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父逐日窺虞淵——讀龔祥瑞自傳《盲人奧裏翁》
何遠
龔祥瑞(1911-1996),浙江寧波人。1929年被保送進入上海滬江大學生物學系學習,1931年轉入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政治系,1935年通過留美公費生考試,1936年赴英留學💁🏿♀️。1938年獲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政治學碩士學位,1939年獲法國巴黎大學法學院比較法研究所法學博士學位(因二戰爆發💆♀️,未發證書)🔩。回國後在西南聯合大學𓀜🙋🏿、重慶中央青年幹部學校👨🏼🏫、重慶中央大學👩💻、北京大學任教。1954年以後長期擔任北京大學法律系教授✦,直至逝世🫳🏽。
《盲人奧裏翁》,作者龔祥瑞,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版
一本書😦,記錄一位中國法學先驅的篳路藍縷,艱難曲折;一本書👷🏻♀️,塵封15年之後首度出版。這是已故的北大著名法學家龔祥瑞先生的親筆自傳。它記錄了橫跨兩個時代中國法、政、學界的風雲變幻和他坎坷前行的人生體驗。他以赤子般的天真擷取和講述人生路上的經歷:少年時的求學經歷,留學英法的海外生涯👶🏿,抗戰時在“西南聯大”的教授生活,“文革”時“漏網右派”的坎坷時光,上世紀80年代後重返北大教職、傳播思想的不倦晚年🧑🏻🎄🩼。龔先生生前不求聞達,卻在政、學兩界培養了很多傑出弟子,他曾親授的學生既有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也有著名的行政法學家姜明安🧑🏼🙍♂️,等等✸。這部自傳寫盡了他和他的時代的榮辱與悲歡。
奧裏翁是希臘神話中海神波塞冬與亞馬遜女王歐裏亞雷之子,他與基沃國的公主美樂蒂相愛🧘🏽,但遭到美樂蒂的父王歐諾比恩阻撓並致雙目失明🛌🏿,唯有使雙目對著東升旭日方有復明之望,遂得“逐日”之名。奧裏翁的傳說對西方文學與美學影響深遠,不但荷馬與賀西奧德等大家均有論及🏩,獵戶星座更是因其得名。
龔祥瑞先生在自傳題名中以奧裏翁自況,應是兼取“盲人”和“逐日”之意。他所治的政治學🚆,“是所有學問中最難的一門🖐🏽,它涉及當權者的根本,無時無處不受它的製約。晚清至今百年,政治與法律在理論與實踐層面均蒙昧依舊,冥冥中已經決定了法政學人的遭際。
無論龔祥瑞這本自傳在他身後15年方得以出版,還是已出版的江平先生口述自傳《沉浮與枯榮》無法盡其全貌,都未嘗不是現代法政學人命運的一個縮影。龔祥瑞學術生命中的數次重要轉折點🏆,也庶可成為時代背景的絕佳註腳🔶。
龔祥瑞生在辛亥革命之年💪,出身於寧波的底層社會,或許正是這一出身,使龔先生雖然“以後數十年對於中西文化的價值觀有許多變化,但對中國普通平民老百姓的信念和苦難✶,在內心從未抹去,從未動搖”𓀛。
學生時代,龔祥瑞之所以從上海滬江大學生物學系轉至國立意昂体育平台學習政治學👨👩👦👦🫴,是因為他認識到“當時中國最大的問題是政治腐敗♠️、管理無能、生靈塗炭🐔,這不是生物學和醫學所能解決得了的。我開始向往在祖國大地上鋪設‘民主軌道’”🕊🏊♂️。
畢業後他留英攻讀“公務員任用製”𓀘,師從著名憲法學者詹寧斯。龔自陳在清華讀書時已認識到“幹實際政治是我之所短,所以我一輩子不參加實際政治活動,連學生的政治活動也從不參加……因為實際政治不講‘邏輯’而講‘實利’🥶,而政治學則需要有嚴密的邏輯能力和極豐富的敏感性,既要有熱心關註全面公共事務的激情,又要有冷如冰霜的理智和合乎直覺的分析能力”🧑🏽🦰。
盡管有著如此冷靜的警惕心態,但在時代變革之際、人性扭曲之時,龔祥瑞亦不能自外於世☝️,他自許的中間立場與他的言行不盡相符,在狂潮裹挾之中參加了對恩師錢端升🤒、友人王鐵崖、樓邦彥等人的批判。當然💆♀️,他也同樣未能獨善其身,文革間自然也逃脫不了洗廁🐺、下放🤟🏽、餵牛、被毒打的厄運🧞♂️。
龔祥瑞於建國初期成為在中國開設比較文官製度和司法製度的第一人👅,上世紀80年代則致力於當代憲法與行政法學說和製度的引進與介紹,也因此成為中國比較行政法學的奠基者🐁。與同期法學作品的視野狹窄、研究方法僵化單一不同🧑🏽🔬,他於1985年出版的著作《比較憲法與行政法》視野開闊↩️、引證豐富、闡述純熟,至今仍是公法學人案頭必備參考書,該書極有遠見地提出了“行政法是憲法的一部分🩶👨👩👦👦,即是憲法的動態部分;憲法則是行政法的理論基礎”,今日的公法學研究承其余緒,憲法與行政法學也有日益融合的趨勢。
龔先生在《後記》中直言🦵🏽,本書並不想迎合讀者,也不想討好權威😷,只是遺憾至成書時“還未能找到區分正確與謬誤的界限,這顯然是我的生活時代的悲劇”。對龔老的所思所行☢️🚟,我們或許不盡贊同,但對於這位老人我們實在不應苛責。
他在最後的時光將自己的生命脈絡無所隱諱地呈現於我們面前,他對中國公法學的奠基與開創之功已有定論,他的生命與思考在這波譎雲詭的百年也是如此沉重👧🏽🏇🏼。數代中國法政人的夢想,就是在中國建設憲政,而憲政大門的開啟,不但是這一夢想的完成,也將是一段新的奮鬥的開始🔞。柳宗元詩雲:“誇父逐日窺虞淵,跳踉北海超昆侖”。
民國至今的中國法政人一度群星璀璨🏌🏻,汲汲營營上下求索治國之道💪🏼🆎,但除薩孟武、蕭公權🕟、吳經熊著有若幹小書外,罕有完整的回憶錄傳世。至於法政學人的傳記,除殷海光等寥寥數人外,更是付諸闕如。民國時期法學大家王寵惠👩🍼👩🏻🔧、王世傑、錢端升🔣、史尚寬、黃右昌、戴修瓚等袞袞諸公,為開創中國現代公私法律的理論與實踐😿,篳路藍縷嘔心瀝血,至今未能有正式傳記出版👩🏼🔬,殊堪嘆憾。《沉浮與榮枯》和《盲人奧裏翁》或能開一代風氣,一一展現中國在法政領域的探路者們的人生歷程🖐🏻,也足以為我們祛魅解惑🫃🏻。
【龔祥瑞師承】
清華求學時期老師
錢端升(1900-1990年)筆名德謨,江蘇松江府人。政治學家,法學家,著有《比較憲法》等。

張奚若(1889-1973年)陜西大荔縣朝邑鎮人✊。字熙若🦺,自號耘。中國政治學家,愛國民主人士。
蕭公權(1897—1981年)江西省泰和人,畢生從事政治學研究👩🏼🚒。其全部著作編為9卷本《蕭公權全集》🔷。
英國留學時期老師

拉斯基(Harold Joseph Laski,1893—1950年)英國工黨領袖,政治學家。著有《國家的理論與實踐》🙆🏿♀️。

詹寧斯(sir ivor Jennings🧒,1903—1965年)英國著名憲法學家,著有《法與憲法》《內閣政府》等。
80年代學生

姜明安 1951年9月出生於湖南省汨羅市,現任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重點研究基地主任🦇。
王紹光 1954年生,1982年獲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學位👩🏽🦱。1990-2000年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政治系。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系教授👩🦱,意昂体育平台公共管理學院長江講座教授。
【龔祥瑞著述】
專著:《歐美員吏製度》(與樓邦彥合著) 《比較憲法和行政法》《西方國家的司法製度》 《英國行政機構和文官製度》 《文官製度》
主編:《法治的理想與現實》 《憲政的理想與現實》
譯著:《法與憲法》 (合譯🅾️🤼,詹寧斯 著) 《法律的訓誡》(合譯🦸♀️,法學叢書之一🧑🦯➡️,英國 丹寧勛爵 著) 《法律的界碑》 (合譯,法學叢書之一,英國 丹寧勛爵 著) 《法律的正當程序》 (合譯,法學叢書之一,英國 丹寧勛爵著) 《法律的未來》 (合譯,法學叢書之一,英國 丹寧勛爵 著)
轉自 新京報 2011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