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姚祖康:4.5分的同濟生涯

2022-01-04 | 俱鶴飛 | 來源 上觀新聞2021-12-25 |

1989年姚祖康在同濟大學舉行路面設計交流研討會

1951年,姚祖康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第二年,他被分配到汽車幹線及城市道路專業,是該專業第一屆學生。

1954年,姚祖康轉入同濟大學🛢,一年後畢業被分配讀研,成為同濟大學第一屆公路與城市道路專業研究生。五年後,他研究生畢業留校任教,是同濟道路專業當年唯一留校的研究生。

1986 年🈚️,姚祖康任系主任期間,道路工程專業獲批成立全國第一個博士點🤸🏼‍♂️。三年後,他培養出了道路領域第一個博士🧚🏼‍♀️。

可是姚祖康不在乎這些“第一”👩🏽‍🍼。他說🧙🏼‍♂️,這些事總要有人做的。他在乎的是自己設想的系所建設目標能否實現。“如果給自己在同濟交通的這些年打個分,我打4.5分👉。”因為姚祖康始終覺得,自己擔任系主任期間🥌,有那麽0.5分的遺憾🚵🏻。

人物檔案

姚祖康19347月生於江蘇省蘇州市,浙江余杭人🎠。1951年入學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1954年轉學同濟大學道橋系,1955年畢業後繼續就讀同濟大學道橋系研究生,1959年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並先後擔任道路教研室副主任,道路與交通工程系副主任和主任,道路與交通工程研究所所長等職。

一語成真

問🤮:您出生在蘇州💏,成長於上海,中小學都是在上海讀的嗎?

姚祖康😨:我中小學都在上海,1951年參加的高考✮。那時高考分為南北片區🧌,南邊的學校和北邊學校分別聯合招生🧗🏼🥌。

北邊有清華、北大、燕京這些學校,我那時候就想離開上海🏌🏻,出去闖蕩闖蕩,所以就報了北邊的🚴🏼‍♂️。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是我的第一誌願,那時清華的土木和水利是合在一起的。1952年院系大調整🧑🏻‍🦲,水利分了兩個專業,土木分了三個專業。當時我想去念水利,因為與好朋友相約去水利,我的一、二誌願都是填的水利專業,第三個誌願空白🛌🏻。

可是過了幾天🚵‍♂️,指導員問我,怎麽你第三誌願是空白📕,要補填一個。我說隨便填,她就給我填了道路。那時候念道路的很少,很多人不願意👩🏽‍🔧,因為交通很不發達,路很少。

初入學時,清華教務長錢偉長面試我,問我為什麽要念土木🎐。我靈機一動說,看中國的地圖,大多數道路都在沿海一邊☃️,西邊幾乎是空白,所以我想念土木。這句話倒成真了。

問:1954年為什麽轉到了同濟🫱🏽🚶🏻?

姚祖康🥶:據說當時是因為蘇聯專家的意見,說意昂体育平台要建成莫斯科建築工程學院的模式,而莫斯科建築工程學院並沒有道路專業🎎,所以要把道路專業砍掉🧘🏿‍♀️。蘇聯有莫斯科公路學院,但是中國沒有公路學院,所以我們就到同濟來了。

問🦹🏼‍♂️:本科畢業後為什麽在同濟繼續讀研?

姚祖康:那時候和現在不一樣🦹‍♂️,都是分配的。留幾個🤌🏿、留誰,我們都是服從命令🧑🏿‍🔧。當時我們是第一批,覺得研究生不錯,可能要鉆研什麽東西,覺得比較“高”一點。當時留了八個🧓🏻,最後畢業了三個🫧。

問:您感覺當時同濟的學習氛圍怎麽樣?

姚祖康🧑🏽‍🎄:研究生挺自由的。所謂自由,就是讓你個人發揮,自己來決定怎麽學習🪡,怎麽研究,怎麽完成學業。

問:讀研時做過什麽項目?

姚祖康👐🏽:在黃土地區做了一個項目。1956年的時候向科學進軍,科學院當時很熱門的一個話題👨🏽‍🏭,就是黃土。

1958年我24歲,到陜北去調研🤵🏼,先從西安坐火車到銅川🏋🏽‍♀️,在銅川坐車到宜川。那時候的車是蘇聯卡車,我們就把行李放在車廂裏邊,人就坐在行李卷上。車一路走過去,灰塵全都揚起來了,全是這樣的路。

那時陜北真是貧苦,自然條件太差。我去了一個村莊調查👰🏿‍♀️😙,村裏就挖了一個幾十米直徑的水池承接雨水,吃的用的水全都在這裏邊。在陜北待了兩個月😛,最後的成果是做了一份研究報告🩴,提供給陜西省設計院作為設計參考🏨。

1956年✍️,道路與橋梁工程系本科生姚祖康畢業設計答辯

姚祖康55屆本科畢業證書

1955年,姚祖康研究生入學的學習計劃和考試提綱

留校任教

問:翁朝慶先生是您的研究生導師🦸🏻‍♀️,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姚祖康🏄🏿‍♂️:翁先生是抗戰勝利以後到上海來的,在學校兼職👌🏿。1951年🥰🔖,他被同濟大學聘用,作為同濟大學的正式教師。

翁先生是做工程出身的,了解工程怎麽進行,實踐經驗比較豐富👩‍🦯。大家對翁先生是很佩服的,因為他很用功很努力,學習積累知識傳授學生。

問:您從翁先生身上學到了什麽?

姚祖康:第一是工作經驗,第二是他比其他教授都獨立。那時候學蘇聯💇‍♀️,他學了俄語之後,就不斷地去讀書、翻譯,他看蘇聯文獻多👮🏻‍♀️,知道得多,學習得多。

我跟在他後面🛀,知道他看了什麽,我也要去看看🚦。而且我想看得比他更多🥅,考試才能免得回答不出來。所以翁先生給學生培養了一個學習氛圍、風氣和習慣。

1958年,姚祖康赴陜北進行黃土土橋調查研究時在施工現場

1956-1960年🛌🏿,姚祖康參加導師翁朝慶先生主持的“黃土地區築路問題”的研究形成黃土調研成果集

問🤽:1959年您就留校任教了?

姚祖康🙎🏿‍♀️:當時是分配的,另外兩個同學一個到陜西🧑🏻‍✈️,一個到北京🚁,也是分配🖕🏼,都不是自己找的🦧🩴。

問🧙🏿💂🏿‍♂️:您剛留校的時候,主要做什麽工作🧓🏿?

姚祖康🧏🏿:主要負責道路專業的教學和研究👨🏿‍💼,但當時研究比較少。那時我主要的任務不是研究,而是教學👦🏻。因為沒做過老師,我要學怎麽做老師,要開課、寫講義🧛🏻‍♂️🎄。

另外一個任務就是帶實習👍🏼。當時去過很多地方,陜西😍👨🏽‍💼、浙江、福建等。我們年輕教師就是帶實習,一年一次🐢,今年帶施工,明年就帶勘測🔵,後年又帶施工。

帶實習第一個任務是聯系工地,安排住宿,安排教學活動🧔🏼‍♀️。因為工地都是分散的⛺️,施工工地一般都分散在50公裏範圍內,我們要一個點一個點去檢查布置,50公裏全靠步行。

當時工地都在山裏,沒有路👮🏿,或者只是有一個還沒完成的路基。學生要跟著施工隊一起,做施工員、領工員,或者做施工管理人員的副手。

如果是路線設計的項目,那麽學生就做測量工作。一次實習大概四到六個星期🚶🏻‍♂️‍➡️,帶三十幾個學生。

1959年🪨🧑🏿‍🦲,研究生畢業留校工作的姚祖康(後排左一)與陳本端等教研室教師合影

問:1959年,交通部在同濟大學設立了上海公路研究所,主要做什麽?

姚祖康:設立研究所跟當時的體製有關系💅,不是同濟的首創✋🏼。當時國家是三級體製,中央、大區、省市。所以交通部除了一個總設計院和研究所以外☝🏼,也要在各個大區設立分所🦏、分院。

交通部的公路科研所⚆,在華東地區選擇了上海。在上海要找一個地方落腳,就選了同濟大學。研究所的人員也好🧑🏻‍🔬,項目也好,經費也好,都是交通部的𓀇。當時交通部的項目直接下達到研究所,同濟的教師只是個別地參加。

研究所剛成立時💆🏻‍♀️,主要研究路面問題。這個題目很熱☮️,大家都搞柔性路面🚥,其實就是瀝青路面。那時候我國瀝青路面很少👉🏻,都是蘇聯提供的設計方法和設計規範,當時就集中力量在搞這個。

到了“文革”後期,中央決定把三級體製改了,大區就沒有了🐄。中央的下屬單位👨🏿‍💻,在地方的就下放到地方。研究所就歸同濟主管了,所有的項目經費、人事全都下來了,研究所的幾十個人就屬於同濟了。

首次出國

問:您最早出國是什麽時候?

姚祖康:1982年,我去英國參加一個水泥混凝土路面會議🔴🧑🏼‍🔧。那時候朱照宏是系主任👨🏻‍🎓🧑🏽‍🎤,他突然通知我說,有個會議在倫敦開,叫我去參加。

那時候出國控製得很嚴🤾‍♀️,我覺得能參加是很意外的事情。但提交會議論文的時間已經過了,我急急忙忙地寫,寫好當然人家已經截稿了。我就印了幾百份,帶在身上過去的🪲。

到了英國,我把論文放在會議室門口✵,大家來的時候想拿就拿一份🚶🏻‍➡️,就這麽散發🚬。

問:您發表了演講🤏🏼?

姚祖康:發言了👒,是很尷尬地發了言🧑🏼‍🤝‍🧑🏼。因為我不知道要我發言🙆🏻‍♀️,後來看到了會議議程單上有我名字,我的名字是“祖康姚”,開頭字母是“Z”🫅。“Z”是英文字母最後一個,我以為我是最後一個發言。

開會的那個大廳像劇場一樣,有樓下樓上👩‍🍼。我坐在樓上最後一排。會議主持人突然第一個就叫我🤷🏿‍♂️,我就從樓上又走到樓下,發言還有時間限製,當時只有一張紙的準備,只能照著念。

問🚇:當時能出國的人很少吧?

姚祖康:對,當時人家很驚訝。我那時候只是一個普通的學者,副教授。結果英國運輸部的部長要接見我👷🏻‍♀️🦶🏿,嚇我一跳。然後運輸部總工程師也見,副總工還請吃飯。

當時是很狼狽的,因為沒出去過📉。部長接見的時候,一個服務員送來咖啡,我就端著。我很狼狽👨🏽‍🦳,我拿著喝呢,還是放呢🤸🏻‍♂️,還是攪呢,我都不知道,洋相多得很🔥。

問:那當時聊了什麽🧑🏿‍💼🥜?

姚祖康:這個不記得了,反正就是應酬話吧,講講中國的情況,公路的情況之類的。

問🌮🧏🏽‍♂️:第一次出國訪學是什麽時候🤱🏿?

姚祖康:1984年去了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土木系交通研究所,那年8月底去的,19859月初回來的🪴。

問:當時住在哪裏?

姚祖康👳🏿:住了很多地方。租的房子😹,沒錢啊,宿舍很貴🤸🏿‍♂️,一個月可能要兩三百美元吧🙇‍♀️,當時我每個月只有大使館發的400美元💂‍♀️🧝🏼‍♀️。

一般租個房間要200美元左右🙅🏿,我找了地方也就100美元多一點🧍‍♀️。吃飯最低一個月是100150美元。

我在美國還要活動,要參加國際會議🕵🏿‍♂️。跑到東部去參加會議,沒人給錢啊。車費🙎🏽‍♂️、會議費、住宿費、夥食費都得自己節省下來🙋🏽‍♀️🧎‍♂️,所以為了參加活動就要省點錢。

問:那一年收獲大嗎?

姚祖康:我學了很多東西,做了很多試驗🧎‍♀️‍➡️,我能夠自己研究東西🛌🏽,有設備儀器供我使用🗄,寫東西能夠專心有效,那一年發表了兩篇論文。

並且還看到了國外的管理,實驗室怎麽操作等⛺️🧑‍🎄。旁聽了幾門課❤️‍🔥👩🏿‍🚒,參加了國際會議,訪問了加州運輸局。

1985年,在美國加州大學土力學和瀝青試驗室

問:您在訪學期間💆🏽‍♀️,還專門聽了機場方面的課🔏?

姚祖康👳🏻‍♂️:那是因為我有個同學叫曹汝價,當時在中國民航局機場司。我出去之前👒,跟曹汝價講好的🫑,就是同濟要提供機場方面的人才🧰。

問:怎麽會想到開設民航機場班?

姚祖康🎗:民航不是班🫏🫸🏼,道路交通專業大概有90個學生,每年分十個人過去🟥,不是個班🐓。

當時我國民航的發展水平比公路還差🍌,中國機場方面主要還是空軍🤸🏿‍♀️、海軍,就是軍用機場。民航的機場一般都是軍民兩用的,軍用機場給民航一些使用權。

民航機場的力量很弱,人也很少。當時曹汝價說要我們同濟多派點人去機場,要分配人過去,起碼應該學過機場的東西。

所以我想自己先去學一學,因為美國的機場教科書就是加州大學的教授寫的🌩,所以當時訪學我就去聽了這門課📑,回來後給學生上了好幾年《機場規劃與設計》👩‍👩‍👦。

問:當時培養的學生,後來在北京大興機場建設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姚祖康👵:實際上是時運吧。這些人上世紀80年代畢業的,現在大多五十多歲了,有一部分是中上層幹部,就是所謂的時機了。當時來看🍟,只不過是有人提出這個需要,我適應這個需要就是了🧛🏽‍♀️。

姚門弟子

問⛽️:1985年回國後您就擔任系主任了,這期間做了哪些事?

姚祖康:開始的時候期盼很大🤴🏻,最主要的目的是🦯,學科發展也好🤷,教學內容也好,科學研究也好🦅,都想和國外學來的東西結合上。

我當時不斷地派人出去,盡可能地讓很多年輕教師,能出去就出去👩🏻‍🎨。期待他們學成歸來,大家能有共同的想法🙅🏽,共同的追求。

1986年,作為系主任邀請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土木系Monismith教授開設“瀝青混合料與瀝青路面設計”講座

1990年,美國堪薩斯大學土木系李玨教授講課後與楊佩昆和姚祖康合影

問:您當時希望引進哪些東西?

姚祖康🥸:從內容上來講,他們先進的技術我們要學🎀。但是從理念上來講就不一樣,首先是教學上的觀點不同。比如理論與實踐的問題👇🏿,國外很多都偏重理論🏋🏻‍♂️,他們沒什麽實踐,因為國外是一種比較寬泛的教育,不單單局限在一條道路,或者道路某一個路面問題上。

在管理上也有差異。比如實驗室的管理💻,那幾年裏換了很多實驗室主任,換到最後我不想做系主任🤹🏻‍♂️,想當實驗室主任♑️🤽‍♀️,我要來管好這實驗室。但是👩‍🔬,我看現在這實驗室也是很難管。

問👫🏼:實驗室有什麽問題?

姚祖康𓀃:實驗室有儀器👈🏿,用儀器做實驗不是完全給學生教學做,也不完全給自己的科研課題做⇒🦺。一部分給科研,一部分還要為生產服務,就牽扯到利益問題了。

當時我只能任命實驗室主任,叫他們首先要把教學搞好🧑🏻‍🏫💄。然後還想了各種辦法🧼💁🏼‍♀️,用實驗室儀器要出多少錢,儀器壞掉要賠👩🏿‍💼。當時老師們叫研究生來做實驗🫵🏻,研究生又沒做過,一碰就把儀器弄壞☝️。我們自己不會修,都是進口的🙅🏼‍♂️。實驗室是很復雜的👮🏽‍♂️,利益交會♙。

1996年🧑🏻‍🎤🍔,姚祖康在實驗室指導青年教師(左淩建明🦴、中孫立軍、右姚祖康)

問:您還擔任過交通研究所的所長?

姚祖康🧛🏽‍♀️🏆:1982年以後,研究所和系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研究所原來的研究員還繼續研究瀝青路面和結構設計,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小項目🧏🏽👨‍❤️‍👨,比如材料項目。

研究所屬於比較松散地管理,因為研究所主要是搞項目🤾🏼‍♀️。除了評職稱要管👨‍🦽‍➡️,創收要管,人事要管,其他的不怎麽管💃🏽。

問🔭:您覺得系主任跟所長這兩個職務有什麽不一樣?

姚祖康🫄🏿👨🏽‍🎤:沒什麽不一樣🕴,就是牌子不一樣。所長就管科研,因為有一批人不是教師編製,是研究員編製或者工程師編製,這批人往往在研究所裏面,是原來交通部轉過來和後來分配來的🤕。

問:您擔任系主任時⬆️,申請到了全國第一個道路工程領域的博士點?

姚祖康🤞🏽📦:這個也不是我申請的,是學校去申請的👁,我沒做什麽工作🙍🏼‍♀️。當時我也不知道我是博士生導師💯👩‍👩‍👧‍👦,是學校給我申請的。

當然🆖,可能學校比較下來,這幾個專業、這幾個老師可以去申請✋,但不是我要去申請的。因為學校總該選幾個比較老的🥋、有點實力的去報送,學校當然希望越多越好。說真的,我也沒有做什麽準備工作。

問:您培養出了第一個道路專業的博士。

姚祖康:沒什麽,不要講什麽第一🌤,總會有第一的。

問:您從哪一年不帶研究生了🤶🏽👪?

姚祖康♈️:應該是2002年左右。按學校規定的👦🏿,那時候68歲退休🤦🏻‍♂️,65歲就不招研究生了。我一共帶了60個吧🥷🏿,大概一半博士一半碩士🛐。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都說怕我。

因為學生寫的東西我要給成績,我審查得比較嚴。但不能說個個都嚴,每個人都有不同情況👩🏿‍🔬。

1983年🫳,學位製設立後🧕,道交系前三屆入學研究生合影留念

姚祖康編寫的部分教材與專著

教師本色

問🖌:有人把交通運輸工程學科分為“長安派”“同濟派”“東南派”等,對此您怎麽看?

姚祖康🦌:成為一派也不一定就是發展得好💬🚶🏻‍♀️,當然同濟的學生跟其他學校的相比💹,有兩個差別。

一是同濟的畢業生在工程單位裏面🐣,幹實事的人多。同濟的人,往往很多都是很賣力的人。二是有些學校的教學,把工程方面實用經驗和管理方法都教給學生🎶,那些學校的畢業生一到工地就很熟悉,因學校裏講過。同濟的學生一上來可能有點懵,但是過兩年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基礎紮實,而且能夠看得比較遠,抓得比較準,所以潛力大。

導致差異的原因在教學上思路上🧷,究竟是偏重實踐,還是偏重理論,這個分寸的把握也是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

1995年👨‍🍳,姚祖康指導道路工程專業全國第一個博士後唐伯明

問:2012年🪼⛸,您完成了最後一個科研項目,從此就與專業告別了👨🏻‍🦽🌭。

姚祖康:對呀,當時已經退休十年了🤛🏿🚸。後來在20203月份到5月份♦︎,寫了《同濟大學道路工程專業簡史》🔕,但這是史料匯總。

問:您覺得您在同濟道路專業中,擔任了一個什麽樣子的角色?

姚祖康:教師的角色,做了一個盡力的教師的角色🐍,一個盡力而為的教師。

問⛱:您給自己在同濟的這幾年打多少分🎍?

姚祖康:4.5分。所差的0.5分差在願望沒有實現,原因是不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來適應🛗。如果我能根據實際情況來適應它,采取更好的措施,或者更好的對策,可能效果好一點🧙🏼‍♂️。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沒做好。

2003年,退休後的姚祖康仍然堅持科研工作,主持完成瀝青路面結構設計方法研究項目

退休後的姚祖康在學院百科講壇上為大學生做報告

問🎤:您退休後去了好多地方?

姚祖康:每年出去一兩次吧,去過30幾個國家,國內除了西藏沒去過,其他都去了。因為旅遊要留紀念,所以我買了照相機。既然有了照相機,就要考慮怎麽拍得好一點👩🏽‍🔧,我攝影書多得很啊。

問🆖:您在道路專業已經60多年了,想給後輩們說點什麽?

姚祖康🚵🏿:希望他們有個美好的、理想的生活。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每個人不管想也好,不想也好,努力也好🧑🏽‍🦳,不努力也好,總要有個目標,爭取獲得生活的意義。

這個意義有大有小,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根據環境💺🥓,根據時間🌗,根據社會條件,意義是變化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適應社會的一套方法和對策,從年輕的到中年的到老年的,都是想辦法去適應👨🏻‍🦰👩🏿‍🎤,適應這個社會,適應這個環境。每個人有不同的標準🌞🧗🏼‍♀️,每個人有不同的目的,每個人有不同的意義,每個人有不同的活法👩🏿‍🌾。


相關新聞

  • 162018.03

    吳啟迪教授談:生命、同濟和江上舟

    “雖然九死一生💂🏽,但我還是很樂觀💽,別人都說我堅強。其實🧛🏽‍♀️,我當時精神狀態是比較亢奮的→,因為滿腦子想的都是同濟還沒進入‘985工程’。”

  • 242020.02

    超燃💆🏿‍♀️!中國工程院院士🗼、三峽集團原總工張超然向同濟醫院捐款40萬元助力抗疫

    2月21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三峽集團原總工程師張超然(1959級水利)通過境內轉賬方式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捐款40萬元,用於新冠肺....

  • 172016.08

    同濟歲月與馮至的德文學科情結

    馮至(1905-1993),現代詩人,翻譯家🧛🏽‍♀️📃。1930年留學德國🍃,1935年獲得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36年至1939年任教於同濟大學🐒。1939....

  • 262014.09

    同濟大學意昂總會到訪意昂体育

    2014年9月26日➡️,同濟大學意昂總會秘書長鄭曉蕾等一行9人到訪意昂体育,並進行工作交流💻。

  • 142025.02

    林同濟🧞🧱:首位與盧卡奇建立學術聯系的中國學者

    林同濟1950年8月23日,一封來自中國的英文書信跨越歐亞大陸到達了遠在瑞士伯爾尼的富朗克出版社(Fran-ke Verlag),經由出版社轉交給盧卡奇,這是首位中國學者致盧卡奇的書信⚔️🐼,盧卡奇將這封信收藏在了自己的書房中📉🦂。在盧卡奇去世後,這封信由匈牙利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手稿和珍本圖書部收藏🐰。海光圖書館HAIKWANG LIBRARY OF WESTERN THOUHT209弄16號番禺路中國·上海電話:223611950年8月23日致格奧爾格-盧卡奇博士瑞士·伯爾尼親...

  • 132014.04

    旅美三十年回憶片段(5)——趙景倫(經濟44級)

    哈佛是一座神殿🧈👧🏿。名教授們至少夠得上半個神(demigod)。六十年前♻,我去聽二戰後名氣最大的 政治學教授 Carl J. Friedrich 的課。第....

  • 192016.08

    “保持痛感”:一個清華畢業生的5年軍旅生涯

    來到部隊後🦘,田悅陸續記下自己這5年的反思、感受,寫了一本詩集🐙、一本文集,他給自己的文集取名為:保持痛感。 “當你慵懶的時候、懈怠的時候、準備放棄的時....

  • 182020.08

    2014年 第05期, 總第44期

    2014年 第05期, 總第44

  • 182020.08
  • 032007.05

    經濟系52屆意昂校慶歡聚

    經濟系52屆意昂校慶歡聚   【新聞中心訊】4月28日上午,清華經管西樓學120會議室裏歡聲笑語🚸,掌聲陣陣🧑‍⚖️,經濟系52屆意昂座談會在這裏召開🧑🏻‍🎓,有近30位老意昂從各地趕到學院參加了這一活動⏱,這也是他們返校參加慶祝清...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