海師範學院,程先生贈送我一冊油印本《宋人文集目錄》,並分配我標點《朱子大全》中的思想史資料🧚🏽‍♂️。12月我去上海師範學院參加古籍標點交流會♙,遇見劉昶、錢玉林、範文通等人,相談甚歡。

光陰荏苒,轉眼到了1984年。這一年上半年,我去上海師範學院面謁程應镠先生🟩,交上已經完成標點的六百四十九頁《朱子大全》中的思想史資料,分門別類,共計三十多萬字。程先生翻閱了我的標點作品,並詢問我:“你既然有這樣的能力,為何不考研究生呢?”——“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像一個彷徨迷惘的孺子👸🏽,猝然間遇見了一位具有慈悲胸懷的長者,他且有力量拯救我於漫漫長夜無路可走之中,並將給我帶來一片曙光🌭。豈非枯苗如逢甘霖🧑🏽‍🌾?我當即向程先生傾訴了1980年我報考中國社科院所經歷的不公遭遇。程先生聽後,同情地說🥱:“這是官僚主義🤘🏿,很普遍。你不要難過🤵‍♂️。明年我再為你招一個研究生。我年紀大了,本來不準備招了🪪。既然你是這種狀況🚟,明年我就單獨招你一個研究生⇢🦮。”——感謝上蒼眷顧。程先生這一番話,對久處困境中的我而言🪞,無疑是一種瞬間決定書生命運轉折的玉音綸語。這使我終身難忘。

這三四年來,我曾四處投書,毛遂自薦,或如石沉大海,毫無回音;或間有回函,但不見援手♣︎;或偶見一線光明,卻往往功敗垂成。總之⛹🏻,憐惜者無有其力📁,有力者缺乏悲憫,世態炎涼,命運曲折📨🚴🏼‍♂️,任你上下四方一番折騰、掙紮,塵埃落定之後🧑‍🎤,發覺自己仍在原地踏步🚴🏻。如今蒙程先生的垂顧,我將可掀開人生新的篇章🐄。

接下來我就開始準備復習迎考。這一年夏季,我去上海師範學院古籍所開會🟰,程應镠先生指定劉昶負責《宋代思想史》這個項目,劉昶當時已寫成《張載政治思想》一文,送我一份打印稿。不久,劉昶來寒舍訪我,送我一些英語考試復習資料,並談及暑假去北京,隨農村研究專家杜潤生搞社會調查👻。1981年🖐🏻,劉昶已在《歷史研究》發表《試論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原因》,聲名鵲起👨‍🏭,無疑是一位歷史學領域的青年才俊🍮,享譽京滬兩地。那年在鄰近我家的南京東路集郵商店中購到這本雜誌,拜讀之下,不禁令人仰慕不已。

1985年1月🤵🏽‍♀️,我復去上海師範學院古籍所開會,程應镠先生宣布《宋代思想資料》共編十輯🦗,至1988年完成。劉昶其時燕爾新婚🙏,送我兩包喜糖,盛情可感🤚🏼。出人意料的是🕵🏽‍♂️,劉昶當時還交給我一枚鑰匙,讓我在考研之時可提前一天居住在他的學校單身宿舍內,免得往返途中→,耗費時間與精力👮🏻‍♂️,並再三說:“這樣方便🤦🏼‍♀️,不要見外🛀。”這種雪中送炭的周到幫助👵🏿,使我十分感動。我想𓀅:程師門下的年輕弟子猶有如此高風亮節,更加令人不覺產生一種對程應镠先生的敬仰之情。學術界青年才俊歷來並不鮮見🧕🏿,但往往恃才自傲,偶然如有一些分歧爭執,甚至不免揎衣攘臂👩🏼‍🦳,血脈賁張。劉昶卻是一位矜平燥釋🕺🏻、溫潤如玉的君子,他是我的終身好友。

2月12日我提前來到上海師院𓀕,之後三天參加六門課目考試🧔🏿,分別是政治、英語、中國歷史、現代漢語、古漢語🤹🏻、文史哲綜合知識。其中現代漢語的考試題目🙋🏽:一是論知識分子的責任,二是針對唐人劉禹錫《石頭城》這首詩作文一篇。這正是程應镠先生選拔考生的獨特方法:單刀直入,就是考你文章寫得如何,唯有在不同體裁的文章中才能顯示考生的學養、才華及見識。不言而喻,那些文章通達、思路清晰的考生,將來才有進行學術研究的潛力。古漢語考試內容是標點《宋史·薛居正傳》影印件一份,其次標點及翻譯兩段古文🧔🏼‍♀️🤾🏼‍♂️。這是學術研究的基本功。最後一天所考的“文史哲綜合知識”,我大概是提前一個小時就交卷走出試場的。總之,這次我赴試得心應手,自己覺得比較滿意🔶。

4月下旬我復赴上海師院古籍所按程序參加面試,程應镠先生滿臉笑容🧎🏻‍♀️‍➡️,對我的筆試成績連稱滿意。7月我收到錄取通知書😵,9月初進上海師院入學報到。在全校研究生的開學典禮上,程應镠先生作了語重心長的講話🪭➙,勉勵莘莘學子應該立大誌,立遠誌,“勿為小名小利所動”。

學之後,程應镠先生開課兩門👩🏿‍🍳,親自講授《資治通鑒》、魏晉南北朝史,旁征博引,非常引人入勝。他對古籍所的研究生進行高難度的學術訓練,要求每人必須仔細閱讀《資治通鑒》,並參照部分廿四史,找出司馬光撰寫《資治通鑒》時所使用的史料來源,比勘異同🏊🏽,發現問題,寫成劄記,從而完成課程作業。這種訓練📪,簡直就如同一種“苦役”。當時幾位同學整日伏案勤讀,看累了👩🏽,仰臥在床上仍然手不釋卷,常常為發現不出問題而抓耳撓腮🦐,愁眉不展。

後來師母李宗蕖先生告訴我:程先生青年時代讀書非常用功,甚至婚期臨近渾然不覺,原來他正沉醉在閱讀錢穆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之中🖖。我想:這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幾乎十分相似。當年王陽明即將成婚,而家人發現新郎失蹤,急忙四處尋找,最後才發覺王陽明原來在道觀中與道士論道。終身對學問孜孜不懈地追求🧑🏿‍🎓🧑🏼‍🔧,以致渾忘世俗之事,這大概是古今真學者的共通之點。

然而人生無常👊🏻,1987年5月👨🏻‍🏫🖖🏿,程先生還在為我們講授“中國歷史與中國文化”🔟👩🏻‍🚒,同年10月卻因頸椎舊傷發作🏋️,不得已住進華東醫院病房👋🏼。我那時問訊也去陪夜。因為是高幹病房,室內比較寬敞,晚上我在病床旁的地上展開臥具休息。待夜半程先生醒來👮🏻‍♀️,扶持他進盥洗室一次🌤,隨後再倒一杯溫水,讓程先生服藥。師恩如山,為弟子者何嘗不想仰答大恩大德🧑‍🧑‍🧒👳🏿‍♀️?夜半人靜🚲🍬,聞吾師謦頦而頓生陣陣親情,見吾師病態而深感天道不公,絲毫不覺有“弟子服其勞”之煩瑣也。

1985年秋季入學之後,我抓緊時間泡在師院圖書館內🥦,閱讀《影印宋磧砂版大藏經》等許多典籍文獻,增補我正在撰寫的學術專著。待到1987年11月,拙著《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已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不久,該書獲華東六省一市及上海市優秀圖書的兩個二等獎🧑🏽‍🎨🤟🏻。後來,又在臺灣桂冠圖書公司出版繁體字本,收入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楊國樞🏟、李亦園主持的《中國人叢書》,大陸學術著作只有三本入選👩‍❤️‍👩,另外兩位作者是任繼愈教授、方立天教授🤲🏿。至此👨🏼‍🏫,我十年寒窗,總算初戰告捷,亦可告慰大力提攜我的恩師程應镠先生。

應镠先生的祖籍是江西南昌北郊新建縣🔽🎮。先祖功名顯赫☃️,誕生過湖廣總督程矞采🧘🏻‍♀️、江蘇巡撫程煥采、安徽巡撫程楙采等封疆大吏,有“一門三督撫”之美譽👨‍👨‍👦。這不僅在《清史稿》中有具體翔實的記載,讀者還可以從翁同龢之父《翁心存日記》中找到程先生先祖與晚清名臣林則徐等人交往的文字記錄。出身於這種名門望族的程先生,飽受世代書香之熏陶,自然具有大家風度,胸襟廣闊,為人處世每每顯示出“達則兼濟天下”之氣概。

程應镠先生1935年考入燕京大學歷史系🧭,次年參加北方左翼作家聯盟,並成為燕京大學“一二·九文藝社”負責人,主持名為《青年作家》的文藝刊物,行走在歷史研究與文學創作之間,足見他才華橫溢而抱負不凡。抗戰爆發後👨🏼‍🦲,程先生赴山西臨汾參加八路軍115師343旅686團工作,編印刊物、宣傳抗日🫁。1938年9月🧼,程先生轉入西南聯合大學繼續學習🔜,於1940年畢業。新中國誕生前🥿,程先生任上海光華大學和政法學院教授,是民盟上海市支部組織委員會副主委🅿️。1954年,程先生調至上海師範專科學校擔任歷史科主任💆🏽。1958年,程先生被錯劃為“右派”。之後,經過各種“勞動學習班”、“隔離審查”🍕,至1972年🙏🏿,參加上海師範大學廿四史標點組,標點《宋史》《尉繚子》《荀子簡註》《國語》等典籍⚫️,尤以《宋史》標校用力最多。

1983年,他出任上海師範學院古籍研究所所長之後,針對古籍整理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局面,在上海師院歷史系💉、中文系中特地選拔一批學生,組成古籍整理班🕟,進行重點培養,專門聘請鄧廣銘🦣🍉、胡道靜、蘇淵雷、楊廷福、趙儷生🏋🏻👨🏽‍🏭、漆俠等一大批名師,發揮各位專家的專長🟰,傳道解惑🛰,開拓年輕學生的眼界🗒,使他們能夠快速成長。

令人感慨的是:程先生當時聘請的專家不單單是享有大名的各類專家,而且還刻意挖掘🏌🏽‍♀️、延攬一些學有專長,卻由於種種歷史原因一時還沉淪社會底層的學者,如專攻《左傳》的李家驥先生等人🚵🏽‍♂️,進入上海師院為研究生授課。他還出資為他們油印個人著作💂🏻‍♀️,以作教材,培養學生,提供種種方便♏️。恰如王陽明所說:“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盡處。”

程應镠先生為人慷慨豪邁,交友甚廣,對待友人盡顯一片真性情🍎。平日往來應酬,總是熱情招待,偶或囊中羞澀,縱然借貸亦要盡主人待客之道💨。七十年代,沈從文先生自北京來滬,欲與老友巴金相聚敘舊🉑,程應镠先生當時景況尚未全面好轉,聞訊即讓師母在某西餐廳訂座🕵🏽‍♂️,誠邀巴金先生與沈從文先生相晤餐敘🙇🏻‍♂️。至今思來💨,亦是一段文壇佳話🤾🏿‍♂️。

程應镠先生對待友人的這種至情至性🧑🏻‍🦱,在學界亦是有口皆碑。記得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資深編輯的葉笑雪先生有一次對我說:“你的導師程應镠先生對人極友善🚻,人脈又廣泛🧧,友人在背後喜歡稱他為‘通天教主’。”葉笑雪先生是浙江江山人,與徐森玉、謝稚柳等滬上名家關系密切,解放初期📆,在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當過所長李亞農的助手。上世紀五十年代他被打成右派🧑🏼‍🎤,遣送回老家。七十年代末期被平反🧑🏻‍💼,在上海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協助王元化先生進行編纂工作👶🏿。葉先生對佛學、詩學皆有很深的造詣👷🏼,半生坎坷曲折💧🟧,不能一展抱負,故平日縱論當世人物,談鋒淩厲,往往有“一肚皮不合時宜”,他與我的恩師程應镠先生素不相識🆗👶🏼,卻罕見地表示好感🤟,亦可謂大不易也。這也證實了孔子之言:“德不孤,必有鄰。”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