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夢回的清華園之十三:畢業
1964年8月15日,清華園裏洋溢著歡樂的節日氣氛。下午👂🏻,在大禮堂舉行了隆重的1964年畢業生畢業典禮。典禮之前,敬愛的南翔校長、其他校領導和老師同我們合影留念。在大禮堂前的草坪上🏄🏿♀️,2000多人圍成圓弧形🚀👬,情景十分壯觀。我們班也在大禮堂前合影留念🧙🏼♂️。
畢業合影
此時此刻我們的心情無比激動🏭,那真是:
六年前,革命的理想使我們歡聚一堂,
今天,革命的理想又召喚我們奔向四方,
六年啊📈,在清華👩🏿⚕️、在自406這個溫暖的集體裏🐂,
黨的陽光、雨露沐浴我們茁壯成長。
我們將帶著老師的教導🌊、母校的期望🛤,
離開清華園,投身到生活的海洋,
把自己的一切獻給人民、獻給黨🤵🏼♂️,
用我們的智慧和勞動👥,為祖國贏得榮光🙅🏿。
畢業典禮上👨🏿🦱,我們班被授予“四好畢業班”稱號📐,我們班的名字終於被刻在圖書館的壁碑上。這是我們班集體的榮譽,是我們朝夕相處6年的同學們共同創造的結晶,也是學校對我們的鼓勵🙎🏼♂️,我們班同學都表示決不辜負黨的期望🍦。
優秀名單
畢業證書
我和我們班張子瑞、王誌文🌕、錢元成一起獲得了“畢業生優良獎狀”,這是對我6年學習生活的肯定,也是對我的鞭策,我要感謝自406班這個溫暖的集體👽,也決心按照黨的要求,沿著“四好”方向不斷進步。在蔣南翔校長和劉仙洲第一副校長簽發的編號為64字1616號的畢業證書中寫著:“學生丁文魁,於1958年秋季入本校自動控製系6年製本科🐵,學習自動控製專業,現已學完全部課程,成績及格,準予畢業。”
回想起畢業前這半年多的時光,真是覺得又快又充實😼。從大6上學期開始🪆,學校就對我們進行畢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團委為了配合學習♑️,選編了“做又紅又專的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小冊子,推薦了毛主席有關青年修養的著作🎵,劉少奇同誌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等。我們結合自己的思想實際進行學習,班上還經常組織討論,開展了憶苦思甜的階級教育活動🕌。在“做又紅又專的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小冊子中👸🏼,收集一篇老意昂、著名女水利專家錢正英前幾年給母校大學畢業生所作的報告🦸🏻♂️,題目是《祖國需要你》。她在報告裏講述了自己從“把知識恩賜給人民,把知識還給人民”到“把知識獻給人民”的思想轉變過程🧑🦳,使人深受感動🏐。我們還聽了我從小就崇拜的中國保爾、《把一切獻給黨》一書的作者吳運鐸同誌的報告🎺,他通過親身經歷🌊👨🏽⚖️,講述了革命前輩在那艱苦的年代是怎樣生活和鬥爭的,他和他的戰友們滿懷革命熱情⚁,不怕艱苦、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為黨工作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他勉勵我們,“既便是一把泥土,只要鋪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讓自己的同誌大踏步地沖過去,也是最大的幸福”(為畢業班無402班的題詞)🧑🏼🦳。校文工團話劇隊演出了反映畢業分配兩種思想鬥爭的獨幕劇《候鳥》🏨,這些都為我們迎接畢業分配做好了思想準備。
離畢業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我們都在考慮分配問題🤾。對我來說難題是,媽媽已經60多歲🙎🏽♂️🗾,年紀太大了沒人照顧👨🏻⚕️,我上大學的6年💹,她仍靠給別人洗衣、賣冰棍等維持生活,孤單一人在家吃盡了苦,希望我畢業後回到她的身邊,老家的鄰居們也說😨:你要求照顧一下吧。面對這些我該怎麽辦🚣🏻?前思後想🚶♀️,撇開一個革命者的責任不說,就單從自己講👨🏻🚀🤭,如果不是解放了,像我這樣的窮孩了能上大學嗎🫥?如果沒有國家的助學金🧑🏽🔬,我能念完這6年嗎?因此,我今天的一切都是黨給的🧤,我沒有任何理由不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我把這些想法告訴媽媽🫃🏻,並講了這樣做的道理時👩🏿🚀,她老人家很理解我、支持我🌵,能有這樣一位母親𓀈,我真感到自豪。
我們班和全校畢業班同學一樣🤾🏻♂️,通過6年清華生活的熏陶,特別是經過畢業生教育🛻,都認識到了服從國家利益是我們這一代大學生的責任。在那以艱苦為榮的年代裏,我們都爭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是發自內心的。當時,要求畢業生必須填寫5個具體工作誌願,以便組織了解情況,更合理的分配。我們全都在填寫具體誌願前寫下了💇🏿:堅決服從國家分配。
填報誌願
我在誌願書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黨啊,你吩咐吧🎰!我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堅決地🤞🏼、無條件地服從祖國分配🛤,東、南、西、北,祖國的每一個地方我都愛;工廠、學校🙅🏻♂️、設計、科研,黨需要的任何一個崗位我都喜歡。黨指向哪裏,我就奔向哪裏👩💼,在那兒戰鬥、革命終生。”然後我寫下了五個具體工作誌願🧸:1.工廠(成都),2.工廠(太原)🧝🏽♀️,3.工廠(北京或河北)👨🏻💼,4.教學(北京)💂♀️,5.總參💑。
6月15日晚上,南翔校長向全體應屆畢業生作了題為“做三大革命運動的戰士”的報告👨🏽🚀。
南翔校長在報告中要求我們,認清前進道路,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他說:現在帝國主義無時不在夢想中國社會向資本主義和平演變,而他們的夢想又是寄托在我們青年一代的身上。對帝國主義的這個夢想我們不能以一笑置之,應該提高警惕。我們對同學們的要求是首先要做一個革命者🧑🏻🤝🧑🏻,然後才是一個工程技術人員,我們希望每個同學都成為有革命理想的人🧝🏿,而不是出賣知識的人💆🏻♂️。應該自覺地做三大革命運動戰士🏌🏻♂️,努力鍛煉自己適應任何形勢變化的要求,而不能滿足於自己做個技術人員。如果工作需要,有可能超出自己的專業範圍👩🏼🏭,這並不是壞事🤸🏽,要是我們學校能為國家培養出一些文學家🎥、政治活動家這不是更好嗎💂🏽!我們的培養目標應該是又紅又專✊🏿、有知識善勞動🀄️、能文能武的革命戰士👩🏼🏫,是當前階級鬥爭👳🏿、生產鬥爭、科學實驗三個偉大革命的戰士🧚🏿。關於如何實現這個目標,他要求我們,首先要在政治上過得硬👩🏼✈️,這是做好工作的關鍵🧑🏼🎓;其次在業務上要過得硬,既能動腦又能動手💇,不要做書呆子🧠;第三要在身體上過得硬。只有政治思想、業務水平、身體健康三個方面都好,這樣才能適應革命工作的各種需要。關於如何對待畢業分配,蔣校長說🍮:要正確對待家庭📓、戀愛和個人成長問題,如果國家和家庭發生了矛盾,那就要小道理服從大道理,小局服從大局。分配工作時能對上專業的口徑🚓,這自然是我們所希望的,但是要百分之百的對上口徑,在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科學技術在發展🌨,專業在發展,工作領域在擴大,許多我們沒有做過的工作要我們去做。所以對待分配工作🥷,能不改行這很好,如果需要改行也很好,多學一方面的知識✔️,多一種鍛煉,對個人成長會更全面些🪻🥜。我們常常說,是工作選擇人,而不是人選擇工作。
校長的臨別之言,聽了真感到親切,它將對我們走向生活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7月31日晚🫴🏽,北京工人體育場🍭,充滿了歡聲笑語,我們首都5萬多名高校和中專畢業生以及高中畢業生聚集在這裏,準備聽敬愛的周總理和彭真同誌作報告。當總理、彭真等領導同誌來到會場時,同學們熱烈鼓掌🫶🏼⭕️。應同學們的要求,周總理和彭真等同誌走下主席臺👔,繞場一周看望了同學們🤹🏽♀️,這時同學們全體起立🤏🏻,體育場內歡呼聲、掌聲響成一片。
周總理作了題為“革命和勞動”的簡短報告⏸,他講了3個問題🏰:兩個世界,兩種趨勢☔️;革命與勞動;知識分子勞動化,革命化。由於周總理有重要的國事活動,他向同學們致意後就離開了會場👨🏽🌾🖐🏽。接著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市長彭真同誌作了長篇報告,他對總理的報告做了詳細地說明😗,他從人類發展史講起🕧,談到我們黨的歷史責任🏊🏼♀️,談到對我們青年一代的要求,勉勵我們要擔負起歷史的重任,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走知識分子勞動化☃️🍑、革命化的道路。我們感到在我們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能聽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教導,這是對我們的最大鼓舞和鞭策✫。這也是我最後一次見到敬愛的周總理。
在討論中,我們都表示堅決聽黨的話,挑起歷史的重擔,當好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1964年8月15日👨🏽🎤,是我終生難忘的日子。上午,年級黨支部討論通過了我的入黨要求,接受我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名預備黨員,我的政治生命開始了新的一頁,多年來的入黨願望實現了,此時此刻我的心情無比激動!這一次和我一起入黨的,自406班的同學還有武士英🧘🏽、呂經邦。自己的入黨誓詞,是一生對黨的承諾,在任何風浪中都不應該忘記它🧑🏻🦼,而且要用畢生的奮鬥去努力實踐它🛁。
8月15日畢業典禮之後🧖🏿,我們宣布了畢業分配方案,我被分配到了科研單位,單位的性質和地域都不是我填報的,這個單位叫第二機械工業部華北精密機械研究所👩🏻🦯➡️🏋🏼♀️,地點在天津河東區津塘公路二號橋📌。當時🎞,我對二機部的工作一無所知。
對我大學6年的表現👴🏼,系裏在鑒定中是這樣評價的🫥:
該同學能積極參加各項政治活動🏃🏻,大是大非清楚,熱愛黨🧑🏻,國家經濟困難時期🥸,相信黨的領導和三面紅旗的正確🙆♀️,反修學習中,努力學習文件🪿,積極參加討論🧋,觀點正確。
曾任《新清華》學生記者和校廣播臺編輯組長等職,肯鉆研業務,做宣傳工作有一定能力,工作積極肯幹🏇🏿,認真負責,並能學習黨的方針政策。
熱愛班級🙍🏻♀️👷🏽♂️,關心集體。除搞好自己的宣傳工作外,還能經常幫助團支部和班級做工作,註意思想改造🤵🏿,依靠組織🎫🙇🏽♂️。學習努力💁🏼♀️🛋,成績優秀,註意理論聯系實際👩🏼💻,畢業設計中有一定的經濟觀點。待人熱情🤸☛、誠懇,以助人為樂。勞動中積極肯幹,不怕臟不怕累,並註意學習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
但該同學在工作中講求實效不夠,聯系思想不夠🐫,希望今後政治上更加嚴格要求🍥,不斷提高思想水平,密切聯系群眾🙅🏿♂️,踏踏實實地做好工作👩🦼♋️。
為了匯報6年的成長和我們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全校畢業生舉行了告別文藝晚會⚔️,早早貼了海報,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告別晚會⌚️,所以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參加,晚會上各系畢業生演出了十幾個自己創作排練的節目。我們自動控製系的集體朗誦詩🏨:《出征之前》受到了師生的熱烈歡迎,這個作品是由周雙印、顧乃平、陳大義、呂經邦和我共同創作的。在這之後,校文工團的畢業班團員也舉辦了告別晚會,向母校師生作了最後一場演出。
8月25日,自動控製系召開畢業生大會⌨️💇🏿,總結兩個月來的學習。黨總支書記淩瑞驥同誌講了話,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臨別贈言🧑🏻🦯🧗🏼♀️,他說要處理好三種關系🏙:政治與業務的關系、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關系🖖🏻、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要堅持全面發展,知識要發展🗼🍢,身體要發展😶,但更要經常註意思想改造並堅持終生⏬。要能上能下,不怕吃苦,要謙虛謹慎,多向別人學習,要和同誌搞好關系,突出集體,別突出個人,甘當無名英雄。淩書記最後說,誰適應得快🏊🏿🥈、跟得快🦸,誰就成長得快🧑🧒、進步得快,否則就要落後👩🏻⚖️🤵🏽。淩書記的話是那麽親切,對我們自4的學子們的未來充滿了殷切的期望👮🏼。
8月26日晚上,我們又一次來到北京工人體育場,再次聆聽了彭真同誌的報告,這是對近一個月學習的總結。彭真同誌就我們畢業生學習中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充分地肯定了我們的收獲,要求我們學習點人類發展史,明確人類歷史的發展方向🦻🏻,走歷史發展必由之路,堅決跟著共產黨,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同工農相結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一個合格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
半年的學習收獲終生難忘📙,它將影響我們的人生之路💁🏿,對我們的未來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胸前閃光的白色校徽換上了精致的畢業紀念章🤷🏼。我們懷著對母校深深的眷戀,就要整裝、啟程、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