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瑛*(教)
從1948年孟昭英老師為我們講授無線電課程開始進入孟師門下👮,到1995年老師仙逝,長達47年的人生旅程中👨🦽,孟師言傳身教🧍🏻👮🏼♂️,春風化雨滋潤著我成長,為人為學樹立楷模,是我最崇敬的師長之一。

80年代韓麗瑛(右3)顧廉楚(50,右2)夫婦一家三代和孟昭英老師(中)合影🙍🏽♂️👩🏿🌾。

80年代末孟昭英先生給學生頒發獎學金
記得我初進清華園,孟師在談笑中說起1928年從燕京大學畢業😉,我才知道孟師大學畢業時我才出生🤙🏿,不禁倍增崇敬之心🙎🏽。孟師與我的父母同齡。在清華園裏🥒,孟師和師母曾與我的父母交往密切👷🏼♀️,親如家人。在課堂上實驗室裏指引我步入科學殿堂和講堂。有機會在孟師這樣的名師培育下成長實為人生之最大幸事🌮。在這孟師百年誕辰之際,緬懷師恩,思緒萬千,拙筆難表達萬一,卻有一種責任感🧎🏻,實在是為了傳揚師德,教育後代,秉承先輩愛國敬業的道德風範,獻身祖國的教育事業🤙🏼。
真空電子器件的先驅者
2004年在北京國際電子源學術會議上召開了真空二極管誕生百年的紀念會。在20世紀電子學的發展歷程中,真空二極管曾經輝煌地扮演過極其重要的角色,而今已銷聲匿跡被固體器件取而代之🧑🏼🏭,百年回顧實令人感嘆科學技術更新換代之迅捷。70年前孟師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親手獨創製作真空電子管獲得1厘米波長的連續振蕩🧑🏻🦲,那是當時在世界上用微型電子管獲得的最短波長的振蕩。加州理工學院的《科技新星報》上刊載出孟師手持他研製的微型真空電子管的照片,一時名聞遐邇🫑🥵、震驚世界。孟師堪稱是真空電子管的先驅者。
1952年教育改革院系調整👨🏼🏫,孟昭英先生和常先生以高度的愛國責任心和遠見卓識積極倡議成立無線電系,同時創辦電真空專業▪️🦌。孟師預見到新中國電子工業的發展亟需電真空專業人才,在清華建立電真空專業實為燃眉之急⏰。他帶領著剛從電機系畢業留校對電真空專業一無所知的一群年輕教師走出校門,到工廠研究所實習;他翻譯俄語教材,為學生開設新專業課程“電子管”。記得我作為青年教師第一次走上講臺講授新課,孟師組織試講親自聽課🧔🏽♀️,將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傳授給我,教我如何啟發思維、突出重點😨、註重物理概念,甚至指出書寫板書要方便學生抄寫筆記等。在孟師的指引下,我初登講臺就重視教學法,懂得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啟發式地引導學生思考🧝♂️,取得良好效果👨🏿🎨。當我被評為優秀青年教師接受學生獻上的大紅花時,心潮澎湃🎻,感謝師恩👳🏼♂️。在以後數十年的教學生涯中總會牢記恩師的教誨🍎,不僅自己受益終身還傳授給我的學生們💐,孟師的教學風範代代相傳。
電真空專業實驗室是從無到有白手起家建立起來的🏋🏻♀️,不少真空系統和穩壓電源都是孟師帶領大家自己動手製作的。在大禮堂旁的二院平房裏🔍,孟師以身作則🎙,嚴格要求,教我們從使用榔頭敲釘子做起。孟師示範動作,用榔頭打下釘子垂直釘入木板,看上去似乎很容易⏬,實際是經過訓練才能做到。吹玻璃更是手把著手地教我們連接兩根玻璃管🧗♀️,至今還能記得要領是雙手握住兩根玻璃管對準並同步旋轉🕌,掌握適當溫度對接。就是這樣,孟師既傳授知識培養人才又節約資金創造財富👖👮🏽♂️,建立起電真空專業實驗室。孟師在實踐中貫穿了他的教育理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科學的實驗技術是創造性研究工作的源泉。那時大家以實驗室為家,師生齊動手,一日三單元⟹。在建國初期百廢待興的艱苦歲月中為國家節省了資金,年輕教師和實驗室同步成長💋。
當時國家電子工業一窮二白,蘇聯援建的156項工程之一的北京電子管廠,其電真空產品並不先進,自己也不會自行設計新產品。直到1965年周總理簽發援助柬埔寨廣播發射臺,急需蒸發冷卻大功率束射四極管而國際禁運無法購買,只能自行設計試製,工廠前來學校請求支援。這是我們國家首次自行設計新產品又是援外任務,系裏指派我率領年輕教師和畢業班同學組成設計隊前往工廠承擔計算設計任務👩🏻🎓,畫出設計圖紙,試製出樣管𓀎。記得當時我們整裝待發到工廠去,和工廠工人技術人員同吃同住🕵🏽♀️,共同完成工廠的頭號新產品試製任務。孟師雖不能直接參加🧔🏽,但卻十分關心,多次給予鼓勵😚👨🏽💼。我們一直在工廠奮戰一年有余製出樣管,直到“文化大革命”爆發才被迫撤回學校。後來再沒有機會到工廠去繼續這項工作,所幸我們有畢業生分配到工廠繼續製成產品⛳️🧑🏼🦳,至今在發射臺廣泛應用。
20世紀是電子學突飛猛進的年代👩🏿🦳,不斷地更新換代👨🏻🍳。我們在教學科研中深記孟師的教誨🪛🤱🏿,重視基礎理論,既動腦又動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出一些成果🫐。飲水思源☢️🍩,師恩難忘。
愛國的誌氣
孟師誓言中國人要為中國的富強做奉獻,道出了他的愛國熱忱。說到做到是孟師的品格。
1937年抗日戰爭烽火燃起,孟師剛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得了博士學位👩🏼💼,立即整裝回國投身抗日救國的行列🛴,他隨意昂体育平台南遷途經長沙。在長沙臨時大學異常艱苦的條件下👨🏿💻,為使學生掌握無線電技術,他除了講授理論課以外親手建立無線電臺,當時受教的學生有些後來到解放區成為軍事通訊的抗日革命技術骨幹。在西南聯大孟師繼續任教💁🏽♂️。1943年按照教學休假製度孟師到美國受聘於加州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獨創性地研製出雷達天線開關等成果🫐。懷著愛國的赤誠,孟師不顧麻省理工學院的高薪聘請於1947年毅然回國🧙♀️。歸國時冒著極大風險🐯,自費購置了一批無線電器材💇🏻,其中有功率射頻三極管等禁運器材。正是這些器材發揮了作用👨🏽⚖️,孟師率領青年教師在清華園建立起當時國內居領先地位的電子學實驗室。
新中國成立後,孟師肩負意昂体育平台無線電系主任及電真空教研室主任的重任。我作為系秘書之一,親眼目睹了孟師夜以繼日地操勞,除講課以外承擔繁重的行政事務,延聘校外的師資,培養青年教師,編寫教材,建實驗室等等💇🏿♂️,真是不遺余力。1955年他入選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又負責籌建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1956年參加製定國家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率團赴蘇聯及東歐等國家考察🧖。他是我國無線電電子學的奠基者。孟師最為可貴的品德是敢於發表不同意見,他反對學蘇中的教條主義和生搬硬套💬,直言不諱,實話實說🚴🏻♂️,決不順風使舵。
不畏嚴寒的松樹品格
正當孟師激情滿懷為祖國的無線電電子學建功立業的時候,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降職降薪,排除於科研主線之外🟣。但孟師堅守分配給自己的崗位,一心一意地勤奮工作。培養實驗室工作人員🪀,提出改善實驗室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見,編寫陰極電子學教材,給學生講授基礎理論課程𓀒🙉,悉心培養研究生🔱。在陰極電子學實驗室中創造性地攻克陰極溫度測量的難題,其中氧化物陰極輻射系數的測量及溫度的確定是當年工業生產上急需解決的課題,曾被廣泛引用。孟師頂著各種政治壓力,頑強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猶如不畏嚴寒的常青松柏巍然屹立𓀛,深得學生們的愛戴🦯。回想起來🦻,若是孟師的才智得以充分發揮,必定會在電真空領域譜寫出更加輝煌的篇章♙。
十年動亂👨🏻🦼➡️,孟師遭受的打擊和不幸更為嚴峻。曾記得在那個悲慘的日子🧜🏼,我從東主樓下班走出來時,已是快到黃昏的日落光景,最先得知孟師的長子孟憲震(科學院物理所卓有成就的研究員)經不住被誣陷為蘇修特務而冤屈自裁於香山。噩耗傳來如晴天霹靂,必須立即通知孟師♏️。但是師母身患高血壓🔙、心臟病已經臥床不起,在那無政府狀態的混亂情況下,為避免發生意外,我去求助了常先生,由常先生到孟師家中,請出孟師去處理後事。孟師為保護師母而隱瞞著,獨自承擔失去愛子的一切悲痛♟💶,同時自此也切斷了與尚未出世的長孫的聯系。孟師真正是迎著暴風雪堅挺的青松,獨自承擔著非常人所能承受的重壓和心靈的創傷🚬。孟師的次子在十年動亂中被摧殘而精神失常受到牢獄之災🦍,孫子在繈褓中就寄養在孟師家中🫱🏻。師母臥病在床,孫兒又無在京戶口,不能入托入學受教育,孟師獨自承擔著這一切家庭的重負。到了1968年清華園中武鬥,孟師又首當其沖🤷🏻,遭到劫持被監禁到學生宿舍三樓上。孟師以年逾六旬的高齡🔗😦,竟頑強拼搏👩🏻⚖️,自己解救自己,從三樓窗戶爬出,用繩系在腰間😌,意欲吊下樓去,不幸繩斷摔下☞,小腿骨折不能行走,在晨曦朦朧中堅持爬行,遇民工才得救回到家中。孟師經得住重重打擊,頑強剛毅,敢於鬥爭,實在是源於堅定的愛國信念👩🏿🦳🏋🏼,相信真理必勝🦸🏽♀️。孟師剛毅不屈的青松品格令人敬佩,值得頌揚。
誨人不倦 老當益壯
打倒“四人幫”🕰,撥亂返正的大好形勢激勵著孟師的一腔熱血,孟師以年逾七旬的高齡主動提出為年輕教師用英語講課,以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同時肩負起物理系新學科發展的重任🧖🏼♀️,指導博士研究生。由於孟師的名望,許多人登門求教,孟師有求必應,我就曾多次請孟師擔任研究生答辨委員會主席🍉,孟師總是認真審閱論文🐂,提出問題決不敷衍👦🏻。我深為孟師誨人不倦的精神所感動😣。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申請出國的熱潮中,許多電子系、物理系的學生慕孟師之名👨🏻🎓🙇🏼♂️,請求推薦👩🏽🦲。孟師熱心誠懇🏐,但一定要親自審閱成績單並且親自執筆寫推薦信。推薦實事求是,嚴肅而負責🧚🏽♂️𓀀,不允許有虛誇之詞,這也給我樹立了榜樣。記得曾有學生自己起草了推薦信來找我簽字💃🏽,其中有些自我吹噓的言詞,我以孟師為楷模🤷🏽♂️,替他修改並告誡他為人處世應該實事求是🤸♀️,謙虛謹慎,萬不可虛誇。正是這樣,我們的推薦成功率很高👋。留學在外的學子們學有所成,不忘師恩。
博愛仁德
孟師有仁慈胸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感人事例留傳至今難於忘懷。孟師有著超人的語言才能📉,英語口語十分流暢🤹🏿♂️🙇🏻。他教自己的孫子從小學英語開始🦙☄️,同時在家中義務教一些小朋友英語。孟師晚年心臟有病,常需監測心電圖,繼女從香港購置便攜式心電圖儀贈他。當年清華校醫院便攜式心電圖儀也稀有⇨,孟師想到更多的老年人需要,就把心電圖儀捐贈給校醫院以方便大家。孟師關愛青年一代的成長,尤其愛惜英才,他深知來自農村貧困學生經濟上的艱難🙇🏽♀️🦤,所以就把自己留美時節約積蓄的2萬美元設立“孟昭英獎學金”以資助品學兼優、家境貧困的物理系和電子系學生🐆。這是少有的以個人積蓄且本人在世就捐獻的獎學金🚤。
父母生我,恩師育我🏑,親情師恩😈,永誌難忘。
* 作者先後為無線電系、物理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