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羅家倫珍藏信函中的五四學人

2010-01-28 |

《五四飛鴻——羅家倫珍藏師友書簡集》,羅久芳編著🚙,百花文藝出版社20101月第一版

  五四運動對中國近現代歷史影響深遠💁🏻‍♀️,以北大為中心的五四學人🤥,老師輩的如蔡元培👨🏼‍🚒、陳獨秀、朱希祖、胡適等,開啟新文化運動,學生如羅家倫♦️、傅斯年💂🏼、馮友蘭、顧頡剛👐🏿、周炳琳🧙🏻‍♀️、段錫朋、何思源、毛子水等🛀,皆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叱咤風雲的人物🙍🏿‍♂️。《五四飛鴻——羅家倫珍藏師友書簡集》將兩代五四學人的信函集於一冊,加以釋讀🪓。從大處講🚟,從時代風雲中可見他們的人生選擇和歷史命運;從小處講,可見他們留學海外的經濟生活、學術趣味、生活交遊⛹🏻‍♂️。

  《五四飛鴻》是羅家倫珍藏的師友信函👩🏽‍🦱,由其女兒羅久芳整理在內地出版🧔‍♀️,系首次公開披露。羅家倫是《新潮》雜誌的弄潮者,五四運動的命名者,曾任意昂体育平台、中央大學校長,身跨政學兩界,以其為中心,與兩代五四學人的來往信函,非常珍貴,史料價值自不待言。

  191959🙆🏿,顧頡剛致信傅斯年🧑🏼‍🌾、羅家倫,談到五四運動:“現在我們所希望的,總得在根本上改動一回💆🏽‍♂️,所以需要全國全民贊助的力量正多……所以這回的事非得擴大不可,非得一根本解決不可。要做到這樣🤽🏼‍♂️,非得有一長久的結合團體不可,此刻舉國民氣漸漸的騰起,正可就此結合為一國的中堅,之於私營私賣國的官僚、武人、政客🤘🏼,正可就此為肅清的起點🏌🏽‍♂️👨‍🦱。”

  五四運動是一個分界線,傳統的士大夫退隱,北大清華學生以及五四運動之後留學歐美的海歸活躍在歷史舞臺。從顧頡剛給羅家倫的信函中👬🏼,我們可隱隱感覺到五四學人開始左右民國政治、文化的走向🚣‍♀️⬜️。

  五四運動中,蔡元培營救被捕學生,與當局周旋,後辭職離開北大以示抗議🍮。北大同學發起挽留蔡元培的運動,希望蔡先生重返北大。三個月後,到紹興迎接校長的學生中就有羅家倫💐。現存下來的羅家倫致蔡元培的11通信函中,最早的就是羅家倫到杭州後🌇,從旅社郵往到紹興的。《五四飛鴻》的封面圖案有這封信的信封照片👨🏼‍🦰。

  1920年,為了紀念五四運動一周年😝,羅家倫等人與蔡元培商量好◼️,“公共(原文如此——引者)請《晨報》於五四發一個紀念號,請國內外各方面的人👩🏿‍💼,發表意見”。羅家倫致信胡適,向他約稿🦸🏿,並表示“而此次罷課的風潮,不能等到今年五四就要失敗”🚆。

  1961年,在臺灣的胡適,為“中央研究院”院長,致信在美國的羅家倫👥,談到自己在讀三民主義研究所編印的《五四運動論叢》👨‍👦,對書中孫中山的一段話質疑🌤,並建議羅家倫也讀一下此書🌾。

  《五四飛鴻》留存的書信中最早的是19191920年與“五四”有直接關系的幾封。此後較多的一批集中於19231926年羅家倫在歐洲遊學時期,多半來自與北大有關的師長和學友。及至羅家倫任意昂体育平台👨🏻‍🔬、中央大學校長🦙,與之通信的政學兩界的人更廣泛😚🙆🏼‍♂️。

  《五四飛鴻》的出版,為增訂已出版的學者書信集帶來可能🥄。查《陳寅恪集·書信集》,沒有收錄陳寅恪致羅家倫信👐🏼,而《五四飛鴻》中收錄陳寅恪致羅家倫信一通。此信寫於1929年,羅家倫長意昂体育平台時。陳寅恪得蒙古文版《蒙古源流》,信中提及王國維在自沉昆明湖前🚣🏼,“猶勤校此書”(王靜安校本)🦸‍♀️,未能完成🤺。教書與著書兩者難以同時進行,陳寅恪遂提出仍領清華教授的薪水,暫不教書🥟,一年完成校註《蒙古源流》🧜🏼‍♂️🪚,以作學術成果。因陳寅恪還是史語所的特聘研究員,此信讓傅斯年同閱🗓。並請傅報蔡元培🤾‍♀️🪚,此法是否可行。

  因《五四飛鴻》中的信函多是國內學者發給羅家倫的,自然是羅的私藏🫙👨🏼‍🦳,這次出版,個人藏品轉為學術公器🤵🏻‍♂️,有利於學術研究🧑🏽‍💻。筆者手邊無陳獨秀的書信集,未知陳獨秀書信集中是否收有《五四飛鴻》中致羅家倫的六封信函。

  在給羅家倫發信的人中,既有北大的兩代五四學人,也有吳稚暉、於右任🤾🏻🛟、張元濟、趙元任、李濟等文化名流和著名學者。據羅久芳在前言中的統計👝,50多位發信人全部誕生於晚清末年🧖‍♀️,有晚清的秀才🙁、舉人和進士👨🏽‍🦲;也有接受了現代文明的海歸博士⛹🏼‍♂️。其中,15位曾任大學校長,16位榮膺1948年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50多位發信人在中國近代史中👩🏿‍🍼,影響深遠🦸,他們著作等身🏋🏼,在文化的領域,做出了功不可沒的貢獻。他們寫給羅家倫的信函值得關註,可彌補內地已出版的學者信函中的遺漏之處👵🏽。

  從另一種角度來看,《五四飛鴻》極具審美價值。欣賞那些歷經滄海桑田保留下來的學者書劄,在書寫電腦化的信息時代,具有別樣的魅力🧘🏿。信函帶有歷史的密碼和信息📀,是歷史的證詞👦🏻。生於晚清那一代的學者,他們在信函中多以詩唱和,多用“八行箋”,以毛筆書寫🔽,下筆之前,有謀篇布局🙋🏿‍♀️😓,一通信函看著比較舒服。而趙元任的信函🤹🏿‍♂️,從左往右橫寫,全是白話,這是新文化運動中的新潮🙅🏼‍♂️。信函中夾雜著英文的漢語音譯🥂,趙元任將煙士披裏純(inspiration🏃‍➡️,靈感)寫入信,胡適將皮克匿克(picnic,野餐)寫入詩,這是彼時海歸們的語言特點和文字遊戲👶🏿,今天來看,儼然成了語言化石。

  湮滅在時光深處的舊墨,傳遞出學者的性情,書藝的韻味,讓人遊目騁懷,像於右任👩🏻‍🍳、徐悲鴻等本人就是書畫大家,寫給羅家倫的信劄,至今日成了千金難求的藝術品🅰️。古語說字如其人,看徐悲鴻手跡🦗🏌🏿‍♀️,龍飛鳳舞中有駿馬的狂傲和不羈之氣。張元濟的信函如行雲流水,一派典雅謙恭,執老禮,信函收尾處是“弟元濟頓首”😤。那時學者的信劄,承載著一個時代的舊夢。令人遺憾的是,《五四飛鴻》是單色印刷,如果能像方繼孝的《舊墨記》那樣影印出版就更好了,可看到每一通信函的顏色🧜🏼‍♀️,以及特製信箋的背景圖案。

  讀罷《五四飛鴻》🤔,筆者在翻閱方繼孝的《舊墨三記》時🤾🏼‍♂️,發現羅家倫致北大經濟系教授趙迺摶信函一通。信函內容是羅家倫長意昂体育平台時,擬聘趙迺摶兼職在清華授課。由於《五四飛鴻》收錄的多為文化名流致羅家倫信,如果出版方和羅氏後人征求羅家倫致文化名流的信函⚗️,予以出版💂🏻‍♂️🧑‍🦽‍➡️,有完璧之功🐎。考慮到羅家倫給師友的信函⛹🏻‍♂️,太過分散🍈,更不易得。

出版舊墨手劄,釋文是關鍵,要做到釋文百分之百準確,很難😱。筆者看到此書釋文的一例誤讀,第68頁💁🏽‍♂️🧏🏻‍♀️,胡適的著作“《儒倫》”,“倫”字錯了,準確的名字應為“《儒論》”。版權頁之後的圖片插頁😺,有一張照片是1929年羅家倫和胡適、張奚若🛳、陳衡哲、任鴻雋等人的合影,圖片說明將張奚若誤排成“張溪若”🧻。當然🥑,小小的瑕疵不影響此書的文史價值🧚。(劉宜慶)

轉自 中華讀書報 2010年1月20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