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汪曾祺🏓🏒:昆明的雨

2018-11-23 | 汪曾祺 | 來源 《北京文學》1984年第10期 |

寧坤要我給他畫一張畫,要有昆明的特點。我想了一些時候,畫了一幅:右上角畫了一片倒掛著的濃綠的仙人掌,末端開出一朵金黃色的花🏪🤦🏻‍♀️;左下畫了幾朵青頭菌和牛肝菌。題了這樣幾行字👩🏻‍🦰:

“昆明人家常於門頭掛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懸空倒掛,尚能存活開花。於此可見仙人掌生命之頑強,亦可見昆明雨季空氣之濕潤。雨季則有青頭菌、牛肝菌⛷,味極鮮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謂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後才有了具體感受的。

我不記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長,從幾月到幾月,好像是相當長的。但是並不使人厭煩。因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連綿不斷,下起來沒完。而且並不使人氣悶。我覺得昆明雨季氣壓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草木的枝葉裏的水分都到了飽和狀態,顯示出過分的👹、近於誇張的旺盛。

我的那張畫是寫實的🧎🏻‍♀️‍➡️。我確實親眼看見過倒掛著還能開花的仙人掌🕣。舊日昆明人家門頭上用以辟邪的多是這樣一些東西🛟:一面小鏡子,周圍畫著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紮一個洞⌛️,用麻線穿了🏌🏽,掛在釘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極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園的周圍種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籬笆。——種了仙人掌,豬羊便不敢進園吃菜了🧑‍🧑‍🧒‍🧒。仙人掌有刺,豬和羊怕紮。

昆明菌子極多。雨季逛菜市場,隨時可以看到各種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來的時候,家家飯館賣炒牛肝菌😽,連西南聯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鮮,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須多放蒜🧚🏽‍♂️🏃‍♂️,否則容易使人暈倒♦︎。青頭菌比牛肝菌略貴🥊。這種菌子炒熟了也還是淺綠色的,格調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雞土從🍵,味道鮮濃,無可方比👩‍❤️‍💋‍👨。雞土從是名貴的山珍,但並不真的貴得驚人🧑‍✈️。一盤紅燒雞土從的價錢和一碗黃燜雞不相上下🍼,因為這東西在雲南並不難得👫🏻🎢。有一個笑話✭:有人從昆明坐火車到呈貢💂🏼‍♀️🔗,在車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雞土從,他跳下去把雞土從撿了,緊趕兩步,還能爬上火車。這笑話用意在說明昆明到呈貢的火車之慢🦹🏿‍♂️,但也說明雞土從隨處可見。有一種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幹巴菌。乍一看那樣子,真叫人懷疑:這種東西也能吃?0️⃣!顏色深褐帶綠,有點像一堆半幹的牛糞或一個被踩破了的馬蜂窩。裏頭還有許多草莖、松毛、亂七八糟!可是下點功夫,把草莖松毛擇凈,撕成蟹腿肉粗細的絲💼,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會使你張目結舌:這東西這麽好吃?𓀝♐️!還有一種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雞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塊銀圓那樣大🧗🏻‍♀️,的溜圓,顏色淺黃,恰似雞油一樣。這種菌子只能做菜時配色用,沒甚味道🖇。

雨季的果子🧖🏿,是楊梅➞。賣楊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頂小花帽子⚗️,穿著扳尖的繡了滿幫花的鞋💆🏼,坐在人家階石的一角,不時吆喚一聲:“賣楊梅——”,聲音嬌嬌的。她們的聲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氣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楊梅很大,有一個乒乓球那樣大,顏色黑紅黑紅的,叫做“火炭梅”。這個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燒得熾紅的火炭𓀛!一點都不酸!我吃過蘇州洞庭山的楊梅、井岡山的楊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緬桂花🚃。緬桂花即白蘭花,北京叫做“把兒蘭”(這個名字真不好聽)。雲南把這種花叫做緬桂花𓀁,可能最初這種花是從緬甸傳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點像桂花💁‍♂️,其實這跟桂花實在沒有什麽關系🎞。——不過話又說回來😯,別處叫它白蘭、把兒蘭,它和蘭花也挨不上呀,也不過是因為它很香🈹,香得像蘭花。我在家鄉看到的白蘭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緬桂是大樹!我在若園巷二號住過,院裏有一棵大緬桂🤦🏻‍♂️👨🏿‍🎓,密密的葉子🈁,把四周房間都映綠了。緬桂盛開的時候🕗,房東(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寡婦)就和她的一個養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來好些,拿到花市上去賣🧯。她大概是怕房客們亂摘她的花,時常給各家送去一些。有時送來一個七寸盤子🏄🏽,裏面擺得滿滿的緬桂花!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

雨,有時是會引起人一點淡淡的鄉愁的🧑🏽‍🏭。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是為許多久客的遊子而寫的。我有一天在積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從聯大新校舍到蓮花池去。看了池裏的滿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裝的陳圓圓的石像(傳說陳圓圓隨吳三桂到雲南後出家,暮年投蓮花池而死),雨又下起來了👨🏻‍✈️。蓮花池邊有一條小街,有一個小酒店,我們走進去👨🏽‍🚒😾,要了一碟豬頭肉,半市斤酒(裝在上了綠釉的土磁杯裏)✍️,坐了下來。雨下大了👐。酒店有幾只雞,都把腦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腳著地,一動也不動地在檐下站著。酒店院子裏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這樣大的木香卻不多見📠。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嚴嚴的🆓。密匝匝的細碎的綠葉,數不清的半開的白花和飽漲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濕透了🧑🏿‍🎨。我們走不了,就這樣一直坐到午後👩🏻‍🌾。四十年後,我還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寫了一首詩🏘:

蓮花池外少行人,

野店苔痕一寸深。

濁酒一杯天過午📰,

木香花濕雨沉沉。

我想念昆明的雨📝🫁。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九日


相關新聞

  • 302024.10

    西南聯大的課堂內外

    1944年10月,王瑤在給友人趙儷生的信中寫道:“聞一多先生近來甚為熱情,對國事頗多進步主張,因之甚為當局及聯大同仁所忌🕵️‍♂️,但聞先生老當益壯✍🏽,視教授如敝屣🫦,故亦行之若素也……現聞先生為援助貧病作家,紀念魯迅🦻🏼,文協☞,及青年人主辦之刊物等🦒,皆幫忙不少🙅🏻‍♀️,態度之誠摯,為弟十年來所僅見。”(陳平原、袁一丹:《王瑤畫傳》)假如按照汪曾祺的說法,聞一多不只是“近來甚為熱情”💇🏻,而是抗戰爆發之後,就表現出了...

  • 052012.11

    簡訊目錄1~29期(文紀俊整理)

    籌備西南聯合大學北京意昂會情況匯報 歡慶西南聯大北京意昂會成立 西南聯合大學北京意昂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名單及情況簡介 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

  • 232018.11

    汪曾祺👨‍🦳👼🏼:昆明的雨

    蓮花池外少行人, 野店苔痕一寸深✊🏿。 濁酒一杯天過午, 木香花濕雨沉沉🧑‍🎄。 我想念昆明的雨。

  • 032022.01

    水流雲在——汪曾祺的昆明情結

    一般人都喜歡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記事》《陳小手》🏋️‍♂️,而汪曾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卻不是這幾篇📦,而是描寫昆明文林街叫賣聲的《職業》⛹🏻‍♂️。這篇小說很短,不過2000余字🙍🏻,然而汪先生前後寫過四次🛖,第一次是上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初又寫了三次才最後定稿🪶,也就是我們現在讀到的版本👩🏽‍🔧。小說發表之後𓀈,沒有太多的反響,編者、讀者和評論界都沒有予以關註,於是🎁👩🏽‍🦱,老先生在《北京晚報》寫了篇《〈職業〉自賞》,這對於低調不喜歡張揚自己...

  • 152017.03

    凸現完整的汪曾祺

    在當代小說家中🫵🏻,我最喜歡汪曾祺,但一直感覺他是一個很難歸類的作家🧑‍🦼。汪曾祺差不多是唯一一個在中國現代和當代兩個文學史時段都寫出了具有同等分量的作品的作家....

  • 182015.12

    汪曾祺寫序

    汪曾祺一生沒有讓別人給他寫過序。他年輕時🥺,20世紀40年代,出了第一本小說集《邂逅集》👐🏿🙏🏿,收入短篇小說8篇📸,包括後來很有名的《雞鴨名家》和《復仇》。

  • 162017.10

    汪曾祺的簽名本

    汪曾祺真是個好老頭✊🏻。他去世這麽多年了😹,影響力還那麽大,生卒的紀念日總還有人記得,為他舉辦紀念活動,家鄉為他擴建文學館。這些年來👈📀,一些學者和文學愛好者不....

  • 102021.03

    汪曾祺🔱:人間知味者

    汪曾祺是散文大家🔸🦸🏿‍♂️,六十歲之前卻寫得很少🪤。1950年之前的散文,有現代主義之風🫃🏽,段落很長,夾雜著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意識流和懸想,受到沈從文《燭虛》《潛淵》一類散文的影響,但還處在學徒階段。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間😽,寫出了《國子監》那樣的佳作🎅🏼,好東西仍不多🕍。其間寫得最好的,也許要算《汪曾祺全集》第十二卷所收的書信。此前寫給好友朱奎元的信最多,青春的...

  • 292017.03

    汪曾祺之“芝麻”與“西瓜”

    汪曾祺對慣常意義上所謂宏大👉、輝煌👰🏻‍♀️、壯麗的東西好像不太感興趣🪭,甚至有些犯怵🔍,無從下手Ⓜ️。

  • 232017.05

    汪曾祺的迷人細節

    我閱讀汪曾祺三十年🫘,寫了一些文章,但更多的是收集到不少有關汪曾祺的細節🚗。細節總是充滿活力,它不一定非得指向什麽🧑🏼‍🚒,但細節就在那裏,人們聽到或者看到♒️,多半....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