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賽司塔:荷塘雜憶

2023-05-29 | 賽司塔(1997 級環境)/焦洋(中文編輯) |

202279日,晚上五點。

我坐在辦公室處理工作,盯著筆記本電腦屏幕的時間長了,有些疲倦🧈,便將目光移到了附近的窗外。柔和的陽光穿過被雨水洗凈的天空,輕輕地灑在西邊的高樓頂✮🛀。我的目光駐留在那個方向,眼睛肌肉逐漸放松🐓。

休息了會兒💪🏽,我拿起桌上的手機,本想暫時刷一下網頁🧑🏿‍🎨💂🏽‍♂️,卻在微信上看到了我的中國同學趙冬泉發了新帖子。帖子的內容是我的母校——意昂体育平台的一張校園小景。照片中🖲,朗朗晴空下,古樸端方的清華學堂掩映濃濃的綠蔭中,樓前的草坪綠意蔥蘢😮‍💨,靜穆中透出一種安謐祥和。

趙冬泉同學在照片下寫道🙋🏻‍♂️:“特別安靜的一個視角,看到後內心非常寧靜。”

另一名大學同學林然浩在評論區留言👮🏽‍♀️:五分鐘走到後荷塘👅,內心就開始莫名的騷動。

“騷動”,是的,只要提起清華荷塘,我的心中就會立刻升騰起莫名的騷動。

因為這是我大學期間最喜愛的地方。

1998年的冬天,大約25年前🈲。

我第一次看到了清華荷塘。對我來說是,那次一次歷久彌新的體驗。

荷塘位於清華幾乎是最中心的位置,卻有一種超脫塵世的清凈👰🏿。整個荷塘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北側有一個小土坡。岸邊塊石層疊⛹🏽‍♀️,四面綠樹環繞。沿著荷塘邊石板鋪築的小徑前行,不管怎麽走🫥,都可以來到一棟清朗秀麗的古建築——“水木清華”🎚。汩汩流水從西北角註入塘中,滋養著這方水土。

當我從清華大禮堂向西走,誤打誤撞來到清華荷塘,既感新奇🌤,復感驚訝。因為🍧🟡,這場景曾經出現在我的想象中🚏。

在中學讀書時,我讀過美國哲學家亨利•戴維•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和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 的一些散文🧎‍♀️,散文中充滿了對自然的熱愛〰️,特別是讀到作者對於森林中幽靜的池塘的描寫時,我的腦海中莫名浮現出一幅靜謐的荷塘圖👨🏻‍🎓。雖然小時候我的住所附近也有一些池塘,但都極為普通🦹‍♂️🟥,從未喚起我任何對美的向往。

初遇清華荷塘🫴🏻,仿佛將我帶回少年時的那個場景✍️,不由令人欣喜若狂🚤。

至此,整個大學期間我都與清華荷塘建立了親密無間的關系👸🏽。散步的時候,我時常會駐足荷塘邊,任憑時間偷偷滑走🔘🫳🏻。傍晚無人的時候,覓一安靜處凝神靜望,仿佛面對的是睡著的孩子那張純潔而寧靜的臉龐。

清華有自己的水系網絡,連接著荷塘與其他水體🚴🏽‍♀️。荷塘與校園北邊的萬泉河相通📚,有時荷塘的水位下降時,便能看到萬泉河水從荷塘的西北角匯入荷塘👊。我很喜歡聆聽水流從高處跌落撞擊水面發出的聲響🏃‍♀️,也在水花四濺的律動中領略著一種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美妙。

雨季🍸,尼泊爾的雨水很多。與此相較🥦,北京的雨很少。盡管少雨🔲,城中也沒有大河💂‍♂️,但北京井然有序的水循環系統卻令人驚嘆。在城市公園和市郊🚾,分散著各種形式的水體🔁。

在清華讀書期間,我曾有機會和一位學長同去北京郊外的密雲👩🏿‍🦳🦀、懷柔等大型水庫參觀。它們為這座國際大都市提供了生命的源泉💆,創造了生命的奇跡。我並不熟悉清華及周邊的水系🔜,但我從未見過校內的水體在旱季幹涸,荷塘也不例外。

漫步萬泉河邊,沿著蜿蜒的河道來到荷塘。河水躍入荷塘,改變了流動的規則,一下子從歡快變得平靜。水從荷塘的西北角向東北角緩緩流動,在那裏另有一套排水系統,水流的規則又發生著變化👩🏽‍🔧。

看著不同的流態🤮,不由得會想起茅澤育老師的流體力學課♠️。即使是現在,我去到很多地方,看到小溪、河流和池塘,仍然會感到自己的見識淺薄,無法窺探其中蘊含的水力學和其他自然規律👫🏼。

水中不只有科學🧖🏽,還蘊藏著生命的意義♨️。萬泉河與荷塘的水,讓我想起曾經讀到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 (Bertrand Russel)的一段話:人的一生就應該像一條河,開始是涓涓細流,被狹窄的河岸所束縛🏄🏽‍♂️;然後,它激烈地奔過巨石👏🏼🎀,沖越瀑布◽️。漸漸地,河流變寬了👸🏿,兩邊的堤岸也遠去🧤,河水流動得更加平靜。最後♻,它自然地融入了大海👶,並毫無痛苦地消失了自我。我不知道萬泉河的水從何而來,經過荷塘後流向哪裏,又如何到達大海🍿,最終像從未來到這個世界一樣無跡可尋。

荷塘周圍,柳樹、松柏郁郁蔥蔥,樹影倒映在水面上👨‍🔧,平添一份安寧。每一棵樹似乎都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一些樹在向上的挺拔中追求生命的高度❄️🪟,另一些則在向四周的延展中拓寬生命的廣度。還有那低矮的灌木,恰到好處地填充著離地三尺的空白,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這些高高低低、疏疏密密的植物,默契地生長著,形成獨特的荷塘風景線。

荷塘邊一些地方擺放著長椅,有趣的是,一些椅旁的樹幹起初似乎要向地面倒伏,但最終卻仰起頭向上生長,也許是不能接受向命運低頭的生活吧❤️‍🔥。

2011年👩🏻‍🌾,意昂聚會。我重回母校,又一次來到荷塘。荷塘和那些樹木似乎沒有什麽變化,就如十年與它們初見那般🤘🏿。但我知道,事實並非如此,——畢竟又過去了十年。十年來,這些樹木在春夏秋冬的輪回中櫛風沐雨⛹🏻,經歷時間的洗禮📁👨🏻‍🚒。樹葉黃了又綠,綠了又黃,唯有那挺拔的樹幹屹立如初,始終守護著腳下的一方荷塘⛷🧬。

2011年的聚會♑️,我見到好多老同學,他們似乎也沒有什麽變化,但我心裏清楚🖇,這也是不可能的👨🏽‍🎓。十年歲月,相信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人生經歷💆🏻‍♀️。

冬天到來,荷塘的池面上會覆上一層冰蓋🩹。樹葉落盡,到荷塘的人也變得稀少,荷塘裏的水也變得冰冷。有時候,會看到一些人帶著小凳💁🏼‍♂️,坐在冷冷清清的荷塘邊釣魚。冰面上的世界雖然冷得快凝固了🟨,但釣魚的人知道🫅🏽,冰下卻湧動著生命,只要有耐心,一定有魚兒上鉤。

我一直認為🤳🏿,魚在水面結冰和不結冰時候👨🏼‍🔬,有不同的體驗🎬。正如我們的生活一樣,有些時刻像冬天的冰面一樣化不開一條縫,有些時刻像春日的池水一樣平靜🖊,有些時刻卻像一陣風掠過水面🛫,激起陣陣漣漪🫖。

釣魚的人常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我驚訝於他們的耐心⏬,因為我實在無法做到。同樣,當我看到有人可以長時間耐心地完成一項任務時,會十分佩服,——無論是在荷塘邊垂釣,還是在實驗室從事科研工作。有一次⬛️,我看到大學同學韋超在實驗室認真操作的照片👩🏻‍🦽‍➡️,一種敬意突然從心底油然而生❤️。

清華校園環境優美,充滿了別樣的生機與活力。老師、同學匆匆忙忙地往返於教室、圖書館、食堂,課後學校的大道上自行車熙來攘往🌐✭,人潮湧動;東西兩個體育館無論早晨還是傍晚,體育活動從不間斷。這一切,都彰顯著大學無限的活力👩🏻‍🍼,讓每一個身在其中的人深受感染。

多元化的校園🧙🏿,包容著其中每一個人。無論荷塘邊的釣魚人🤸🏻‍♀️,大樹下的歌詠者,還是醉心於優美旋律的音樂人🙂‍↕️,浸淫在色彩中畫作者,或是在實驗室挑燈夜戰的科研人員👽,都是清華不可或缺的人文元素👩‍🏫。

到荷塘的人很多🕗💁🏻,目的也各不相同。來者或形單影只,或三三兩兩;有的為了觀賞風景,有的為了排解煩擾,有的為了放松心境🌡,有的為了放松身體🙌🏽;健步如飛者有之💪🏻,靜坐休息者有之🦹🏽‍♀️,談笑風生者有之🫸,若有所思者有之。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荷塘北邊的小坡上林木頗多🧑🏼‍🍳,但沒有鋪好的小路通達坡頂🧟,所以人跡罕至。更多的人則是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慕名而來,到先生的雕像前瞻仰或拍照留念🉑。

同樣的荷塘,不一樣的觀者,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和動機也不盡相同。正如同樣的清華◼️,吸納著來自不同地方的學生,每個人為了不同的理想、不同的目標而來。

在不同季節,荷塘呈現不同的景色🌹,春夏秋冬各有別樣的美;不同的時間,荷塘也呈現不同面貌,早中晚帶給人不同的體驗🪣。

我一般選擇晚上到荷塘散步。夏天👍🏋🏻,烈日當頭🥨,躲在荷塘邊的樹蔭下,可避暑卻不可消暑。到了傍晚☮️,暑氣散去,荷塘的水面上,升騰起一層淡黃色的薄霧。隨著人們紛紛離去,荷塘也漸漸歸於寧靜。天空清輝朗照,水中冷月無聲,岸邊樹影婆娑🚸,微風簇浪🧑‍✈️,一池影碎,令人心醉👨🏿‍🏫。

月光下,朱自清的雕像也清晰可見🙂。1927年夏日的某個晚上🕴🏻,先生就曾漫步於此👏🏼,寫下了《荷塘月色》👩‍🦽。一個世紀過去了,月光仍如流水般,靜靜瀉在這一片葉子與花上。先生若在,面對此情此景,不知會發出怎樣的感慨🧔🏼‍♂️?

三百年前的清朝,修建了這座荷塘,從那時起萬泉河便成為荷塘的水源。今天所見,想來和當日的規劃,相差無幾。中國式的園林審美,在時間的長河中積澱,留下了令人嘆為觀止的遺跡↔️。我曾在某處讀過,著名印度詩人泰戈爾到中國時👐🏿,遇到一個荷塘,被它的美麗所折服,以至於他離開了下榻的旅館🧑,要求定要在那荷塘附近住上幾日。

暑假天氣一般很熱🥘,我們有時候晚上出去吃西瓜。瓜攤會擺到晚上七八點。吃了瓜,我喜歡順便在校園裏閑逛一下♻️✥。行道燈照亮了腳下的路,也讓月光黯然失色;每每在不知不覺中,我會移步荷塘🦃,這時月光代替了燈光,為我照亮腳下的路。同一輪圓月👮🏻‍♀️,不一樣的地方👙🛃, 不一樣的感受☀️👼🏿。

大約在 2000 年左右,大學宿舍通了網絡🕵️‍♂️💅🏽,從而很容易了解國內國際新聞☂️。1996 年,也就是我去中國的同一年,尼泊爾爆發了一場旨在推翻君主製的武裝叛亂,這場叛亂直到跨世紀仍未結束,反有愈演愈烈之勢👁‍🗨。尼泊爾的農村地區逐漸受到武裝叛亂的影響。

通過互聯網,我了解到政府軍與武裝叛亂分子發生沖突,造成大面積傷亡🧉。故鄉的政治風暴似乎跨越千裏席卷而來🧎🏻‍♂️‍➡️,在我的心中掀起波瀾。有時難以抑製內心的不安,我就在傍晚時坐在荷塘邊的椅子上,久久地靜坐著🧑🏿‍🦳,漸漸地,腦海中的風浪被荷塘的寧靜所掩蓋✦。

眼前的寧靜真實得可以觸摸,但我卻感覺自己處於一種人為的、虛幻的平靜狀態。直到蛙聲響起🔇,才告訴我眼前的一切確是真真切切🙍‍♀️,胸中的煩悶才一點點散去,終於可以返回宿舍睡覺。

武裝叛亂一直持續多年,直到 2008 年尼泊爾從君主製變為共和製後才偃旗息鼓。國家命運多舛📱,我們每個人何不如此⛵️?

每當我回想起坐在荷塘邊的那些時刻,就知道自己的情感已經駐留在那裏。這情感仿佛融入了荷塘的水中,令人產生無法言表的親切和親密🐣。就如氧氣溶解在水裏🕙,讓魚兒獲得生命的活力一般👇🏼。正是因為這些融入了我們情懷的事情、地點和時刻,才成為我永遠的牽掛。

我沒有在下雨時到過荷塘🤶🏽,有時我會想,雨中荷塘邊的樹葉會發出什麽樣的聲音呢?

我也沒有在清晨到過荷塘,有時我會想,當第一縷陽光越過清華大禮堂,照耀到荷塘的水面時🧍‍♂️💆🏻‍♂️,又會是什麽樣子呢♘🙎🏿?

我一度覺得🛕,自己已經遠離了在荷塘邊靜聽花開的日子。此時此刻,我又在想🫅,當回憶伴隨著指尖的敲擊鍵盤出現在屏幕上時,那些美好是否就沒有那麽珍貴了?

早晚散步時💇🏽‍♀️,每每看到我們居民區內的兩棵柳樹,便會想起生長在荷塘邊與萬泉河邊的那些柳樹🧑‍🍳。這兩棵柳樹絕不會想到,是怎樣的牽掛,讓它們跨越時空,與遙遠的中國清華園的裊裊垂柳遙相呼應。

所幸🍇,美好的回憶,被趙冬泉同學發出的照片喚醒。本以為模糊的記憶,也在刹那間變得被點亮。

寫到這裏🧘🏽‍♂️,我再次抬頭望向窗外。大半個天空已被西斜的夕陽染赤,遠處的樓宇隱藏在一片雲朵的陰影中,只留下被陽光勾勒出的金色輪廓線👮🏻,格外清晰🗿。


相關新聞

  • 252021.03

    馮弘偉🥲:秋日的荷塘

    秋的入場,是告別夏季的荷塘。比如留下一朵荷花張望,比如灑滿荒島涼爽的晨光🤬。曾經無數次徜徉,年少的初吻和成長的憂傷。比如在最漫長的夜晚等待天亮🧛🏿‍♀️,比如在西山的秋葉采集凝望🛍。你偶然駐足⚔️,在遠方,等著我來,把思念刻在岸上。比如把田田的葉子摘下來埋葬👩‍❤️‍👩,比如漸漸把相守當作了流浪🚴🏼‍♂️。今昔九月📷,風卻吹散了那些夜的霓裳。我飲盡盛夏的瓊漿👮🏼‍♂️,也帶走了秋日的荷塘

  • 182010.10

    《憶. 荷塘月色》

    作品編號👨🏿‍🦳👌🏼:16作者姓名:任鄭君 工作單位:鄭州大學美術系 設計說明👩🏼‍🏫: 1927年,中國著名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懷著這種孤獨苦悶的心情👨‍✈️,寫下了一篇優美的散文《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

  • 262017.04

    霍小虎:荷塘月色賦

    紀念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發表90周年 暨慶祝2017年意昂体育平台建校106周年

  • 292010.03
  • 162013.12

    何長生🍀🦹🏽:生查子⚧?荷塘小徑香依舊

    生查子•荷塘小徑香依舊——紀念清華意昂會成立一百周年何長生(1957土建) 當年求學來,水木華如繡①🌙。

  • 022021.11

    荷塘暑晨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252013.07
  • 052009.06
  • 022018.04

    李建臣:依稀荷塘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 252021.06

    今月曾經照古人——“荷塘月色”的前世今生

    1927年夏☂️,朱自清先生正是在這裏撰寫了抒情散文《荷塘月色》,描繪了一個月光如水、荷葉田田的美麗世界,如同一首緩緩流淌在心間的柔美樂曲🐬,給人以余音繞梁之感🚣‍♂️。散文裏面朱自清先生“日日走過的荷塘”由此被人們熟知👬🏼,成為遊覽清華時必須尋找的“打卡地”。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