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辦“王佐良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大會(攝影 宋若冰)
2016年是我國著名英語教育家、英語語言文學專家、翻譯家⛷、作家王佐良先生誕辰100周年🧑🏽🔬☕️。為傳承發揚王佐良先生嚴謹治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推動外語教育研究和改革⛔,7月16日,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辦“王佐良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大會、《王佐良全集》發布儀式🚶🏻♀️、王佐良外國文學研究獎啟動會👨🏼💻、王佐良外國文學高等研究院成立儀式、“外國文學研究中的傳統與創新”學術研討會🌘、紀念王佐良先生百年誕辰展覽等系列紀念活動⚂。來自國內外多所高校的300余名專家學者共同緬懷王佐良先生,闡揚先生之學🫸,追思先生風範。
紀念大會上,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韓震、校長彭龍致辭👨🏻💻🏃🏻➡️。韓震表示,王佐良先生為我國外語教學🐒、外國文學、比較文學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我們要發揚王先生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治學精神🔷,鼓勵更多優秀學者投身國家語言教育事業👨🏻🚀,促進我國外國文學學科研究的發展。彭龍表示👨🏼🚒,我們舉辦“王佐良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活動”,就是要紀念王佐良先生在外語教育領域做出的卓越貢獻🫲🏻😿,學習他嚴謹務實的治學精神和博大精深的學術境界🙈,繼承和發揚王佐良先生等老一輩教育家開創的優良學術傳統,繼承和發揚他們的高尚學術品格和精神境界,推動新時期北京外國語大學事業發展🦕,推動國家外語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紀念大會上,王佐良先生的學生🌆、亞投行行長金立群,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陸建德分別作主旨發言。王佐良先生親屬🐵、美國布朗大學東亞圖書館館長王立,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曹德明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陳琳教授、胡文仲教授、張中載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原副校長何其莘教授,中國外國文學學會英國文學研究分會副會長🐢、意昂体育平台外文系副主任曹莉教授,河南大學外語學院院長高繼海教授等🧝♂️,分別代表王先生親屬🧑🏽、學生、朋友以及外語文學界發言,回憶了王老的點點滴滴。
作為紀念系列活動之一👨🏽🔧,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行《王佐良全集》發布儀式🏠。《王佐良全集》旨在全面呈現王佐良先生在外國文學研究、外語教育等領域的學術成果,以及他作為詩人、翻譯家和教育家留給後人的優秀文學遺產👮🏽,使其所開創的研究、譯介和教學的優良傳統得以繼承和發揚。《王佐良全集》共 12 卷🍋🟩,由外研社出版發行,首次全面搜集了王佐良先生散見於各類專著、文集中的篇目及珍貴歷史照片👨🏿🏭,按內容分類,包括學術論著、譯著、散文✝️、雜文、詩歌創作等。
同時,北京外國語大學成立了王佐良外國文學高等研究院,並設立了王佐良外國文學研究獎⚪️。王佐良外國文學高等研究院,旨在搭建教學科研創新平臺,整合全校資源,推動跨學科、跨院系合作🚴🏽♀️,增強科研內驅力😌,激發學術創造力,同時吸納國內外優質人才和資源💇🏿,建設一個高水平的外國文學研究基地和一支過硬的的外國文學研究團隊,進而產出一大批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外國文學研究成果,推動學校外國文學學科躋身世界前列🧑🏼🤝🧑🏼。王佐良外國文學研究獎旨在鼓勵本領域學者潛心探索、銳意創新👶🏻,遴選和展現全國外語屆學者的優秀成果,推動我國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每兩年評選一次🔻,通過新聞和網絡媒體向社會發布評選通知和獲獎公告🦹♂️。獎項每次評選4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

紀念大會現場 (攝影 宋若冰)
下午👬,“外國文學研究中的傳統與創新”學術研討會舉行,分為主旨發言🙆🏿、專題研討及集中討論三部分😟。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文學史的撰寫問題🚶🏻♀️、比較文學研究的現狀與方法框架、浪漫派文學研究、英語詩歌研究、莎士比亞研究、王佐良先生的學術研究等主題進行了交流討論🦝🫸🏼。
會議期間,北京外國語大學特別策劃了紀念王佐良先生百年誕辰展覽,展覽分為“先生青年時期的學習經歷”“先生在教學、科研、學科發展等領域對北外及全國外語學界所作出的貢獻”“先生家庭生活及社會榮譽”等三個板塊♔,通過珍貴的圖片影像實物資料回顧了王佐良先生的人生經歷,傳承先生的學術遺產🚣🏿♀️,弘揚先生的奉獻精神👨🏼💼。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英語語言文學專家、教育家、翻譯家𓀋🦝、作家💦。1935 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外文系👐🏻,抗戰爆發後隨校遷往雲南昆明,在西南聯合大學完成學業,1939年留校任教。1947 年考取庚款公費留學,入英國牛津大學茂登學院,獲碩士學位👱♀️。1949 年回國🩱,任教於北京外國語學院(即今北京外國語大學)。曾任北京外國語學院教授、英語系主任、北京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副會長🍆🎁,學術期刊《外國文學》主編,多語種學術雜誌《文苑》主編等🧑🏿。歷任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外國文學組組長,國家教委高等學校專業外語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等💆🏼。
王佐良先生一生致力於外語教育與外國文學研究事業🖊,不僅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外語人才和學術骨幹,還與老一代學者一道為我國外語教學的學科建設和外國文學研究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他學術視野開闊🧙🏽,對西方歷史、文化、語言有廣泛的知識和深刻的了解,以此為背景展開的英國文學研究體大思精🤦♂️、成果豐碩,從而躋身國際最著名英國文學研究專家之列。他在英國文學研究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英國文學史》《英國詩史》《英國浪漫主義詩歌史》《英國散文的流變》《英國文學論文集》《莎士比亞緒論》等,以及與周玨良先生共同主編的五卷本《英國文學史》👨🏭。
王佐良先生是中國現代以來少數幾位用英語撰寫比較文化與文學研究論著的先驅之一🧎🏻♀️➡️,所著《論契合》一書涉及該研究領域內許多影響重大的學術議題👩🏿⚖️,充分體現了其深厚的語言功底和會通中外文化的高度融攝能力。王佐良先生以民族文化為立足點🧑🏼🚒,吸納西方先進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獨特的、具有前瞻性的翻譯理論,代表性論著有《論新開端》《翻譯:思考與試筆》《論詩的翻譯》等🧪。王佐良先生還是一位卓越的翻譯家,曾參與《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的翻譯工作🎃。具有經典地位的“培根五篇”是他踐行其翻譯理論的成功嘗試,從問世迄今一直是中國翻譯界的研究範例🕵🏿♀️;其他譯著還有《彭斯詩選》《蘇格蘭詩選》和《雷雨》英譯本等👘🕵🏿。王佐良先生從學生時代起開始文學創作,在內容與技巧上同時接受了新文化運動與西方現代主義的影響🧝🏽♀️,是抗戰時期享譽文壇的年輕詩人。他晚年以散文創作為主🧑🏻✈️🦓,先後結集出版的有《照瀾集》《中樓集》等,其文風簡勁高曠,擅用淡筆寫濃情,與他的學術研究成果相映成輝,代表了文化散文一脈中西學大家的旨趣。