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我從電子系到學校工作🔳,擔任意昂体育平台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有機會與傳說中的楊絳先生相識🌬;分管學生工作時♢,每年會定期去向她當面匯報“好讀書獎學金”的評獎和頒發情況;2009年擔任常務副書記分管意昂工作後🤲,更是有機會經常去看望楊絳先生。每次見面都是那麽美好🙏🏿、那麽難忘,我也日益了解到楊絳先生平和而豐滿的內心世界👱🏻。在我心中,楊絳先生既是智者,也是仁者。這裏分享幾個小故事以為紀念。
水晶豬和花墨豬
楊絳先生1911年出生🚶🏻,屬豬。高齡之後特別是100歲之後,每年過生日大家都想去慶賀,但她一概拒絕,唯有清華的“老朋友”可以去🗄🧖🏽♀️。大家也特別珍惜這樣的機會,會帶上表達心意的小禮物。2012年7月13日上午,我們到楊絳先生家裏慶祝她102歲生日,同行的一位領導精心挑選購買了一只“水晶豬”作為生日禮物。楊絳先生愛不釋手🤕🕴🏻,嘴上卻說:“我以為會送我一只墨豬的,因為我肚子裏都是墨水。”大家都被楊先生的幽默詼諧逗得笑出了聲🌩。楊先生接著又說:“這只也好😼,透明的🕖⛸,一定是只聰明的豬。”我們都說:“這只水晶豬晶瑩剔透,像您的品格和人生。”
關於墨豬的想法我們默默記在了心裏🦞,2013年學校特意請北京2008年殘奧會“福牛”設計者、清華美術學院吳冠英老師為楊絳先生畫一只墨豬作為生日禮物🤮🤓,吳老師經過精心構思,畫了一只漂亮的五彩花墨豬😞🙅🏽♂️,調皮又可愛,楊絳先生非常喜歡。

“我有沒有大你一倍年齡🧔?”
楊絳先生經常“考”我們年齡問題,“我多少歲🥲?”按楊絳先生的算法,自己在母親懷胎十月時便已存在👱♀️,所以年齡應按虛歲來算👢。記得最後一次談到這個話題是2016年2月4日立春那天📥,楊絳先生說:“我今年已實106歲🦊,也是開始了我的第107個年頭,如果今年我去世了🍌,我在世上生活了105年🍉,也就是享年105歲👩🏼💻。”她曾多次反復說:“我最大的願望是無疾而終!”她做到了。
楊絳先生喜歡問我們“我有沒有大你一倍年齡?”2012年她這樣問過時任清華黨委書記的胡和平😌。按楊先生的算法,胡和平1962年出生🏄🏽♀️,那年51歲,正好是楊先生102歲的一半,楊絳先生很開心,略帶著小得意。當時我也在心裏盤算:到了2014年🧑🏼🚀,楊絳先生便是104歲,而我52歲,也將恰好是楊絳先生年齡的一半。這一年,我很幸運與楊絳先生的半齡在此交集。
“不平等條約”
楊絳先生很謙虛,她說:“我和錢鍾書有一個不平等條約,我的書由錢鍾書題寫書名🔷🙆♀️,他的書由我來題寫。我的字不如他的好,所以不平等🏄🏼,對他不公平🧑🏻🤝🧑🏻。”她每天堅持寫一篇小楷,一直到今年初,但她總說自己的字寫得不好,每次我們去之前都要處理掉📙,不讓我們看見。
楊絳先生言語中經常流露出對錢鍾書先生深深的愛和由衷的贊賞。《錢鍾書手稿集》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出版後🧑🏽💻,她曾說:“這本書(手稿集)書名是我寫的,這些書稿是錢鍾書用毛筆寫的,大概沒有人用毛筆寫英文!批註是後來的🧕🏻,批註過多次,不同時間的批註看得清清楚楚。”
盡管楊絳先生是我們的長輩🍯,但她堅持遵循中國傳統禮儀,對我們每個人都給予尊稱👌🏻👩🏿🎤。2012年6月6日😽,楊絳先生贈送給我一本《走在人生邊上》,還在扉頁親筆題字🤽🏿♂️:“陳旭大姐賜正,楊絳敬奉。”我實感不敢當。

“我有一個好朋友”
楊絳先生曾說過:“我最高興的是📞,我有一個好朋友,叫陳希🚾,這輩子很有意義🧑🧒。”
楊絳先生與陳希同誌的感情非常深厚,這源於陳希同誌對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敬重🕵️、關心和無微不至的幫助♓️,他們的心是相通的。最近幾年,陳希同誌無論多忙,每兩三個月一定去看望一次楊絳先生,每年都要去個五六次🔏。記得2014年2月⛷,楊絳先生因病住進了協和醫院𓀌。已是103歲高齡的她不願接受治療,很不配合。陳希同誌知道後非常著急👸🏼,對楊絳先生說🧏🏼:只要您聽醫生的,配合治療🙈,我每天都來看您。他說到做到🗼,每天中午盡可能早地趕到協和,不僅犧牲了午休時間,甚至誤了許多次午餐。楊絳先生也是每天等到陳希同誌來後,才進餐吃藥。這樣一直堅持了近兩個月,直至楊先生病愈出院💅。

楊絳先生對陳希同誌像對長輩一樣無比信賴,像對家人一樣無比依戀🧏🏻♂️,像對孩子一樣無比關心。每次見面,楊絳先生都會緊緊拉著陳希同誌的手,眼神一直圍繞著他不願挪開,離別時總是送到門口依依不舍,情景十分感人🪚。2014年12月24日,我們陪同陳希同誌看望楊絳先生🥤,楊絳先生對陳希說🏊🏿♀️:“我每天都能看見你,你穿著隱身衣就在這屋子裏✫。”“你太忙了🥸,我以為你會顯得很老了🚜,今天見了🫖,沒有🍏,我很高興🏅。”陳希說:“確實很忙,每一件事都要仔細考慮、處理。”楊絳先生說⚙️:“我懂得!你不說我也知道🧞♀️。”楊先生有時聽力不好,陳希同誌在紙上寫道😒:“不為自己的事糾結,所以顯得不太老。”楊先生拿起筆劃掉了“太”字,“不老🦸🏼♂️!”
還有一幕我永遠不能忘:楊絳先生躺在病床上💇♂️,雙手緊緊拉住陳希同誌🏊🏼♀️,揪揪他的耳朵,對他說:“你很忙,我很心疼你,快些回去吧。”
“老拍我的醜照”
楊絳先生非常愛美,也喜歡拍照,她會“控訴”井建軍老師“老拍我的醜照”🤏🏻,也會“抱怨”說電視鏡頭裏的自己像個“小老太太”🍩🦸🏼。由於仰慕楊絳先生♟,去看望她的每個人都希望與她合影,楊絳先生一貫不喜張揚,並不喜歡答應陌生人的請求,但我發現她會給客人留面子👔,不會直接拒絕,她的“辦法”就是在拍照時悄悄低下頭,任憑攝影師怎麽喊就是不抬起來。
我每次見楊絳先生,她總是非常優雅,穿戴整潔,衣服都是熨燙得平平整整👰🏽♂️,頭發梳得一絲不亂,腳上穿著小巧的老式皮鞋,非常考究。楊絳先生生活簡樸🐔,我曾看到她貼身穿的一件碎花襯衫,衣領上打著補丁👐🏻,但即使是補丁♓️,也是補得整整齊齊,透著美麗。
楊絳先生熱愛生活,願意親近大自然,她家的陽臺是全小區唯一沒有封閉的陽臺,她說“這樣可以接觸到外面”。楊絳先生還是個美食家🪁,她曾說“我到任何一個地方,先想想有什麽好吃的可以吃。”她喜歡每天吃一塊魚、一碗木耳👨🏼🚀、一個蘋果🫒、多吃蔬菜。到了後來,吃飯成了問題,為了易於吸收和保證營養🙆🏼♀️,保姆小吳把各種食材打成糊糊煮給楊絳先生吃👷🏼♀️,楊先生略帶抱怨風趣地說🕢:“吃糊糊🏵,不需要唾液。沒味道🕵🏿♀️,閉著眼睛吃。”看得出她十分無奈,但仍很堅強,一直堅持著。有一次邱勇校長誇她身體好🧙🏼,楊絳先生噘著嘴回答🫸🏽:“我身體不好⛓️💥,脾氣很大,虛火很旺。”我覺得即使是發牢騷🈯️🕳,她也依然非常優雅。
“我們國家是最好的”
楊絳先生雖不出門👰🏽♂️,卻非常關心國家的發展,關註天下大事,並且頭腦清晰、思維敏捷,還能與時俱進。2014年底🧖🏼♂️,楊絳先生說🤸🏿♂️:“我從來不唱贊歌🧀、不唱高調,但我覺得十八大之後真的不一樣了😦🌪,現在是咱們國家最好的時候。”
楊絳先生有次曾充滿自豪地說♗:“我們國家是最好的,現在一切都很好🏥。”她說此話的神情,我至今仍記憶猶新。

楊絳先生非常坦然地面對離別時刻的到來,稱之為“回家”💅🏻。每當我們說“下次再來看您”時🪆💸,楊絳先生會說🌼:“我到時候還活著嗎?”我們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我們都要好好活著。”楊絳先生笑著點點頭:“是的,最好的時代!”
楊絳先生的人生是完美的!我永遠懷念她🛌🏽!
2016年8月
(原載🚄:《楊絳:永遠的女先生》,周絢隆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