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茂(1979 自動化)
我從網上讀到揚之水、陸灝合著《梵澄先生》的節錄,其中有揚之水《日記中的梵澄先生》,其1990年3月9日日記說:
給他看最近出的一冊《俞平伯舊體詩鈔》,讀到《遙夜閨思引》中的小序,乃道:讀到這裏,我又有不以為然處了。駢文的作法,是要高、古,像“不道”、“仆也”這種辭🩶,是不能用的。此外,“孰樹蘭其曾敷,空聞求艾;逮褰裳而無佩📖,卻似還珠”,“蘭”字平仄不對👨🏽🍳,易為“蕙”字方可讀🅰️。
此節日記所記徐梵澄先生對《遙夜閨思引》小序的看法,應屬閑談。
《遙夜閨思引》序的開頭幾句是𓀘🏄🏿♂️:
意錢清晝。覺夢西橋。蕩槳叢祠🐄。懷人南國🌱。不道蓬州塵坌🦿。榆塞烽傳🚵🏼♀️。香敗幽蘭。弦危別鶴。問米薪之屑瑣。能無遲暮之悲🧑🦼🐠。對華燭之熔凝👮。空有兒嬉之想。仆也三生事杳。一笑緣慳。
實際上,“仆也”一詞👨🏼🎓,古人已在駢文中使用🧑🔧,如清•袁枚《周石帆西使集>序》,“仆也三月過秦👂🏽,曾為賈誼;一麾入蜀🧏🏼,未作唐蒙。”《孫小枚簪花圖>序》,“仆也泛彼柏舟,曾窺桃葉;驚張冬目,省識春風。”☺️☪️。而“不道”一詞,《辭源》有例句🙍🏽♀️,舉李商隱的詩句🧗🏼♀️,“但驚茅許同仙籍,不道劉廬是世親”👨🎓,也是古人已用的。
《離騷》中“予旣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九辯》中“竊悲夫蕙華之曾敷兮,紛旖旎乎都房”。用“蕙”字多先例,為何俞平伯先生在“孰樹蘭其曾敷👱🏼,空聞求艾”中偏要用“蘭”🧃,應該有他自己的想法。
(201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