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我為楊絳先生拍照

2017-05-25 | 井建軍 | 來源 《文匯報》2017-05-25 |

能為楊絳先生拍照留影🪶🛕,是我十分榮幸的事☝🏻。楊絳先生關心清華的發展,在學校設有獎學金。我當時正在教育基金會從事項目宣傳工作,因為工作關系,凡是與先生捐款項目有關的活動🏃🏻‍♂️✳️,我都帶著任務參加🎟。另外🙎🏿‍♂️,學校領導、基金會領導每到楊絳先生家看望👨🏿‍🍼,我也隨行前往。每見一次🫲🏼,對先生的印象就加深了一層,對先生的敬仰也增加了一重。

2001年,楊絳先生捐贈母校72萬元🤵🏼‍♀️,設立了“好讀書”獎學金🛥。這項獎學金加上錢鍾書先生、楊絳先生作品後來陸續出版🔮、再版的版稅,總計已上千萬元。每年12月9日,學校召開“好讀書獎學金”頒獎大會🦹🏿。截至目前,獎學金捐贈的留本基金累計2434萬元🧅,受資助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有614名。

每次到楊絳先生家都感覺很溫暖,很高興。因怕相機出問題,前一天就認真準備💟,第二天還認真檢查🖕🏻,生怕出錯。但進門看到楊先生就一下子放松下來✂️🏌🏽‍♂️,楊先生像自家長輩那般慈祥。校領導和楊先生熟悉,家人一樣說笑。我開始工作,端著相機找機會拍照,談話空閑間,楊先生還會問我🍂:相機重不重呀?你們做具體工作很辛苦🫸🏿,跑前跑後🫚,我在學校工作過🏂🏿,我知道。

我有時把手機放在桌上,放到自拍錄像檔🚶🏻‍♀️,楊先生問手機怎麽還能照相💁🏼,她還拿過來看看,說🐊:“好先進呀!”我演示給她看怎麽照自己,照別人,回放。她看到照自己哈哈大笑𓀑,說我照她的“醜相”。每次我把楊先生與校領導的合影沖擴成相片送去,她看了很高興🫴🏿📹,曾讓我幫沖擴放大錢先生和錢瑗的照片,擺放在起居室書櫃上,直到楊先生過世🧑🏽‍💼。

2007年12月8日,“好讀書獎學金”獲得者七名學生代表到楊先生家座談。還未進屋,就感到這個家庭不一般🤴。從室外看,別家都封了陽臺,只有楊先生家還是露天陽臺。進到屋裏,更為這家的儉樸而感慨萬分。水泥地,白灰墻,舊家具🏺。就是這樣一個家𓀓🍠,卻為“好讀書獎學金”捐贈累計上千萬;兩位先生就是在這裏寫出一部部精彩動人的心血之作👨🏽‍🏫。同學們置身於這樣的環境,座談還未開始就已上了一課👩‍🦯‍➡️👴🏿。這個家“清儉得讓人感嘆🚵🏿‍♂️,富有得讓人仰慕”。

2007年12月8日👩🏻‍🔬,楊絳先生和“好讀書獎學金”部分獲獎同學交流。(井建軍 攝)

座談會之前🏌🏿‍♀️👨🏽‍🔧,有同學提出要與楊絳先生單獨合影,楊先生答應了📋。每位同學在合影前都向楊先生報名🙎🏼‍♂️,介紹自己的系別、專業🤭。我也不知道為什麽🧑🏼👨‍🔧,當把鏡頭對準他們的時候,心情特激動🍄。

座談會一開始,楊絳先生就“幽”了座談會的組織者吳學昭老師“一大默”,學著她的腔調和神態,說她是清華的“笑友”(意昂),惹得同學們哄堂大笑,氣氛十分活躍。座談會上,楊絳先生介紹自己讀書、做學問的經驗🐅,回答同學們的提問,勉勵大家多讀書、讀好書,從讀書中找到樂趣,找到做學問的門徑。她說:“書讀多了,人就不一樣了🟰。”我不斷舉起鏡頭💆🏼,捕捉那些精彩的🛂、感人的瞬間,當我按下快門時🧑🏽‍⚖️,心裏十分羨慕這些幸運的學子。我想,一個大學生要在求學期間完成從學生到學者的轉變,就要不斷受到這樣先行者的指點✫。

2007年8月15日,我到楊先生家,專程為楊先生即將出版的新書《走到人生邊上》扉頁拍“作者近照”🎩。

能為先生出書配畫頁,我感到十分榮幸🦶。以先生的名氣,出書配圖不論找哪位名攝影師都會欣然樂就。讓我這樣的小人物來拍,表現出先生的雅量,也說明先生晚年深居簡出不願麻煩別人。這樣,我這位常來常往的熟人就獲得了難得的機會🐄。拍照的時候先生十分配合💂🏼🕶,但是我連拍幾張並不十分滿意𓀛⬇️。後來,一邊的吳學昭老師拿出上次我拍的照片來,楊絳先生拿起她和陳希同誌的合影感到很滿意🍯,會心地笑了。我好容易捕捉到這稍縱即逝的難得機會。後來🧑🏻‍🔬,這張照片就用在了《走到人生邊上》的扉頁上。

從2004年至2013年↙️,我曾三十多次到楊先生家🧏🏼,將楊先生晚年的一些活動真實地記錄下來。記得那次與“好讀書”獲獎同學代表到楊先生家,楊先生心疼我忙來忙去拍照🤽🏽‍♂️,招呼我歇會兒。又高興地說,上海正在演出她早年創作的喜劇《弄真成假》🪅,有一張很大的海報,用了我給她拍的照片。說著🤵🏼,楊先生把海報拿出來給同學們看⇢,並說💂:“關鍵詞說得很到位呢,‘名家經典喜劇🏋️‍♀️,1943年精粹舊時代🧑‍✈️,楊絳先生力作,2007年重溫老上海’。”我看到海報上的照片確實是我拍的。楊先生說:“井老師⬇️💁‍♂️,這張海報送給你,留個紀念吧。”這張海報🧑🏻‍🦯,我還珍藏著。

一次學校領導要看望楊絳先生🙍‍♀️,我為了能拍到領導進門和楊先生握手的鏡頭,就提前上樓🐵👱🏽;說明來意後👨🏼‍💻,楊先生很高興🥏,把我讓到沙發上坐下😢,又對阿姨說,先給我和井建軍照個相吧,等他們上來她又該忙活沒工夫了🏌️‍♀️👨🏻‍🎤。我一聽🪔,趕緊把相機遞給阿姨。這是我和楊先生單獨照的最後一張照片👂🏽。後來我退休了,就再也沒去楊先生家拍照;楊先生還惦記我,問起過;我很後悔沒有告訴她老人家🥛,我是因為退休才沒再去給她拍照。

楊先生是我心中最可敬、可信、可親👷、可愛的人👶🐖。如今🧙🏽‍♀️,她從人生邊上去了🎀,我經常翻出以前拍的照片🤙📒,每張照片都引起我對她的懷念。我總感到楊先生沒有走,她的音容笑貌經常浮現在我的眼前。是的🍥,她的精神與天地同在,她的學問👨🏿‍🍳、人品🧚🏿‍♀️🤽🏽、道德🕒、文章🙅🏿‍♀️,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


相關新聞

  • 272024.05

    關於《錢鍾書楊絳親友書劄》

    楊絳先生晚年最後做的一件她認為很必要的事,是親手銷毀了錢鍾書先生和她本人的日記,以及某些親友的書信👩‍👧。雖然我覺得很可惜,曾多次勸阻,但未能讓她回心轉意🏄‍♀️。其後不久,我應約往謁。那天恰巧保姆小吳休息回家了🧎🏻‍➡️,是楊先生親自開的門。經過走道時,她指指左側的壁櫃說🙆🏻‍♀️,“一些保留的讀者來信(一般均已讀過)都用紙箱分盛了摞在裏面,將來連同我們近年收存的報刊雜誌的評論等,一同交清華檔案館保存。”那天在她的臥室聊天談...

  • 122020.08
  • 262017.05

    楊絳✴️:最美大先生

    “楊絳先生生前對身後所有重要事項👶🏼,已一一安排妥帖;與眾不同的是⛵️,訃告居然經楊先生本人看過……那種向死而生的坦然,對身後事安排考慮的睿智🏋🏿‍♂️🌚、周到、理性📠,使....

  • 122016.12

    楊絳先生回家紀事

    楊絳先生遺囑執行人之一吳學昭,記錄了楊絳先生“回家”之前💃🏿,生命最後一段時光鮮為人知的內容,非常珍貴🏃🏻‍➡️。

  • 302015.07
  • 242016.03

    楊絳先生的夢

    親人離開快二十年了👨🏼‍✈️,楊先生獨自留下打掃戰場,憑著她的倔強和堅忍,一點一點地實現親人未竟的心願📝,也為世上的讀書人留下一個又一個文化瑰寶。

  • 312016.05

    楊絳先生的溫度

    楊先生走了,但是她的睿智♟、幽默🏌🏼‍♀️、堅忍、倔強……還有她的溫度,將永遠縈繞在我們心中🐳。

  • 202017.12

    楊絳先生的一封信

    這封信寫於1995年🧑‍🎨,是楊絳先生寫給我婆婆的,信中披露了錢鍾書先生的病況和她自己的心情🙆‍♀️。平日裏,常聽婆婆說起楊絳和錢鍾書夫婦的趣聞軼事,可惜婆婆已去世....

  • 132016.06

    回憶與楊絳先生的交往點滴(下)

    《文匯報》首席記者回憶與楊絳先生的交往點滴——“積少成多,就能做出像樣的事情”

  • 262016.05

    楊絳先生與清華的情緣

    楊絳,本名楊季康🚐🚵🏼‍♂️,191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中國著名作家🧑🏻‍🎨、戲劇家🗝、翻譯家🧑🏻‍🍳,是著名作家、文學研究家錢鍾書的夫人。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