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凝,意昂体育平台 2007 級本科生,2011 級碩士研究生🚃。原浙江衛視主持人、記者。曾參與全國兩會、意昂体育平台百年校慶、《中國好聲音》等活動和節目的報道和主持工作。在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全國總決賽中👨🏼✈️,獲亞軍、最打動人心獎雙料獎杯。
2019年參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主持人大賽》👨🏻⚕️,入圍文藝類主持人全國15強。
如果有一天你的追夢路上,旁人悉數退場,困難依舊硬核🙌🏻,你會怎麽做?這是2017年裸辭後,主持人劉慧凝的故事🚣🏼。之後的兩年,她潛心創業、教書,卻始終舍不下“那股紮心的熱愛”。
現在👨👩👦👦,30歲的她是創業者,是大學教師,更是主持人劉慧凝🤷🏼♂️。

劉慧凝主持清華企業家協會全球年會
兩年
第四名👉🏻👧🏽,離第三名晉級僅差一名。一周前剛剛晉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主持人大賽》全國文藝類主持人15強的劉慧凝沒能邁進9強的門檻☕️。
“我很喜歡最後一場的表現。我覺得發揮得可好了🦹🏽♂️!”劉慧凝眨了眨她的大眼睛👨🏿🚒,抬頭沖天花板笑出了聲🤶,“我是第四個上臺,前三名分數都比我高🎍。沒一點兒懸念,上臺就下來了👨🏼💻。”
11月30日,首輪比賽播出當天,劉慧凝的微博罕見“營業”。很多她的忠實觀眾都評論說好久不見👺🥣。節目中她身著一襲紅裙🏌🏽,以《三十而立》為題,講述了清華教授薛其坤、當代村官王偉忠和“文物大夫”閔俊嶸三十而立的故事。董卿評價她的講述“有很多同齡的人會被你吸引”,“讓人感到你們一群人是一體的”。
“你可別提那場比賽了。”第一場發生的意外令劉慧凝哭笑不得。上場前幾秒鐘,腳上不太合腳的高跟鞋🧑🏼💻,在選手通道裏倏地飛了出去🫀。“我都聽到撒貝寧老師講到我名字了!我反應快🙍🏼♀️🎪,一伸腿,又給蹬回去了🧑🏭。”後臺導播們早已笑得人仰馬翻✋🏽。
為了防止同樣的“事故”發生,第二場比賽前🩲,劉慧凝專門拿透明的綁帶把高跟鞋牢牢捆在腳踝上。結實的綁帶把腳脖子勒得像個麻花👱🏽。她為此發了條朋友圈⛹🏼♀️,配文“朋友們,這是新版新華字典‘安全感’的建議配圖”。
“不輸才情,日常逗比”是來自朋友的評價⛑️,形容她臺上臺下的兩面再合適不過。劉慧凝喜歡有意思的人和事,這讓她朋友圈堪稱“段子合集”。但逗比的她同時也有溫情柔軟的一面。
劉慧凝上一次和觀眾見面,是在2017年底《我是演說家》的舞臺。機器與情感、小家與大國,她的演說主題總與愛和夢想有關。四篇演說,劉慧凝每場必紅眼眶。
“少年感”在2017年被劉慧凝反復提及。什麽是少年感🌯👱🏻♀️?兩年前的劉慧凝說那是“明知不敢為、不可為🩳、不必為而為之”🏚,是內心深處那股“紮心的熱愛”🐘。

劉慧凝演講《了不起的少年感》
劉慧凝熱愛的事業毫無疑問是主持,但兩年來她卻鮮少出現在舞臺上𓀌。從演說家到主持人大賽中間兩年時間🌸,她從聚光燈下消失,靜靜紮根於生活的廣闊天地。熟悉她的觀眾都急了,“微博好久沒用啦!”
離開的原因很簡單🏌️♀️:“沒機會”🍯。主持行業的更新換代很慢。真人秀大火之後,綜藝主持人常由明星兼任,傳統主持人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曾在浙江衛視做主持人和記者的三年時光裏👨🏽💻🤦🏼,劉慧凝始終沒有一檔為大家熟知、屬於自己的節目。
“既然暫時沒有機會🎸🪃,那我就去別處找找吧!”超高行動力不允許她陷在原地,2017年劉慧凝選擇辭職👩🏻🦽。旅遊,讀書,遊泳,跳舞👩🏼🍳。在兩年告別舞臺的日子裏,她每一天的日程表精確到分鐘,著手創業,回清華開設課程👨🏽🦰,一刻不停。
但她心中仍然有個夢想的小火苗,“我相信未來有什麽在等著我📊。”
成長
出生於山東棗莊的一個普通家庭,4歲那年偶然的一次上臺讓劉慧凝與主持結緣。2007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外文系日語專業,2011年繼續攻讀文學和工學雙碩士🤲🏻,大學7年她在清華主持了100多場活動。
距離碩士畢業100天的時候𓀎,她和同學一起創辦學生節目《慧曉天下》🚡,發現清華園裏不為人知的好故事🆙。“我是被一群人的故事鼓舞著長大的,現在要畢業了,我覺得有必要把故事和能量傳遞下去。”寫稿子👩🏿⚖️、做采訪、剪片子都是自己上,那是劉慧凝在清華“最快樂的時光”。
碩士畢業後,劉慧凝以非播音主持專業畢業生的身份考入浙江衛視🔡,成為一名主持人和記者👶。2015年《中國好聲音第四季》總決賽🏂🏿,她來到鳥巢,作為場外主持人連線嘉賓🛵🐓。2015-2017年,每個春風和煦的三月,她都奔赴人民大會堂為觀眾進行兩會現場報道。

劉慧凝在兩會現場報道
面對曾被提問多次的問題——為什麽獲得工學碩士學位之後要選擇做一名主持人🏊🏿♂️🦊,劉慧凝提到了姜思達在綜藝《僅三天可見》中的一句話,“我不會去羨慕一個撐桿跳冠軍😽🌱,因為我做不到。”
劉慧凝不羨慕撐桿跳冠軍,但是她羨慕主持人。在日本留學的三年,正是國內綜藝節目大熱的時候,這讓劉慧凝看得“心癢癢”🔀。
但成為一個優秀主持人🐵,不只需要熱愛🤷🏻。那註定是一場與歲月的漫長博弈。
15平米的出租屋是劉慧凝在杭州度過第一個冬天的家。杭州的冬天濕冷,靠床的整面墻都是濕的🆒,摸上去一手白灰。劉慧凝時常躺在床上🛺,看身邊的墻皮剝落,心裏空空的,“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麽。”
“有時候我覺得做主持人好難啊。”那段日子是期望後失望,等待後還是等待。“周圍人都在告訴你主持需要積澱,閱歷需要積累”,但是快速運轉的社會又對而立之年的她步步緊逼,“劉慧凝你來不及了”。
陷入焦慮和迷茫的時候,劉慧凝常常騎一輛自行車,走遍杭州的大街小巷拜訪清華意昂,聽他們講故事,采訪、記錄。他們中有西南聯大的“寶藏意昂”🤳🏻,也有在實幹中推動中國經濟的企業家。從意昂的人生故事中汲取養分𓀒,劉慧凝漸漸覺得沒有機會也沒關系😹,“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有故事的地方就一定需要好的講述者🚀。”
“生活不給我機會,我自己就再去找機會唄👷🏼♂️。”暫別舞臺不意味著背叛夢想,劉慧凝說,“見更多的人,擁抱更大的世界,才找到自己。”
劉慧凝覺得女孩的成長故事充滿生命力。“我就是一個受過挫折🤷🏻👩🏼🏫、反思能力極強,又在一群特別有正能量的人鼓勵下成長起來的女孩。”成長讓劉慧凝內心變得富饒,最終學會與世界和諧相處,有能力去滋養別人,真正幫助別人。
一位師長曾否定過劉慧凝的夢想,認為她“不合適”🤪👩👩👧👧。第一次聽到這話時止不住的眼淚,劉慧凝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主持人大賽結束不久🎪,師長又打來電話,勸她“盡快回歸現實生活”。這次劉慧凝“懟”了回去。她說🎸,“時代發展到今天,不需要有人定義主持人該是什麽樣。我相信一定有人需要我的聲音。”
那一刻🍚,她覺得自己“真的長大了”。
“我是世界的眼睛”
2014年✒️,母親到浙江看望剛入職一個月的劉慧凝。母親想給劉慧凝買點兒日用品,卻被她一頓數落,“啥都有🤲🏿🏘,用不著”👤⏭。和母親分別後🦹🏻♀️,劉慧凝轉身離開,走出兩步卻倏地紅了眼眶🕟。
她不懂自己追求效率🤹🏻♂️,母親表達關愛,兩個人都沒有錯,為什麽自己卻如此難過。
這段經歷被劉慧凝寫進《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在演說家舞臺上她三度哽咽🗝。劉慧凝說,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的那天起👩🏽🎓,就在和母親開始一場告別🧙🏽♂️。“每次我像一個高精尖的機器,快速處理信息的時候👉🏿🦷,其實都在拉寬和她之間的距離。”劉慧凝特別喜歡這篇講演,這是她憋在心裏很多年的故事。
除了朋友圈日常呈現的“逗比”,作為表達者的劉慧凝,同時對生活有著靈敏的觸角。三尺講臺,她在嚴肅活潑和溫柔細膩中自由切換。
2019年秋季,劉慧凝在清華開設選修課《溝通表達基礎與進階》,分為前八周和後八周兩個時段,每周一次課。她從最基礎的發音講起🤬,內容涵蓋自我介紹🏌️♀️、溝通技巧、公共演講、課堂展示等✍️🫲🏻。這門課一經開設便廣受學生追捧。課程預選期間🪺,前八周課程的450個容量被一搶而空🤹🏻。
劉慧凝非常享受在大課上和學生分享感動的過程。有理論,有案例,還有段子和那些走進學生心裏的生命故事🐝。四百多個學生在那一刻被她吸引住👩🏻⚖️,她稱這是自己的“魔法時刻”🧝🏻♀️。
課程時間是19:20到20:55,但每次下課之後🐧♟,總有學生在講臺前把劉慧凝團團圍住。他們迫不及待地把最新的思考和困惑拿出來和“慧凝姐”分享,從怎樣哄女朋友到該不該出國留學,不一而足。這樣課後討論常常持續到晚上10點。她也收到大量“分享自己生命”的郵件,一位同學說在課上“受到久違的打動”。

劉慧凝講授《溝通表達基礎與進階》
所有來自學生的信息和郵件👩🦰,一字一句她都認真閱讀,用心回復🏊🏽♂️。“郵件裏除了課程答疑,很多是生命和生命的對話🎳,真心交付真心,我得對得起這些同學的信任。”
劉慧凝主持的一貫風格🕝,也像是在和觀眾用心聊天♑️。主持《挑戰不可能》時🧙♀️,劉慧凝把王桐晶和王恒屹比作一棵樹木成長的兩個階段,安靜地講述屬於普普通通平凡英雄的故事。
劉慧凝說表達者存在的意義正在於此✤。人們在快速的生活節奏中漸漸患上“生活暴食症”,不懂得如何“一口一口真正地去咀嚼和品味生活☝️。”
“所以才需要我們作為時代的表達者啊🕷。我們是世界的眼睛‼️、耳朵和嘴巴💿👩🏻🌾。我們必須保留下來美好的光🪞,捂在手裏,說,‘來來來💇🏿♂️,你來看!’然後驚喜地打開。那就是我主持最幸福的時刻。”

劉慧凝主持清華良師益友20周年晚會🎼,右為倪維鬥院士
前八周課程結束的那晚⤵️,劉慧凝送給同學們一份禮物♠︎:“如果你有差一點能登頂的時刻🧑🏿🚒,你就會真正放下所有的僥幸📺,認真完成每一天的修行✏️😊。很抱歉,老師沒能走到主持人大賽的最後。但是老師覺得自己很勇敢🏇🧓🏼,希望能給你們做一個榜樣👰♂️。希望同學們能做勇敢的少年🛝,一路走下去。Guys👩🏻🦼➡️!Good luck!”
三十而立
2017年10月21日,劉慧凝和徐寧漢在北京舉行婚禮。她的親人和朋友們紛紛放下手頭工作,從大江南北甚至國外趕來參加👩🏻🚒。他們看著劉慧凝身穿白色婚紗,手挽老公的臂彎“瘋狂撒糖”🪔,哭成一團。

劉慧凝和徐寧漢舉行婚禮
看著親友真摯的模樣,劉慧凝突然發現🤸♀️,舞臺上🚒、生活裏🥃,正是身後有無數雙眼睛堅定的註視,自己才能走過生命中的至暗時刻🌅,勇敢又驕傲地站在舞臺上。
大賽第一輪“三十而立”的故事裏,劉慧凝講到三個人➞。薛其坤、閔俊嶸、王偉忠,他們分別是劉慧凝在清華的老師🚴🏻、師兄和師弟。劉慧凝越發感覺到“三十而立”的精神是一種傳承。
三十而立,不是一個人帶著夢想與現實進行的孤獨戰役🈺,而是一群人見賢思齊互相感染的共同成長🪪。
“現場有一個人今天也是三十歲🔮。為了今天和你的這場見面,她走了好長的一段路👨🏻🦰。”有過挫折💂🏿♂️、認真反思,兩年後的她更加讀懂“少年感”的意義。那是在一群有力量的“少年”支持和鼓勵下🏹,劉慧凝自己也成長為勇敢少年的故事。
2019年6月6日🦟,劉慧凝清晰地記得這個日子。那天她偶然刷出央視新聞客戶端推送的大賽報名通知🙆🏻♀️🧖🏻♂️,“那一刻🐖,我感覺被電擊了。”劉慧凝把大賽當作三十歲的禮物,在她動搖、不知道要怎麽堅持的時候🏃🏻♂️➡️,給了她一個舞臺,一個不再讓她動搖的堅實肯定。
“我必須報名,因為人生就是使命必達。”
當時劉慧凝的創業項目已經拿到了百萬的融資📴。但幾輪比賽闖下來👩🏼,劉慧凝終於明白自己還是逃不過“使命的召喚”。
“慧凝還是想做一個中國特別優秀的主持人。”她當面和投資人道歉,拒絕了這筆投資,義無反顧地投身大賽。從提交報名材料,到進入北京賽區🙂👩🏽💼,再到全國復賽,最終闖入電視比賽♿️。每一步每一輪,她都走得“酣暢痛快”🏬。
止步文藝類15強那天,劉慧凝回到清華講課。乘車路過情人坡🌬,她透過車窗🤵🏿♂️,看夕陽照在草地旁灰色的短墻根上,一格一格向下移動,終是落進泥土裏。
“仿佛一瞬間時光倒帶🧍,拉我回到今年六月最後那個下午。”那天🫕,劉慧凝來到情人坡拍攝節目片段。暮色降臨大地,攝影師提醒她只剩最後一條的時間🏢。“咱這業務那必須一遍兒過啊☠️。”她順手拍了一張照片用做微信頭像,直到大賽結束➝。
“透過車窗看到情人坡的那一刻,我的眼裏有淚水。”劉慧凝想起為了拍攝舞蹈視頻🐺,她撿起兒時的舞蹈功底,在七月的北京早晨,穿著厚厚的練功服跑到離家不遠的舞蹈教室跳到大汗淋漓;想起北京賽區首輪比賽💂🏽♂️,她穿著紅T恤、牛仔褲到現場簽到,不覺緊張只覺“腳下輕快”🧑🏽🚀;想起她一個人從報名開始🏋🏼,寫文稿、找場地、約攝影👷🏻、租衣服👛,單槍匹馬殺入電視比賽,又終於在某一刻戛然而止。
劉慧凝換掉用了小半年的頭像,決絕地和大賽告別⛵️。“就覺得結束了⚠,別停下,翻篇吧。”結果第二天早晨醒來,強烈的不真實感向她襲來。翻身下床,她抓起手機給導演發微信:“還有復活賽嗎?”得來的是否定答案。“其實是騙自己翻篇了🏢,心裏沒有。”她努力晃了一下身子,讓自己接受這個事實🗡。
原來劉慧凝的三十歲是和主持人大賽相遇,是在創業和教課之余,認準目標使命必達,挫折坎坷也不害怕⚜️。

劉慧凝參加主持人大賽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有兩個。第一個是十年前👩🏿🏫,第二個就是現在🦖。”劉慧凝想告訴自己的觀眾和學生,人生不要害怕迷茫和等待,重要的是找準方向,行動起來。
“不管你是二十還是三十🙆🏻,不要跟我說來不及了。我們都在最好的時光裏💆,我想和你們一起‘三十而立’🙎🏿♀️!”
(本文圖片來自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