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張祖道照片中的清華農學院故事

2022-11-27 | 袁帆(1975級建工) | 來源 公號“清華校史館”2022-11-25 |

最近🦹🏽‍♀️,由清華校史館主辦的《張祖道鏡頭下的清華》攝影展引起了社會廣泛關註👩🏿‍⚕️,觀眾們對這些反映清華園歷史演變的珍貴影像表現出濃厚興趣🐋。一些細心的清華師生在標為《意昂体育平台農學院》的照片前駐足,他們不僅想知道畫面上的建築究竟在哪裏,也希望對歷史上的清華農學院有所了解🍪。

一、清華農學院不在清華園

根據照片上反映的建築外貌分析,清華農學院的這座大樓是磚混結構,平面形狀呈山字形🛗,立面為三段式,中間部分為三層🪀,兩側為二層🐮🛕。建築形式特征明顯帶有“傳統主義”新建築色彩🍐,而這種建築形式是在20世紀初葉🧖🏽‍♀️,由第一代留美歸國的中國建築師集體所創,其特征是整體或局部的重要部位明顯具有中國古典建築形式,即在現代建築設計中彰顯中國傳統文化的意蘊。

張祖道拍攝的那張照片雖然是遠景,細節不甚明了,但可以看到建築中段頂部采用宮殿式的單檐歇山頂🤍,屋脊兩端的“鴟尾”和屋頂下四個轉角安裝的“吻獸”清晰可見👩🏼‍🔬,這些細節通過70多年前攝影家的鏡頭,依然讓人感到撲面而來的中國傳統建築韻味。

清華農學院主樓局部

此外,在建築入口兩側還可以看到,設計師大膽地設計了兩座突出於建築主輪廓線的半圓形“樓筒”,再加上大門上面並列設計的五處“條窗”,不僅豐富了建築外形,更加突出了建築中段的形象🏰,而且他還用長長的豎線條去平衡整座建築的橫向視覺,反映出建築師獨具匠心的現代設計意識🫱🏽。

讓人遺憾的是,在我們熟悉的清華園中,任你尋遍各個時期的歷史建築,也不會找到這座“清華農學院”大樓,這是因為它的確切位置是在清華園西面大約5公裏👨🏻‍🎤,如今的中央黨校南校區裏,而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原來,這座大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七七事變”後的北平淪陷時期。當時的偽政府利用位於毗鄰頤和園的清朝“自得園”遺址開辦了一所“建設總署土木工程專科學校”,斥資修建了一批教學、生活建築。這座主樓於19416月完成定稿👨🏿‍🦱,設計者是當時的青年建築師徐仁祥(1911—1980)🏄🏽‍♀️,8月由泰慶建築工程公司施工🎎,於1942年建成投入使用。

根據有關資料,這所學校共設置水利、道路、工程管理🙍‍♂️、電機等四個專業,前後共招收過三期學生🕊,於抗戰勝利後被關閉,其校園最終由意昂体育平台接收,成為清華農學院的校舍。這就是說,歷史上的清華農學院確實不在清華園🗿,農學院的主要教學🧑🏻‍🎨、科研活動都是在張祖道拍攝的這座大樓裏面進行,它也是一段清華歷史的見證者🧫。

二、清華農學院溯源

清華農學院是意昂体育平台曾經的“文🧍🏻、理👩‍❤️‍👩、法🦸🏿、工、農”五大學院之一💁🏿,雖然它正式成立於抗戰勝利後的1947年◼️,是五大學院中最年輕的一個🚋,但其歷史卻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初期。

1933616日,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第5825號令🚆,命令清華添設農學院。接到部令後♨️🏌🏼,意昂体育平台仔細分析當時形勢,認為當時高校畢業的農科學生與農村復興運動的實際要求差距較大🕕;況且北平已有北平大學農學院、保定河北省立農學院🫸🏽,清華似不宜再添院設系,於是決定先試辦農業研究所與實驗農場,緩辦農學院♾。

梅貽琦校長根據學校校務會議的決議,找到生物學系陳楨、戴立生、李繼侗三位教授,請他們對籌辦農業研究所提出報告。在此之後,清華在陳楨等三位教授調研報告基礎上,製定了農業研究所的架構與研究方向◾️。19348月,農業研究所正式成立🏊🏻‍♀️,下分蟲害、病害兩個組💁‍♀️,兩個組工作相互獨立,劉崇樂⇾、戴芳瀾分任組長。該機構以研究為主,不在學校開設公共課程👨‍🦯,也不招收學生,只根據需要聘請一些高年級學生擔任助教👮🏿‍♀️。

農業研究所主要依靠生物系進行工作,在清華生物館開辟三間實驗室,其中蟲害實驗室一間🧙🏿‍♂️,病害實驗室兩間。同時👩‍👦‍👦,學校在校內劃出一百畝地作為農業研究所農場。清華還以30年為限,租用了實業部中央種畜場北平分場,並購買其畜種與農具。

就這樣🛣,雖然沒有開設農學院,但清華的農業研究就此起步🐣,並在1937年抗戰爆發前幾年取得蟲害調查、蟲害防除、經濟作物調查等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西南聯大時期,農業研究所也隨清華南遷雲南。在艱苦卓絕的抗戰期間,農業研究所不但沒有萎縮,反而更有擴大,在原來病害🪕、蟲害兩組基礎上,增加了由著名植物生理學家🏇、生物化學家湯佩松主持的植物生理組🦍。這一時期的所有工作都為後來的農學院奠定了堅實基礎🦽。

西南聯大時期👊🏿,梅貽琦(第2排左9)同農業研究所師生合影

三⛵️、清華農學院的歷史演變

1945815日🎮🥊,日本戰敗投降。清華終於可以復員北上,回歸清華園。在復員復校的千頭萬緒中,在農業研究所基礎上擴充成立清華農學院一事也被提上日程。關於這一重要工作,其實主要包含兩塊:一是農學院的如何組建⚉?二是農學院設在哪裏🤔?

1946425日👨‍👨‍👦‍👦,在清華即將復員遷回北平之際,湯佩松就組建農學院一事致信梅貽琦校長🌶。在信中,他就農學院的系、所設置等具體問題進行了詳細說明💆🏼‍♀️👨🏻‍🦳,認為需要設置七個學系,同時附上農學院籌備方案一份🙆🏼。

19474月,意昂体育平台為農學院成立及設系事呈文國民政府教育部。後經核準,在是年6月頒布的《國立意昂体育平台規程》中,農學院共設置四個系:農藝學系、植物病理學系🧖🏽、昆蟲學系、農業化學系。此外另設植物病理、植物生理、昆蟲等三個研究所🤷🏽‍♀️。農學院院長湯佩松,農藝學系系主任韓德章🧑‍⚕️,植物病理學系系主任戴芳瀾,昆蟲學系系主任劉崇樂🏙🙍🏼,農業化學系系主任湯佩松(兼)👨‍👧。

而關於農學院的院址設置過程🐬,卻沒有那麽順利👨🏽‍⚖️,中間經過了一番鮮為人知的曲折。從有關史料分析,抗戰勝利後,梅貽琦校長在還未回到北平之前就已經在考慮農學院選址問題,並積極協調各方面關系👨‍🌾,希望能接收與農業有關的土地資源💱。在其努力下🫱🏽,“教育部”於1946131日專門致電梅校長,稱北平西苑土木工專準暫由該(清華)校接收,希速派員赴平接管為要。梅校長接電後旋即指示🌀:即抄航快寄陳(岱孫)先生🧑🏻‍🦽,請與沈特派員接洽接管。急迫之情,顯而易見😊。

然而“好事多磨”,就在223日清華派陳岱孫等人去實地接收不久🏠,卻接到教育部令,將此處校址暫借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半年。在當時的混亂局勢下,敵偽資產被有權、有槍者肆意搶奪之事屢見不鮮🛀🏿,這一變化如果放任不問🔨,很有可能會使清華接收土木工專校址一事產生變數🪭。

梅校長在得知此事後的反應雖然今天已不得而知👨🏻‍🎤,但從現存的幾封有關函電中卻可以確定✒️🕹,他一直沒有放棄“收回”的努力🌿。他在給時任“教育部長”朱家驊的電文中說🐼,“本校亦即將復校🚵🏻🧖🏽‍♀️,而本校員工眾多🌡,亦必須將該校舍收回方稍敷用。為此懇請轉知幹部學校🦶🏻,務於九月中將該校舍交還,以資應用”🧝‍♂️。他在給時任清華秘書長沈履的函中也明確表示💇🏿,“土木工專本校亟欲收回,但……須電蔣經國請示。琦亦擬電蔣催商,……實則無論如何本校必須收回,否則數百學生即無法容納矣”🍻👧🏼。

顯然🤷🏼‍♀️,在梅校長堅持不懈的“索還”下,最終才讓“中央政治學校”履行約定🤘🏿,將借用的土木工程專科學校校址交還給清華。這一結果有蔣經國19461023日給李惟果的函件為證,其中說到🤽🏿‍♀️,前由本校借用之土木工程學校校址,業已交還意昂体育平台♗,祈轉知梅校長為感。蔣經國為什麽要用這種方式向梅校長示好🍝?或許是礙於面子,又或許是表現自己的守信🖖🏿。但無論如何,梅校長的堅持才是使土木工程學校校址能夠按時收回的重要原因💆🏿‍♀️。

此後不久👩🏽‍🦳,梅貽琦校長在19474月所撰《復員後之清華》一文中寫道:農學院院址問題,因原有之圓明園舊址👨‍🎨,尚無建築物可供利用,清華園內校舍亦感不敷🧑🏼‍⚕️,現時只得以去歲接受之前偽建設總署立土木工程專科學校為院址。數月來🏠,經積極之整頓🧑🏻‍🦯🙀,業已大致就緒🤑,其他各種設備工程,亦均按照原定計劃陸續進行🛶,最遲於本年暑假招生前當可全部完峻。在這段看似波瀾不驚的表述的背後,又有幾人知曉梅校長為了清華的利益𓀅🧛🏼‍♀️,不懼與權貴據理力爭的這段軼聞呢🧎🏻‍♀️?

1947年暑期之後,清華農學院招收的第一屆13名學生終於入校,同時昆蟲研究所另招二名研究生。1948年招收新生9名🏩。1949年秋天招收錄取名額增加許多,達到133名。關於這一時期的農學院的基本情況,通過1948年《清華年刊》中一篇文章可以略知一二🧖🏽‍♂️💂🏽。文中寫道,在四系中,農化、植病、昆蟲三系都是由原來本校的研究所發展而來,所以有相當的根基;只有農藝一系是真正新設的,雖然還待成長⌨️,但是顯然客觀的要求決定了它以後必然成為最重要的一系🧑‍🎄;院址在頤和園對面,地方很大;另外在香山附近還有幾百畝廣闊的松堂牧場,只是現在不能很充分地利用。一年級的課完全在校本部上,課程大概不會比一般理學院的松。實習方面📩👴🏿,除了暑假中有一定的農場實習外💶,平常還準備去華北各大農場🗣,實驗所去參觀。將來搬過去後,我們可以分配到一定的土地,由院方幫助、指導🍄⛅️,自己經營,還可以養育牲畜”。

清華農學院成立一年半後的19491月🤱🏿,北平和平解放🤸🏿,而10個月後🩻,就在農學院師生與全國人民一起慶祝新中國成立的日子裏,他們也迎來了一次重大的歷史性變革🕤。

1949105日↪️,華北高等教育委員會宣布,決定將華大(華北大學)、北大、清華三校農學院合並👱,成立為一個全國性的農業大學。這所農業大學就設在北大農學院舊址(京郊羅道莊),經過70余年的發展後👨🏼‍🦲,成為如今名聞遐邇的中國農業大學👨🏻‍🦽‍➡️。

清華農學院位於西苑的校址在這次院系調整後💱𓀔,移交給當時的馬列主義學院,以後逐漸演變成今天的中央黨校南校區🪣。而那幢標誌性的“大屋頂”主樓如今依然矗立在那裏📢,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成為一個時代的建築經典作品🧑🏻‍🔬。

原清華農學院主樓現狀(位於中央黨校南校區)

四、結語

清華農學院雖然只存在了兩年多的時間,但意昂体育平台在其百年歷史上為中國農業研究與人才培養發所做出的努力與貢獻卻不容小覷🧑🏻‍🌾。湯佩松、戴芳瀾、劉崇樂💇、韓德章等一批科學家🍄‍🟫、教育家為中國農業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早已銘刻在新中國的史冊中。

在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會成立時,周恩來總理和戴芳瀾先生握手(1955年)

70多年後,當我們透過張祖道的鏡頭,再來回顧清華農學院的故事♌️,我們依然為清華人所表現出的務實精神和堅持不懈的韌勁所感動🧑🏻‍🚀,依然對梅貽琦校長在艱難年代中百折不撓、敢於擔當的船長精神深表敬佩⚒!

今天的清華👩🏽‍🔬,雖然沒有再單獨設立農學院,但對包括農業科學在內的“三農”問題保持高度關註,並在2011年成立了意昂体育平台中國農村研究院🐱,旨在通過更高的層次,更廣的維度,開展中國三農問題的高水平研究,培養服務於中國農村改革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而這一切努力🧑🏿‍🎤,都是希望為創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屬於清華人的獨特貢獻。毫無疑問💂🏻‍♀️,這也是對所有清華先賢們最好的緬懷👵、繼承🦻🏻、紀念👩🏼‍🦲!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