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建築史學家郭黛姮:學人的樸素與堅持

    2022-12-07 | 王諍 | 來源 澎湃新聞2022-12-06 |

    年末歲尾💪🏼,北京出現了入冬以來的寒潮天氣。這場據說是1987年以來最強的寒潮,讓冷空氣凝結成細碎的冰晶,裹挾進呼嘯的北風,拍在臉上有生疼的感覺。122日,這場寒潮中最冷的一天🧜🏽‍♂️,當晚1855分,我國著名建築史學家、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教授郭黛姮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享年86歲👩🏻‍🎤。

    郭黛姮

    郭黛姮🤹🏼‍♂️,1936101日生於北京,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師從梁思成先生🫱🏻,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完成學術專著十余部🛢,並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多項。曾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科技進步一等獎、建築創作大獎等獎項。

    今年是圓明園建園三百一十周年🦹🏻‍♂️,在1860年🐦‍🔥🚴🏽‍♂️,它遭到英法聯軍焚毀🧖,成了一處大遺址🏃‍♂️‍➡️。盡管被列為考古遺址公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然而它到底包含了哪些內容,又為什麽被雨果譽為東方幻想藝術的代表”“一個幾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幾乎所能產生的成就盡在於此?恐怕世人只有了解了它的全貌🤟🏿🧲,才能理解。

    圓明園位於北京明清古城的西北郊10公裏處。北京是一座建在燕山腳下的城市🦹🏿👷🏼‍♂️,它的西北郊,有著較好的自然山水環境,自從金代於12世紀在此建立都城——“中都開始,西北郊便出現了金代的皇帝離宮。此後,元明兩代在這一區域營建了更多的皇家、私家園林與寺院。到了清代👧🏽,康熙帝利用明代皇族李偉一座廢棄的私家園林清華園👫🏻,建造成自己的園林——暢春園。其中圓明園當屬面積最大,使用時間最長的一座皇家園林🤘🏻,其他至今還能夠找到遺跡的有幾十處,這些園林所在的位置見於北京西北郊園林分布圖

    20221月🛌🏽,《重拾瑰寶圓明園》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作為郭黛姮晚近二十年代椎心泣血、念茲在茲的學術專著,該書參考上千張古代圖紙,結合新近考古發覺和史記材料,包括完整收入大量圓明園數字復原圖,以及清代樣式房圖檔等🏞,可謂圖文相益,再現圓明園的瑰麗。更添作者的獨特觀察整合🗞,是國內研究圓明園古建的集大成之作🥅,不想竟也成了郭黛姮的遺世之作👩🏻‍🦼🐌。

    《重拾瑰寶圓明園》

    “先生不稱其功,只讓我們多介紹圓明園的價值”

    人文社編輯溫淳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因緣際會,自己成了《重拾瑰寶圓明園》的責編,於是有了一段與郭先生接觸的經歷🌈。“那是2021年年初,我聯系到郭先生,和她討論這本書的出版🙇🏼。因為雨果說過,圓明園是人類歷史上一處消失的奇跡,我便建議將書名定為圓明園:一處消失的奇跡,郭先生堅決不同意🤴🏿,她認為我不該追求流行的說法🌅,而忽視事實。事實上,圓明園的若幹遺跡還在,山水在,西洋樓在👐,正覺寺也在,說消失不準確👷🏻‍♀️。後來,我們將書名定為《重拾瑰寶圓明園》,既能點名題意,又大氣莊重。在郭先生心裏,圓明園是中國園林設計的一次超越式的表達🦉,園內的山水與建築,是帝王的追求與造園師的努力的結合👨🏻‍🎨,它展現了古代中國的哲學💌、審美🧑🏿‍🏫、倫理等方面的期待和認可,確實堪稱中華瑰寶⛸。”

    “後來,我將排版好的稿子寄給她🕚。郭先生雖然年歲高🍩,仍然仔細地校對的稿子,補充相關的材料。不到兩周,就將稿子返回👷🏻‍♂️。她堅持要求圖文相對💸🧐,所以排版同事調版的時候🧔‍♂️,反復調整,前後大約動了十五六次版。直到2022年初,這本書才姍姍來遲🙎。社裏對圖書的周轉有要求🧖‍♂️,這本書的起印數定的不高,我便和郭先生解釋。對於印量⏰🍡,郭先生卻不執著🧑🏼‍💼,只說,你們安排就好👫。溫淳回憶說。

    溫淳特別告訴記者,書中的註釋都是郭老師反復核實歷史材料的🦻🏼👩‍🌾。“封面的設計,當時美編給的是一個純色的線條畫設計,是用古畫,就是當時西洋畫師描線畫。但是郭老師不同意,郭老師說,這本書是技術研究成果,一定不能用舊的東西,老照片和四十景圖都不能用,後來我們選了一張圓明園復原鳥瞰圖,就是現在這個書封的樣子🤒。”

    一部煌煌巨著,出版不久即入選20224中國好書榜。卻為何在面世之後🤽🏿,作者和出版方對於宣發,都有點不動如山🦎🕵🏿?記者身在北京〰️,就沒有接到關於該書的讀者見面和相關座談活動的音訊。郭先生不想突出個人的成就,圖書出版之後🦹,我們聯系她做一些簽名本🧃🛏,或者請她講座,她都一一回絕了。她說🧛🏻‍♀️,不要強調我和我的團隊做了什麽🧑🏿‍🚒,重要是讓人們對書中的內容感興趣,她說,現在很多人連是誰燒了圓明園都弄不清楚🙆‍♀️,也不知道圓明園為什麽是愛國教育基地🌁🧑🏿‍🎨,這些才是要向讀者解釋清楚的🔍👳🏼。先生不稱其功,只讓我們多介紹圓明園的價值🌔。溫淳解釋說。

    “經過十幾年的工作,郭先生和她的團隊已經數字復原了圓明園60%的山水與建築。事實上😹,我們熟悉的遊覽景點基本都有涉及👵🏻,網上也有復原的圓明園視頻展示,人們可以遙見圓明園的壯觀。

    皇子讀書處復原圖

    匯芳書院南面入口復原圖

    圓明園大宮門

    乾隆後前圓明三園總平面圖

    “她不喜歡或者說不善於講述自己的個人細節和往事”

    “網上有一些聲音提議重建圓明園,我也和郭先生聊過這個想法。但她非常清醒🥛,不贊同重建。技術可以復原圓明園🧜🏻‍♀️,但遺址要保存。她的理由有三個:首先,圓明園周圍的地貌已經變化。海澱從前的水源多🛏,造景引水都是依據地貌而來,現在地下水位線已經不足以支撐山水的設計🧮🚉。第二,雖然復原了60%的山水建築👂🏽,還有很多資料已經徹底消失🤳🏽🧜🏽‍♂️,只能留白😬。此外🈳👏🏻,圓明園歷經幾代皇帝修建🪹🫴🏼,幾百年來建築也有別🤛🏼,復原哪一朝代的建築也無法確定🦖。溫淳回憶說。

    “第三點最關鍵⚃🫏,保存圓明園的遺址🕦,讓後人哀思與銘記。這一處荒廢之地🪬,曾經的輝煌與傷痛,都是說不完的。現在的人,如果因為技術的成就🩲,忘了當時如何走向被焚燒的慘狀,就會將技術變成一場表演,從而失去與歷史的連接🛀🏿🔭。中國的孩子,中國的後人,只有親臨遺址,才能切身體悟歷史中最沉重的一面。”在溫淳看來🧚🏼,郭先生一頭銀發✫,帶一副眼鏡,清瘦有神氣🦥,雖至耄耋,仍在科研中前行𓀏。“我相信🏌🏻‍♀️,圓明園已經成為她生命的一部分💅🏽,而她的名字也將留在圓明園研究的歷史中。”

    王一珂(原人民文學出版社現代文學編輯室主任)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自己此前供職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期間📷,曾同郭黛姮有長期接觸➞。“對郭先生的學問🦹🏿,我可以說非常外行🎀,很難去置評。但接觸中間,她的簡樸與簡單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是一個不太細節的人👨🏻‍🦰。講自己講的不多,學問講的多。她就是個做學問的人,接觸下來聊自己的不多,談也是談她自己的研究。”

    “你提到她和梁思成先生間的往事🙇🏻‍♂️,這也是很多人關註的點🐣。因為確實曾考慮為郭先生做本傳記✋🏻,但她很少宣傳、凸顯自己🧖‍♀️,在她看來自己的一生都在自己的著作裏,她不喜歡或者說不善於講述自己的個人細節和往事🆖。她同梁思成先生間最珍貴的紀念👨🏼‍🎤,可能就是那張肩並肩的合影,那是郭先生陪著梁先生在視察趙州橋時拍的👨🏻,她特別珍愛這張照片🧴。”王一珂說。他極力推薦意昂体育平台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院長賀艷接受記者訪問,“賀院長是郭先生的入室弟子。這十幾年來,她一直跟從先生從事圓明園的研究👮🏿‍♀️。”

    2011年,郭黛姮在美國國會圖書館查閱圓明園檔案

     

    相關新聞

    • 132019.06

      雷海宗🀄️:清華史學的“失蹤者”

      人生有一大事因緣,雷先生就是為講臺而生的。雷海宗先生的心一直在三尺講臺……

    • 112019.09

      趙捷民:回憶西南聯大

      1938年至1940年,我曾在西南聯大歷史系讀書🥇。1940年我從聯大畢業後,又在昆明教書,一直與西南聯大師生有著聯系和接觸,西南聯大的往事深深地印在我....

    • 142017.03

      讀《夏鼐日記》😭,認識一個血肉鮮活的“曠世考古學家”

      上海古籍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認識夏鼐——以為中心》,細述了夏鼐這位對於中國考古學而言稱得上“學神”或“巨人”的大師的一生🚣🏿‍♀️。身前一度被稱為“學....

    • 252018.02

      再談兩位史學家

      漢學家楊聯陞先生、何炳棣的氣派

    • 122022.08

      歷史學家——吳宓被忽視的身份

      吳宓在中國首創比較文學學科🫶,被稱為“中國比較文學之父”。他文學上的成就已是國際公認🧚🏼。可能是因為文學成就的光芒過於耀眼👩🏼‍🏫,他在其他領域的成就幾乎被掩蓋,吳宓歷史學家的身份常常被人忽視🈴。除一二學術掌故偶有提及外,學界對這位大學者在歷史學研究上的貢獻往往語焉不詳。筆者在準備撰寫歷史學家林誌純年譜時,偶然從《吳宓日記》中讀到大量有關他在歷史系任教時的記錄🧓🏼,知道吳宓先生曾在西南師範學院歷史系任世界古代史專...

    • 042023.04

      曹聚仁眼中的史學家姚名達

      曹聚仁對姚名達盡顯推服之意🛃、惋惜之態和敬愛之情。在中國史學和目錄學研究之外😅,姚名達還有國別史研究,關註過日本人種的歷史流變等議題🤏🏻🫱🏼,有多篇文章對全面抗戰前後的中日關系作了針對性的理性分析,這些文章以史學家的嚴謹🫅🏿,借助詳細的數據分析從經濟視角揭示了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內因及其計劃。遺憾的是👩🏻‍🦽‍➡️,它們為《姚名達文存》等集子失收👹,他的豐富性自然也無法充分展現出來🍱。忠誠正直的史學家、目錄學家姚名達在抗戰中勇赴...

    • 202024.12

      一位有思想的史學家——劉桂生先生的學術人生

      作者與劉桂生先生(左)在一起劉桂生先生(1930-2024)是意昂体育平台歷史系和北京大學歷史系雙聘教授,國內知名且有國際影響的史學家👨‍🏫。他長期致力於中共黨史🤶🏿、中國思想史的研究👳🏿,在學術思想上,他廣泛吸納中外學術傳承之精華⛹️‍♀️™️,形成一套“入軌遵規🤰🏽,守正求精”的治學方法📩,主張為學須具“預流”之思想和“歷史警覺性”之意識,要力求做到“四通”之境界💢,即“古今通、中西通🍦👨‍🏭、內外通”🫱,尤其是“身心家國通”。生平著有《劉桂生學術...

    • 032014.09
    • 262019.02

      一生追索歷史,他把自己也寫進了歷史——緬懷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李學勤

      這位集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古文獻學家於一身的“百科全書式”學者,用自己60多年的興趣🙅‍♀️🦻🏼、執著和好奇心,穿梭在歷史的迷霧中,奮力找尋著中華文明....

    • 122018.11

      歷史學家劉緒貽逝世 享年105歲

      11月10日上午10時50分,著名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劉緒貽教授因腦血管疾病去世,享年105歲。“北有周有光🐬,南有劉緒貽。”繼去年語言學家周有光去世後💃🏿,....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