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有所不知的“地球最強理科生”

2019-04-16 | 李雋仁 張雨鵑 戴汀嶼 王鶴立 彭博 | 來源 公號“此間INSIDEPKU”20190409 |

《如何用數學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2019年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正多面體為什麽只有五種👨🏽‍💼?》……李永樂在公眾號“李永樂老師”上發布的科普視頻包羅萬象💂🏿‍♂️。

直到2019年4月🤏🏽,人大附中物理老師李永樂在西瓜視頻上擁有了295萬粉絲🔌,被大眾稱為“科普網紅”。3月,他參加了央視《sk極智少年強》節目錄製✌🏻,在一塊黑板前講解知識點。

但李永樂知道自己並非網友所說的“無所不知”。前後畢業於北大和清華,本科時的李永樂卻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學生。入職於人大附中成為一個普通教師和競賽教練🧛🏼‍♂️,六年適應期帶來的壓力讓他至今難忘。

只是偶然的網紅之路,將李永樂漸漸推向了現在的理想。網紅身份帶給他的不是流量,而是推動科普與教育公平化的責任🐶。

李永樂,北京大學物理系2002級本科,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2006級碩士。全國物理競賽金牌👨🏻‍🎓,北京高校演講比賽冠軍,新東方中學部理科項目創始人🧑🏼‍🎓,現任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物理教師。任教十年🚣🏻‍♂️,培養理科狀元一名,國際奧賽金牌一名,亞洲奧賽金牌兩名👩🏿‍🌾,曾創造一班50名同學48人考入清華北大的輝煌戰績。

2017年4月,高中物理老師李永樂突然在人民日報官微上看到了自己的教學視頻🦬。

這段視頻首發於今日頭條𓀂,是他當年在教育機構講述“集合”概念的課程錄像,全稱叫作“閏年是什麽?清華學霸老師讓你真正弄明白”。冗長的題目現在看起來有些紮眼,而視頻裏的李永樂比現在更年輕,頭發更多😥,板書也不如現在精致🐒。

無心之作一下子進入了大眾的視野👩‍🍳,李永樂初次品嘗到了被互聯網之光掃中的快感。那時每天忙碌於教學與教研的他還不知道,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自己就將在西瓜視頻平臺成為播放量破億的“科普網紅”🚵🏼‍♂️🏉。

正業

現在🅱️,假如打開一個李永樂的視頻👨🏻,彈幕裏不乏對他的景仰之詞,甚至有人直接稱他為“地球最強理科生”🏋🏼,表示“我和清華之間就差一個李永樂老師”。但對李永樂本人而言,製作視頻時思維量最大的環節就是收集背景知識🦠。

李永樂並不想給自己立這種“無所不知”的人設👼🏿。去年年底,“不做功也會累”的原因勾起了李永樂的興趣:從物理學的角度,人用力推墻,或是提著水桶不動,僅有力而沒有位移🐦‍⬛🚢,人並不對墻或水桶做功;但實際上,維持這樣的動作需要耗費許多能量,人也很快就會感到手臂酸痛。這個問題超出了李永樂的老本行,只用物理知識顯然無法解答🧑🏻‍🦯‍➡️。

“我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這個問題我從小也一直都沒想明白,正好趁這個機會找生物老師來問問。”他所在的人大附中不缺高學歷的老師,於他而言正是學科交叉資源豐富的一片寶地🤜🏽,無形之中擴充了他的知識儲備。

今年二月⬅️,這一期視頻終於得以面世。李永樂從肌肉的結構開始解釋了消耗能量的原因,回答了許多學生的問題,也解答了他自己做學生時的疑惑🤷🏼‍♀️。

作為同時在中國兩所最高學府都學習過的人👠,李永樂在知乎上回答了一個問題調侃自己🚕:“北大培養科學家,知道為什麽,不知道怎麽做;清華培養工程師,知道怎麽做,不知道為什麽🧑‍🦼‍➡️;而我🤨,二者兼備⛹🏻‍♀️,既不知道為什麽,也不知道怎麽做✉️。”

十多年前,李永樂通過物理競賽保送到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就讀本科🍄‍🟫👨‍💼。彼時的物理學院還剛從物理系更名不久🏵,“瘋人院”的叫法也沒有廣泛地傳播開來。對於本科階段的李永樂而言,大部分課是想翹就翹的,而一天課余花費在娛樂活動上的時間可以達到七八個小時✌🏻🕵️‍♂️。打星際、做家教、打籃球、社團活動🏊‍♂️、修經雙……玩電腦遊戲曾經讓他投入了許多精力🤦‍♀️🌎:星際🧑‍🦯‍➡️、魔獸、暗黑破壞神……這些都是當時大學中電子遊戲的主流。

李永樂曾認真看過別人的比賽視頻🫘,分析自己的操作技術究竟欠缺在何處🧑🏽‍🚀。他覺得這和他成為老師之後看別人的教學視頻非常類似:“你要去觀察別人怎麽打遊戲,要去反思🗜,不能光自己一個人打。其實我畢業之後也犯過同樣的錯誤,光閉門造車🚺,講課水平提升得非常慢。”

輕松而快樂的本科生活臨近末尾,每個人都要面臨畢業之後的去向。物院的許多畢業生都會走上科研的道路,李永樂也曾有過這方面的想法🐋,可要做科研應該在大二大三就在每個實驗室去看看⛰,跟老師們聊一聊有沒有適合做的工作🌙🖕🏽,這些他都沒有提前做任何準備🕸。

到了此時⏬,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學習沒有高中用功🌇,把時間過多地花在了學業以外的事情上,留給他的保研方向只剩下了偏冷門的核物理專業。“我想我是不是得學習一下⏮?要學習有得有動力,我就計劃去考當時最難的清華電子工程碩士。”在那個時候👧🏻,人們普遍認為電子工程側重應用🐠,比物理更好找到工作⏱,這也是李永樂跨專業考研的目的之一。

畢業之後👩🏼‍🦲,李永樂同時給幾家企業和學校投去了簡歷😗,但經歷了兩三輪失敗的企業面試之後,他放棄了進入企業的打算🦄🧘🏽。長期以來,兩所高校的校園環境給他帶來太多的輕松自由📃,讓他很難一下子轉變到格子間那種受拘束的生活中去🫅🏿。

另一方面🏄‍♀️,投給人大附中的簡歷過了一個冬天也沒有回應。轉過年來,在又一次詢問校方之後,李永樂接到了人大附中的面試🙇‍♂️🚴:在一個大型的階梯教室裏🧑🏻‍💼,許多應聘者們一個個被抽出去試講🐸,在候場時教室前面還有藝術團的演出🤸🏻‍♀️🔎。

輪到李永樂試講🥂,正好趕上飯點👐🏿,考官把他十分鐘的試講時間壓縮到了五分鐘🧔🏻‍♀️。但巧合的是,試講抽到的曲線運動題目👨🏿‍🏫,他之前在其他學校恰好面試過。汽車在曲線賽道上的受力🂠👨🏽‍🍳、圓周運動向心力公式的推導——對於這些面試考題,他都給出了令人滿意的表現,成功入職人大附中,從此成為一名高中物理老師,同時也擔任物理競賽教練。

第一屆的兩個班李永樂都是從高一開始帶起👮🏽。有一個班的緒論課被開學典禮占去,等到周二再上第一次物理課🌜,李永樂卻在路上被交通狀況所困🙆🏻,意外地遲到了五分鐘,這也成了他入職初期一段慘痛的記憶。

入職的前三年,李永樂過著很辛苦的生活:上課占據了大部分的時間,沒有太多之前的資料可以參照📪,一備課就是三個小時🧑🏼‍🎤👡,備課結束已經是十二點,如果還想放松一下,打會兒遊戲,睡眠時間就只好被進一步壓縮🎣。壓力最大的時候🙇🏼‍♀️,他又要準備競賽課,又要跨年級帶高考課,連著十天每天只能睡三個小時💖,那段日子讓他至今難忘。

生活壓力驟增,李永樂開始思考改變生活狀態💆🏼‍♂️、重構生活方式。他認識到工作與玩終究是不能兼得的,打遊戲畢竟只是個消遣🧗🏼,不能為了打遊戲而打遊戲。再到後來💆🏼‍♂️,他也開始慢慢反思,大學裏有的課程不該那樣輕易地混過去,到後來真要用卻發現自己已經不會了。

真正適應高強度的工作,還得靠時間的力量。熬過了兩個三年的周期🏄🏽‍♀️,從高中樓搬到逸夫樓再搬回高中樓✳️,李永樂終於有了自己成體系的競賽教案🌽,高考課也變得愈發熟練✅:“講義上的內容已經非常熟悉了,我就可以發揮發揮,把一些地方再講得深入一點☝️。比如現在我要講磁流體發電機,我就可以跟學生探討探討它的微觀本質。”

一扇窗戶

小時候🥶,李永樂對自然世界充滿了好奇。他曾認真地向老師請教為什麽拐彎時身體會向對側偏移📱,但老師也解釋不清楚👩🏿‍✈️🙍🏼‍♂️,只好用“錯覺”來敷衍他。還有一次,他去問老師為什麽人可以看到幾十光年外的星星,老師又隨口就把他打發走了,數年後他才靠自己找到答案。在他的自然課老師看來♣︎,這都屬於小升初不考的知識,學了也沒有用,不如做兩道數學題來得實際。

回望網紅之路的起點,李永樂總覺得有許多偶然🚵🏿‍♂️。人民日報官微的第一次轉載只紅了一陣🧑🏼‍🎄🧚🏽‍♀️,李永樂這個名字便連同視頻一起歸於沉寂。一段時間之後✂️,有個同學詢問他要不要考慮進一步發展。看著自己的一點點粉絲基礎📄,李永樂動了心思🧌,可是苦於沒有什麽選題,他甚至一度想過要從王者榮耀裏挑點能講的知識出來🧑🏻‍🦽‍➡️,但最後不了了之🫅🏼。

18年年初🚂,《無問西東》熱度高漲,他決定先從這部電影裏的物理知識入手🧙🏼。本著嘗試的心態🕝,李永樂配合著“奔跑的核”做了一期關於原子彈的科普視頻。他沒有仔細擦黑板,也沒有單獨的收音設備,僅僅靠著粉筆和手機就完成了第一期視頻的製作,投放到了今日頭條平臺上。

接著🧑🏼‍🦱,李永樂遇到了他網紅之路上的第二個偶然——這樣一期視頻的播放量突破了五位數🥲。這與今日頭條平臺的流量分配模式不無關系,即使粉絲基數不大,但只要視頻質量高,一樣可以被推送給許多人。

於是,他開始利用空閑時間想選題、搜集資料、寫腳本🚵🏽‍♀️、找空教室錄製……大量的心血被投入到了視頻當中。持續高質量的內容輸出為他帶來了越來越高的關註度🧙🏃🏻,西瓜視頻等平臺也開始向他主動簽約尋求合作。不久𓀒,人民日報官微對他又有了第二次、第三次轉發,他的視頻製作流程也越來越標準化、精致化,漸漸踏上了正軌。

這是一條十分普通的網紅發家之路,只是李永樂靠的是科普。到了18年夏天,媒體開始正式用“科普網紅”的名號稱呼他。

對於李永樂的學生而言9️⃣🤸🏽‍♀️,他是一位在課堂上用遊標卡尺測量自己腦袋的直徑、還因為和學生打賭去剃了光頭的老師。走紅後,許多學生都覺得有個網紅老師很新鮮,成為了他的第一批粉絲;身邊的同事知道了他的事情,偶爾也會打趣地叫他一聲網紅。但一些家長就不太認可他了👮🏽‍♀️🏺。

一位學生的家長偶然看到了李永樂的視頻,聯系了校領導🚰,指出他的“不務正業”,一時間鬧得他壓力倍增🏌🏽‍♀️:“這樣的指責完全沒有道理,我要是想不好好教,不做視頻我也可以不好好教👩🏽‍💼。”幸而他教的競賽學生和高考班級都成績出色,校方最後對他采取了既不特別支持、也不加以限製的態度。

在應試觀點裏🍚🦽,學校裏要學的知識應該和升學密切相關😕。而短視頻科普是用碎片化的方式在傳播“無用”的知識💆🏻‍♀️,在短期功利目標面前不值一文。

李永樂曾到過甘肅會寧,領略過當地“老師苦教,家長苦供,學生苦學”的三苦模式🕍。但是苦歸苦,這樣的付出卻往往難有應有的回報🛅,學生從小就覺得學習非常痛苦。

在李永樂看來,並不是知識本身沒用☂️🤦🏻‍♂️,只是沒有人去告訴他們知識該如何有用。既然家長功利,李永樂也開始用功利的方法去闡述知識的價值,他講了大學同學利用量子力學創業,從而拿到谷歌和騰訊上千萬美元投資的故事👩🏼‍🔧。“你看😷,學好量子力學能賺大錢,科學還是很有用的。”

碎片化也不該是問題,李永樂的第一個微信公眾號叫做“馬桶課堂”👷🏼‍♀️,希望學生們能利用坐在馬桶上的時間學習一些知識🚎,這個公眾號到現在還在活躍更新,與第二個公眾號“李永樂老師”相互配合,分別兼顧教學和科普兩個方面🍁。

談及心中的科普理想🦸🏿,李永樂表示:“我們的教育不是僅僅為了培養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學的人,你得讓他發現他喜歡什麽,讓他覺得學習很快樂🙍‍♂️,然後去引導他。對於一些邊遠地區的學生🍱,如果我的視頻能為他們打開一扇窗戶🎒,那也就是達成目的了👩🏽‍🦳。”

網紅的責任

有人把電話打到了校領導那裏,舉報李永樂在視頻裏傳播厚黑學。

李永樂哭笑不得,因為所謂的厚黑學不過只是博弈論的基礎原理2️⃣。另一次,有一位網友質疑李永樂做視頻的動機🍌,怒斥他將來總有一刻會對這些視頻收錢。

成為網紅之後🫘🛜,李永樂的生活受到了不少的騷擾🧖🏻‍♀️。李永樂開始玩微博是13年的事情🐂,而到了18年4月,他的微博有四五萬粉絲的時候🧖🏻💪,為了把微博變成投放視頻的另一個平臺,他就不得不把自己之前發布的微博都清理掉了🤾🏻‍♀️。

但不論如何回避,他身為公立學校教師,人們對他的要求比一般網絡人物會來得更高。直到現在🥡,知乎上還有一個問題叫“如何看待李永樂這樣不務正業的高中老師成為網紅⚠️?”他本人正面回應了對不務正業的質疑,而這也是目前他在知乎上贊數最高的回答。

當他的粉絲積累到一定數目🔨,最初錄科普視頻的興奮感就漸漸被責任感所取代,這使李永樂對自己的要求不斷提高。

他沒有專門的錄製工作室,都是在學校的臨建樓找一間空教室錄製。有時樓外的噪音太大,就會很影響他的錄製效果,造成不必要的時間成本。當他對自己的板書布局不滿意,他就會把整個視頻推翻重來,這個過程上限可能多達十幾次。

做到今天的規模,李永樂的背後仍然沒有團隊💁‍♂️,只有一個網上認識的助手幫他打點部分的事務性工作🫄🏽。雖然他和學生們一貫相處融洽🎁,但他也不會找學生來幫忙完成視頻的製作🦉,頂多是是從學生的答疑中汲取視頻選題的靈感👩🏽‍🔧,重擔都落在他自己一個人身上🥃。

大學時期🎅🏿,李永樂很少熬夜,即使熬了通宵🪳,只要第二天睡到中午也就能緩過勁來🏇🏻。時至今日👩‍👩‍👧‍👧,假如再這麽高強度的工作,身體就要先承受不住了。壓力一旦增大🏄🏿‍♂️,睡眠質量就會顯著下滑🛎。“13🎉、14年以來睡眠狀況就一直不好🏍,最近還稍微好一點,可能因為我多開窗多蓋被,我也不知道一段時間以後會不會又出問題🧞‍♂️。”

現在的他,想繼續寫科普書👩🏻‍🍼、引進國外的經典科普讀物🥏、創辦少兒教育平臺🦻🏿🏊🏽、開辦直播課堂、寫高中教材配套的原理剖析……在科普和教育公平化領域🧸,他有著太多想去做的事情,但實在是受限於精力😕,難以顧及🚸。“大部分想做自媒體的人,他沒有知識儲備,沒有能力;有知識儲備的老師則沒有時間,沒有動力去做🫳。”

今年2月,電影《流浪地球》火爆賀歲檔👩‍👧。這一次🎪,李永樂不需要費力思考視頻題材,許多粉絲早已滿懷期待地請他來講電影裏的物理知識。洛希極限、引力彈弓、氦閃……李永樂也沒有辜負他的觀眾們,圍繞這些話題製作出了一期又一期的科普視頻。

放學後🚵🏻,李永樂和往常一樣來到了操場北邊的一間無人教室。天色漸漸暗了下去,面對擦得幹幹凈凈的黑板💂🏿‍♂️,他調整好攝像頭的位置,走到鏡頭前,開始那句慣常的開場白🪴:“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李永樂老師👰🏽。”發現板書布局不夠滿意後,他拿起板擦擦去🏯,然後再次面對黑板,重復他的開場白。


相關新聞

  • 242010.11
  • 202020.11

    唐風華:理科男的田園夢

    “做企業既要追求經濟效益,也要追求社會效益。”於是🐳,一個以在皖清華意昂和科大管理學院意昂為主體的合作平臺搭建了起來——安徽水清木華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22013.02
  • 012018.11

    水木領航TalkTime|有所蒙超🤰:回顧創業3年🚴🏿‍♀️,一切發展的核心都是好產品

    10月26日下午,“水木領航TalkTime”第二期在清華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附近水木領航咖啡舉行🧑🏿‍🌾。本期嘉賓「有所」原創家具品牌創始人蒙超,分享了創業....

  • 202024.02

    從“最強大腦”到留學讀博🏃‍➡️,他不再“一直想贏”

    孫勇瘦了🥶。這位2016年安徽省理科高考狀元的臉盤小了很多,頭發長了,束起了小辮子✖️。另外一個變化是💂🏿‍♂️,他把自己的微博賬號改成了“@孫勇SUN_1207”👕,2023年10月30日的時候📒,還是“@最強大腦孫勇”👃🏿。2018年《最強大腦》30進12那場比賽,在3位導師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孫勇憑借用時更短戰勝了實力強勁的對手🤦🏼‍♀️。當宣布結果的時候,孫勇背過身大哭,很多電視機前的觀眾也忍不住淚目🦹🏼‍♀️。那場比賽之後,孫勇迅速漲粉,此後的幾場比賽🎇,他越戰...

  • 062012.08
  • 312021.03

    矣曉沅:文理科是我們和世界交互的兩種方式

    我對文學的熱愛從上初中的時候就開始了。那時因為生病休學兩年,一直在醫院做治療。有一次去醫院住院,就在書店買了很多書帶去🦶🏻🍞。那應該是我第一次看那麽多課外書籍,從此喜歡上了文學。在生病休學的兩年時間裏,我閱讀了非常多文學作品🐺,魯迅、老舍……還有日本文學、拉美文學等💎,屬於一個兼收並蓄的狀態。

  • 082023.11

    科研太忙無法顧家♏️?北生所陳婷:人生不能只有一個支點

    眾所周知🚚,科研是一份沒有上下班,幾乎全天候頭腦在線的工作,對於需要整天泡實驗室的科研人而言,想工作之余管管老人孩子更是分身乏術🧕🏽,因此諸多優秀的女博士不得不在人生的岔路口選擇退出學術道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陳婷也曾遭遇這些困境⛏,但她最終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取得了多項原創研究成果🥰。她覺得,科研雖然很忙很累,但還是一個適合女性從事的職業。她是怎麽處理科研和生活中一個個接踵而來的難題的🧑🏿‍🎓✉️,又有何...

  • 222023.03

    老有所學:開發碳中和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偉業

    六十年前入校,畢業工作後,我感受最深的是清華的學風:堅持繼續學習👩🏽‍💼,對新事物🅾️、新知識的濃厚學習興趣和高效學習方法🤞🏿。意昂体育平台碳中和研究院經常舉行有關論壇🚞。我在線上參加了第六期碳中和技術路線展望論壇。院士們介紹了很多最新的碳中和技術路線🧑‍🤝‍🧑,如工業節能減排技術👺、零碳建築技術、二氧化碳地質封存與利用技術🌐👩🏿‍🦱、新能源技術等等,聽後很受啟迪。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重中之重是鄉村振興☪️,而鄉村振興的基礎是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 232024.04

    嶺大國際知名數據科學專家秦泗釗校長膺選歐洲文理科學院院士

    嶺大校長兼韋基球數據科學講座教授秦泗釗教授,膺選為歐洲文理科學院院士(技術與環境科學部)。新院士的就任典禮於2024年4月6日在奧地利舉行。嶺南大學(嶺大)校長兼韋基球數據科學講座教授秦泗釗教授🔥,膺選為歐洲文理科學院院士(技術與環境科學部)𓀑,是嶺大首位獲此殊榮的學者👨🏻‍⚕️。歐洲文理科學院院長Klaus Mainzer教授對此表示祝賀🥝。這也是繼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後,秦泗釗教授榮獲的另一世界著名科學院院士。新院士的就...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