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茂(1979 自動化)
意昂体育平台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創辦於1911年🖖🏼,曾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也就是說,“庚款”是清華建立的一個重要基礎。在美國退還庚款的外交談判中,我們不應忘記一個名字——梁誠,他也是將退款用於教育的倡導者。
一、美方終於承認“庚子賠款原屬過多”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武力脅迫清政府簽訂了《辛醜條約》,其中第六款是賠款。各國競相虛報所謂損失和軍費🕝,最後勒索了4.5億兩關平銀的高額賠款,年息4厘,39年還清,本息共達關銀9.8億兩。美國分得總額的7.32%,本金合約2444萬美元👩🏻⚖️。這筆賠款因由庚子年(1900年)的事變引起🧘🏼♀️,被稱為庚子賠款,簡稱庚款👨👨👦👦。
1902年7月👮♀️,梁誠以記名簡放道賞三品卿銜被任命為駐美國🫅🏿、西班牙和秘魯出使大臣👩🎓,1903年4月5日到達美國首都華盛頓就任🤹🏻,開始了長達4年的外交生涯🆚,其間最重要的工作是與美國交涉退還部分庚款的問題。
在1907年之前🦸🏼,美國政府一直否認超索賠款。1904年春季,梁誠了解到👋🏼,美國索要的2444余萬美元賠款中🧙,“美國商民應收之款僅計200余萬,而當時海陸軍費已由飛獵濱(菲律賓)防次全案報銷”,從而推測美國超索賠款達2200萬美元。此後🔼,梁誠屢向美國政府官員和報界直陳,以爭取美國退還超索的賠款🧜🏼。
1904年12月5日,美國國務卿海約翰首次承認,“庚子賠款原屬過多”。梁誠婉勸海約翰,美國應率先核減庚款。首倡義舉,美國可贏得國際聲譽;各國響應,中國能緩解財政困難。海約翰表示盡力辦成。此後,梁誠與海約翰就此進行了多次會談🥦👨🌾。1905年2月17日梁誠給外務部寫信匯報情況,信中說,海約翰“力排眾議……屢向總統陳說🌪,行政各員已無異詞🧑🏼⚕️📼。”“惟須交議院核議,始能定局🤽🏼。”通過梁誠的努力,退還庚款的前景漸趨明朗,美國總統和國務院的大部分官員已經對此不持反對意見🦁,只是沒有形成政府文件。另外,最後決定還須經議會討論批準。
二、梁誠據理力爭,美國核減庚款
1905年至1906年,由於中國抵製美貨運動和日俄戰爭的發生,退還庚款談判陷於停頓狀態。直到1907年年初,談判重新開始👨🏽🏫。
1907年2-3月間梁誠了解到美國軍方提出軍費開支達到1100萬美元,這完全出乎他的預料。在1907年4月10日給外務部的函中說🧑🏻🦼:“調赴北方海陸各隊,皆由小呂宋防軍就近撥遣,若將支用各款分別核算,斷斷不及此數。但能得一分之核實,即可少一分之本利,即可紓一分之財力📝,亦經將此層向外部道破,以為將來核減地步”。
就在此時💿,外界傳出梁誠即將卸任回國的消息。1907年4月26日,美國詹姆斯敦博覽會開幕,美總統羅斯福蒞臨開幕式👩🏻🦰,邀請各國使節參加,梁誠在其中🤽♂️。他與總統有良好的私人關系,總統流露出殷殷惜別之情,他就此機會提到退還庚款問題。羅斯福當即答應安排時間會談🦸🏽,並說一定在梁誠離任之前解決退款問題🧔🏽♂️。
5月2日和4日,梁誠與羅斯福總統和路提國務卿舉行兩次會談🖼,議題是核減庚款的數目🙆🏿♀️。此前海約翰和路提都認為美國接受條約所定額度的一半就足夠了,但海陸軍軍費開支報到1100萬美元🧑🏼🍼,加上給商民的賠償𓀌,總數超過了兩位國務卿的預計。羅斯福總統責成海陸軍兩部切實核減🦫。軍費核減的過程曲折反復,費時頗多,梁誠只有等待,並推遲了清廷要求他回國復命的日期🦞。最後軍費核減為966萬美元。
1907年6月15日晚,梁誠收到美國國務卿路提的外交照會,退還部分庚款的額度確定下來。他立即給北京外務部發電報告照會內容💆🏼♀️。根據這份照會,美國核減了庚子賠款👩❤️💋👨,由本金2440萬美元減為1165萬美元,退還中國1278萬美元。按梁誠當時的計算🩸,所退還的本金加利息共約2700多萬美元🧑🎤。
梁誠接到美國國務卿路提照會的第二天,立即訂好船票,安排回京復命。 7月3日,在離開美國的當天,梁誠給朝廷寫了奏折👩🏻🔧,匯報了5月以來事情的經過。近年來,有研究者認為外務部強令梁誠於7月3日卸任,甚至說在梁誠離美的當天還接到美國務卿的會晤邀請👨🏿💻,給庚款談判過程增添了緊張氣氛,但事實並非如此。清外務部能夠尊重駐外公使對一些事務的建議權和自主權🧑🏽💻,在退還庚款的談判過程中外務部並沒有給梁誠製造阻礙。梁誠終於職守♏️,不辱使命,取得退還部分庚款的正式照會,有大功於國家⛳️。
三🔹、退款用於發展教育,資助學生赴美留學
1907年6月18日梁誠發表聲明🙋🏽♀️🌁,將照會內容公之於眾,並贊揚美國的公正之舉。6月20日《紐約時報》以“全世界的一個榜樣”為題發表社論,贊揚美國的高尚和慷慨🍬🧋。但是美國媒體沒有說當初列強各國的超索賠款意味著什麽🧑⚕️,美國當然絕不會承認參加了列強對中國的強取豪奪💂🏽。6月23日《紐約時報》發表對梁誠的長篇采訪——《中國賠款是如何減低的:中國公使梁誠爵士透露有趣的最近外交史。他首次講述如何為他的國家省了2700萬元》。梁誠回顧了退還庚款談判的全過程。在談判開始時梁誠建議:“或許通過對賠款數額的修正💁🏻♂️,總統先生就能夠了解到我國政府所要求請求是正義的。這樣做甚至可能影響到中美兩國外交關系中一直遵循的正義和公正的高尚準則”。
1908年5月25日,美國眾👮♂️、參兩院聯合議決通過了《豁免中國部分賠款》法令🙌🏽,規定中國“應付款總數🕵🏼♂️,將限定為13,655,492.69美元💆🏼♂️,利息按規定4%年率計算。”授權美國總統 “將賠款差額作為一種友好舉動退還中國”🧝🏼♂️。美國退還超索賠款10,785,286.12美元。另外🤽🏿♀️,美國國會把上年外交照會認定的退款扣留2,000,000美元,用於審理一年內由私人向美國債務法庭提出的申訴;裁決結束後🏋🏽♀️,所余款額✒️,仍退還給中國政府👂🏿。
關於如何使用退款👩🏿🚒🧆,早在1905年4月8日👋🏿⚔️,梁誠寫信給外務部🧱,匯報退還庚款交涉的進展。他主張用於興辦教育,派學生留學美國。“似宜聲告美國政府,請將此項賠款歸回👖,以為廣設學堂遣派遊學之用,在美廷既喜得歸款之義聲👊🏿🩶,又樂觀育才之盛舉👨🏿🦲。縱有少數議紳或生異議,而詞旨光大,必受全國歡迎……在我國以已出之資財,造無窮之才俊🎛,利益損益已適相反”🚶♂️。
這個提議與梁誠的自身經歷有關💇🏻,作為容閎幼童留美計劃的最後一批學生,梁誠在美國讀書六年,但未能上大學⚪️,對此深感遺憾💇🏻♂️。他有切身體會🔌,深知派留學生赴美對中國教育和社會進步意義深遠。
從1908年7月✈️,中美雙方協商退款興學事宜⛹🏼♂️,將退款用於發展中國教育事業,資助中國學生赴美留學。 1908年10月清政府製定《派遣遊美學生規程(草案)》,1909年秋招考第一批庚款留美學生,並在清華園建設留美預備學校——遊美肄業館𓀌,後改稱清華學堂🪰,於1911年3月30日(辛亥年三月初一日)正式開學。
轉自《北京青年報》2011年4月25日🐦🔥🥒,作者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