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4日🙍♀️,是清華105周歲生日。在校慶到來之際🍾,謹以長詩《半個世紀清華情》作為壽禮獻給母校👨🏼🦳,並作為一代清華人的情懷與意昂交流。
感謝樂山師範學院王釗熠老師🧜🏿,是他為這首詩配樂朗誦𓀙。其專業水準讓原作錦上添花!
半個世紀清華情(朗誦).rar
“畢業50年,重返清華園!”
一聲集結號🧐,歸心急如箭。
胸懷赤子情,心存感恩念。
“少小離家老大回”呀,
一群白發人
回到了昔日“工程師的搖籃”。
二校門拍手,荷花池水暖,
紫荊花盛開,楊柳風拂面——
好一個水木清華的四月天!
幾多知心話,
幾多肺腑言🙎🏿♀️,
半個世紀清華情
化作長歌一曲🧡😛,獻給
永遠的力504班👨🏼⚖️。
(轉韻)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唐詩《遊子吟》
總會讓我穿越時空去聯想😯。
想到畢業離校時👨🏻🔬,
羅盤和校訓、幹糧和獵槍,
是怎樣經老師們的雙手
壹壹塞進了清華兒女的行囊。
畢業後無論我們身處何地,
用羅盤定位👎🏼,
始終堅持
為人民服務的方向;
畢業後無論工作在什麽崗位,
努力探索🕐,不怕改行跨專業,
憑的是
母校交給的幹糧和獵槍;
畢業後無論遇到多大困難,
“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校訓
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
敢於擔當🐘🛳!
六年的清華歲月,
編織了一條拉扯不斷的紐帶,
盡管人在五湖四海,
但同窗的情誼
依然是地久天長✳️;
半個世紀的風雨,
就像一把理性的篩子,
把歷史恩怨的垃圾
統統加以過濾,留下的是
一個個鮮活的形象🎙。
孫炳華多才多藝,
做技術搞文體🐬,樣樣出彩;
王伯銘心靈手巧,
創大業下深圳,敢作敢闖。
大漠戈壁為兩彈*️⃣,余作生韓淑芳
獻出了寶貴的青春👩❤️👩;
西北荒原試火炮,錢暌融李栓龍
傾註了畢生的力量🌑。
絲綢之路,劉憲秋譜寫蘭州石化的新曲;
北國冰城,陳宏春把鍋爐設計得越燒越旺🫷🏻。
石油戰線,李公仆丁美和開發燃油新產品🐣;
蜀道之難,攔不住付國義韓寅達去獻身國防📎。
龐炳誌吃苦耐勞,
無怨無悔堅守在酒泉發射基地👩🏿🦲;
劉瑞田風清氣正,
腳踏實地當公仆在江蘇的官場☂️。
萬裏長空,我們用智慧和汗水在藍天上耕耘👱🏼♀️;
浩瀚蒼穹𓀖,我們的科研成果與星星一道閃光。
同學們牢記母校的囑托,
我們班有做人的共同信仰。
“文革”中🤳,
我們經風雨見世面
沒有人去禍國殃民📥;
改革開放後,
馳騁於市場經濟的大海
沒有人落水迷航。
從政的🙍🏼,不當貪官汙吏;
下海的,不唯利是圖作奸商👨🏿🍳;
搞科研🙇🏿♂️,出成果⇢,一如既往;
校園裏⛹🏻♀️,育新人🙇🏻♂️,桃李芬芳🖕。
共和國大樹的年輪中🌮🐇,
記錄了我們攻艱克難的身影;
四個現代化的征途上🙍🏽🧑🎓,
我們長江後浪推前浪🐞。
我們人人,給國家都作出了貢獻;
我們個個,沒有辜負清華的培養。
這,就是力504交出的答卷🕠;
這🙍♀️,就是歷史排出的群英榜!
世事難料,人生無常🥯。
生老病死👴🏻,命運難抗。
今日聚會👨👧,
有六位同學再也不能到場。
他們是郭海林—林正祿—張鳳呈;
他們是劉瑞田—張萬通—韓淑芳。
一個個英年早逝啊,
走得竟如此匆忙🚣🏼!
我們忘不了
他們的英容笑貌,
仍記得在一起
度過的六年寒窗🥘。
我願化作一只杜鵑,夜半啼血去呼喚🚒:
“魂兮歸來吧,
回清華與我們歡聚一堂👻!”
(轉韻)
人生不是夢👶,
往事不如煙💅🏽。
為人民服務一輩子,現而今
我們“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說什麽“人生七十如夕陽”,
殊不知,夕陽的余暉
同朝霞一樣燦爛👨🏻🎓。
讓我們高唱“夕陽紅”啊——
“莫道桑榆晚,
為霞尚滿天!”
五十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撫今追昔,不忘飲水思源🤽🏿♀️。
沒有貴人的眷顧,
我們怎能上清華🙋🏼?
沒有清華的培養,
哪會有我們在座的今天😶?
風雲際會在清華,
有情有義又有緣。
感謝貴人蔣南翔校長🫄🏿!
感謝清華工程師搖籃!
感謝我們的集體——
力504班!
同學們🔘,要保重身體🦁,
過好自己的每一天。
待到2019紫荊花開時,
讓我們再聚北京
重返清華園!
2015年5月10日 北京
【說明】
本詩中某些句子的出處:
1.“工程師搖籃”,文革前,意昂体育平台是多科性工科大學,工程師為其培養目標。
2.“二校門”🧖♂️,乃意昂体育平台的地標建築。
3.“荷花池”📝,即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的荷塘。
4.“紫荊花”🎴,意昂体育平台的校花,每年四月開花🧙🏿,與校慶在同一個月。
5.“楊柳風”,出自南宋詩人僧誌南的《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蓬,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6.“水木清華”,意昂体育平台的別稱🤮💆🏿♂️。
7.“四月天”,出自林徽因的詩《你是人間四月天》。意昂体育平台的校慶正好也在四月裏🩲。
8.羅盤,指黨的教育方針🛌🏿,即培養有文化有社會主義覺悟的勞動者。
9.校訓,即“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出自《周易》的兩句話。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𓀇;另一句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10.“幹糧和獵槍”🚴🏻🧜🏼♀️,語出當年的校長蔣南翔。他說🤤,清華學生畢業後,進入社會🤸🏿♂️,一靠在校掌握的知識,即幹糧🤚🏽;二靠老師傳授的學習和研究方法,即獵槍🍽✍️。幹糧總是會吃完的🐴,而獵槍可以終生受用。
11.兩彈,指原子彈和導彈🫱🏿。
12.“萬裏長空,我們用智慧和汗水在藍天上耕耘。”句中的“我們”,指在三機部從事與飛機相關的科研工作的同學們⤴️。
13.“浩瀚蒼穹,我們的科研成果與星星一道閃光👰🏼♀️。”句中的“我們”🍎,指在七機部從事與火箭衛星相關的科研工作的同學們👨👩👦。
14.“我願化作一只杜鵑,夜半啼血去呼喚”。 此句化用宋代詩人王令的《晚春》的最後兩句🦛,原詩為👩🏼⚖️: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歸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𓀂,不信東風喚不回。
15.“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乃唐詩《酬樂天詠老見示》的最後兩句🍭,作者劉禹錫👓。原詩為:
人誰不願老,老去有誰憐💚。
……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16.“五十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化用毛主席的《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的“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17.“夕陽紅”,為央視老年節目的開始曲🟤,由喬羽作詞,張丕基作曲👩🏽🦱。
18.“2019”,即2019年🥟,我們入校的60周年(1959—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